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基础施工作为一项工程施工的首要环节,其施工控制意义至关重要,必须严格加强其质量的控制,只有严格按相关规范进行施工才能充分保障施工质量,才能有效减少施工安全隐患。本文主要探究了基础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发展现状及其施工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核心是基础工程施工质量,对于地基以及基础而言,其属于地下隐蔽工程。一旦建筑工程施工竣工之后,如果发生相应的事故,补救措施极其困难,造成的后果十分严重。对于基础工程而言,其造价、工期一般占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1/5~1/3,其施工质量水平关系到整个建筑的使用寿命和人们居住安全。因此,加强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新技术的开发,提升基础工程施工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基础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重要的施工环节之一,建筑工程基础施工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项目整体的施工质量。因此,在实际的建筑工程基础施工过程中,建筑单位必要高度重视建筑工程基础的施工质量,加强对建筑工程基础施工过程的监管力度,充分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确保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的效率与质量。
一直以来,我国都是一个人口大国,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但是,由于受到很多地理条件因素的影响,常常对会建筑工程的基础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这是因为不同的地理位置,其自身的地质条件也不同,地方区域文化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使得我国建筑工程基础施工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尽管现代科学技术正在快速的发展与进步,但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尚不成熟,仍处于初级阶段,这势必会对我国建筑行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较大的威胁。因此,我国要不断完善和加强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采取更加先进的建筑工程基础施工工艺和施工设备,从而促进我国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的发展现状
基础工程是施工第一项作业任务,从安全风险系数来看,一旦基础交付完工,就很难对基础工程进行施工变动和结构更改,因此,基础工程的建设质量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目前而言,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存在的典型问题有:
1、基础工程标高误差
目前的高层基础工程多为深基坑形式,当基础墙施工到与水平面平起时,常常会在局部地方出现标高误差,如果误差不能控制在合理范围以内,就会对建筑结构的平稳性和建筑整体标高带来极大的影响。
2、基础工程轴线位移偏差
当建筑基础工程施工地基放线施工到地面时,基础墙体与基础周线发生一定程度的偏差搓动。通常而言,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基础内横墙砌砖过程中的受力不均导致。在建筑工程基础施工过程中,一般是先砌基础工程的外纵墙和山墙部位,在进行横墙堆砌时,才能保障基础轴线对中平齐。
3、基础防潮失效
建筑防潮层能够有效的保护基础免收地下水的侵蚀,但是防潮层抹灰不均与就会造成流水渗透,进而出现墙体潮湿,这多是由于防潮层施工时墙体浇水不通透,导致砂浆粘合性没有达到最佳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从当前建筑逐渐高层化的发展趋势来看,建筑基础工程也逐渐呈现逐深基坑、大体积填埋作业和大面积混凝土工程的特点,因此,在建筑基础施工过程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工作:
1、测量技术
在进行工程基础施工阶段,基础桩位的施工更加需要准确的工程测量技术保证。根据施工规范的要求,承台的桩位的允许偏差值很小。而对于土方开挖及底板基础施工时,根据设计要求底板、承台、底梁的土方开挖是要尽量避免挠动工作面以下的土层,因此,周密、细致的测量工作能控制土方开挖的深度及部位,避免超挖及乱挖。另外,基础墙柱钢筋的定位放线是工程测量在基础施工阶段又一个重点。对于结构复杂,面积较大的工程,只有周密、细致的进行测量放线方能保证墙柱插筋质量,避免偏位、移位等情况的发生。
2、深基坑桩基施工技术
当前的高层建筑的结构安全要求必须进行深基坑基础作业,但是深基坑设计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难题就是如何确保不对临近的建筑物、市政设施和地下通信设备产生影响。目前来看,深基坑作业中通常采用的是桩基进行结构支撑,在桩体吊装时,必须考虑到吊装过程中的桩体晃动带来的安全隐患,因此桩体与吊装机械之间要保持一定的横向距离。一般来说,要控制在4m以上,具体还要看桩体的规格;吊装过程中,要进行牵引对中,吊装速度要均匀,一旦桩体与地基出现不对中的倾斜现象,要及时进行重新安放;将打桩机调整到规定高度,并对安防好的桩体进行加固。深基坑作业中的另一个施工技术难题就是基坑支护问题,选用的合适的支护方式才能保证基础地下墙的结构有效性。施工过程中,综合考虑地形环境、手里特性和基坑土质变形特点,才能选用合适的支护设备和支护方案。
3、混凝土施工技术
从当前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态势来看,针对深基坑基础通常会采用大规模的大体积混凝土作业。从施工技术要点上来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能够保障基础结构的混凝土结构性能统一、结构强度和刚度能够得到相同条件下的施工作业规范。但是超大体积的混凝土浇注会导致水泥产热过大、散热难的问题,局部混凝土浇注部位可能会出现混凝土爆浆、裂缝的现象,这对于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影响极大。因此,大体积、大面积混凝土浇注作业对后续的保温处理也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保温时间计划安排、降温浇水时间效率等都必须遵从施工技术指标,确保混凝土结构能够实现缓慢降温,结构体之间的降温速度要一致,避免出现局部过烧或者混凝土断层裂缝的现象。
4、钢筋施工技术
基础工程是整个建筑体的结构承重部位,在建筑设计和实际施工过程中,对于基础工程的结构可靠性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在实际施工作业中,钢筋工程是基础工程的结构骨架,通过领会建筑图纸的设计要求,结合实际的施工环境和施工偶然性因素,选用专业的钢筋绑扎技术人员,按照设计要求中的钢筋型号规格,进行钢筋网摆放固定;对于基础工程中的承重柱中的钢筋要对钢筋位置和钢筋固定措施进行严格的规定。与此同时,施工监理部门要对基础施工过程中钢筋选用、钢筋作业规范等进行监督审查,杜绝钢筋漏用、指标下降等现象;对于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出现的钢筋过度弯曲、倾斜的现象,要及时进行返工和钢筋重新绑扎浇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对于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我国建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建筑单位要高度重视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加大对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的推广应用,不断加强和完善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水平,充分做好施工交底工作,监理人员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控,确保施工人员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施工作业,真正发挥建筑工程基础施工的重要作用和价值,从而促进我国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长期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久志.水泥搅拌桩地基处理的施工及检测方法[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01);
[2]卢永照.论述建筑中地基处理堆载预压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17(11);
[3]赵建雄.紧邻管桩基础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J].建筑工程,2016(4):133-134;
[4]刘泳.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探析[J].北京:信息工程,2014(30)
论文作者:陈志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8
标签:基础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工程论文; 钢筋论文; 作业论文; 建筑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