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工程造价系统影响因素与全过程管理论文_张笑虹,任道伟

试析工程造价系统影响因素与全过程管理论文_张笑虹,任道伟

青岛海防工程局 山东青岛 266031

摘要:本文从工程造价的系统影响因素与造价全过程管理之间有机联系出发,阐述了工程造价管理系统的内涵与全过程造价控制主要方法和思路,并对工程造价系统管理的进行分析,提出了管理措施及对策。

关键词:系统因素;工程造价;过程控制

1 工程造价系统影响因素

1.1 政策影响因素

政策因素包括国家、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等发布的建筑行业管理、招投标、技术、经济、质量、环保、安全、节能等方面的法规、规章、规范、标准、定额等。政策因素构成了建筑行业和建设项目管理的政策法规体系,是项目决策、设计和建设实施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工程造价作为建设项目系统中一个部分,也必然受到这些政策因素的约束。因此,要做好工程造价系统管理,必须全面掌握这些政策因素的构成和内在联系,熟知各种规定和要求,作为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依据,避免因不了解或执行不够,而产生目标设定的偏差和目标管理的不确定性,甚至出现违规的情形发生,影响管理的效果。同时,随着建设行业的发展,这些政策因素也是动态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要及时跟踪和了解政策因素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管理的目标和思路,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

1.2 技术影响因素

技术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投资管理的效果。一是要引入技术和造价的协同理念。根据造价信息对技术方案进行优化调整,注重性能和价格的对比,使造价管理和技术管理工作同步进行,追求技术和经济的最佳平衡点。二是要加强建设各阶段技术工作的层次指导性。前一阶段的技术方案要为下一阶段提供有效的指导,后一阶段要对前一阶段技术方案的进行细化和完善;招标文件和工程量清单、标底要严格按照审查通过的施工图设计进行编制;工程施工要坚持照图施工,尽可能避免设计变更。通过技术因素的层层贯彻、上下衔接,可保证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一贯性和有效控制。三是要要严格按照项目的具体情况和技术规范标准开展工作,并做好技术方案的阶段性评审,有效避免后续施工方案出现修改、调整,而对工程造价管理产生的不利影响。

1.3 管理与机制影响因素

管理因素包括主体行为管理、各项制度及体制体系的建立等。首先要明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造价咨询单位、材料设备供应商等不同主体在项目建设各阶段的管理职责和目标,并建立高效、有序的运作机制。保证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在规范的制度环境下运行,从而提高工程造价的可控性。其次建立规范的管理机制和健全管理体系,一是要引入全过程造价管理机制,从项目决策阶段开始,就组织专业造价机构介入工程造价的管理,并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二是要完善协同一致、目标统一的工程建设招标制、工程质量监理制、设备材料采购制、造价控制全程制和廉政建设责任制等;三是建立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效果评价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切实将工程造价管理纳入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

1.4 市场影响因素

市场因素包括建筑企业市场、劳动力市场、材料和设备市场、机械租赁市场等。建设期间的市场环境变化,不仅影响工程造价管理目标的确定,还给工程造价控制带来风险和不确定性。一是要在编制项目的估算、概算和预算时,要进行充分、广泛的市场调研和市场询价,采取工程量清单计价和定额量、市场价的造价编制方法,并制定招标和采购策略。二是要把握我国的经济周期波动规律,客观分析预测各种市场价格波动因素,以及对项目造价影响程度的敏感性分析,从而合理安排预备费。三是要加强合同管理,在合同签订环节要充分考虑市场风险的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合同的价格类型,尽可能选择固定总价或固定单价合同;合理选择风险调整范围和方式,可约定一定的价格上下浮动比例,在此浮动比例范围内合同价格不作调整等。四是加强材料认价单的管理,严格工程量清单的计价调整。

2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

2.1 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决策阶段要进行项目投资的估算。为科学合理估算项目的投资,需要切实做好项目的前期论证,尤其要注意方案设计的深度,要进行建设规模和设计方案的比选。在保证技术合理的基础上,项目投资估算要尽可能全面、细化,一是考虑的费用项目一定要全,避免漏项;二是合理选择估算经济指标,尽可能采用概算指标;三是要通过广泛的市场询价,准确选择设备购置费用,并注意安装费用估算的准确性;四是工程建设其他费的内容和估算标准要符合工程建设项目的实际,合理使用国家和地方各项费用标准。通过客观、科学的估算项目投资,真正起到控制项目总造价的作用。

2.2 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是项目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的重点和关键环节。其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管理目标的实现。

首先要推行限额设计。一方面,以决策立项阶段批准的投资估算为指导,开展项目初步设计,将项目的初步设计概算控制在投资估算的额度内;其次,以初步设计概算为指导开展施工图设计,在满足项目功能的前提下,将设计的总概算合理分解到各单位、单项工程和各专业工程。

2.3 招标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招标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是合同价款的确定和施工合同的签订。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规定,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规范项目的招标工作,强化招标价格编制和技术、商务标的评审,选择最有能力的施工单位,并推行合理低价中标。进而,加强合同签订的管理,根据建设项目的规模和特点合理选择合同类型,严格合同价款调整和支付方式,在合同条款中要注意有关风险和责任的约定,尽可能将风险量化,最大限度避免合同漏洞和不确定性,降低合同风险。

2.4 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施工阶段是项目设计方案实现阶段,项目建设投资主要在这个阶段发生。运用系统理论的观点,第一,要推行限额施工,以施工图预算和中标价作为造价控制目标,按照纵向的时间进度、横向的各专业工程造价,编制详细的项目资金使用计划,提出造价控制的阶段目标和分项目标,定期进行目标值和实际值的比较,发现问题及时纠偏;第二,以加强施工合同管理作为施工管理主线,建立合同履约跟踪检查制度;第三,以施工合同和资金使用计划为指导,严格工程计量,控制进度款的支付;第四,严格控制洽商变更,加强施工前的图纸会审,并以施工合同和投标报价书为约束,注重技术洽商和经济洽商的协同,严格控制和审核变更价款;第五,加强组织管理和工期、质量和材料的控制,避免索赔事项的发生。

工程竣工验收后的结算审核,是工程造价管理的最后阶段。运用系统的观点,结算审核是对前面各阶段工程造价管理成效的归纳和总结,特别要强调的是连续性、完整性和正确性。竣工结算报告的编制要注意分析投资使用情况,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结语

工程造价管理是贯穿于建设项目全过程的一项系统工程。把系统管理理论和方法引入到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工作中,从系统过程连续性、因素联系性和机制一致性等方面把握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有助于提高项目整体管理水平,科学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编审组.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2]龚维丽,等.工程造价的确定和控制【M】.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259-262

作者简介:张笑虹(1970-),男,汉族,海军北海舰队海防技术二室,注册造价工程师,研究方向:工程建设投资与经济管理。

论文作者:张笑虹,任道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4

标签:;  ;  ;  ;  ;  ;  ;  ;  

试析工程造价系统影响因素与全过程管理论文_张笑虹,任道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