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与人的主体性建构_主体性论文

社会转型与人的主体性建构_主体性论文

社会转型与人的主体性建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主体性论文,与人论文,社会转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转型中人的主体性迷失

社会的现代化转型,要求造就现代化的人。必须承认,由于改革开放,人们的自主意识增强了,权利观念提高了,竞争意识也大大强化了,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的主体性。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同时发生的负面效应:信仰危机、理想淡薄、道德滑坡、社会责任感下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这些现象的本质是:人性在物化,人性在泯灭。对于这种现象,可以把它统称之为“人的主体性异化或迷失”。人的主体性的迷失:信仰、理想、情感、道德、人格等诸方面出现的问题,表明人被一种巨大的异己客体力量所支配,极大地削弱了人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自觉力量。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1〕。人之区别于动物,就在于人本身是一种具有主体性的社会存在。主体性就是人性之所在,这表现在信仰、理想、情感、价值观、道德、人格等诸多方面。在目前的社会转型中,人们的信仰、理想、情感、价值观、道德、人格等诸方面发生了跌落,从根本上讲就是人性的迷失、人的主体性的迷失。我们必须从人性的迷失、人的主体性的迷失的高度,来认识目前社会转型中出现的信仰危机、道德滑坡等现象。只有从人的主体性建构的视野去寻求解决办法,才能找到走出信仰危机、道德滑坡的迷宫的正确途径。说得再明白一点,这是社会转型中人的变化中出现的问题,就必须从人的主体性建构入手来正确引导和把握人的转变。

人的主体性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的,是在社会和文化环境中获得和形成的。所以,在某些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人的主体性就会缺失。在西方现代文明中,一方面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另一方面被一种与人的人性、人格、尊严相异化的文化氛围所支配,发生了道德沦丧、人性泯灭的现象。这是西方文化给予我们的警示。然而,西方文化除其某些因素之外,现在已不再是某种地域文化,而是一种世界性的现代文化,即工业文化、科学技术文化。我国社会的现代转型,正是要汲取这些先进的文化因素。问题的困惑正在于此:物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带来了物质文明的极大提高,这本来是人类的巨大进步,然而与此同时却又发生了人性物化、人性泯灭的主体性迷失现象,这不能不使人感到惊诧。由此可见,我们对于人的主体性及其建构还缺乏深入的认识,尤其缺乏对于现代文化(科学、技术、工业化生产力、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与人的主体性建构的内在关系的深入认识。

现代社会、现代文化中的人的主体性迷失,在西方早已尖锐地表现出来,并形成了巨大的社会弊病。目前,在我们的社会转型中,人的主体性迷失现象也逐渐暴露出来,已经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这些负面影响,正在或将会严重破坏我国现代化事业的顺利进行。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为了使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顺利实现,并避免重蹈西方社会的旧辙,必须深入地研究人的主体性结构,研究人的主体性建构与现代文化的关系,从中寻找到社会转型中如何建构人的主体性的正确方法。

客体意识与主体意识

对于作为活动主体的人来说,意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人的意识是一个观念性的主观世界,人的主体性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人的意识性上。然而,对于意识在人的主体性建构中的作用,却不能一概而论,必须给予具体的分析。

从意识的组成上讲,大体可以划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客体意识,二是主体意识。列宁说过:“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2 〕列宁这是从功能上对意识作用能力的划分:反映与创造,也可叫作“反映意识”与“创造意识”。“反映意识”是对客体的认识,所以又表现为一种“客体意识”。“创造意识”则显示的是主体的意志而不是客体对象,所以又表现为一种“主体意识”。列宁在转述黑格尔关于“观念是以……作为认识和意志的真和善的观念”的说法时写道:“观念是(人的)认识和意图(意欲)……”〔3〕。在这里,列宁更明确地把意识分为两个方面:认识和意图。认识显然是一种“客体意识”,而意图则显然是一种“主体意识”。

客体意识从本质上讲即是关于客体的知识,包括关于自然、社会等诸方面的各种知识,它是人的意识对客体的把握方式。由于客体意识向主体提供的是各种关于客体的知识,因此,客体性和知识性就是客体意识的特点。人作为活动主体,离不开各种知识,否则不能把握客体对象。知识是人的智力因素,因而参与了主体智力的构成,知识的获得就是一个智育过程。

主体意识,有时被人称为自我意识,应该说主体意识包含自我意识,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内容,并且从本质上讲它不是关于主体的知识,也就是说,它不是知识,而是主体的意识状态、对实践活动和客体对象的主体态度、意图。主体意识的具体表现,是人的信仰、理想、意志、情感、道德、尊严等等,它们参与构成了人的主体态度。因此,主体性、意向性就是主体意识的特点。人作为活动主体,务必具有自身的意识态度,否则就不能作为主体去活动。主体意识是人的品质、品格因素,因而参与了主体的人格的构成,信仰、理想、意志、情感、道德、尊严的获得,就是一个德育、美育的过程。

客体意识与主体意识在人的主体性建构中,均是不可或缺的。客体意识作为知识,是人的主体性建构的基础,决不能设想没有知识的主体性。然而,与客体意识相比,主体意识在人的主体性建构中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这种重要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人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主体意识的意向性,否则实践活动便失去了内驱力,人也不可能具有实践的本体性,实践的主体性起因于人的主体意识;二是人有主体意识对于客体意识即知识具有支配作用,知识是被动的中性的,能否运用知识和如何运用知识要取决于主体意识。所以,主体意识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关键,人的主体性建构的最要害环节就是主体意识的建构,亦即信仰、理想、情感、道德、尊严等等的建构。

现代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科学文化,十分重视科学知识的作用。我国社会向现代化的转型,包括向科学现代化的转变,否则就不可能有其他社会领域的现代化转型。因此,在社会转型中重视科学知识的研究、普及和提高,重视科学知识的应用,都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如果在重视科学知识的同时忽视了人的信仰、理想、情感、道德、尊严等主体意识的教育与建构,就必然会出现人的主体性迷失的现象,并最终形成社会性的人性物化、人性泯灭的病症,社会文明水准下降,难以说得上是社会的进步。我们看到,目前在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美育的倾向,大大削弱了对年轻一代的理想道德教育,这正在和已经导致了年轻一代的主体性迷失:信仰危机、理想淡化、道德滑坡、人格扭曲。在社会其他领域,也或轻或重地存在着重知识轻理想道德的现象,因而形成了普遍的人的主体性迷失。为了使我们的社会转型能够顺利实现,必须在重视客体意识即科学知识的同时,重视信仰、理想、情感、道德、尊严等主体意识的教育,加强人的主体性建构,真正提高社会的文明水准。

客体理性与主体理性

人与动物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人的理性,以致于有人把人类定义为“理性动物”。关于什么是理性,在不同时代的不同哲学家那里,其涵义是不同的。一般讲来,理性是相对于感性、知性而言,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状态。通过一番归纳分析工作,各种关于理性的概念可以划分为两类,即客体理性和主体理性,亦可叫客体思维和主体思维。如韦伯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伽达默尔的方法理性与实践理性,法兰克福学派的客观理性与主观理性。客体理性或客体思维,又叫作科学理性、技术理性、工具理性。主体理性或主体思维,又叫作生命理性、价值理性、道德理性。

客体理性起因于客体意识或知识,表现为对知识的追求、对工具的追求、对效率的追求和对各种行动方案的正确抉择。客体理性的特点是它的工具性和手段性,关心手段的适用性、有效性。相反,客体理性不关心以致于忽视目的及其合理性。所以,客体理性尊重的是人的活动的客观规律性。在西方现代文化崛起之时,不少思想家就倡导“知识就是力量”,倡导现代科学的实验方法,突出的就是一种客体理性。因此,西方现代文化本质上就是一种重视客体理性的文化,也就是说,现代科学技术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客体理性文化。

主体理性起因于人的信仰、理想、情感、道德、尊严等主体意识,它表现为对世界意义、人生目的、道德价值、人格尊严的追求,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终极关怀性。因此,主体理性本质上是生命理性,即主体价值理性。主体理性尊重的是人本身的价值性,寻求的是主体意识的自由展现,即对善与美的追求,它关心目的的及其合理性,而不是只限于手段及其有效性。主体理性在文化上,主要表现在哲学、伦理、艺术、宗教中,而不是象客体理性那样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中。

客体理性与主体理性,在人的主体性建构中都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客体理性使人能够冷静地对待客体对象并有效地选择手段和工具。没有客体理性,人就缺少了面对客体对象进行实践的能力,实践能力尤其是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的发展依赖于客体理性(技术理性、工具理性)的提高。显然,没有客体理性就不能建构人的主体性。但是,若没有主体理性(生命理性),人就失去了活动的内驱动力,失去了目的和意义,主体性也是难以建构的。而且从根本上讲,如果人的活动失去了生命理性对世界意义、人生目的的追求,人的合规律性(客体理性)活动本身也就失去了动力、目的和价值,与自然物的因果决定性运动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所以,人的主体理性(生命理性、价值理性、道德理性)在人的主体性建构中具有比客体理性(技术理性、工具理性)更为重要的地位。如果仅仅重视客体理性而不重视主体理性,人的主体性就会出现迷失:重视手段而丢弃目的,重视必然而丢弃应然,重视物性而丢弃人性。

现代文化起源于西方,本质上是一种科学技术文化,是一种十分重视技术、工具和手段的文化。在我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中,重视客体理性或技术理性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舍此便没有现代化。但是,如果仅仅重视客体理性,重视技术与工具,忽视主体理性,忽视人生目的、生命价值,就会发生人的主体性迷失。在西方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同时,出现了人的精神空虚、人格分裂、生命压抑等主体性迷失的现象,究其原因就在于忽视了主体理性的建构。在目前我们的社会转型中,也出现了对技术理性的重视:重视自然科学、重视量化方法、追求适用和效率、追求物质需要等;同时也出现了对生命理性的忽视:不重视人文学术、不重视精神文明、不重视理想道德;并出现了相应的人的主体性迷失:人们普遍感到精神空虚、生活紧张、人生茫然。

所以,在社会转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客体理性的作用及其建构,也要重视主体理性的作用及其建构,使人们始终保持着激昂的生活热情和充实的精神状态,始终朝向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道德的追求而努力,保持一个火热的主体状态而不是冷冰冰的机械(自然)状态。

客体精神与主体精神

“精神”一词,经常用于两种含义。其一是与“意识”一词的含义相同,如“意识与物质”也被称作“精神与物质”。其二是意识的状态、趋向,如“革命精神”、“刻苦精神”。我们这里讲的精神,是第二种含义上的,即意识的状态与趋向。人的意识状态和趋向的具体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但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两类,即客体精神与主体精神。

客体精神,指的是人的意识对客体的尊重精神和追求精神。客体精神的具体表现有:求真精神、求实精神、求利精神,亦即意识对真、实、利的追求精神。客体精神,也可以叫作科学精神。科学的求真精神,是对真理的执着求索和尊重;科学的求实精神,是对客观实际与实用的追求与尊重;科学的求利精神,是对真实利益的追求与尊重。客体精神或科学精神,其特点就是对外在客观事物的尊重与追求,把客观事物作为至高无上的对象去尊重和追求:认识要以客观事物为最高反映准绳,实践要以客观事物为最终活动目的。所以,从本质上讲,客体精神或科学精神就是一种把客观事物作为最高认识和实践准则与目的的精神。在这种精神中有一条内在支配法则,这就是:从求真开始,走向求实,最终到达求功利。追求真实的利益是客体精神的归宿,否则,追求真理、追求实际就没有意义了。因此,由“真”而“实”至“利”,是不可违抗的科学精神逻辑。由此可见,求“利”是客体精神或科学精神的“灵魂”。

主体精神,指的是人的意识对主体自身的尊重精神和追求精神。主体精神的具体表现是:求善的精神、求美的精神和求自由的精神。所谓善,指的是那些有利于自身以及他人和社会的目的和行为,既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包括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善的本质在于合目的性,也就是客体(包括人的行为及其结果)符合主体目的,是主体改造客体的一种理想。求善的精神,就是一种对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与作用的追求与尊重,它注重的是相互协调的关系而不是客观事物对人的利益。美,是人的本质和主体意识在客观对象中自由展现,是一个超功利超客观现实的意识境界。求美的精神,就是一种对主体意识自由展现的追求与尊重,它注重的是人的主体意识的感受而不是实际的功利。自由,是人的彻底解放状态,是真正获得自觉、自主、自为的状态。自由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永远只能是目的,而决不是手段。善与美也是目的,也不是手段,自由不是空洞的,它具体化为善与美。所以,自由是至善至美的境界。求自由的精神,是人对自身的社会和自然中的彻底解放,对自觉、自主、自为的追求与尊重。求善、求美、求自由的主体精神,也可叫作人文精神。

作为客观精神的科学精神和作为主体精神的人文精神,在人的主体性建构中均有重要作用。科学的求真、求实、求利精神,使人面对客观世界能够积极地认识与改造,从而获得科学知识和物质财富。求善、求美、求自由的人文精神,则使人牢记人的价值、精神的价值,牢记人永远是目的而不是手段,人的目的就在人自身。从而使人成为一种崇尚精神,追求自觉、自为的真正主体。科学精神只有以人文精神为灵魂,才能使求真、求实、求利不致于走向极端,才能真正发挥出主体力量。人若无人文精神做支柱,单凭科学精神去活动,就会成为追逐功利的“经济动物”,丧失其做人的主体性。所以,在人的主体性建构中,科学精神是基础,而人文精神是灵魂。

现代文化是一种科学文化,崇尚的是求真、求实、求利的科学精神。如果放弃人文精神而单凭科学精神去活动,人的主体性就会迷失,沿着科学精神的内在逻辑“真—实—利”,最终成为只关心物质利益的“经济动物”。在西方社会中,这种把人蜕变成“经济动物”的主体性迷失现象,已成为社会性病症。在我国社会转型中,重视科学的求真、求实、求利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否则就决不会成为经济强国。但是,如果仅仅重视科学精神而忽视人文精神的作用,人的主体性就会迷失,社会文明就会出现蜕化。目前,社会性的重科学轻人文,正在导致人的“经济动物化”现象的出现:唯利是图、人情淡漠、不讲道义和气节、丧失人格的事情屡见不鲜。因此,在社会转型中,我们必须在大力培养科学精神的同时,大力倡导和培植人文精神,使人不仅求真、求实、求利,而且要求善、求美、求自由,并且要以后者为主导去统帅前者。

客体价值与主体价值

“价值是什么?在生成方面,价值是人的本质力量或主体性的对象化;在功能方面,价值是客体对于增强人的本质力量和提高人的主体性、人的自由度的作用和意义。”〔4〕关于价值的形态,传统的价值观只看到物的价值,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不仅看到物的价值,还看到了劳动的价值,尤其是看到了“人的价值”。人是劳动主体,是一切价值物创造者,人也有价值。物的价值,对于人而言是客体价值。人的价值,对于人而言是主体价值。价值就是客体价值与主体价值的统一。

客体价值,本质上是物质的价值,包括各种人化物、人造物的价值。人对客体价值的追求,就是人的客体价值观念。客体价值存在于物质客体与人的关系之中,而客体价值观念则存在于人的主体意识之中。客体价值作为物质价值,其特点在于以自身的物质性为作为主体的人提供特定的物质效用。从物质效用上讲,它又区分为人的生产资料效用和生活资料效用。生产资料效用与生活资料效用对人而言都是物质消费效用。物质消费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的享用过程。所以,归根到底物的价值对人而言是一种“消费—享受”价值。不能为人提供“消费—享受”作用,物就失去其客体价值。

主体价值,本质上是人的价值。人的价值可以分为人生价值和人格价值。人生价值,体现在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的关系中,表现的是一个人对于他人、对于集体、对于社会的价值。人格价值是人自身的价值,或者说是人之为人的尊严,是一个人能否作为一个人而存在于社会之中的价值,人格价值强调人应该尊重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的族类本质,也就是尊重人的做人的资格与权利。失却人生价值,人在社会生活中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失却了人格价值,人也就失去了做人的起码条件。人生价值与人格价值,既要依靠社会又要依靠自身才能生成与保持。所以,人生与人格的主体价值,是人的最重要价值。对于人生与人格价值的追求,是人的主体价值观念,也是人的主体意识的重要因素。

价值只存在于人类社会。究其原因,就在于人是一种具有主体性的存在,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形成了价值关系。当然,价值观念也构成了人作为主体的重要因素。客体价值及其对它追求所形成的客体价值观念,对于形成人的主体性有很重要的作用。从客体对象讲,若无客体价值,人就不会对其实行实践作用,人的主体性也无从谈起。客体的物质价值即“消费—享受”价值,是人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价值,舍此,人也就不可能作为主体而存活下去。所以,不论什么时候,客体价值对于作为活动主体的人都是不可缺少的。从客体价值观念上讲,它是人的主体意识的重要内容,形成人去从事改造客体活动的内驱力。没有对客体价值进行追求的客体价值观念,人是不能形成活动和活动主体的。

主体价值及其对它的追求所形成的主体价值观念,对于人的主体性建构具有更为突出的作用。这是因为,客体物质的价值在于对人的“消费—享受”作用,它是人的生存基础,然而人生存下来的意义又并不仅仅在于生存本身,而在于通过自身的活动为类的存在与发展做出贡献,这就人的主体价值。对于一个人而言,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死亡,他对物质客体价值的“消费—享受”本身只具有个体生存意义,而无类的发展意义。唯有人的主体价值,即人生的贡献价值,才会在类的延续中保持下来并发扬光大。人生价值的实现,又必须使人能够作为一个人自由自觉地生活,也就是说,必须同时具备人格尊严的价值。因此,人生价值与人格价值是统一的,最终都表现为人对类的存在与发展的价值,这是人的主体价值之所在,也是一个人作为一个活动的历史的主体的根本。所以,人的主体性建构要害在于主体价值的建构,要害在于对主体价值的追求。在价值观念中,只有把人生价值与人格价值放在首位,时时刻刻追求着自己的人格价值和人生价值,人才能作为一个真正具有自主、自觉、自为力量的主体而存在。

在我国的社会转型中,重视对客体价值亦即物质文化的价值是十分重要的,这将使我们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并使我们的国家和人民迅速地走向富裕生活。这是必须肯定的。但是,同时也不要忘记对主体价值的追求,即对人生价值和人格价值的尊重与追求。应该清醒地看到,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已泛滥开来。平民百姓醉生梦死、当权者贪赃枉法,都不乏其人。这种主体性严重迷失的根源,就在于过分重视客体价值而忽视了主体价值。所以,我们要想使社会真正发展起来,就必须十分重视主体价值和人的主体性建构,坚决反对做物的奴隶,努力克服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弘扬主体精神和人文价值。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9页。

〔2〕《列宁全集》第55卷,第182页。

〔3〕《列宁全集》第38卷,第208~209页。

〔4〕袁贵仁:《价值学引论》,第66页。

标签:;  ;  ;  ;  ;  ;  ;  ;  ;  ;  

社会转型与人的主体性建构_主体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