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回顾与新概念_地理论文

经济地理学发展审视与新构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地理学论文,构思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DOI:10.11821/dlyj201310010

修订日期:2013-08-15

1 引言

经济地理学的诞生,从1826年约翰·冯·杜能的《孤立国》[1],1882年德国地理学家葛茨(Gotz W)的《经济地理学的任务》[2],1893年康奈尔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州大学开设经济地理学课程,到1925年Economic Geography杂志的出版,学科一直处于地理学和经济学的边缘地位,其发展不断融入了两个学科学者的努力[3]。不同的学科背景,使地理学家和经济学家的经济地理学研究带有各自的特点。尤其是20世纪以来,经济学家在经济地理学领域所作的理论建树具有较大的影响力。20世纪上半叶的区位论和区域科学以及后期的新经济地理学研究都产生了具有科学价值的理论框架。与此相应,经济地理学逐渐被拉向经济学。

同时,各国学者的研究多基于各自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熟悉的国家、地区实践,并主要通过英语在国际经济地理学平台(学术会议、期刊、著作等)上交流,这一情况再加上发达国家在国际文化中的强势传统,使得国际的经济地理学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少数发达国家的实践和发达国家学者的成果。

如此状况,存在什么问题呢?如果经济学倾向的经济地理学能够解释或解决人们所面临及将面临的问题,如果地理学家接受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如果发展中国家会重复发达国家过去走过的路径,上述状况没什么问题。但是,事实是:经济学倾向的经济地理学不能很好解决人们遇到的问题,尤其是经济和资源环境的矛盾问题,发展中国家也并不完全走过去发达国家的路子。地理学家对逐渐失去地理本意的经济地理学感到担忧。所以,很有必要审视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现状,对未来的经济地理学发展提出思考。尤其是面临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指出[4],1750年开始的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快速增长仅限于少数发达国家,影响的只是全球大约15%的人口。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经济增长在发展中国家出现、蔓延并加速,可能到本世纪中叶,使全球75%或更多的人口居住在发达国家。显然,新的增长所影响的占全球60%人口的国家的经济地理学成果在国际经济地理学并无充分反映,这些国家在世界的独特性,使其不可能重复过去占全球人口15%的发达国家走过的路子。同时,占世界人口20%的中国崛起正带来世界经济地理格局的变化;快速增长的大国内部经济地理格局的变化带来新的问题以及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特殊关系带来新的问题。因此,很有必要分析中国特色的经济地理学发展背景,并努力建立重视发展中国家实践的经济地理学。这对于改变现在国际主流经济地理学的偏颇,扩大中国地理学的世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2 经济发展阶段与经济地理学

2.1 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经济地理学

是否有不同阶段的经济地理学?也许有人认为,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经济地理现象的原因,不应该根据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进行划分。但是,一个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的发展环境不同,遇到的经济问题不同,发展的目标不同,经济地理现象发生的机制必然会有所不同。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还会出现新的因素,影响经济活动的机理。

(1)关注焦点不同。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关注增长,即如何通过区位和区域空间格局为企业发展和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作贡献。如杜能、韦伯、克里斯泰勒及廖什的古典区位理论就是探讨如何形成合理的企业或市场区位以追求企业的成本最小或效益最大;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关注如何将有限的资源投资在具有空间集聚特点和创新能力的推动性行业,以使经济的增长先发生在少数增长极上[5]。后工业化阶段,经济增长的许多外部性问题显现出来,如区域贫富差距问题、衰退地区问题、环境污染问题、资源枯竭问题等。经济地理学更关注区域之间的协调以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如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分别强调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和区域之间发展的协调。

(2)考虑因素不同。早期阶段,经济地理学所研究的影响因素比较简单。随着经济发展,解释经济地理现象发生的影响因素逐步增多,并且由硬到软、由单纯的地理或经济因素到社会、文化、制度因素。以产业集聚研究为例,早期的经济地理学重视产业分布的资源分布或硬件设施影响。在工业化发展阶段,马歇尔从劳动力供需市场、中间产品部门的兴起和技术的溢出等几个方面强调了产业区形成的经济因素。而在后工业化时期,经济地理学者分别从产业联系、交易成本、地方根植性、学习环境和创新氛围等方面解释产业集聚的形成机制,出现了许多新的经济地理理论,如新产业区理论、集群理论和区域创新系统理论。这些理论更加强调行为主体之间的互动以及本地社会文化和制度因素对经济空间系统的影响。在基础设施上从强调本地的交通通讯等硬件设施转向强调信息、知识和创新的软环境的构建[6]。

(3)思维方式不同。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企业的经营行为、管理方式及市场组织方式会发生变化。与此相关,经济地理学研究方法、观察手段、分析技术、思维方式等也发生着变化。如在工业化的早期阶段,为追求生产率提高,标准化大批量的福特制生产组织方式占主导,相应地企业逐渐变大;而在后工业化阶段,为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使得弹性专业化、后福特制生产模式更有竞争力。由此带来大企业垂直分离,中小企业繁衍,催生了许多中小企业集群的产生。再如,全球经济、政治、社会、科学领域大规模的转型改变了经济地理学者的研究方式。如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经济发展的封闭性使得经济地理研究者仅研究本区域内的经济地理现象,重视运输成本和距离成本;而在后工业化阶段,随着互联网和通讯技术的爆炸性变革,人们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关注方式发生改变,经济全球化研究兴起;跨国公司可以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流程及销售渠道,更加重视交易成本、管理成本和创新成本;发展中国家以其特殊的方式融入全球生产网络;全球价值链理论及地方专业化理论成为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要理论。以上生产方式和技术手段的变化不仅改变着经济空间格局,也使经济地理学理论不断发生革命。

因此,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经济地理学。工业化时代和工业化后期的国家由于关注焦点、考虑国情等的不同,可以出现不同的经济地理学理论和实践。发展中国家不应一味追随发达国家的经济地理学。不同的发展阶段应有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地理学思想和理论。

2.2 经济发展阶段与经济地理学的通用理论

地理学的特点是研究复杂现象的统一[7]。其中,自然科学、无机物质相对稳定,而人文因素比自然因素变化更快,包含的要素数目较多,种类更复杂,并以不同的速度变化着。经济地理学就具有这种特点。但地理研究还是努力寻求其普遍性。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来看,经济地理学存在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核心理论。

(1)理性推理原则。经济地理理论研究中相当一部分是基于理性推理。如早期区位理论、当前新经济地理学。只是不同阶段针对不同的研究问题,在理性推理基础之上得出不同的结果,形成不同的经济地理理论。

(2)区位分析原理。区位论的核心原理,即寻求对经济活动的空间位置作出解释的一般原理。其主要框架是考虑相关的条件,按照逻辑推理的方法,来寻找合理的区位;成本最小、收益最大或使决策者获得最大满意的区位就是经济活动发生的位置。

(3)区域分析观点。有些区域分析的观点可用于解释不同阶段的经济地理现象。例如,增长极理论所揭示的区域增长的观点: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地区传导。集聚与分散原理也是在任何经济发展阶段都通用的。另外,区域发展模型的建立原理、区域内部结构演变的规律、空间相互作用原理、重力模型等,在不同发展阶段也基本不变。

(4)区际关系演化理论。区域间关系的演化存在着一定规律。例如,区域差异理论强调在经济发展中区域之间应该存在一些差异,有差异才有发展的活力,但差异扩大到一定的程度必须进行干预来缩小差异。均衡发展理论就是在区域差异存在的基础上,为了干预差异扩大而采取的一种策略。在对不同发展时期的一定数量的国别差异分析基础上,威廉姆森等经济学家提出区域收入差异的倒“U”型假说[8],从经济发展的理论推理和一些实证研究来看,这种区际经济关系的趋势是存在的。

2.3 相同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经济地理学

与历史时期同一阶段的国家相比,当前处于该阶段国家的经济地理学,会有一些不同的条件,并影响其发展机理。如中国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地理学和美国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当时经济地理学就存在一些差别。

(1)后发优势的影响。与发达国家的相同发展阶段相比,后发展国家具有后发优势,这种后发优势作用于经济地理现象,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机理。发展中国家在经过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相同工业化阶段时,就拥有了一些特殊有利的条件,即后发优势。该概念是由美国学者提出,主要包括[9,10]:①对现代化的认识更丰富;②可大量采用和借鉴先发国家成熟的计划、技术、设备以及与其相适应的组织结构;③可以跳越先发国家的一些必经发展阶段;④可对自己现代化前景有一定的预测;⑤可以在资本和技术上获得帮助。之后,有人又提出了“赶追假说”[11],并进而基于后发优势的技术发展建立了“蛙跳”(Leap-flogging)模型[12],通过计量经济学方法,验证了经济欠发达国家可以通过技术的模仿、引进或创新,最终实现技术和经济水平的赶超[13]。后发优势理论,为后发地区的加速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途径。

(2)资源环境条件的影响。发达国家在先期工业化的过程中追求经济增长带来了很多外部性问题,如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等。后发展国家在发展中面临发达国家在相同发展阶段很少考虑的资源环境问题,这一方面增加了发展的困难,另一方面也迫使其考虑新的技术和新的发展理念。例如,目前中国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融入生产、社会的各个环节,绿色生产、低碳农业和循环经济等理念的考虑带来了相关经济地理空间的新变化,也引起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新格局。同时,能源危机、资源短缺、环境保护等条件约束对后发展国家经济地理学研究具有很大的影响。

(3)世界格局变化的影响。后发展国家与发达国家在世界地位不同,可利用的资源、市场等也有很大不同。如英美工业化时,在世界上处领先格局,可充分利用各地廉价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获取超额利润。然而,中国在进入工业化阶段时,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人均水平在世界处于中下地位,同时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处于工业化大发展阶段,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在全球产业整合的过程中,发达国家凭借其技术优势和资金优势占据价值链的高端,发展服务经济;而发展中国家只能以价值链的低端环节进入全球生产网络,被沦为“世界工厂”。因此,世界地位的不同影响着国家发展,同时也影响到后发展国家的经济地理学。

3 地理背景与经济地理学

3.1 经济地理学的地理背景性

地理背景指当地影响经济发展的各种资源环境要素(包括自然、人文等方面)和制度设计。不同的地理因素组合会产生不同的经济地理现象。经济地理学理论多为基于不同的地理背景下的经济地理现象的总结、提升。

(1)经济地理学地理背景性的哲学解释。学科的分类主要基于研究对象抽象程度的层次降低。经济地理活动作为一种地理现象,虽然会遵循地理学规律,但也会有一些例外,也会有些解释的过渡地带。人文因素具有与自然因素不同的性质,从而使学者们将经济地理现象归类,产生了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中的一个组合层次,解决这个层次的特定的、自然与人文结合的科学问题。但是,由于经济地理现象的复杂性和影响原因的复杂性,有一些只在一些特定区域出现的特殊经济地理现象,或在特定地区表现突出的地理现象,它们具有特定的答案,特定的因果关系,组成特定的科学问题。因而,这就使得经济地理学进一步分化,产生针对特定问题的独特经济地理学(图1)。

(2)经济地理学地理背景性的实践证实。特定的地理背景,会产生相应的经济地理学理论。例如:严谨缜密逻辑推理的影响,形成了德国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演绎分析的传统。如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都基于对地理事实抽象化,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进行严密的逻辑推导,得出具有一定普适性的结论。区域学派产生于法国,法国地理学家强调区域综合分析,形成区域主义经济地理学(regionalism economic geography)[14]。经济地域综合体理论产生于前苏联,根据专业化部门与综合发展部门的关系,以专业化部门的企业布局为中心,结合区域的资源、人口、城镇等的分布情况,合理布局综合发展而形成。该理论与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密切关联,具有很强的地理根植性。人地和谐理论源于中国,根据传统文化思维,形成了强调人与地和谐统一的理论倾向。

图1 经济地理学地理背景性的哲学思维

Fig.1 Philosophical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eography

3.2 不同地理背景的经济地理学共性

在不同的地理背景下,经济地理学具有共性。经济地理学是关注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农业区位论均关注农业经济活动的空间异质性问题,工业区位论、商业服务业区位论主要是资源空间配置的效益最大化。区位论所形成的逻辑思维基本一致,即把研究的问题进行简化假设,从而推出基本理论。再逐渐放宽假设,逐步接近现实世界,得出较好解释客观世界的理论。

(1)经济地理现象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自然环境对早期的经济地理现象有着较大影响。比如英国中部曼彻斯特等工业城市、德国鲁尔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都是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发达区,其早期的发展与当地的资源条件具有密切关系。经济地理现象发展又有一定惯性。受路径依赖的影响,经济地理学发展到一定程度,常常保持着一定的既有态势继续向前发展。例如,区域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英国伦敦金融业、瑞士的钟表业等)。

(2)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基本逻辑。经济地理学理论体系中包括的观点很多,但不同地理环境与其经济社会活动的关系有一个基本点,经济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与自然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应该有一个均衡空间。超过这个空间,就会为两者带来冲突。与此相关,在经济活动中市场自由发展、社会力量推动、政府干预有一个结合点: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与资源环境的合理配置相协调。

3.3 特殊地理背景下的经济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理论含有普适性的规律,但也有例外情况,前者是制约经济地理学的内生力量,后者影响经济地理学的偶然性和特殊性。经济地理学并非在所有国家、区域对等地出现与发展,而是受相应地理背景的影响。特殊的地理背景对经济地理学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可以促进特殊的经济地理学。以下结合中国地理背景的特殊性,对其中三方面做以下分析:

(1)国家政治制度的影响。世界各国采用不同的政治制度。不同的政府由于经济干预对国内区域的影响不同,形成不同的经济地理学发展背景。

中国是一个强大政府的国家,国家制度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国家在区域发展中的特殊作用,使中国区域发展明显显现国家干预的特色。20世纪中期到改革开放初期间,中国政府主要加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加大内地建设发展步伐。1979年以后,陆续实施沿海发展、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战略[14]。

在国家主导发展的基础上,陆大道以增长极理论和生长轴理论为基础,根据中国实际提出“点—轴系统”理论模型和国土开发与经济布局的“T”字型战略[15],后又对理论模型的科学基础及模式、形成机制进行推导和深入阐述,形成了系统的“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基于中国实际,中国经济地理学家提出了主体功能区规划。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确定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开发方向,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16]。

(2)国家规模的影响。国家规模及其资源组合情况,影响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色。具有较大疆土的国家要比面积很小的国家区域问题更为突出。中国的沿海发达区,基本进入现代化,但中西部一些贫困区,仍然停留在较为落后的欠发达阶段,几十年来变化很小。与此比较,新加坡的区域差异要小得多。

如果一个大国面临着区域差异巨大的状况,而这种差异又伴随着国家的快速持续增长而发生巨大变化(如中国原有区域差异叠加上快速发展带来的新的区域差异),可为经济地理学带来独特的研究问题。

(3)特殊环境条件的影响。中国的特殊环境条件影响人类经济活动格局的特殊性。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会影响经济活动空间格局。如叶大年通过对自然地理与经济活动的关系研究,提出全新的观点:①地质的对称决定自然地理的对称;②自然地理的对称决定经济地理的对称性;③气候条件特别是雨量和年平均气温会改变自然地理的对称性,也对有些经济现象施以影响;④人们的重大政治经济活动会影响经济地理的对称性;⑤平衡发展是社会稳定的因素,区域发展不平衡原因之一是区域地质地理条件的差异性,若一个地区经济地理格局不对称或反对称,则该地区经济就不能持续发展[17]。

4 学科背景与经济地理学

4.1 学科背景与经济地理学差异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与经济学和地理学关系十分密切。由于学科背景不同,基于两个学科的经济地理学在学科属性、思维范式、具体方法和成果性质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

(1)学科属性的差异。在一些国家,经济地理学受社会科学的影响较大,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更具有社会科学的属性,而另一些国家的经济地理学坚持自然科学属性。例如,在欧美一些国家,地理学系设在人文或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地理学中的“多维转向”很大程度上受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多维转向”思潮影响;主要地理类期刊,如美国地理学家协会会刊AAAG、Professional Geographer和英国地理学家协会会刊Transaction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均为SSCI源期刊;经济地理学家可评为国家社会科学院院士。中国的经济地理学研究具有自然科学倾向。大多数经济地理学家都受到良好的自然地理学训练,在科研项目、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多归属自然科学[18];经济地理学家可评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哲学思维的差异。经济地理学有来自地理学和经济学的哲学思维,两学科的哲学思维方式存在着一些差异。来自地理学的经济地理学家侧重实证主义和统计论,强调综合思维[19]。由于地理要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种综合性适应其学科特色,但也限制其对规律的发现。来自经济学的经济地理学家侧重规范分析和决定论,强调理论证明。由于将经济活动的复杂性简化为纯粹的经济因素分析、缺少明确的分析的空间单元,以至于很多成果很难用于具体的区域[19]。在价值判断方面,来自地理学的经济地理学家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判断标准。它注重每一个区域根据各种自然环境的组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不一定达到经济效果最大化;来自经济学的经济地理家则遵循经济学的思维,以人们所普遍认为的经济价值来判断区域经济活动的方向,强调运用供求均衡分析、边际替代分析和成本收益分析等方法,追求把稀缺的资源配置到能产生最大利润的地方,以提高经济效率。

(3)技术方法的差异。来自地理学的经济地理学家多采用实地考察法、案例分析法、遥感技术、GIS空间分析、计量分析等技术和方法,对经济地理问题进行类型分析和机理分析。对于机理分析往往通过两种途径考察不同地理要素分布间的关系:一种是通过不同地图叠加;另一种是计量模型。例如,利用实地调查方法和计量模型对典型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化、社会网络与知识创新的关系等问题进行研究;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利用高速计算机,从点位角度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来自经济学的经济地理家通过提出假设、建立模型、检验模型,强调从一般性的因果关系的演绎和定量分析,与此相关,从一般规律到具体应用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4)成果性质的差异。地理学的经济地理学成果往往从描述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开始,归纳总结理论,强调更加灵活、开放和自由的探索方式[18]。由于归纳的理论往往针对具体的研究对象,缺少普适性[5],但对特殊研究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其成果倾向于解释过去事实和解决现在的问题[16,17,19]。经济学的经济地理学成果则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如理性人、完全市场结构的假设等,把众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抽象为可测量要素[19]。在此基础上,运用演绎方法,尤其是用数学语言来严谨地分析对象的因果关系,其成果倾向于解决现有的问题和对未来的预测。例如,克鲁格曼通过假定从事制造业的劳动者可以自由移动,并且他们主要向高工资的地区移动,运用演绎方法得出结论:当运费和其他贸易费用较低,制造业部门将在一个地区不断集中;当运费和其他贸易费用超出由于集中生产所带来的收入递增的效果,那么集中的趋势将会减弱,可能会出现分散布局的趋势[20]。

4.2 不同学科背景下经济地理学共性

(1)研究内容的共性。两个学科都强调空间的概念,考虑经济过程与空间的联系,核心都力图解释地理空间的经济集聚与经济增长。它们所共有的研究内容包括工业区位论、农业区位论、中心地理论、经济体的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等。两个学科都强调经济空间关系,并且解释经济空间的形成时,都涉及其他的相关要素(图2)。

图2 经济地理学研究内容的学科分析

Fig.2 Disciplinary components of economic geography

(2)理论渊源的共性。从农业区位论的产生到艾萨德的区域科学出现期间,两个学科在科学理论上注入了共同的东西。一方面,这一时期的学科分野不甚清楚,学者们从不同方面共同研究经济空间现象。譬如,杜能在构建农业区位理论的过程中,出色地应用了边际分析方法,并用这种方法分析了分配问题,最先把边际理论扩大到包括地租、利润和工资理论在内的全部分配理论,并把这些理论应用于空间分析[21,22]。另一方面,区位论是区域增长的总体分析和区域间关系分析的基础。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无论地理学家开展的新产业区、区域创新系统研究,还是经济学家所开展的经济活动空间聚集研究,也都是微观经济主体区位研究的拓展。譬如,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着手微观的经济区位过程机制,并采用规模经济、报酬递增等作为宏观与微观衔接的线索,把微观的区位理论和宏观的区域发展和产业集聚融合,较为全面地论述了从区位到经济区域演化的路径[20]。

(3)研究动因的共性。两者都强调解决实际问题。长期以来,无论是地理学家所开展居民点的空间和等级秩序、制造和零售活动的最佳区位研究,还是经济学家所关注的贸易和交通通讯的地理结构研究,其目的都是为经济主体的区位选择和区域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政策指导。譬如,地理学家通过从制度经济学、经济社会学甚至文化经济学中寻求灵感,将原来单纯的经济要素分析转向社会、文化和制度要素与经济要素的综合研究,为新产业区的发展和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持。经济学家提出的工业区位理论主要围绕在原料、燃料和市场地给定的情况下,工业企业布局的最优区位而展开。区域科学围绕着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运输成本的作用以及区域经济的动态演化三个论题展开研究[23]。

4.3 地理学科中的经济地理学

地理学中的经济地理学,不仅仅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还要研究经济圈层与其他人文圈层、自然圈层的关系(图3)。第一,研究经济圈层与其他地理圈层的关系。一方面,自然地理圈层为经济圈层提供物质基础和活动场所。例如:微观层面上工厂的选址与矿产资源、水、地形等圈层等密切相关,宏观层面上某个地方的经济发展也与其他圈层所提供的各种要素及其空间组合具有密切关联。另一方面,经济圈层和人文圈层间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微观层面上,企业选址会受到当地的社会、文化、习俗和制度等的影响,宏观层面上地方的产业类型和经济绩效也与人文圈层密切相关。因此,通过研究这些圈层的关系,并把经济活动圈层作为研究重点,可以突显经济活动的地理特征。尤其是在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互协调不断得以关注的情况下,这种圈层关系研究更具有重要意义。第二,研究经济圈层内部各种不同区域之间的关系或者不同经济活动空间之间的关系。例如区域中各种经济体的空间关系,经济体中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外同区对中心区的依赖,点轴、网络状空间结构等;区域之间的经济关系,区域经济差异变动趋势等。第三,研究经济圈层内各经济活动主体之间的关系。各经济主体(如农户、企业等)的区位及其空间关系是经济活动圈层内经济格局的微观基础,对经济地理学其他层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例如,传统工业区位论考虑根据原料地、燃料地和市场地的企业布局,公司地理考虑公司总体空间格局。中国农区主要经济活动主体是农户,农户居住区位、生产区位、务工区位形成各自的活动空间,各农户活动空间之间的关系形成特定的农区发展基础。

5 中国独特的经济地理学

5.1 构建的特殊视角

国际上主流的经济地理学,侧重于发达国家经济地理现象的理论总结,侧重于少数欧美国家地理背景的现象和机理的归纳,侧重于人文社会科学、尤其是经济学原理的应用。这种状况,对于推动经济地理学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偏颇(图4)。

建立中国特色的经济地理学,要考虑众多中国特色的环境因素,其中以下三方面值得特别关注:①考虑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全球化快速推进、各种发展阶段并存背景下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占世界人口重要比重、其发展对世界有重要影响的发展中国家的实践。②考虑特殊国家的地理背景。尤其是人口、资源背景、政治背景、文化背景均十分特殊、在世界有重要影响的大国的地理背景与发展的关系具重要意义。③考虑特殊的学科背景,尤其是经济地理学的自然学科属性、经济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的关系,尤其是在人们需求日益增长下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的情况下的这种关系。中国特色的经济地理学就是对世界有重要影响的、具有特殊地理背景且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大国、强调经济地理现象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关系的经济地理学。

5.2 发展中国特色的经济地理学的新考虑

在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大国、地理差异明显、经济差异明显等)、特殊的人口、资源、环境(人均资源贫乏、人口与资源分布错位明显等)、特殊的政府与社会关系和政治体制下,中国特色的经济地理学应该侧重经济社会发展,侧重人地和谐,侧重政府在发展中的特殊作用,侧重国内区域间关系与全球的影响,侧重经济地理与自然地理的关系,兼顾自然科学方法与社会科学方法(图5)。

图3 地理学中的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Fig.3 Framework of economic geography from perspective of geography

图4 经济地理学的新构思

Fig.4 New thinking of economic geography

图5 中国特色的经济地理学框架

Fig.5 Economic geograph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5.3 重要的研究问题

中国特殊环境下的经济地理学研究中,有许多研究问题在世界上具有重要意义。

(1)中国持续高速增长的经济地理研究

中国1979年以来连续33年的高速增长为国内各区带来机遇与挑战,同时中国高速增长带来了新的区域经济不平衡。后发展地区要发展,先发地区出现一些新的发展问题。中国持续高速增长对区域经济不平衡的影响,对资源环境的挑战,长期高速增长后的发展问题、典型区区域发展问题等都可能带来经济地理研究的新发展[24]。

(2)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与地区跨越

2011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5000美元,已处于“中等收入陷阱”阶段。与其他同阶段的国家一样,中国也出现城乡收入差别变大、“中等收入阶层”弱小等制约其跨越发展的瓶颈[25]。但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按现在的增长趋势,10年左右中国可能达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万美元以上[26],实现“中等收入陷阱”的跨越。现在一些沿海区(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等)已达到该水平。中国的成功跨越将为世界发展中国家跨越树立典范。在跨越中各区域之间增长特殊问题、城乡协调问题、产业结构问题等都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3)政府特殊作用下的区域发展

政府强大可以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也有出现灾难的风险。中国政府的组织形式及影响力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特殊作用。与西方选举制度相比,中国政府不被利益集团所左右,决策可以符合区域总体利益;官员考核与经济发展挂钩,可以激励政府更多关注经济状况;中央集权也可以进行先试点再推广的改革模式,便于总结的区域政策在更大范围推广。当然政府的强大及集权决策,也可能带来“政绩”效应;缺乏科学论证,使决策人的短期利益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但不管如何,中国政府与企业经济活动区位、区域经济的关系为经济地理学研究提供独特的案例[14]。

(4)城市化与工业化

中国的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也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27]。大量的农民工作为工业化的主力军;农村地区的工业仍然在工业化中占据一定份额。这种情况明显有别于发达工业化国家。由此形成的人口流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空间格局有其一定的独特性,它是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产物。同时,政府又通过多种方式加快城镇化。即使在快速城市化中的城市化与工业化关系也存在着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路径。

中国工业化空间差异明显[28]。与此相关形成中国独特的空间价值链、空间生产链、空间消费链。这种链条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差异,又表征着空间劳动分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这种空间关系很值得关注。

(5)农村聚落格局的演变趋势

中国农村聚落空间格局有长时间的演变历史。现在的聚落空间是长期人地相互作用的产物[29]。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30],聚落的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中国特殊情况下农村聚落演变有可能形成独特的空间结构模型。例如:农村聚落的最优规模问题、空间格局问题等,不同区域不同人地关系下规模结构会有不同,但支配其不同的基本理论是什么?德国地理学家对聚落等级中支配的中心地理论,在不同环境下会发生变形。但这种变形有没有异质性,同样的人地关系背景下有没有共同性?都非常值得研究。

(6)人地和谐与区域发展

“天人合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题。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天人合一”可以解读为,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一体,要和平共处,不要讲征服与被征服[31]。地理学研究的核心是人地关系[32]。经济地理学要研究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及人地关系的经济效果。“天人合一”思想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具体体现应该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人地和谐。正像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认为:中国文化的自然价值,与当代的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是适应的[33]。坚持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经济地理学研究,对世界的经济地理学发展将会作出新贡献。

标签:;  ;  ;  ;  ;  ;  ;  ;  ;  ;  ;  ;  ;  ;  ;  

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回顾与新概念_地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