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知和彻悟的快乐议论文800字

无知和彻悟的快乐议论文800字

问:表达无知者生存的无畏与生活的快乐的作文600字
  1. 答:心态与生活
    ——秋风秋雨
    在古希腊神话中,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小神西绪弗斯在天堂触犯了法律,受到了大神的严厉的惩罚,被降到人世间来饱受痛苦。在凡间,西绪弗斯每天都要把一块石头从山脚下推到山顶。清晨,他竭尽全力把那块石头推到山顶,然而到了晚上,石块又会自动地滚下山顶,于是,他又要重新把那块石头推到山顶。就这样,西绪弗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腿着那块石头,这种永无止境的劳苦和重复的极大地折磨着他的心灵,使他饱尝着辛苦和枯燥带来的苦难。
    大神料想这是对西绪弗斯最为严厉的惩罚,但是西绪弗斯并没有像想象的那样痛苦,颓废和
    堕落,而是平静地接受了命运,每天都以快乐的心情努力地推着石块上山。
    至于故事的结果并不重要,而西绪弗斯的心态却让我永久不能忘怀。在现实的生活中,也许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触犯天庭的西绪弗斯(这也许是西绪弗斯被降到凡间的原因),都要经历着辛苦和艰难的折磨。消极的人认为生活就是辛苦和枯燥地向山顶推石块,我们来到世上就是在接受着上帝的惩罚,身心在承受着痛苦和酸楚的折磨。然而,积极的人不仅看到了生活的苦难,而且也成功地拥有了西绪弗斯健康的心态--接受生活,并以快乐和幸福的心情过好生活。
    生活本是一样的,酸甜苦辣尽在其中,心态使我们分离出了悲与苦,甘与乐。拥有健康心态的人,看天天是蓝的,看山山是青的,即使在品尝生活的苦楚也能领略到幸福的滋味:缺乏健康心态的人,看天天是阴的,看山山是枯的,即使有生活的幸福到处也会弥漫着苦楚!
问:你觉得无知和博学,哪一个更使自己快乐?
  1. 答:博学,学习使人进步,在不断学习,提升自我的过程中可以收获到非常多的乐趣
  2. 答:博学,博学能够丰富我们的思想,并且在学习中我们能够获取到更多的快乐,所以我们在博学中就会拥有更多的快乐
  3. 答:我觉得无知会让自己更加的快乐。因为人如果非常的博学的话,就会知道自己其实懂的还非常的少。那么这样就会非常的不满足。如果一个人非常无知的话,那么他就不觉得自己知道的少,他就很有满足感。
  4. 答:博学更让自己快乐。因为自己会知道很多知识,能帮助自己解决很多困难。所以自己会更快乐。
问:无知是一种快乐,求知是一种欲望,如何取舍?
  1. 答:首先无知就没有欲望,没有欲望也就没有求而不得的痛苦,也只是满足的一种。所以无知并不代表快乐。佛祖释迦牟尼说人有八苦,分别是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求不得。生、老、病、死,是自然生理上的痛苦;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和求不得,是精神上的痛苦。而无知只是免去了求不得的痛苦。当然这是对于正常人来说的,对于那些真正脑子有问题的白痴来说,他自己知不知道什么是快乐都是个问题。或许很多都是他的本能反应,那不叫快乐。求知是一种欲望这没有错,没毛病。大概是无知没有太多欲望也就没有太多痛苦,而有知之后就会产生很多欲望和随之而来的各种痛苦。慑于痛苦,不知道该不该选择求知。对于这个问题从两方面回答:
    第一,痛苦和快乐跟有知和无知并没有太直接的关系,有直接关系的是你的欲望和满足。只要你的欲望不那么的强烈,不会强烈到非要得到满足的程度,你就不必担负那么深重的痛苦。只要你不是见到什么都想要,那么你就不会有多大痛苦。你可以做一个容易满足的人,那么你就会收获更多的快乐。别人的一句问候,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只温暖的手都可以让你快乐。这跟无不无知没有太大的关系。你可以做一个有知却能淡泊名利的人,你一样可以快乐。
    第二,痛苦和快乐是对立共生的关系。有快乐必然就会伴随着痛苦。有痛苦才有快乐,所以没有痛苦是没有快乐的。无知所谓的快乐那不叫快乐,只是一种平淡。一个无知的孩子得到一个棒棒糖很开心,那么他必然是体会过没有棒棒糖的痛苦的。而且痛苦和快乐是平衡的,有多大的痛苦才能成就多大的快乐。只有经历过难以忍受的艰辛才能收获更大的快乐。不然你只能得到类似于一个棒棒糖的快乐,你想要吗?痛苦和快乐是必须要在一起的,没有痛苦,你甚至不能感受到快乐是什么东东。不愿接受痛苦,那么你能感受到的只有平淡,而不是快乐。
  2. 答:无知的时候,那不叫快乐,而是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和真正的烦恼。求知的过程中,越来越感觉茫然,就好像游泳到一半,手软腿软。但是岸就在前面,游到了,往上一趴,就踏实了,心智和体能也提升了一些。人吃了禁果,有了高级意识,从此在千秋万代中面临邪念和迷惑的考验。在被考验的过程中,有人堕落,有人奋起。奋起者验证了上帝的信任与爱,堕落者反衬了奋起者的伟大。有了这样的一劫,人才让自己真正坐实了神子的名号,而不是一群混沌的二代动物。
  3. 答:认知范围更丰富更宽广。如果把低智能比作公务员铁饭碗,高智能就是创业;如果低智能是留在国内二线城市当文员,高智能就是拎着包去纽约。就像有钱人的选择范围比穷人更广一样,他们可以成为割耳朵的梵高,可以成为诗人兰波那样的人,也可以成为罗琳、拉塞斯特、扎克伯格那样的人;可以质疑全宇宙,也可以为精巧的笑话高兴好一会儿;可以时时刻刻批评社会,也可以不断寻找和欣赏生活中的美;可以当大反派小丑,也可以用造福社会的方式追求自我实现。这完全取决于个人选择以及个人的勇气,因为毕竟书都在那里,研究员、教授、艺术家都热情地把自己的作品和成果呈给你,几千年里无数聪明人的成果,互联网谷歌油管亚马逊TED,都在那里。
无知和彻悟的快乐议论文800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