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精准扶贫论文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精准扶贫论文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精准扶贫

郑前进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吉林 松原 131500)

摘 要 :基于精准扶贫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能将培育工作落到实处,解决当前培育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有效强化培育效果,因地制宜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全面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深入。该文简单分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面临的问题,并基于精准扶贫对培育路径展开探讨,通过严格筛选学员保障培育质量,因地制宜地设置培训目标和方案,结合当地农业发展需求更新培训内容及方法,完善培训及认证管理制度,探索“互联网+精准扶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等途径,有效提升当地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切实推进精准扶贫。

关键词: 精准扶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以及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逐渐成为各地政府重要工作,是建设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实现精准扶贫的有效方式。不过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还面临着不少问题,尤其体现在精准扶贫落实不到位方面,需要采取合理措施加以改善。

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面临的问题

1、培训专业和本地产业脱节

当前地方政府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及农业产业结构情况,导致部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专业的建设不符合实际需求,存在一定脱节现象,不利于精准扶贫的实现,也会严重影响实际培育效果,出现花费大量资金、资源和人力但却无法取得良好成效的情况。

2、培训内容及方式较为落后

实际培训时选用的内容却较为落后,甚至有部分内容是多年前的内容,没有及时进行更新,而且过于理论化,导致农民无法掌握最新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另外在进行培训时通常是以理论讲解的方式开展,缺乏实践,停留在理论层面,无法取得良好培育效果。

3、培训周期短

针对不同专业和领域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时,往往周期和方式方法都不同,但是当前在实际培训时却存在统一规划的情况,即对所有专业培训周期加以统一。不可否认,这种方式有利于统一规划和管理,但也会导致部分培训活动周期过短,无法在培训周期内有效完成所有培训任务,导致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正当两人剑拔弩张之时,几个人跑过来喊:婚礼要开始了!陈晓拿下蒋大伟的手,整整领带:我不和你一般见识。告诉你,她现在想做什么与我没关系!她欠的车钱也与我没关系!陈晓说完,在几个人的簇拥下走了,头也没回。蒋大伟呆呆地站在那里,一动没动。郑馨冲过来,爆发地:卑鄙!无耻!我不想再见到他了!我不活了!我现在就去跳桥!现在就去死!郑馨哭着向外面跑去,蒋大伟追了上去。郑馨跑到酒店门口,蒋大伟一把抓住了她。周围人感觉到什么,围拢过来,蒋大伟忙将郑馨塞进车里,关上了车门。

部分农民缺乏学习积极性,对政府依赖性过高,基础技能和学习能力过差,参与培育往往很难取得良好成效,并且还会占用培育名额,不利于精准扶贫的有效实现。政府应当根据对专业培训数量进行严格控制,同时深入了解农民信息,严格进行筛选,让学习积极性高且符合标准的学员参与到培育工作中来,保障培育质量并让他们成为引领当地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2]

4、制度机制不够完善

当前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还处于探索阶段,再加上各种技能、专业及领域的培育方案较杂,因此当前并没有标准统一的认证机制[1]。在考核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还有可能出现考核不严谨、发证走过场的情况,不利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规范发展和长效运行。另外后续跟踪培训制度不够完善,不能保证培育工作长效性。

三、精准扶贫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

1、严格筛选学员以保障培育质量

克里斯脱去了人类文明教化的得意之作—学士服和学士帽,拒绝了哈佛商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剪掉了身份证,捐掉了个人账户上所有资金,将汽车抛弃在荒野,烧掉口袋里最后五张钞票,只字未留,与过去的“自我”彻底分离。他一层层地剥掉了从他成为人类文明的受精卵开始,这个庞大的文明机器层层加诸他生命之上的那张“文明之皮”。

2、因地制宜地设置培训目标和方案

政府应当以当地农业发展需求为基础,针对性地更新培训内容,从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两方面培育学员,同时兼顾文化、技术、经营和管理等内容的培训。与此同时,还需要更新培训理念和方法,优化培训课程设置,加大实践教学培训内容,组织学员进行实训和实践练习。长岭县的主要农作物为玉米、水稻和大豆,自然环境优渥,因此在培训时应就农作物种植技术、设备、高产方案等进行重点培训,同时借助互联网实现远程教育、模拟实践等。

(1)结构尺寸与生产工艺试验产品为某种规格机架的横梁部位,毛坯尺寸如图1所示,图中剖面线截面为后序建模与网格划分时所使用的对称面。在实际生产时,该机架横梁部位的冒口根部直径为1300mm,冒口重量为14.5t,钢液总重为34.4t,此部位对应的铸件工艺出品率为55%,浇注时一次浇满,未进行补浇。用外冷铁隔出末端区。

3、结合当地农业发展需求更新培训内容及方法

政府应当对当地农业发展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结合农业产业发展趋势,合理开设培训专业,同时对培训目标及方案进行科学设置,尽量发挥指导作用,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提供科学指导,保障培训工作有效开展。政府农业局及相关部门在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时,一定要合理制定专业培训周期与规划。根据不同专业培训内容量、理论培训与实践培训比例、难度等因素,合理确定培训周期,同时做好相应规划,为培训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基础规范。

4、完善培训及认证管理制度

要健全新型职业农民认证管理机制。规范考核内容,明确考核标准,制定考核制度,严格按照制度规范进行考核,加强监督管理,能够进一步规范考核认证流程,强化新型职业农民认证的公平性与可靠性。

当地政府应当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管理制度,合理设置管理机构,明确管理权责,同时对管理目标、具体标准等进行科学设置,要求相关人员在工作中严格按照制度进行管理。

最后还应当落实后续追踪培训工作,对通过认证的新型职业农民进行追踪培训,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积累实践经验,同时为他们提供完善的支持服务。

我本来要报这夺妻之恨。可是,四细狗讲到,救我一命这一节,我的心就软了。这一天,我没能杀成四细狗。我回家的时候,天上下起了雨。

5、探索“互联网+精准扶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

在信息化时代应当充分发挥信息化优势,探索“互联网+精准扶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其中,基于互联网的线上+线下培育模式能够培养农民网络思维和基础信息技术技能,还能提供海量资源,更能建立政府、企业、农民及其它组织互相交流、共同参与的培育平台,为培育工作的高效开展保驾护航。另外还可以发展特色产业式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与电商扶贫式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式,政府应当在此过程中积极引导和支持,同时建立电商服务站和网点,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平台。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开展还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基于精准扶贫加以优化和改善。政府应当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因地制宜地设置培训目标和方案,严格筛选学员以保障培育质量,结合当地农业发展需求更新培训内容及方法,完善培训及认证管理制度,同时探索“互联网+精准扶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全面提高新型农民培育水平,真正实现精准扶贫。

参考文献

[1]袁 权.用“精准培育”职业农民推动“精准扶贫”[J].农民科技培训,2017(8):36-36.

[2]柏广才,王跃平,曹海根,等.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构建精准扶贫长效机制[J].江苏农村经济,2016(11):26-28.

郑前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精准扶贫[J].农业工程技术,2019,39(29):5.

DOI: 10.16815/j.cnki.11-5436/s.2019.29.003

标签:;  ;  ;  ;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精准扶贫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