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一词的文化意义及词源解释_唐卡论文

“唐卡”一词的文化含义与语源解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源论文,一词论文,含义论文,文化论文,唐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 1004-6860(2015)03-0037-0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和全球化的进程,独具特色的唐卡艺术以博大的藏文化为根基,自成体系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审美追求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展现在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艺术爱好者面前,带去别样的审美享受。因此,对于唐卡这种独特的绘画种类,大家早有耳闻目睹。唐卡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艺术形式上经历了无数次的变革与更新,逐步成为今天的风貌,理论领域也同样经历了一步步走向完善的漫长过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数不清的精品。唐卡是世界上最富有民族特色的绘画形式之一,人们称之为“藏族文化之百科全书”。

       一、有关唐卡来源与概念的探讨

       近年来很多学者从各个角度对唐卡艺术做了多方面的研究,并阐述了各自的观点,其中意大利的图齐教授等国外学者认为唐卡的起源是“印度布画”,是印度早期游吟诗人们云游唱诗时所用的一种绘画形式,如同早期在藏族民间流行较广的“喇嘛玛尼”。(西藏民间说唱艺术之一种,主要由识字的流浪艺人为谋生而卖唱,一般由两人合作进行,内容主要有八大藏戏、尸语、格萨尔等等。艺人手拿一根木条指着唐卡中所绘的故事情节进行说唱,是过去老百姓十分喜爱的一种文化娱乐活动。)他们认为“唐卡”一词是“可以卷起来”的画作的意思,这种观点在图齐的《印度——西藏》与《西藏画卷》中提出来之后,在国外藏学界很多人一直以他的说法为准沿用至今。

       唐卡以及藏族宗教艺术一直都是学术界比较看重的热门课题之一,在国内也有很多学者对唐卡的渊源方面做过研究,而且出过很多学术专著。国内学者提出的主要观点集中起来就是认为唐卡源于唐宋时期汉族卷轴画,其中谢继胜教授等对此做了大量的论述。

       对以上现象的众多探讨当中黄春和先生的《西藏唐卡来源初探》一文颇具代表性。他在文中说:“对于西藏唐卡的来源,则是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认为唐卡来源于印度,而另一种认为唐卡来源我国中原地区;前一种观点主要为西方学者坚持,而后一种观点则是中国学者的看法。两种观点都有各自充分的依据。西方学者以意大利著名藏学家朱塞佩·图齐为代表,他将唐卡来源归纳为三个因素:一是源于印度的布画,印度语称“pata”,这是西藏唐卡的模范式样;二是曼陀罗图像,包含神灵和圣人的生活以及象征宇宙的构成元素;三是印度说唱艺人为他们所讲故事的生动图解。最后他得出结论:“唐卡并不是西藏人自己的发明创造,是一种外借的艺术形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融入了他们自己的想法。”我国学者以首都师范大学谢继胜教授为代表,他在《唐卡的起源》一文中指出:“唐卡这种艺术形式本身并非来自印度,实际上它的发展演变过程与从汉唐至宋元的中原汉地卷轴画的形成演变过程相一致,发源于蕃汉交往密切的敦煌,沿着佛教绘画的轨迹,由吐蕃旗幡画演变而成。”现在这两种观点都拥有广泛的支持者,孰是孰非,让人莫衷一是。

       接着黄先生推出自己的结论,他在此文的摘要中讲到“唐卡来源是西藏佛教艺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一直以来为中外藏学界广泛关注。本文以历史学、文献学、图像学、宗教学和人文地理学等多种视角,从五个方面——汉文文献关于印度布画的记载、藏文文献关于印度布画的记载、现存早期西藏唐卡与印度布画比较、从宗教修法等看西藏唐卡与印度布画的关系,对西藏唐卡的来源进行了充分的论证与分析,认为西藏唐卡来源于印度,来源于印度7-8世纪业已流行的佛教布画,印度布画是西藏唐卡的直接源头和原始形式。”他自信满满、把握十足地断定了这个纠结了很多学者的问题,但黄先生和很多对此感兴趣的研究者们一样有个习惯性的思维模式,就是十分一致地抛开了正真意义上孕育“唐卡艺术”的本土元素——古老的藏族文明,而他们的自信恰恰来自不懂研究对象主体民族的语言、文字与文化。

       本民族学者对唐卡的来源与概念等问题提出异议和猜测、从而进行深入研究的相对很少,因为他们觉得唐卡如同酥油和帐篷一样存在着,像风和阳光一样伴随着。比较有代表性的如丹巴饶丹教授讲到唐卡的概念时指出“唐卡一词是平原和辽阔的大地之意,是比喻唐卡的画面为大地,各种形象为大地上的万物,综合起来看唐卡有着以大地为背景描绘万物之情形的特点,是藏族绘画中最具代表性的表现方式之一”。

       康·格桑益希教授所著《藏族美术史》一书中讲唐卡艺术的雏形时所提到的:“唐卡,藏语原意为平坦、宽广之意,是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佛龛状平面画,即平面的软龛,其形式起源于早期苯教徒传教布道时使用的挂轴图”。上述观点都有各自的理由和不同视角,但作为藏学研究者应以本土文史资料为研究基点,这样研究起来更加科学、圆满,也更加切合作为藏族学者的学术使命。科学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说服谁,而是澄清历史原貌。

       唐卡艺术作为一门具有传承意义和开发价值的专业,早已进入大学课堂,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西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等高校陆续开设了藏画专业课程。如今,该专业大专、本科、研究生的教育轨道已经形成。它是除了国画之外在中国本土出现的最重要的艺术学科之一。因此,作为本民族的美术工作者,我们有义务给热爱这门艺术的初学者和爱好者们一个比较准确、科学的解释是理所应当和十分必要的。下面根据“唐卡”一词在藏文中的不同含义和具体内容做一了解。在藏语中唐卡不代表绘画,而“绘画”一词的专用术语是“日牟”(

),是广泛地指一切绘画形式和画种,而画家被称作“日牟巴”(

)。唐卡就是最为标准和完美的绘画形式之一,它具有一定的传承性、规范性、典型性和普遍性。

       二、唐卡一词在藏文中的文化含义与基本概念

       1、皮料之意

       唐卡一词在藏语中有皮料之意,如“唐库或唐杰”(

)是藏族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一种生活用具,是用来加工“糌粑”的(糌粑:藏人的主食,用青稞炒熟后磨成的面),一般是用羊、鹿和麝等动物皮制作,“唐库”一词直译过来即是皮袋的意思。这里的“唐”字是皮子的意思,这个名词非常古老,产生于游牧时代,说明了唐卡一词与古老的毛料、皮革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唐库多为不曾缝制的小幅圆形皮块,但也有缝好的小皮袋,在有些牧区至今使用。唐库与唐卡的唐字是同一个字,而且同音同意。这跟古代的“皮画、皮鉴”之间在材料上有直接的关系,做唐库用的皮料一般也是质地细腻平展性较强的皮料,这很适合于写字、作画,在这样的前提下逐渐产生了唐卡的雏形,即“皮本画”。

       相传在藏地没有产生文字以前,人们互相传递信息都是靠皮绳打结作符号来完成的,后来逐渐出现了苯教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绳卜”文化。藏族历史上最早的商品交换、缝制衣物、生活用具等的主要材料来源都是动物的皮、毛,从文化发生学的角度看,产生于游牧民族的唐卡艺术也离不开这个环境和游牧时代的文化背景。可以说游牧民族对毛、皮的利用和开发技能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生活水平,同时也推动了绘画艺术的发展。

       2、平展之意

       唐卡一词有平坦(

)、平展(

)、辽远(

)、原野(

)、广场(

)、广阔(

)等的意思,如草原叫“咋唐”(

),沙漠叫“启唐”(

),如大家所熟悉的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的羌塘无人区的“羌塘”(

)一词,就是藏语中“北方草原”的音译。而平原或平地在藏语中叫“唐或唐卡”(

),这儿的唐卡一词和我们正在探讨的绘画专用术语“唐卡”一词属于同一个词,在青藏高原边缘地带,藏族三大方言之安多语中今天还在使用。这个词所指的不是大草原、平原、沙漠,而是专指一块平地,如村前的平地被人们称为“唐卡”。另外还有展开、摊开、铺满等意思。在生活中农民在谷场上晒青稞,牧民在草地上晒奶渣都称作“唐玛”(

),这时所用的“唐玛”一词就是摊开或展满的意思,这就是唐卡的一种内在隐喻,把画面比喻成大地,而万物尽显于其中,对于绘画艺术本身这个比喻再恰当不过了。在文学作品中比喻绘画艺术时拿画面中的各种形象比作平地上展满无数珍宝来形容,通过想象来完成审美享受和净化心灵是藏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这层含义中表现出了唐卡作为绘画艺术的基本构成要素,唐卡画跟其他画种一样对材料有一定的要求,同时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艺术形式,以大地来形容画面更是说明了唐卡的艺术追求和审美准则。

       3、标准之意

       自吐蕃以来,古代藏族社会中所用的户口牌被称为“唐串”(

),其材料由木、皮、纸、布和金属等组成(汉藏大词典),作为官方档案在当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普遍性,而在此“唐”一字指的就是早期官方常用的文稿之意,与木简、皮鉴等有着共同之处。吐蕃中期官方文件和国王谕旨等重要文稿被称为“益唐”(

)和“噶唐”(

),此时的唐字具有传记、圣旨、遗教、公文等含义。如在赤松德赞时期伏藏的《五部箴言》,即《国王箴》、《后妃箴》、《大臣箴》、《佛徒箴》、《鬼神箴》和《莲花生大师遗教》等中的遗训或谕旨同称为“噶唐”(

),这些都说明了“唐”字在吐蕃时期就已赋予了神圣或至上至美、标准、权威等内含。如权势(

)、势力(

)、权利(

)等等含义。

       可以看出古AI写作于皮子、木派、金属、纸等材底上的公文被称为“益唐”(

),而画于以上材料上的画作称为“唐卡”。到后来出现纸张后,书写经典等正规文本所用的纸张仍然被称为“唐晓”(

),“晓”即纸的意思。

       4、美满之意

       另外“唐”字还有价值(

)、明亮(

)、健康(

)、伸平(

)价值标准(

)、估价(

)等等意思。集中起来就体现出了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势、健康向上的美的理念和价值取向,这正是以真、善、美为追求真谛的绘画艺术所必备的,只有真善美,才能给人以勇气,给人以慰藉,给人以希望。

       到了吐蕃时期,藏族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各种布料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这对绘画艺术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布料不仅美观,携带方便,又适合于牧业社会的运动规律,与皮革和纸张相比布料具有制作面积大等多方面优势被藏族社会所认可,并成为了最终的选择。到后来出现了“丝绸唐卡”,藏语为国唐(

)、沓唐(

),据史料记载,早在赤松德赞(公元742年—公元797年)时期就制作过大型的布面唐卡和丝绸唐卡,后来又出现了刺绣唐卡、堆绣唐卡、镶嵌唐卡等等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

       唐卡不仅在名称上承载着远古的文明记忆,而且画幅形式本身也承载着藏族独特的审美寓意,这在传统建筑中体现得更加清晰,如藏族传统建筑的门窗与唐卡的形式之间具有审美的一致性,装裱好的唐卡下方边饰中央有一小块更加华丽的四方形锦缎,被称作“郭嘎”(

),即门厅之意,在唐卡边饰上方也有一小块四方形的锦缎,略小于下方的郭嘎,被称为“绕赛”(

),意为天窗。从这个意义上看来,唐卡的装裱并不仅仅只是起着装饰画作的作用,而更多的是具有藏传佛教宇宙观、生命观的造像原理。因此,唐卡与藏式建筑、坛城、生命科学、造像工巧等文化现象是一脉相承的,它所体现的是藏传佛教神灵世界的万千景象,它是佛界的无量宫,更是一扇扇开向人间的神奇之窗。这就是唐卡与画者、观赏者之间艺术互动的独特模式。因为,对虔诚的信仰者来说,唐卡艺术使人们见到了藏身于深奥宗教理论背后的神灵形象,或把深奥的理论形象化,生活化,因此敬仰之心是难免的。

       二、藏文中“唐卡”的不同种类及名称

       历史上藏文进行过很多次改革,但“唐卡”这一古老的名词沿用至今。天下艺术,当随时代,唐卡艺术在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从游牧时代的“皮本画”到近古时代的“布本画”,再到近代的各种材料的应运而生,经历了无数次的衍变和创新。藏族美术史上距今出现过苯教时期的古典主义风格(尼泊尔画派)和吐蕃晚期的新古典主义风格(齐乌岗巴画派),再到近代的勉唐画派、钦孜画派和嘎玛噶赤画派风格等等主流艺术派系。唐卡不仅在内容方面发生了很多变化,其材料方面更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同时随着语言文字的丰富,根据唐卡的内容、材料和表现形式等特点出现了很多新的绘画术语和名称。这些新出现的艺术形式和名称不仅促进了绘画艺术的发展和推广,同时也更加丰富了藏族美术专用术语,简述如下:

       1、

(弄唐):即用油调色而画的唐卡画之意,据说这种绘画形式源于远古时期的岩画,早在苯教昌盛时期,据传是用酥油或动物的血来调配矿物颜料,画于特制的木板、石板、墙面或布上的绘画形式。如今在护法殿的供品和部分装饰中仍然可以看到它的踪迹,现已几乎失传。这种表现形式的唐卡叫“油唐”。

       2、

(宁唐):即一日内完成的唐卡之意,从制作画布到调色、构图、白描、勾线、开眼等所有绘制程序必须在一天之内完成,表现形式不拘一格,但以金唐、红唐、黑唐,或淡彩唐卡的形式来绘制的较多。因此,按规定程序在一天之内画完的唐卡叫“日唐”。

       3、

(罗唐):即利用一年时间画完的唐卡之意,这种唐卡画主要以彩唐的形式为多,对画师的要求较高,是按工巧明中所定要求严格绘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创作一幅唐卡画,而是一种修行的实践过程,一幅画需要用一年时间来完成,这种唐卡叫做“年唐”。

       4、

(恰松扎):即鸟鸣三声之意,就是布谷鸟鸣唱三次代表三个春天,一幅画需要花三年的时间完成,而画幅大小一般,它对画师的要求和精美程度可想而知,这种唐卡画属于藏画中的至上品种,这比“年唐”还要讲究,它是传统画师们所毕生追求的一个境界,是艺术与修心的完美结合,这种唐卡被称为“鸟鸣三声”。

       5、

(呐唐):即黑色唐卡之意,根据各流派各自的相关要求和工序做好的黑色布面上用金描为主的线条来勾画和塑造所定内容,主要以线描为主,但五官等部分局部也可采用其他颜色来细微刻画,这种表现形式叫“黑唐”。

       6、

(才唐):即红色的唐卡之意,在制作画布时底子浆中调入适量红色颜料涂与布面上,或在做好的白色画布上涂一层均匀的朱红色作为底色,而后在画面上主要以金描为主来勾画和塑造所定内容,主要以线描为主,但五官等重要部位也可采用其他颜色来刻画,这种表现形式叫“红唐”。

       7、

(仲唐):即故事唐卡之意,主要表现格萨尔王、八大藏戏、民间故事等等题材为主的唐卡,形式不拘一格,主要以故事情节为主的唐卡叫“故事唐卡”。

       8、

(赛唐):即金色的唐卡之意,由于画布上涂了一层金汁,在金底上用朱砂等相应单色颜料描绘完成各种题材的神、佛和图案,五官等处需要用其他颜色表现,再用玛瑙笔刻印出这些形象和各种图案,凸显出黄金的尊贵感,这种艺术形式的唐卡叫“金唐”。

       9、

(哦唐):即银色的唐卡之意,其表现形式与技法都类似于金唐,只是银唐所用的主要颜料顾名思义是银色,所以被称之为“银唐”。

       10、

(存唐):即彩色的唐卡之意,这种表现形式是整体藏画中最普遍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历史上不断延续至今的藏族绘画的主流形式,藏族美术史上很多重要的创作都是以彩唐的形式绘制的。除了唐卡,这更是壁画创作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用矿物颜料或其他颜料绘制的所有彩色的唐卡都属于“彩唐”。

       11、

(嘉唐):即“白描唐卡”之意,按画家的意愿在画布或纸等材料上用相应的颜色通过勾线来表现所要刻画的题材,由于颜色单一,因此这种绘画表现形式叫“灰唐”。

       12、

(吭存唐卡):即“淡彩唐卡”之意,画在布或纸上的唐卡,画面主要以淡色晕染完成,天地山水等处多湿染为主,局部也用点染法来加强效果,有一种轻盈透明之感,壁画、建筑彩绘中也会用此技法处理,具有短时间内出效果的特点,这种唐卡被称为“淡彩唐卡”。

       13、

(曼唐):即“医学唐卡”之意,这主要以内容来划分的,形式上这种表现方法属于彩唐一类,是通过唐卡的形式详细图解了藏医学的《四部医典》的内容,最主要的有八十幅唐卡,这种唐卡被称作“医唐”。

       14、

(“吉唐”或“忡唐”),即“求生唐卡”之意,藏族人去世后,根据死者的死亡时间等进行星象学推算所得结果来绘制某佛,这种唐卡不管什么种类都被称为“生唐”。是为了死者的亡灵在佛的指引下顺利通过中阴而获得往生,护佑亡灵不落入三恶趣。其内容为每个人命中注定的某佛或保护神,这种唐卡被称为“生唐”。

       15、

(则南唐卡):即“传记唐卡”之意,主要表现对众生的福祉和弘扬佛法具有特殊成就的大德高僧和佛、菩萨的功德及生平传记为题材的唐卡画传,如释迦牟尼佛本生故事、宗喀巴大师画传、米拉日巴画传、八思巴画传等等统称为“传记唐卡”。

       16、

(尕唐):即柱间唐卡之意,这种唐卡用于壁画当中,但它与壁画的不同之处是,它是画在布上的,尺寸一般以两根柱子间的墙面为准,画完后粘贴、安置与指定墙面,这种唐卡被称为“间唐”。

       17、

(古唐):是指某位高僧大德或某方佛之肖像唐卡,多用于口语中,出于人们对画中人物的尊敬而对这类作品的一种敬称。这种唐卡被称为“肖像唐卡”。

       18、

(咋噶哩):即梵语“形象”之意,这种形式是唐卡中画面尺寸最小的唐卡,源自苯教艺术,题材不限,一般为十公分以内,甚至更小。它是在一些指定的宗教仪轨中使用,也是苯教巫师在民间做法时为了方便携带而出现,这种唐卡叫“袖珍唐卡”。

       19、

(唐古):即“神像唐卡”之意,类似于“古唐”,唐古一般专指神像,这儿的古是神像之意,而唐则指绘画本身,主要含义是画有神像的画作,意译可称为“神画”。

       20、

(谢唐):谢既“脸”或“嘴脸”的敬意词,这儿主要指“一面唐卡”的意思,这是对所有形式的唐卡画的一种敬称,这个称谓更能体现出唐卡以表现形象为主的绘画功能,可意译为“面唐”。

       21、

(彩木知):即“刺绣唐卡”之意,这是一种用各种不同的丝线在勾好的底稿之上经手工刺绣而成的唐卡。

       22、

(贵唐):即“堆绣唐卡”之意,这种唐卡与刺绣、缂丝、编制等不同的唐卡有着材料上的相似性,这种唐卡是根据底稿的造型规格和色彩要求将各种绸缎切成的各种彩色布块,用丝线缝接起来或用胶粘在画布上组成画面,被称为“堆绣唐卡”。

       23、

(沓唐):即“缂丝唐卡”之意,用生、熟丝线和金线、镀金线、哑光金线等各种材料,经过缂丝机等工具加工而成,属于现代新兴工艺,表现题材与常规唐卡没有区别。

       24、

(木迪唐卡):即“珍珠唐卡”之意,在勾勒好的唐卡底稿的轮廓之上,再用上等打眼的珍珠、玛瑙、绿松石和天珠等宝石,用穿线缝制,之后又在其边缘用纯金粉绘制其余花鸟人物。整个过程复杂,耗时,成本较高,在以往专供寺院和皇宫收藏。(如西藏山南地区昌珠寺的镇寺之宝,由乃东王后出资制成的一幅长达2米,宽1.2米,主体用29026颗珍珠及各种宝石,其中镶嵌钻石一颗、红宝石两颗、蓝宝石一颗、绿松石0.55两、黄金15.5两、其他宝石0.55两,是西藏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文物遗存之一。镶嵌而成的珍珠唐卡《观音憩息图》)。”

       25、

(达唐):即“丝绸唐卡”之意,以丝绸与绢帛为画布,其上绘制各种题材的唐卡,由于材质的不同,从而显示出不一样的审美感受,这种唐卡被称为绢帛画或“丝唐”。

       26、

(国古唐卡):即“丝绸制成的大唐卡”之意,这是用丝绸等材料,主要用堆绣和刺绣的手法制作的巨幅唐卡,这是在一些特定的宗教节日里使用的唐卡,藏区所有正统的寺庙都藏有数量不等的这样的巨幅唐卡。在特殊的节日里,将“国古”巨幅唐卡挂在寺庙的外墙上,或者挂在专门为展挂“国古唐卡”而修建的晒佛台上。(如布达拉宫一幅最大的国古唐卡,高55.80米,宽46.81米。这幅唐卡是在五世达赖喇嘛圆寂后,由摄政王弟司桑结嘉措主持制作的,描绘的是无量光佛。)

       27、

(加纳赛日玛):即“掐丝唐卡”之意,这种唐卡形式是在唐卡制作工艺基础上,以中国传统手工掐丝为基础,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以金箔、金丝镶嵌而成的纯手工制作的唐卡艺术品。这种融合现代工艺的民族工艺品,它的制作工序为定稿、绘图、掐丝、点蓝、定型、装裱。其中,掐丝与点蓝两道工序是区别于传统唐卡制作之处。

       28、

(巴唐):即“版印唐卡”之意,这种唐卡是用墨或朱砂作颜料用套版直接印在丝绢上,套版主要用木版,偶尔也用铜版或铁版。

       29、

(祡唐):即“恒幅唐卡”之意,这是相对于常规的竖幅唐卡形式而言的,很多时候是由于场地等原因而绘制横幅唐卡。这种形式比较常见于壁画和书法唐卡。

       30、

(吉廓唐卡):即“坛城唐卡”之意,坛城唐卡在藏画艺术中形成一个独特的审美体系和表现技法,由于它具有独特的造型和结构,其构图紧凑、图案繁复多变、装饰性强,具有很美的形式感。如大家所熟悉的唐卡胜乐金刚、密集金刚、大威德金刚坛城,《轮回图》等等。这种唐卡被称为“坛城唐卡”。

       31、

(拜瑞):即“插图画”之意,类似于“咋咖喱”唐卡,是用在传统书帖中的插画,如在佛经《八千颂》等等经典中的插图画,这种画一般出现在传统藏式书籍的中间或放在页边上。现代的如《格萨尔》插图等被称为“插图唐卡”。

       32、

(彦唐):即纪实唐卡之意,类似于宁唐,这种称谓和艺术类型更能体现出唐卡这种绘画形式的使用功能和历史价值。它是为了记录一天当中发生的事件而发生,以前的王室随从中有一位专门记录国家大事的专任画家,用绘画的形式记录每一天发生的事件。如十三世达赖喇嘛时期宫廷画师艾巴次仁嘉吾大师(1872-1935年)就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纪实唐卡高手,他跟随十三世达赖喇嘛觐见慈禧太后时,一路上发生的重要事件和在京的所见所闻绘录下来,回藏后在罗布林卡中以壁画的形式创作出来。

       33、

(益唐):即“书法唐卡”之意,在做好的布或藏纸为本书写的各种藏文书法艺术字,作为一种独特的美术形式而被人们所喜爱,内容主要以藏族格言、诗歌、经文、咒语、福、禄、寿、喜等等不限,以百余种字体表现书法家各自的审美追求。这种唐卡形式的书法作品被称为“字唐”。

       总之,“唐卡”一词属于藏族古老的绘画专用术语之一,它承载着古老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藏语中唐卡一词不是绘画本身的代名词,而是指成为主流艺术或标准的绘画艺术形式。通过对唐卡一词的解读与分析得知,唐卡艺术是青藏高原人类在生命本能的觉醒过程中发生、发现、发明的独特画种,是土生土长在世界第三极的绘画艺术形式,它是喜马拉雅文化圈的标志性艺术,随着藏族文明的崛起而兴盛,它的影响力波及到整个东方艺术,它集东方的线描和西洋的色彩为一身。唐卡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吸收过周边民族优秀的艺术营养,同时也对其他民族的艺术同样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唐卡是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民族间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藏族绘画艺术的发展从绘画材料上来看,历史上出现过古象雄时期的“岩彩画”、吐蕃早期雍仲苯教的“皮本画”、公元7世纪的“布本画”以及后来的“纸本经画”等,都代表了每一时代的发展水平而有着典型意义;从艺术题材上来看,古代岩画中出现了狩猎、聚会、战争和生产等场景,西藏金属时代的“雷铁”等金属铸物上的世界五大元素图和各种苯教题材、吐蕃时期出现了百工图和各种佛教题材等;从艺术表现力上来看,从单一的以线造型到线、色并融来表现完整视空,再到追求精神审美,经历了逐步完善和不断成熟的几千年的历程,离不开每一代艺术家们的天才与艰辛。如今唐卡又其独特的民族性、悠久的历史性、精美的艺术性以及系统性与科学性为特点,在世界艺林之中独放异彩,越来越获得世界人民的青睐。

标签:;  ;  ;  ;  ;  ;  

“唐卡”一词的文化意义及词源解释_唐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