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君子汤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论文_王丽荣

四君子汤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论文_王丽荣

(牡丹江医药有限公司 157000)

摘要:四君子汤是补气助阳、健胃、健脾的基本方药。四君子汤可以抗胃黏膜损伤,调节胃肠动力,促进消化吸收,调节胃肠激素等,通过基本方辩证对改善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病变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该。

关键词:四君子汤;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四君子汤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药组成为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四味。这四味中药均为补气之药,方中人参性甘,大补脾胃之气;白术苦温,燥湿健脾;茯苓甘淡,渗湿利尿;甘草甘平,和中益气,故而得名为四君子汤[1]。具有甘温益气,健脾养胃功效。主要应用于消化性胃溃疡以及脾虚体弱等疾病的治疗。

1 现代研究

四君子汤煎剂使家兔离体十二指肠紧张性下降,收缩幅度减小,抑制其自发活动,对乙酰胆碱(Ach)引起离体小肠强直性收缩有拮抗作用,对BaCl2引起肠管兴奋也可抑制,并可部分解除肾上腺素所致肠管抑制,可见本方对肠管紧张性高者抑制,对肠管抑制者兴奋,呈双向调节[2]。本方各单味药对肠管直接作用为党参、白术增加肠管平滑肌紧张性,茯苓、甘草抑制肠管平滑肌紧张性。本方煎剂对正常大鼠胃肠推进有抑制作用,对利血平或肌注新斯的明大鼠胃肠推进作用有明显抑制作用,对阿托品肌注后大鼠胃肠推进运动无明显影响。四君子汤可抑制内源性神经递质 Ach,用大黄造型5天后之脾虚大鼠十二指肠和空肠移行性综合运动波(MMC)Ⅱ相对时程显著延长,Ⅲ相略有延长,使MMC周期显著延长,经100 %四君子汤胃饲4天,MMC各相参数恢复正常,提示本方可抑制小肠位相性收缩运动。MMC的Ⅲ相与胰液胆汁分泌高峰同时发生,其物理及化学消化作用为新的进餐作准备。

四君子汤灌胃能提高小鼠胃蛋白酶活性。对食醋法致大鼠脾虚模型,本方灌胃可使大鼠对D木糖吸收量明显升高,黏膜上皮细胞排列整齐,糖原丰富,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临床应用

2.1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肝郁脾虚型临床表现为便秘或腹泻,少腹窜痛,便前腹痛,便后痛缓,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喛气吞酸,口苦目赤,乏力气短,失眠健忘,纳呆脘胀,完谷不化,食后腹泻,面色不华,舌边红、有齿痕,苔薄白或滑,脉弦或细弱。健脾疏肝[2]。处方用药:四君子汤加减。党参15g,茯苓15g,炒白术15g,炙甘草6g,醋柴胡10g,赤芍15g,木香6g,乌药6g。方中四君子汤健脾燥湿;醋柴胡、赤芍疏肝活血;木香、乌药理气止痛,合醋柴胡疏肝理气,与赤芍行气活血。腹泻者加炒山药15g,珍珠母15g;便秘者加牡丹皮15g,黄芩10g,瓜蒌30g;腹痛甚者加吴茱萸3g;腹胀者加枳壳10g,厚朴10g。

2.2功能性腹痛

脾胃虚寒型,腹痛隐隐,喜温喜按,遇寒加重。常伴有神疲乏力、四末清冷、失眠健忘、大便稀溏、脘痞纳呆等症。舌淡红或青,苔薄白或白厚。脉细弦或细缓。以健脾和胃,温中散寒为法。处方用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党参15g,炒白术15g,茯苓15g,炙甘草6g,木香6g,砂仁6g,陈皮10g,半夏10g,神曲10g。方中四君子汤健脾益气;木香、砂仁理气和胃;半夏、陈皮健脾燥湿;神曲消食化滞;党参、白术、半夏、砂仁、陈皮之甘温香燥,皆可温补脾胃。寒盛者加桂枝10g,干姜6g;湿盛者加藿香15g,石菖蒲10g;痛盛者加土炒臼芍15g;失眠健忘者加炒酸枣仁15g,珍珠母15g。。

2.3慢性浅表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以餐后饱胀不适为主症者,以上腹痛为主症者,属于中医“胃痛”范畴。该病发生主要与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外受邪气、禀赋不足等相关。饮食不节、嗜酒、辛辣刺激之品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职,湿邪内生,阻滞气机运行,气郁久则化热伤胃,胃气不降,滞于中焦故见胃痛、痞满等[3]。暴怒伤肝,肝木横逆犯胃,胃气不降,或忧思伤脾,脾失健运,胃失和降,乃作胃痞、胃痛。饮食不洁,邪从口入,侵犯脾胃,运化失职,纳降受碍,气机不畅,胃失和降致痞满、疼痛、呕吐等症。脾胃先天禀赋不足,或年高体衰,脾胃虚弱,运化失司,无以运转气机,致气滞、湿阻、血瘀,胃失和降,故作痞满、胃痛。慢性浅表性胃炎病位在胃,与肝、脾两脏相关,基本病机为脾胃受损,胃失和降,因此,健运脾胃应贯穿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过程。

2.4胃食管反流病

气虚血瘀,面色无华,神疲乏力,形体消瘦,气短懒言,口干咽燥,吞咽困难并呈持续性胸骨后疼痛。舌淡黯,舌边有瘀点,脉沉涩。益气养阴,化痰散结。四君子汤合活血药加味。常用药物:益气养阴健脾可选用太子参、茯苓、麦门冬等;行气化痰散结可选用丹参、薤白、桃仁、郁金、苏梗、浙贝母等。太子参20g,茯苓 20g,丹参20g,浙贝母15g,郁金12g,薤白10g,桃仁12g,苏梗12g。加减法:若津伤较甚者,加麦门冬、玄参以助增液润燥之力;若大便不通者,加大与甘草合用以苦降缓下;若阴虚内热较重者,加生地黄、沙参、牡丹皮、知母以加强滋阴清热之力。

3 讨论

四君子汤对在胃肠道运动有抑制作用,通过抑制脾虚动物胃肠活动,来调整肠运动的节律和强度,继而纠正了脾虚泄泻动物的胃肠功能紊乱,四君子汤具有对抗乙酰胆碱(Ach)的作用。四君子汤见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治肠胃病的基本方剂之一,由《金匮要略》人参汤(理中汤)去干姜加茯苓变化而来。本方以疲乏无力,饮食减少,舌淡苔白,脉虚弱为辨证要点。后世在四君子汤基础上,发展的方剂很多,如异功散(本方加陈皮)、七味白术散(本方加藿香、木香、葛根)、六君子汤(本方加陈皮、半夏)、香砂六君子汤(本方加陈皮、半夏、木香、砂仁、乌梅、姜、枣)、六神散(本方加白扁豆、黄芪、姜、枣)、参苓白术散(本方加山药、白扁豆、薏苡仁、莲子、砂仁) [4]。近年常用本方加味为健脾养胃之剂。现在常用本方根据辨证加减治疗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功能减退、消化不良、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妊娠呕吐、乳糜尿等,用于治疗慢性胃炎适用于中医辨证属脾胃虚弱的患者。胃脘痛加延胡索、香附;恶心呕吐加陈皮、竹茹。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方具有调整胃肠功能、提高肝糖原、升高血细胞、改善血液循环、增强机体免疫机能、调整内分泌等多种作用。

参考文献

[1]吕苑. 四君子汤的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J]. 中医研究,2012,25(1):76-78.

[2]黄佩,宋洋. 四君子汤药理作用和质量控制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14(7):1395-1397.

[3]李海波,李斌. 四君子汤抗衰老的药理作用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8(5):49-50.

[4]朱禹. 四君子汤药理作用及应用研究[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v.28(5):132-133.

论文作者:王丽荣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8

标签:;  ;  ;  ;  ;  ;  ;  ;  

四君子汤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论文_王丽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