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混凝土中砂石含水率相关问题的探讨论文_秦大东

关于混凝土中砂石含水率相关问题的探讨论文_秦大东

秦大东

射阳县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各个行业的发展,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建筑行业。对于建筑行业发展而言,在整个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严重的可能会造成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对整个工程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本篇文章通过探讨混凝土中砂石含水率的多少,对混凝土质量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希望对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质量的提高产生积极作用。

【关键词】混凝土;砂石含水量;探讨

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砂子是建筑施工中最常用的一种施工材料,不但采购价格低,而且砂子的来源广泛,在方便施工过程中就能够地取材,减少施工的运输成本。砂子做为混凝土中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含水率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砂子中水分含量的多少会影响砂子的体积、降低砂子的容量比,间接地影响了混凝土的使用性能,减少了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时间,增加了混凝土的材料成本。如何有效的提高混凝土的质量问题是现在建筑工程中应该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砂子含水率分析

砂石大多数都是经过岩石的风化而产生的。通过仪器观测,砂子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并带有很多的缝隙直接连接到砂子内部,在露天环境下,砂子含水量的变化是由空气湿度决定的。在一般情况下,砂子吸收水分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砂子的全干状态

当砂子的表面及其内部都没有水分的时候,砂子在高温状态下(一般在105℃-110℃内)的重量不发生变化为砂子的全干状态。通常情况下,砂子颗粒的配比实验以及砂子的干容重等测试都是在此状态下进行的。

(二)砂子的半干状态

砂子的这一状态是指在自然条件下,砂子裸露在空气中,渐渐的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但是又在自然状态下风干,这时候的砂子外部是干的而内部却还是湿的,这种状态下的砂子就是半干状态。

(三)砂子的饱和面干状态

当砂子的内部在自然界中吸收的水分已经足够多,并且不能再吸收水分,但是砂子表面的缝隙处依然是干燥的,在这种情况下对砂子称重并进行混凝土混合配比是比较合理的时间。

(四)砂子的湿润状态

砂子的表面和砂子的内部都已经吸足水分,并且都不能再继续吸收水分,在砂子的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水膜保护层。

二、砂的含水率对混凝土的影响

(一)砂子的含水量变化引起砂子体积的变化

砂子在前三种状态下即砂子的全干状态、砂子的半干状态、砂子的饱和面干状态下,砂子的体积是不会发生太大变化的。但是在第四种状态下,因为砂子的表面有一层水膜,使得砂子内部颗粒间存留了一定的水,这些水为了不被砂子吸收,就不断的缩小自己的面积向夹缝里钻。在种情况的作用下,加大了砂子颗粒间的距离,降低了砂子的流动性,增加了砂子间的粘连性,使得砂子的体积变大。

(二)砂子的含水量增加了砂子的容重比

砂子含水量的不断增多,逐渐的改变了砂子的容重比,砂子容重比的增大使得砂子在一定的体积范围内砂子的数量变少,增加了砂子的使用量。

(三)砂子的含水影响了混凝土的成本

砂子在湿润状态下,当其自身体积增长到30%时,若还如从前一样按重量称重和采购砂子,则会大大增加采购预期成本。

(四)砂子的含水量对混凝土的流动性产生了影响

在生产混凝土时,砂子的含水率发生一点点的波动就会引起混凝土坍落度30度毫米的波动,因此,在搅拌过程中,有利用机器自动调整水量,还有搅拌站利用人工手动加水,以这种方法使混凝土的强度趋于设计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而,以上的方法毕竟是“治标不治本”,虽然提高了混凝土的流动性,但是,却减少了砂子的混合量,这样会使砂率降低,使得粗骨料和水泥在搅拌过程中出现融合不到位的情况,进而影响水泥砂浆的填充,这样混凝土就不够紧实,降低混凝土的防水性能和耐久性;另外,在用混凝土铺设工程时,容易形成混凝土表面不平整的情形,影响整体观赏性。

三、提高混凝土质量,降低砂子含水量的方法

砂子含水量的多少会影响混凝土中的水灰比,而水灰比是衡量混凝土质量好坏的标准之一。因此,施工单位要对砂子中含水量的问题加以重视,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与混凝土配合使用的砂子应该是面干饱和状态的砂子,通俗的说就是砂子的表面是干燥的,但是砂子的内部却是湿润的,内部状态属于饱和的情况。这种状态下的砂子在与水泥混合的时候,水泥不能够吸收砂子中的水分,相反的,水泥浆中的水分也不会被砂子吸附走,以此来保证水灰比恒定不变。如果砂子是处于全干状态的情况,在与水泥混合的时候,砂子就会吸收水泥中的水分,导致水灰比例失衡,水灰比变小,混凝土的强度就会变大;反之,则会降低混凝的强度。总的来说,砂子的吸水量越多,水灰比重就越小,强度就增加的越多,这对混凝土的水灰比例精准掌握是个难题,也无法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把控,加大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隐患。

第二,在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要实时监测砂子的含水量。因为砂子的含水量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在进行混凝土生产时,要先对砂子的含水量进行监测,以便于及时的调整水灰比重,使混凝土的强度在设计范围之内。

现场配比混凝土的过程是麻烦且枯燥的。对于水灰比的把控是极其重要的。砂子在露天的情况下很容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例如:刮风、下雨等等情况,使得砂石的含水率发生变化,在初期的混凝土生产时,砂子的含水量监测是抽样得到的,不能代表全部砂子的含水量情况,因此,就需要控制好水灰比重,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要不断的修改和更正水灰比,只有让混凝土的成分和设计配比区域一致,才能最大限度的控制好混凝土的质量。

第三,要降低砂石的含水量,减少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以下就介绍几种方法:

首先,最大限度的保证砂石含水量稳定。砂石含水的稳定不变是提高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步骤,稳定的砂石含水量在进行砂子取样监测时会更加具有代表性,测定结果也会相对的准确,对于水灰比的把控会更精准,提高混凝土的质量。

其次,增加测量砂子含水量的次数,调整水灰比。一般情况下,是每八小时测量一次。在笔者看来,可以更改为每4小时一次,进行监测,甚至可以随时进行监测。

最后,在保证砂子含水量的同时,快速的计算出砂石含水量。在混凝土搅拌现场,一般采取的检测方法有三种:一是用烤箱烘干,等到砂石的表面都干燥后再进行含水量测试,但因为烤箱烘干,时间过长,不能及时的掌控砂子的变化速度;二是在化学量杯中烧热后进行测量的,但相对的,对面干饱和状态下的砂子进行测量时,砂子的重量因素会影响砂子含水的比率计算;其三,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又创造出了电子仪表的测量方法,这种测量方法既快速又能够比较正确的得出计算结果,主要是借助现在的电脑软件,将得到的砂子含水率通过电脑自动进行混凝土配比,简练了操作流程。然而,对于砂子含水量测量的电子仪器还是存在一定缺陷,希望科技人员再加强完善电产品的研制。

结束语

从文章可以看出,砂子的含水量能够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建筑施工行业,减低砂子的含水量,保证砂子处于面干饱和状态是提高混凝土强度、提高混凝土的防水性能的重要步骤,是节约混凝土成本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孙健.现场用砂石含水率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J].中华民居,2013,(30):159-160.

[2]邹宏超,齐拥军.三滩砂石系统大理岩细骨料加工质量稳定性探讨[J].人民长江,2013,44(14):78-80.

[3]赵静.浅谈混凝土配合比试配及施工中的几个要点[J].低碳世界,2015,(2):296-296,297.

[4]宋科君.改进含水率测量方法提高混凝土质量[J].山西建筑,2013,39(13):212-213.

论文作者:秦大东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30

标签:;  ;  ;  ;  ;  ;  ;  ;  

关于混凝土中砂石含水率相关问题的探讨论文_秦大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