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方法探讨论文_沈杜和

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方法探讨论文_沈杜和

深圳华仑诚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518131

摘要:建筑工程造价是实现工程建设成本基本目标的重要工作,造价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关系着相关企业投资估算是否科学合理,而将造价工作与信息技术结合在一起,会大大提高了造价结果的准确性。所以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已是该工作在建筑行业的一个发展趋势,相关人员要做的是将造价信息化有关方面的管理方法研究透彻,使工程成本出现超预算的机率降到最低。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方法

工程造价信息化这种两相结合的造价方式已经应用很长一段时间了,实践证明,造价信息化管理是存在一些问题的,如果不及时对其处理,很可能会影响信息技术优势发挥效果,进而影响造价结果准确性。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方法进行探讨。

一、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1、系统运用程度较低

将信息技术与建筑工程造价结合在一起时,行业中对造价工作了解透彻,对相关的信息技术完全掌握的人才数量很少。所以在与造价信息化有关的系统方面,其功能与优势还没有被完全挖掘出来,而对于相关网站的设计方面,也没有专业人才对其进行完善,使其呈现多样化优势。所以在造价网站上,只能找到并运用造价定额以及材料价格这种通过人力收集就可以了解的内容。另外,在系统设计方面,其设计效果和预期要求相差甚远,主要因为设计不够精细,主要体现在系统开发与分类以及信息共享方面,数据分析没有结合智能化数据管理,所以分析效果综合性效果不强,其准确性就会受到质疑[1]。

2、应用模式认识不足

造价成本信息化一般应用在施工环节,毕竟施工成本占据总成本比例最大,所以降低了其他阶段比如决策阶段造价管理要求。在实际造价管理中,相关人员没有将造价管控工作与实际建设结合在一起,或两者不同步,所以造价信息化的系统性以及智能优势没有被发挥出来,造价管理效果是有限的。信息化管理要和建筑工程建设的每一环节紧密联系在一起,整个建设过程的造价管理效果才显著。但在实际中,一方面管理人员在现场监工时,成本控制效果远远不如质量以及进度基本目标控制效果好,另一方面造价信息化涉及的主要环节还是施工环节,所以其他环节有可能发生超预算现象。

二.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方法

1、采用动态工程造价管理系统

将新兴的信息技术引用到建筑工程造价中,无非是为了将工程成本降到最低,使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多一些,使投资回报达到最大。动态造价管理是造价控制有效手段之一,这种方式解决了因市场变化或其他变更出现的资源价格波动问题,使造价人员获得的相关数据信息永远及时有效。所以可以将动态工程造价管理系统与造价信息化的有关系统联系起来,结合两者的优势,使造价管控效果更佳。动态系统主要包括处理发布系统、数据储存分析系统、信息采集系统以及计算机辅助系统等,这些系统实现了资源价格信息的动态收集、处理、分析,使造价估计更为准确[2]。这种系统囊括的子系统太多,是造价信息收集处理的整个过程,所以当其运行起来,整个过程的连贯性比较强,相比传统的造价信息系统,其工作效率比较高,还能对造价未来趋势进行预测。

2、实现工程造价信息系统与其他辅助系统的交互

造价信息系统所涉及的环节不够全面,为了实现全面的造价管控目标,还要使工程造价信息系统与其他辅助系统结合在一起,使系统作用的所有对象能囊括建设的所有环节。辅助系统可以辅助对应的建设环节做好造价控制工作,例如计算机辅助设计主要作用于设计阶段,计算随机辅助是工作用于施工阶段,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主要为所有环节提供相关的财务信息以及其他方面的信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所有的辅助系统运行起来时,建筑产品从最开始的决策阶段到最后的竣工阶段,相关系统一直及时为造价信息系统提供与造价有关的最新信息,所以信息系统最后的分析效果总是和实际相贴合。

3、业务流程信息系统设计运行模式

业务流程信息系统设计还是要设计成动态管理运行模式,这种系统时效性和实效性更强,监督控制效果也更好,尤其是在财务支出方面[3]。在实际中,资金每次进行流动时,都要经过层层审批,但人为对资金去向进行追踪的效果不佳,所以还要借助动态监督管理设计的业务流程信息系统,该系统包括好几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针对资金运转都有自己的功能,主要有申请系统、审批系统、监督系统、报警系统等。每个人员在支出资金时,都要严格按照相关流程来,最后的监督系统发挥动态追踪功能,使相关人员能及时知道资金去向。如果报警系统发挥作用,相关人员就能及时冻结资金,了解问题原因,在解决问题后,资金才能正常运转,如此,资金运转安全性会大大提高。

4、建筑工程建设阶段中具体的造价信息化管理方法

具体落在建设阶段的造价信息化管理方法有好几种,本文主要描述三种,其一是造价管理信息化基础建设。工程造价涉及到的数据信息很多,所以该信息系统还要有专门处理多数据的云系统以及云计算模型。如此,每个环节的数据信息分析处理可一一进行,其结果的科学准确性也能得到满足。造价人员可以利用云计算系统,了解项目的有关造价指标等状况,并能根据系统分析的结果,对决策阶段投资估算提供参考建议,对现场施工做出调整,使施工成本得到控制[4]。

其二是计量支付信息化管理。在传统的计量支付工作中,主要依靠人力对每月的施工所要消耗的资金进行计算,然后与施工以及资金支出有关的人员会专门对其计算出的结果进行审核,审核通过,财务部门才会支出相关部分的资金。这个过程中,计算人员要面对诸多数据,这些数据包括单价价格,每个项目的工程量等,虽然有具体的工程量清单以及相关的单价清单作为参考,但一方面不能保证每个数据所套用的计价公式是适合的,另一方面不能保证工程量清单与实际工程施工相符合,所以最后的支付计量总是存在失效的可能性。但是运用了信息技术的支付计量就完全不用考虑以上问题,相关的计量支付信息系统包括所有项目的工程量,只要将已完成的实际工程量输入到相关的系统软件中,该软件会对实际工程量信息进行分析,然后根据所属项目、所属阶段不同,分别计算出相关的工程使用资金,同一类别的结果还会形成一个清晰的表格,使造价工作人员可以随时参考,比如单项工程计量支付报表、标段工程计量支付报表等。实际施工中总是会出现一些变更,造价人员就可以随时调整输入信息系统软件中的数据,然后系统会自动得出相关的数据结果,造价结果也相对准确一些。

其三是数据采集信息化。工程造价预算需要对很多数据进行计算,这些数据来源广,无一不需要相关人员进行信息采集,然后从诸多信息中找到有用信息[5]。如果能是数据采集信息化,则信息资源就能通过各方人员汇总变得多起来,而这些汇总的信息又会为各方人员共用使用。相关人员只需要在其中找到时效性最强的有效信息。比如造价人员在该信息系统中可以找到最新的市场价格波动情况,然后将其用到造价中,实现对造价的动态控制。

结语

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方法的使用,使造价工作更科学合理,使其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实际意义更大。相关人员还要对该信息系统进行完善,使其在相关方面设计更为精细,能使造价结果更加准确。

参考文献:

[1]韩爽,盛鑫,沈强.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方法探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6,(03):269.

[2]张丽纷.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方法论述[J].建材与装饰,2016,(04):188-189.

[3]崔江.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方法探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4):191-192.

[4]董云燕.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方法探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4):36.

[5]刘俊岚.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实现方法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4,(16):180.

论文作者:沈杜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1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方法探讨论文_沈杜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