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100论文_刘萍 赵桂琴

冠心病100论文_刘萍 赵桂琴

刘萍 赵桂琴(黑龙江省农垦牡丹江管理局中心医院 158300)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的有效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10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的综合护理方法。

结果:显效87 例、有效10 例、无效3 例,总有效率97.0%。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及用药指导可有效控制疾病,提高疗效。

【关键词】冠心病;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141-01

冠心病是我国常见多发病,不仅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倘若不及时救治将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冠心病病患通常对自己所患的疾病缺少认识,在疾病的防护方面严重不足。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用药技术的不断完善,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也得到不断加强[1]。为更好地认识和救护该病,我们在2013 年12 月至2014 年12月对100 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的综合护理,结果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冠心病患者100 例,其中男43 例,女57 例;年龄49 ~ 81 岁,平均67.6 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制订的冠心病诊断标准。

2 护理

2.1 健康教育 督促患者减少吸烟或戒烟,避免饮酒过量。改变患者不良饮食习惯。钠盐使血管对各种外因物质的敏感性增加,引起小动脉痉挛,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

进食过多动物脂肪、胆固醇、糖和钠盐的人群易患冠心病[2]。促进患者加强运动锻炼。根据患者生活方式问卷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并按计划实施,同时根据个别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及健康需求在每次讲座后进行个体咨询,做到集体教育与个体指导相结合[3]。

2.2 饮食护理 低盐饮食:无论有无高血压,均应低盐饮食,每日的食盐量<6 g,不吃或少吃咸菜及腌制品。控制每日的饮食总热量,维持热量的平衡,保持适当体重。低糖饮食:高糖饮食可引起肥胖和高血糖,而这两者都是CHD 的危险因素。增加水果、蔬菜的摄入:水果、蔬菜中含丰富的维生素、钾、镁,其中的纤维素不但能减少胆固醇的摄入,且能防治便秘,从而减少CHD 患者的心血管事件。控制脂肪及胆固醇的摄入,CHD 的一级预防要求脂肪的摄入总量应占总热量的30% 以下,饱和脂肪酸占总热量的9% 左右,胆固醇的摄入应控制在300 mg/d 以下。

2.3 心理护理 临床护理服务人员应经常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拉近病患和其家属与医护人员之间的关系,提高病患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给病患生命的尊重,并用诚恳的话语进行安慰。在交流时注意使用礼貌的语言,在交流中得到患者心中所顾虑的事情,并给予详细的解释[4],冠心病病患在治疗过程中难免产生焦虑、抑郁、惶恐等不安情绪,另外由于药物产生的不良症状,使病患的身心健康受到极大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面对这些不良状况,护理服务人员应将冠心病的治疗方法与注意事项向病患和其家属讲明,并列举一些成功治愈的案例,帮助病患解除疑虑,增强病患战胜病魔的信心,提高病患的依从性,从而使治愈率上升。

2.4 用药护理 医生要求患者进行服用的药物,对于对服药有抵触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一定要将服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解释清楚,同时告知患者若不坚持服药以及随意减服的危害性。要求患者家属监督患者保持按时服药。对于年龄较大记忆力减退的患者,护理人员更要仔细交代给患者,包括服药的时间,种类,剂量,护理人员可以在每次需要服药时到病房进行药物的发放,避免患者出现漏服和多服的情况[5]。要告知患者以及家属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都,避免患者因服药后出现的一些现象而有恐慌的情绪。

3 结果: 显效87 例、有效10 例、无效3 例, 总有效率97.0%。

4 讨论冠心病的发病率每年都在上升,其常见的有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肌衰竭、隐匿性冠心病,是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者痉挛导致的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相应的病变,因缺血、缺氧程度不同,会形成不同类型的冠心病[6]。临床护理人员在病患的治疗期间应加强对病患冠心病防预知识的讲解,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提倡合理的生活方式。吸烟、饮酒过量对冠心病患者危害很大。烟草中含有尼古丁,它可使动脉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还可以刺激心脏,引起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过量饮酒可刺激脂肪组织分解,形成大量脂肪酸,在肝脏合成的前β 脂蛋白急剧增高,进一步使血压升高。加强用药护理。

护理服务人员要从旁引导病患以正确的方式生活,帮助病患改掉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从而减少冠心病不良反应的发生。适当运动可增加肌肉和脂肪内蛋白的活性,激活β 氧化过程,使肌肉更多摄取和利用脂肪酸及胆固醇,从而降低血胆固醇和三酰甘油[7]。针对病患的心理特点,制定出适合病情康复的护理方案,消除病患的不良情绪,加强病患对生活的信心,提高病患对医患人员的信任感,从而增加病患对医生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1] 王玉红,贾树艳,苇塘,等. 冠心病的临床护理体会[J]. 中国当代医药,2011,16(24):186.[2] 王展,王雪梅. 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J]. 护理研究,2005,19(9A):1752-1753.[3] 刘颖. 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J]. 护理研究,2005,19(1):115-116.[4] 张宏,朱光君,康德胜. 舒适护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2013,16(11):112.[5] 张梓涵,刘天伦,张静康. 舒适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中的治疗[J]. 中国现代医生,2011,29(13):162.[6] 郭冬梅,胡蓉,赵郑波,等. 重庆地区冠心病危险因素分析[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2,31(4):350.[7] 汪涓,陈桂芳,苏雯,等. 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7,21(12A):3188-3189.

论文作者:刘萍 赵桂琴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5月第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29

标签:;  ;  ;  ;  ;  ;  ;  ;  

冠心病100论文_刘萍 赵桂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