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分析论文_杨田贵

关于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分析论文_杨田贵

摘要: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是现今建筑业工程施工技术进行管理科学化的一个重要基础。本文首先从混凝土施工的相关工艺,继而论述了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方法,最后阐述了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要点。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引言: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同时也对工程造价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进一步来提升我国混凝土施工的工程质量,促进我国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不断发展,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居住需求。

1、控制好混凝土施工的相关工艺

1.1保证混凝土的运输质量

要想控制好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就要做好对工程材料做好运输工作,根据混凝土浇筑的时间、阶段工程的用量来确定实际运输间隔时间和运输车辆数,从而实现工程的所用混凝土的连续浇筑效果。在实际运输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出现分层、离析以及成分变化等现象,还要保证其相关塌落度能够满足实际工程的需求。混凝土从搅拌到工程浇筑完毕所用的时间要根据实际工程的需要来确立,防止因为运输过程消耗大量的时间而耽导致工程出现质量问题。

1.2做好混凝土施工过程的振捣与浇筑工作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让受料斗内具备实际所需的混凝土,这能够从根本上避免泵送过程中吸进一定的空气而让料斗出现阻塞,还要在受料斗内安装上网筛,配上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督,一旦发现大粒骨料或者异物流入泵管,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保证混凝土从关口到下落所需的倾落高度小于2m的标准,混凝土的运输、浇筑、间歇所用的时间不能超过其初凝所用的时间。对于同一阶段的混凝土施工要保证做到连续浇筑,并在底层的混凝土产生初凝现象之前完成上一层的浇筑工作,保证振捣棒的插入深度超过50mm的标准,从而来消除两层混凝土面之间所出现的间接缝。除了上述的相关施工要点,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要做好振动棒产点的实际排列工作,保证插入的相关角度与混凝土上层形成470度或者垂直的角度,要按照混凝土浇筑的前后顺序来进行移动,保证不出现漏振的问题,振动棒在半径300mm的范围之内进行活动,工作的距离在其产生作用半径的1.5范围之内。模板与振捣器的距离要在振捣器工作半径的0.5倍实际范围之间。

2、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2.1基础施工

土木工程的基础施工指的是建筑的地基施工,在挖掘地基的时候应该采取由深至浅的方式,先开展深基础施工,再开展浅基础施工,以这样的方式保障土木工程项目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在地基施工中特别要重视基坑的排水和降水工作,以确保施工中的地基安全。

2.2承台施工

承台施工应该依据建筑物的标准高度开展有针对性的测量,通常的建筑物承台是以间隔水平分割为主的,通常主楼的基础是以两层楼的施工为主,两层都必须浇筑混凝土,浇灌时间通常以六天为间隔,两层间的厚度要求也很严格,通常要超过1.50米以上,而且层与层之间必须采取一定的间隔措施,通常应该采用抗拉钢筋为间隔工具。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使用这种施工方式不但能够有效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还能降低施工成本,节约资源。

2.3严格遵守混凝土的施工顺序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施工顺序进行施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常是采用从远到近的顺序实施施工,因为混凝土施工有时候会处在不平坦的地点上,在这种有坡度的地点施工时,必须确保混凝土首次浇灌就要成功,继而再推进到另外一边,最后到达顶端。在混凝土施工的整个过程中,一定要将混凝土输送泵放置在施工场地的中间,这样会比较方便输送。

3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分析

3.1做好混凝土质量通病的处理工作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在其表面会出现一定的蜂窝,施工人员要根据蜂窝的大小来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对于不超过10mm的蜂窝,在清理干净之后,用1:2.5比例的水泥浆来进行抹平和压实工作;对于深度在10~30mm之间的蜂窝,首先要用相关工具凿去周围松散薄弱的颗粒物,洗刷干净之后,再上斜模,并用细石混凝土来进行填塞,等到其强度到达28d之后,再用錾子磨平高出柱面和墙的混凝土。要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控制好混凝土的坍落度,根据天气状况以及温度因素来对坍落度进行调整,等到开始浇筑混凝土时,便可以检查实际坍落度了,保证将坍落度控制在160mm~180mm之间,一旦出现不达标准的混凝土,必须要按照规定实施退回,防止影响到实际工程质量。

3.2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工作

为了能够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首先要做好配合比的设计工作,结合具体的施工环境和配置要求来进行混凝土的搅拌,掺入适量和减水剂和粉煤灰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不出现问题。在选择原材料之后,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胶比,从而来提高其收缩性和和易性,从而来保证混凝土的韧性和强度,增强其实际抗腐蚀能力,对混凝土的缓凝时间进行科学的调整,防止增加水泥水化热而导致的塑性。

3.3加强混凝土施工的养护工作

建筑混凝土施工养护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科学合理的养护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裂缝的出现,保证混凝土工程在后期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混凝土养护工作能够保证其达到预期的强韧度和承压能力。具体的养护工作要从钢筋防氧化工作和拆模之后的混凝土工程做起,混凝土工程在拆模之后要保证对其实施洒水养护工作,禁止在温度低于5℃的施工环境中对其洒水,若因为种种原因,不便在混凝土表层洒水,则需要涂上适量的养护剂,避免出现混凝土内部出现水分严重蒸发的问题。在一些温度较低或者寒冷的区域内进行混凝土养护时,要在表面盖上草帘或者塑料薄膜来实现保温保湿的效果。尽量在施工过程中选用含碱量较低的水泥和具有较强抗腐蚀性的钢筋,防止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因为同类酸性物质互相接触而让钢筋的腐蚀氧化性降低。

3.4偷工减料现象的坚决杜绝

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的时候要坚决杜绝偷工减料,施工人员首先要做好自我约束的工作。比如,不能进行拆模的就坚决不过早的拆模。同时,在进行楼板的浇捣的时候必须专门派人监护钢筋,避免有人踩弯钢筋面。未浇筑混凝土前,不能私自拆除支柱,这是为了避免梁板形成悬臂,然后为避免因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裂缝,通过在大梁的两侧面层内加置通长的钢筋网片,增加其承受力等等。

结束语

随着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混凝土施工技术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如何保证控制好施工过程的质量,首先要明确各个施工阶段的相关技术要点,对于混凝土工程所存在的通病,要加大控制管理力度。从而实现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不断成熟,保证整个施工工程的质量,以此来促进我国房建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张丹.浅析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新发展[J].商情,2013(31).

[2]魏娜,王锐.浅谈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4).

[3]唐红霞.浅谈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8).

论文作者:杨田贵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1

标签:;  ;  ;  ;  ;  ;  ;  ;  

关于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分析论文_杨田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