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主学习高中语文能力的培养论文_孙圣梅

学生自主学习高中语文能力的培养论文_孙圣梅

江苏省如东县掘港高级中学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标中明确提到的教学理念,由此可知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才能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探究未知的知识,从而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满足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就高中语文学科来说,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是高中语文老师必须要认真探究的课题。

一、指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语文的方法

让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学习语文的方法,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前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很多学生知道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也知道其意,但是不得其法。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是以填鸭式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的,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就造成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比较淡薄,同时自主学习语文的方法也比较欠缺。再加上语文是学生的本民族语言,具有"与生俱来"的优势,学生就会认为语文学习不存在困难,因此对语文的重视程度不够,进而造成语文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能被有效提高。

对语文教师来说,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和学科的自主学习语文的方法,就必须要更新教学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创造出适合自主学习的氛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意识,养成好的语文自主学习习惯。 因此,在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自主学习方法的过程中,在开展语文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应根据学情,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认识到自我的特点,从而根据自身的情况,掌握适合自己的自主学习语文的方法。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发挥出自我的长处和优点,才能充分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自己努力了,掌握了科学有效的自主学习的方法,才能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的综合能力。

二、让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乐于自主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就兴趣来说,兴趣虽然是非智力因素中的一种,但是在具体的学习当中,兴趣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特别是对于语文学习来说尤其重要。学生只有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们才能从思想上和心理上对语文的学习产生认知倾向,才能把学习语文当作一种乐趣,更视为是一种享受,进而从心底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样学生就能在兴趣的指引下乐于去自主学习语文。因此,语文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让枯燥的语文学习变得有趣和生动。

例如,教学中可利用画面、图片等开展教学活动。如果教学中仅仅用文字进行教学,学生就会感到枯燥,而利用图片、视频等进行教学,就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而学生本身对图片及视频就有极大的兴趣,而且视频和图片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所无法描述到的东西,这种直观化和形象化的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使他们感受到了语文的魅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能动性和主体性。

三、利用课外读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除了在课堂内进行自主学习,还可以在课堂外进行自主学习,只有把课内的自主学习和课外的自主学习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这就要求语文老师积极转变教学方法,采取一定的教学措施推动学生在课外积极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外探求新知,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考虑到所有学生的具体特点,不能实行"一刀切"的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个别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从而使学生都能在课外养成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语文的习惯。

例如,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给不同的学生推荐内容不同的书目,这样可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对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大有裨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阅读是学生在语文学习框架下的自主学习行为,提倡阅读的个性化,在选择阅读篇目的时候,就可以让所有学生进行推荐,然后经过老师的审核和其他的同学的选择和认可,最后确定出所有学生要读的篇目,这样做的好处是既照顾到了小众化的要求,又照顾到了大多数学生的阅读需要。学生在课外阅读到了自己感兴趣的书,就会积极主动地深入阅读,既提高了兴趣培养了自主学习习惯,又提高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更促使学生自主地探究阅读的主题,这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都有很大的益处,对学生的持续性发展有积极作用。

四、利用多元评价机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对学生的评价是单一的,这样就禁锢了学生的思想,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新课标中明确提到了对学生的评价要采取综合性和整体性的机制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应具有过程性、动态性和多元性,要全方位地、多角度地、客观地进行评价。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就是参与学习的具体表现,比如可让学生自主预习,自主总结学习规律,自主参与课堂总结等;评价的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参与,比如让学生对自己的自主学习进行评价,让学生评价老师的授课方式,让学生对其他的学生进行评价等;让学生自己总结和归纳自我的语文学习情况,包括总结缺点、优点,存在哪些不足,需要改进哪些地方等,这样做既提高了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又提高了学生的概括和总结能力,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使学生充分认清知我,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语文的自主学习。

五、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1.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老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两个客体,且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一切以学生的学会和会学为出发点。为了把学生的语文学习潜力充分地挖掘出来,就需要充分地尊重和信任学生,就需要民主和平等地对待学生,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爱和平易近人,从而在师生之间建立起融洽和谐的关系。这样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大胆发言和质疑,就会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就会放下心中的包袱,就会勇往直前。相反,如果老师和学生之间没有建立起平等与和谐的师生关系,老师处处敌对学生,动不动就批评学生,就会使学生感到老师的"恶",时时刻刻小心谨慎,生怕出现错误遭到批评,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下,学生就会厌恶语文老师,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就成为了空谈。

2.营造和谐活泼的教学氛围

课堂的教学氛围和语文老师有着极大的关系。如果一个语文老师即使学富五车,但他在教学时只会呆板地照本宣科,只会呆板地讲授语文知识,从而不能构建起活泼愉悦的教学氛围,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无法被调动起来的;如果一个语文老师能够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能够运用幽默的语言调动起课堂的教学氛围,那么学生就会喜欢上语文课,就会和这个老师搞好关系,就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探究所学习的语文知识,那么自主学习语文就成为了可能。因此,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营造出和谐活泼的教学氛围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有着极大的意义和作用。

3.多鼓励学生少批评学生

语文的教学实践证明,多鼓励学生可激发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语文的学习中去,多批评学生只会使他们丧失学习的信心,产生心理上压力,进而难以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从心理学上来说,人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和肯定,都不喜欢被别人批评和嘲笑。学生取得了进步要多鼓励和表扬,以激发他们取得更大的进步,但是如果学生确实犯了错误,还是要进行客观公正地批评,毕竟人性有恶的一面,如果不批评而是听之任之,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总之,要想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就需要语文老师改变教学观念,采用新的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就需要学生努力认识到语文的重要性,认识到语文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而促使学生自觉自愿地对语文进行自主学习。

论文作者:孙圣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5

标签:;  ;  ;  ;  ;  ;  ;  ;  

学生自主学习高中语文能力的培养论文_孙圣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