梧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广西梧州 543001
【摘 要】目的:心理护理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80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采取心理护理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0天、60天后HAMD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30天、60天后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5%,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有助于抑郁症患者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患者;临床效果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处境不相称,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针对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而电休克治疗的不良反映大,很多患者不愿接受这种治疗方法。由此,提出了经颅磁刺激治疗方案,经颅磁刺激治疗会出现一些如头痛、面部肌肉抽搐等不良反应,但这种不适感患者能耐受,不影响治疗。现已在临床医学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80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研究组女性患者18例,男性患者22例,年龄在22--55岁之间,平均年龄(34.5±5.1)岁。初中学历3例、高中学历10例、大专以上学历27例。对照组女性患者20例、男性患者20例,年龄在24--50岁之间,平均年龄(35.1±5.5)岁。初中学历2人、高中学历8人、大专以上学历30人。两组患者均排除器官功能不全、身体疾病,确诊为抑郁症患者且没有服用任何药物。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选择10Hz90%运动阈值,治疗过程中患者平躺于床上、身体放松、降低照明亮度,线圈中心放在左前额叶背外侧并与头皮相切,一次刺激4S,一天20个序列,每周连继做5天治疗,间隔2天再进行下一个治疗,共做6周。研究组基于常规护理方法下实施心理护理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方案。首先,心理护理。与患者主动沟通,掌握抑郁的体验并缓解患者消极情绪,但不可直接询问患者病情,而是通过诱导的形式让患者自主讲述病情。该过程中不断的鼓励患者,激发情绪。很多抑郁症患者情绪消极、自闭、无活动量,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分享抑郁症患者生理、心理等专业知识调节患者消极情绪。因此,治疗前1d护理人员根据护理方案为患者讲解治疗目的、效果、不良反应,便于患者对治疗方案有基本的掌握从而主动配合治疗工作。针对一些治疗不好的患者使用经颅磁治疗的同时也需药物维持治疗。其次,治疗过程中的询问患者不良反应并及时安慰,稳定情绪,提升治疗主动性。最后,治疗后护理人员通过语言暗示、心理疏导鼓励患者建立积极的思想意识,提高治疗效果,帮助改善抑郁情绪。
1.3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30天、60天后HAMD分数。比较两种治疗方案治疗效果。
1.4数据处理
本研究所得数据均经由SPSS19.0软件包进行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利用X2对其加以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s),利用t值对其加以检验。若两组患者数据经对比后P<0.05,表明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一段时间后HAMD分数。研究组在治疗30天、60天后评分有明显降低。对照组在治疗30天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0天后无明显改变。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详见表一。
表一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分数
3讨论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很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情绪,长期得不到疏导患上抑郁症[1]。据调查显示,近几年我国以抑郁症为主的心境障碍与焦虑障碍患病率明显提升。抑郁症患者存在明显的认知、行为紊乱,给其生活和家庭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而且长时间记忆受损降低患者生活质量[2]。抑郁症主要表现为心境低落、悲观、闷闷不乐、兴趣减退、度日如年,同时还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障碍、睡眠障碍、食欲下降,甚至存在自杀倾向。针对抑郁症患者,临床上主要以药物控制为主。目前,临床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患者心理、精神无较大影响,现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联合心理护理有助于治疗效果提高[3]。
经颅磁刺激治疗主要是通过对脑内神经传统多种受体,调节神经元兴奋性的基因。抗抑郁作用为左侧前额叶皮质进行高频率磁刺激,加快神经元代谢,激发脑区功能[4]。心理护理是针对患者悲观、消极情绪实施的心理疏导,改变患者认知,缓解消极情绪,从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治疗过程中通过与患者主动交流了解 病情和心理诉求,消除治疗疑虑,增加治疗依从性。同时,心理护理的重要目的是帮助患者放松心情,缓解治疗中出现的不良情绪波动,帮助医生完成治疗工作。治疗后心理疏导主要目的是提高患者治疗体验,增强治疗信心,引导正向心理思想。告知患者日常生活中保持心情舒畅,有乐观、豁达的精神,养成健康的生活规律,注意膳食平衡[5]。
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通过心理护理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方案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患者在接受治疗30天、60天后HAMD评分明显降低,表示患者逐渐转向理想的治疗效果发展。在治疗效果观察上,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心理护理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方法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摆脱抑郁症困扰,恢复健康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6]。
结语:
综合分析,心理护理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治疗总效率为100%,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韩妮.延续性功能锻炼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在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03):157-159.
[2]叶汝兴,李小华.食疗联合心理护理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病情控制的效果[J].中国临床护理,2019,11(01):26-28+32.
[3]刘晓.剖宫产产妇实施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03):190+195.
[4]谭静,谢婵英.综合护理干预联合心理护理在阑尾炎切除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心理波动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02):78-82.
[5]陈菲菲.耳穴压豆联合心理护理对轻度颅脑损伤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03):383-385.
[6]谭晶晶,刘英杰.心理护理联合音乐疗法改善老年抑郁症的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01):149.
论文作者:周焕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3
标签:患者论文; 心理论文; 抑郁症论文; 治疗效果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情绪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