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胸外科治疗创伤性气胸的疗效分析论文_彭博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 湖南醴陵 412200

【摘 要】目的:讨论心胸外科治疗创伤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特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86例患有创伤性气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传统组和微创组,平均每组各43例患者。传统组,采用传统的闭式引流术进行治疗;微创组,采用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进行治疗。结果:治疗效果方面,传统组有效率为81.39%;微创组有效率为97.67%。并且在患者康复情况方面,微创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伤肺复张天数等数据均优于传统组。结论:微创闭合式引流术具有安全、简便、创伤小等优点,提高了治疗效果,保障了患者身体健康,在治疗创伤性气胸的临床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心胸外科;创伤性气胸;临床效果

气胸是指胸膜腔内存在积气的情况,而创伤性气胸是指暴力作用下引起的支气管或肺部组织出现损伤,进而引起的气胸,是常见的胸外科疾病。创伤性气胸多为血气胸或脓气胸。患者发病时会伴有呼吸困难、气促、咳嗽等临床症状。该病发病较急,病情较严重,一旦发病时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很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休克及肺水肿现象,严重的还能使患者死亡,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1]。所有有效的治疗措施是保障患者生命的关键所在。而临床中常见的治疗方式为胸外科引流术。所以为了研究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和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治疗效果,特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86例患有创伤性气胸的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特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86例患有创伤性气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37例,年龄18至69岁,平均年龄(35.7±2.4)岁。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均为创伤性气胸,并且就诊时间为患者受伤后15min。将所有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传统组和微创组,平均每组各43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传统组,采用传统的闭式引流术进行治疗,即使用外径为6mm的硅胶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在患者锁骨中间第二肋骨处进行切口,切口大约1cm,然后再用套管针进行钝性分离,将一腔道置入引流管,最后在进行紧密的缝合切口,并利用缝线将引流管固定于患者的胸壁。

1.2.2微创组,本组患者采用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进行治疗,进行经皮穿刺,然后置入 12 G PICC 导管为手术治疗材料,在患者锁骨中间第二条肋间胸腔置入,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后将穿刺针刺入,经过回抽证实穿刺成功后置人导引钢丝,利用引导钢丝送入 PICC 导管,其侧孔应完全在胸腔内[2]。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及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伤肺复张天数。

1.4疗效诊断标准 显效:创伤性气胸患者胸片康复效果显著,术后无需使用止痛药维持正常生活;有效:胸片检查表明气胸症状有所改善,患者无需大量使用止痛药物维持正常生活;无效: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未出现改善,需要服用止痛药物维持正常生活,并需要较长时间留院进行继续治疗[3]。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传统组显效人数为22例,有效人数为13例,无效的为8例,有效率为81.39%;微创组的显效人数为31例,有效人数为11例,无效的为1例,有效率为97.67%。对比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康复情况的对比,微创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伤肺复张天数等数据均优于传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3讨论

创伤性气胸是指患者遭到外部创伤后出现胸腔内积气,使患者体内的侧肺及纵隔等位置收到严重的压迫,导致出现创伤性气胸。由于创伤性气胸发病较迅速,病情发展情况也较快,所以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肯能导致病情的恶化,甚至患者会出现死亡,严重的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传统的治疗创伤性气胸以胸腔闭式引流术为主要治疗方式,虽然该治疗方式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在治疗后,绝大多数患者均需要长期服用止痛药来维持正常生活,且引流管容易出现堵塞的情况。但是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微创闭合式引流术逐渐被应用。该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要高于传统的闭式引流术,其具有微创性、手术简单等特点,可以避免患者在治疗后需长期服用止痛要来维持正常生活,降低了患者由于长期服用药物而带来的副作用[4]。

虽然从治疗效果方面来看,采用微创闭合式引流术的治疗效果要高于传统的引流术,但是,对于微创闭合式引流术仍存在这一定的弊端,就是该治疗方式所需的仪器及时相应的技术人员比较缺乏,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基层医院,相应的工作人员技术较低,以及医疗设备的欠缺,促使他们继续使用传统的胸腔闭式引流术[5]。这也就需要相关人员应重视微创闭合式引流术的重要性,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以及引进相应的设备仪器。使患者能有效的接受治疗。

通过本文研究可得出,在治疗效果方面,传统组显效人数为22例,有效人数为13例,无效的为8例,有效率为81.39%;微创组的显效人数为31例,有效人数为11例,无效的为1例,有效率为97.67%。并且在康复情况方面,微创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伤肺复张天数等数据均优于传统组。说明,微创闭合式引流术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加速患者的恢复,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创伤性气胸的患者实施微创闭合式引流术,能使患者在治疗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能够有效的避免患者治疗后服用大量的止痛药及术后并发症等问题,更容易让患者接受。该治疗方式具有安全、简便、创伤小等优点,提高了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了患者所需的治疗费用,在保障患者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加速了患者的恢复,在治疗创伤性气胸的临床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余捍东,李善平,赵晶,等.电视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创伤性血气胸的疗效分析 [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3,20(1):116-118.

[2] 张广 花,王志娟.4 8例创伤性气 胸的急诊救治与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3):234-235

[3] 姚 传.心 胸 外 科 治 疗 创 伤 性 气 胸 的疗 效 分 析 [J].实 用 心 脑 肺 血 管 病 杂志.2013,21(10):101-102.

[4] 张柏.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创伤性血气胸的临床疗效分析 [J].中国药物经济

学,2013,8(2):305-306.

[5] 高芳.系统护理模式在自发性气胸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7):91-92.

论文作者:彭博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2

标签:;  ;  ;  ;  ;  ;  ;  ;  

心胸外科治疗创伤性气胸的疗效分析论文_彭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