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物理教研会有效开展的个人思考论文_黄煜捷

关于物理教研会有效开展的个人思考论文_黄煜捷

(四川德阳市衡山路学校 德阳 618000)

现在教研会很多教师都不愿意参加,大家都觉得没意思,就是走一下形式,每次都那样空谈一些问题,而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得不到“实惠”自然就觉得没意思。我觉得形式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形式中的内容,校本教研的意义毋庸置疑,要让校本教研不流于形式,真正为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服务,微小的改变或许可以为学校和教师带来较大的收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关于“实惠”的思考

就我个人而言在教研中到底想要得到什么;

我想要得到丰富的教学资源;我们平时在上课之前都想要有个好的课件,但是要自己去做一个满意的课件真的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如果每节课都把课件做好真的不容易,所以网络资源成了我们第一个想到的渠道,虽然丰富但要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很多都是一个版本翻来翻去,自己还得加工,有时候发现自己加工一个课件还不如从新做来的现实,稍微好的课件下载还需要付费,所以资源的共享成了很多教师的诉求。现在四川建立了四川省教育资源网,教育部搞了“一师一优课”这些其实都是想把好的教育资源让教师共享。

第二、一些看似简单的章节但讲起来却十分的困难,比如《走进实验室》,《降落伞》等这些内容,有时候真的不知道讲什么,走进实验室好像就是给学生讲探究的几个过程,降落伞就是在讲控制变量法,看起来这些章节好像没啥意思,也没啥用,就成了没得讲的,也不知道怎么讲好,我上了小学科学接触了小学的教学,也听了一些小学教师的讲课,我真的很佩服他们1+1能讲一节课,如果叫初中的教师去讲小学的内容就会成为没得讲的,不知道怎么讲。

第三、关于一些具体知识点的讲解有时候我们也犯愁,教师反复给学生讲,学生听腻了也没搞得很明白,学生进入物理学习数学知识也跟不上,我们教师觉得这个数学知识这们简单还需要讲吗,给学生提一下就了事,好的学生可能明白了,大多数的学生可能都是懵懂,结果做题就出现了很多问题。第四、习题的讲解中有些难理解的题,我也是讲的很吃力,自己花了很大的功夫去讲但是学生的表现却不理想,有时候就让学生记住结果吧。第五、还有一些教学管理上的一些困难。已上就是我想在教研中解决的问题。

二、关于如何得到“实惠”的思考

想要解决上面提到的问题我想教研就派上了用场。

资源的问题,我们每个教师多少都有些好的教学资源,但全部都有是不可能的,参加教研会的人这么多如果我们能每学期做几个好的课件,经过几轮的教学我想资源自然就丰富了,资源的收集不能急于求成,想一下就做好,这样质量就得不到保证,每次的各种比赛中、教研中教师上课的资源我们没有收集过,上课的过程很少被录下来形成资源。资源的共享需要一个好的制度来完成。

第二、关于上面最后的几点,我觉得大家把平时上课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方法分享出来,大家一起来讨论,把好的方法推广,也需要形成文件,以后就成了一本有用的教学资料。每次教研我们就讨论一个小的问题,不是把很多问题都拿出来讨论,比如这次教研会后到下次教研会之间我们要上的内容是光学,组长提前收集一些有关问题交给组员,大家在上课的过程中就可以注意这些问题的收集和思考,下次教研会就可以讨论。

在后面的复习中还可以用到。这种问题很小但是很实际,比如我讲1h=3600s学生没有问题,但是1s=1/3600h,学生就出错,对我们教师来讲好像觉得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学生就搞不懂呢,我觉得是数学知识的迁移问题,我给学生讲就先给他们讲1a=3600c,请问c多于多少,很多学生都会把3600移到左边,c=1a/3600,然后再回到刚才的问题,s=1/3600h,学生不知道公式的运算单位也可以参与运算。

如果不交流我们可能一辈子就用一种方法教下去,每个老师都有处理一些问题的方法,如果拿出来大家在加以讨论出更好的方法那不是更好。

如果我们能真正的利用好教研会解决实际的问题,做到“实”、“小”,教研会可能就能起到他应该有的作用。上面的观点只是自己一些肤浅的看法,目的只是让他家共同思考怎样做好教研这项活动。让教师从不愿意参加教研会到“怕”教研会。

论文作者:黄煜捷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5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6

标签:;  ;  ;  ;  ;  ;  ;  ;  

关于物理教研会有效开展的个人思考论文_黄煜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