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视角下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_刘媛媛

浅析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视角下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_刘媛媛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省衡阳市 421002

摘要:对于学生来说,就业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关键。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因此,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就自然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然而,现阶段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很多大学生都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这也是困扰我国政府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此情况下,创新创业热潮高涨,为了抓住这个机遇,学校应当对大学生进行合适的就业指导,以适应这一浪潮,解决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以供参考。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就业指导

引言

构建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模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构建新型就业指导模式、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仅有利于减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促进其更快更好地发展,更能够从战略上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如何围绕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做好就业指导工作是值得高校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

根据近些年的研究调查发现,我国大学生的就业情况较差,就业率一直上不去。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自身的素质不高,并没有能力去适应一个岗位的工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相关职位的要求。

(2)一些空白职位没有人应征。当代大学生都想找到相对清闲但是待遇又不错的工作,因此也有明确的找工作目标,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其它工作不能引起大学生重视。

因此,可以看出学校的培养方案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差别是造成大学生就业率低的主要原因,所以说,为了提升就业率,我国高校应该改变就业培养方案,寻求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培养方案。

二、强化就业指导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意义

(1)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利于应对我国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保持生机的源泉。我国要提升国际竞争力,首先要培养大批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以人才带动综合国力的发展。创新创业教育不但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有积极影响,从长远来看,它更影响着整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2)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利于缓解大学生群体就业的压力。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不但能够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就业竞争力,更能够在大范围内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不少学生对创新创业有了新的理解和进一步的认识,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扩大了就业范围,这从整体上缓解了大学生群体的就业压力。

三、创新创业与大学生就业之间的关系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低水平性

受我国整体国情影响,相比发达国家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起步比较晚,这也意味着我国还并不能真正达到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目的。更重要的是,现在的高校大多都只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不足,其自身对创新创业的认识还处于一个朦胧的阶段,学校也没有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的环境和气氛。总而言之,我国大学生由于受到传统封闭式教学模式的长期影响,对社会问题缺乏关注,大多数人都缺乏创新精神安于现状,进行的创新和创业项目层次较低,这些原因导致了我国创新创业发展前景很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还不够强烈

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国人的官本位思想较为严重,很多大学生热衷稳定、体面的工作,认为创新创业是无奈之选,这种落后的思想是制约大学生发展自身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思想因素。

(三)我国创新创业师资的缺乏

我国的创新创业工作起步晚,这个原因也导致我国的创新创业培养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本身的综合素质也不是很高。教师在进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教育的时候,只是对理论做了大致的讲解,而对于实践方面则是一知半解,教师讲不清楚,学生理解起来更是困难,更甚者,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没有进行过创新创业项目。所以说,对于创新创业培养而言,教师的整体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视角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措施

(一)注重创新创业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众所周知,创业最重要的是要有创新精神,而创新精神来源于不断的社会实践中,所以说,对于学生而言,不仅要不断地汲取知识,还要投身于社会实践中去,不能只是纸上谈兵,只注重知识的汲取而不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除了学生,教师的工作也很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不再只以考试作为考察学生的方式,把更多的发挥机会留给学生,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创新就业指导理念下突出创新创业意识

当今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日趋大众化,高校迫切需要与时俱进,建立起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教育理念,将创新和创业融为一体,在就业指导中广泛融入模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教育,做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将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贯穿整个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等活动。要将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上升到高校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尽量将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成集课堂教学、创业模拟、政策抉择、咨询服务等为一体的教育服务体系,特别是要逐步形成以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为重点的课程体系,在建设相关主干课程的同时完善各类实习实训和竞赛活动,并将创新创业教育延伸到专业及基础课程之中。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能力

我国要加强对专职教师的培训,积极组织教师前往企事业单位学习实践,促进两类专业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还要注意兼职教师师资的建设。兼职教师队伍主要由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文化素质基础课的校内教师担任,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功底薄弱是他们的主要问题。兼职教师要树立创新创业教育意识,掌握基本知识,有计划、有组织地参与岗前培训,加强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创新专家的沟通互动,丰富实践经验,提升专业水平。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大学生是中坚力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在现如今,要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从各个方面入手,切实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相信大学生就业情况会逐年改善,史上最难就业季将只是过去。

参考文献

[1]邹春霞.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视角下大学生就业指导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8,No.918(14):86-89.

[2]吴光蔚.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核心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新模式探析[J].文教资料,2017:143.

[3]刘畅.大学生多维创业能力培养模型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6(05):87-95.

论文作者:刘媛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  ;  ;  ;  ;  ;  ;  ;  

浅析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视角下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_刘媛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