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土地测绘技术的信息化与土地开发管理论文_朱斌

浅谈土地测绘技术的信息化与土地开发管理论文_朱斌

身份证号码:45060319780820**** 广西南宁 530022

摘要:土地测绘技术在现代土地管理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进行测绘工作和应用测绘资料,为对土地资源及其利用情况进行全面的科学普查及为地籍管理提供科学图件。土地测绘技术的信息化则是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管理应用的创新形式。本文通过阐述土地测绘技术与土地开发管理的关系,分析了测绘技术信息化对土地管理的促进作用,最后详细研究了测绘信息化技术对土地管理的具体作用。

关键词:土地测绘 土地开发管理 应用

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与土地供求矛盾的日益加深,为国家提供准确的土地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信息已成为各级国土部门首要任务。而土地测绘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土地测绘技术的信息化是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管理应用领域的最高形式,为土地的开发管理提供了定性、定量、定位以及可视化的工作条件。土地测绘技术的信息化,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土地开发管理的办公效率,还可以全方位地帮助土地开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科学决策提供土地基础信息,有效地保证土地开发管理工作的质量,为土地开发管理部门公平、公正、公开执法提供有效帮助与约束。本文通过分析土地开发管理对土地测绘技术的要求,对土地测绘技术的信息化在土地开发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浅要总结。

1、土地测绘技术与土地开发管理的关系

土地管理的三项重要基础工作为:土地定位、土地定量、土地权属确定。

要科学管理土地,首先要做好土地管理的基础工作。而准确地进行土地定位,按照一定的精度测算土地面积,都是基础工作的核心,所以土地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作,均会直接或间接的应用到测绘技术。

测绘技术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传统的测绘技术包括普通测量技术、常规大地测量技术、摄影测量技术以及地图制图等。随着科技的进步,测绘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进步。新发展起来的测绘技术有全站型电子速测技术、GPS技术以及遥感技术等;此外,还有各种管理信息系统,如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土地信息系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

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的核心内容,因为全面准确的土地信息是有效地进行土地管理的前提。土地基础信息的获取主要是通过地籍测量获得的。

2.土地开发管理对土地测绘技术的要求

1.1确定合理的测图比例尺。合理测图比例尺的确定,是保证测绘工作质量,完成测绘工作要求的首要条件。对于起伏小、地势平坦的地区,一般以米为网格测试即可满足多方部门的使用要求;起伏大、地貌破碎、通视困难的地区,应合理布置高程网点,测试高程点网格间距应不大于米为宜。

1.2注重关键点的测量。关键点包括高程趋势变化点、坎顶、坎脚线的位置和标高,沟、窑等量注面积及比高等信息。在完成测绘图时,上述元素信息应充分具体。此外,测绘图上除反映居民田地、林地、园地、沟、渠、电等地物信息与使用年限外,还应给出旧村复垦、旧城改造地区的园地、林地树木种类、面积、年龄,坟穴的位置、数量;以及居民房屋面积、建筑密度、人口密度、新旧程度、容积率等信息。在完成测绘后,埋设足够的标石标注高程和坐标,以供后续工程项目施工使用。

3.土地测绘技术的信息化对土地开发管理的促进作用

现代社会发展进入了信息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计算机技术及其存储技术飞速发展,使得测绘产品出现了数字化,测绘技术以及测绘产品的应用日益发展。与此同时,高性能计算机和宽带网络的迅速出现和普及应用,使得测绘从传统的测绘技术体系快速实现了向现代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的转变。数字测绘是利用遥感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现代高技术获取空间地理信息,并能够进行分类编码、整合、存储,根据需要提供信息化产品的现代测绘技术,包括利用GPS、航天(航空)遥感、全站仪等设备和技术采集的空间地理信息及这些信息的处理、编码、整合、存储、提供等,是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中各种空间数据获取与更新的主要手段。

测绘技术包括遥感、GPS、全站仪及由此获得的测绘资料信息,是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信息。测绘技术的应用是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得以建立、应用的基础,没有测绘技术,建设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所需要的空间地理信息将无法获得。同时,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对现代数字化测绘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数字化测绘技术的提高和不断进步,能够保证空间地理信息的快速获取,并为土地管理各部门实时或准实时提供统一精确的土地空间信息数据,对推动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将起到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在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中,土地空间信息数据质量和土地空间信息数据质量标准化程度的高低,都直接影响到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数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系统的功能和应用,因此,必须首先保证土地空间信息数据的质量,不仅要根据技术规程衡量数据质量,还要从数据使用角度分析数据质量问题,主要包括空间位置精度、属性的正确描述、逻辑一致性、完整性、现势性。其次要保证土地空间信息的共享。在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中,数据的获取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提高数据的共享度尤为必要,制定数据标准则是实现数据共享的前提。相关标准包括名词术语标准、图形与影像数据采集技术规程、数据交换格式标准、数据精度和质量标准、土地数据的分类与代码等。在执行相关标准的基础上,通过信息映射等技术,为不同的土地信息子系统提供土地空间信息数据,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土地测绘技术的信息化在土地开发管理中的应用

4.1全球定位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GPS)是土地测绘技术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新技术,其特点是以最快的速度确定各测量点的物理坐标,改善测绘精度。由于GPS采用静态工作模式完成测量等操作,因此,不需要点与点间的通视条件就可以完成高精度的测量工作。如果采用GPS-RTK技术,不仅能够及时掌握定位结果,还能够获得厘米级的测绘精度。目前,GPS-RTK技术主要应用在工程放样、地形测图、地籍测量等多个领域,以成为获取土地空间数据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大比例尺的土地开发管理工作中,运用GPS技术可以实时获得地物信息与地界或权界等信息的准确定位与数据采集工作。由于GPS测量结果是三维地理数据,经坐标变换和数据格式转换后即可很容易的实现数据共享与地理信息的无缝结合,避免了传统测绘方法在多次清绘、转绘中带来的误差。

4.2遥感技术(RS)。遥感技术(RS)包括传感器技术,信息传输技术,信息的处理、提取和应用技术,目标信息特征的分析与测量技术等内容。它具有全天候、信息丰富、信息获取速度快、多光谱特征等优势。其30 m-0.61 m范围内的测绘数据均可在各项土地开发管理工作中发挥有效作用。随着遥感技术分辨率的不断提高,已广泛应用于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和规划管理、居民住房产权调查等工作中。

4.3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计算机技术支持下,将各种地理信息按照空间分布顺序,输入、存储、检索、更新、图形编辑、数据库管理、输出和数据综合分析的计算机技术系统。最初主要用于建立与土地管理、土地开发规划有关的土地信息系统(LIS)。因而形成了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的土地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模式。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构建的土地开发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土地调查、登记、统计、评价、地籍管理等各项工作,为土地法律咨询提供资料参考。利用GIS技术建立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可将空间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完整地结合,从而实现图形与数据的一体化和数据的分析、管理与输出操作等。

4.4 3S技术。3S技术的有效结合,是未来土地开发管理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最为核心的部分。目前,3S技术主要是以GPS为数据源,由野外调绘得到的遥感影像为参照,利用GIS平台在计算机中直接绘出图形,然后对各地状况进行标注,从而直接完成土地资源的调查任务。另外,也可以将遥感资料通过数字化软件处理或直接在GIS中数字化处理后导入到数据库。通过发挥GPS、RS、GIS的各自优势,快速准确地获得土地变化信息和高质量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最终构成完整的、实时的、系统的、动态的土地测绘信息集成系统,保证土地开发管理所使用数据的准确性。3S技术的结合使用,不仅可以显著的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促进国土资源开发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统一化。

4.5 GPS-RTK技术的应用

应用GPS定位技术是测绘科学的一项革命性变革,它具有精度高、观测时间短、测站间不需通视和全天候作业等优点,使三维坐标测量变得简单。目前,GPS定位可以提供毫米级的相对定位精度,已被广泛应用于土地测量中。

在土地开发管理中,由于GPS测量能精密确定三维坐标,所以能用来建立平面和高程控制网,在基本控制测量中主要作用是:建立新的地面控制网(点);检核和改善已有地面网;对已有的地面网进行加密等。在图根控制方面,若把GPS测量与全站型速测仪相结合,则乡镇与城市的碎部测量、地籍测量等将是省力、经济和有效的。并且由于GPS测量结果是三维地理数据,通过坐标转换,可以实现数据共享与地理信息的无缝衔接,提高了清绘、转绘的精准度。

4.6遥感技术的应用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高空间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出现,给遥感技术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前景十分广阔。

遥感影像用于测绘、修编、修测中小比例尺的地形图,尤其是测绘云层覆盖、森林覆盖等一些特殊条件下的地形图和各种专题地图,如地质图、地貌图、土壤图等,具有成图速度快、价格低廉等特点。尤其是微波雷达探测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所以其图像用于气候潮湿多雨多云雾地区的测绘更具有优越性。

SPOT卫星通过侧向镜可获得良好的立体影像,从而可采集数字高程模型(DEM)和进行立体测图,并可制作正射影像,也可用作1:50000比例尺地形图的修测。随着卫星影像分辨率的提高,绘制更大比例尺的地形图将成为可能。具有高空间分辨率的卫星相片,可全面替代测绘1:25000比例尺地形图的航空摄影,又可用于1:10000比例尺地形图的修测[3]。

在土地开发管理方面,主要用于土地资源数量、质量及分布情况的管理,通过遥感相片调查地貌类型、土壤的类型、肥力、利用现状、分布等。此外随着遥感技术分辨率的不断提高,还被广泛应用于土地资源调查中。

4.7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具有数据采集、数据编辑、数据存储与管理、制图输出、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的功能。最初主要用于建立与土地管理、土地开发,形成了土地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模式,用于土地调查、地籍管理、土地统计、土地评价等工作,为土地法律咨询提供了科学依据。GIS技术建立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增加了对数字地图进行更改和修饰的功能,并且GIS中包容了土地管理中的相对位置、高度差等空间关系,只要有与查询有关系的信息,即可迅速准确地获得所需的信息。

5.结语

总的来说,推进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加快土地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提高测绘保障服务能力,对于提高土地开发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土地开发管理要以土地测绘技术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完善土地测绘技术信息化机制,着力自主创新,加快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这样才能使土地开发管理信息更加直观的呈现给决策者,为决策者制定土地开发管理科学化决策提供保障,实现土地开发管理项目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燕平.信息化测绘发展过程中需要探讨的几个问题[J].地理信息世界,2011.

[2]林凯荣,郭生练,王金星.测绘信息与工程[J].测绘工程,2012.

[3]王万茂,韩桐魁.土地利用规划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

论文作者:朱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6

标签:;  ;  ;  ;  ;  ;  ;  ;  

浅谈土地测绘技术的信息化与土地开发管理论文_朱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