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初中生非智力因素的分析与培养策略论文_周艳春 刘红玉

听障初中生非智力因素的分析与培养策略论文_周艳春 刘红玉

山东省淄博市特殊教育中心 255088

摘 要:初中阶段是知能和智能获得的重要时期。由于听力感官的缺陷,即便是智能正常的听障生,在知能品格的培养和获得方面也容易遇到困难、形成障碍。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和提高非智力因素,对听障生成长和成才有着特殊的积极作用。

一、非智力因素的定义

非智力因素是同智力因素活动有密切联系并能影响智力活动效益的一切心理活动。非智力因素是相对智力因素提出来的概念,它以智力作为参照系,在智力活动中发挥效力。因此,只有那些与智力活动有关的心理因素,如兴趣、需要、动机、信念、理想、情感、意志、性质、气质、态度、价值观、世界观等,才属于非智力的范畴。

二、非智力因素的核心问题

已有研究认为非智力诸因素的地位是平等的,没有哪个因素被看成核心因素。又有研究者提出,动机、情感、兴趣、意志与需要和喜好有关,它们是非智力因素的两个核心因素。需要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人活动的积极性的源泉。只有当个体认识到自己的各种需要都要通过学习去满足,也就认识到了自己有学习需要,才会产生学习的动机,才会自觉用意志去维持自己的学习活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而自己的喜好往往决定了自己的行为。学生的喜好对学习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的内容符合学生喜好的指向性,学生才会产生良好的情感,并积极参与到学习这一活动中去。

三、我校听障初中生非智力类型

根据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因素,把我校听障中学生非智力类型分为四种:第一类是缺乏需要型,也就是说缺乏对学习需要的认知,进而无法产生动机;第二类是缺乏喜好型,即缺乏对学习自发的良好情感和兴趣,久而久之,学习活动难以维持;第三类是普遍不良型,既缺乏对学习需要的认识,也缺乏对学习的喜好;第四类是全面良好型,对学习需要有比较好的认识,也有比较好的学习喜好,能够用意志自觉维持学习活动,遇到困难能够积极解决。

四、听障初中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策略

听障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主要针对第一、第二和第三种类型,归根结底要抓住需要和喜好这两个核心因素的培养。

1.认识和培养听障生的需要。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而人的需要又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每个时期都有一个需要占主导,其他需要则处于从属地位。其中底部三层需要属于缺乏型需要,只有满足了这些需要,个体才能感到基本舒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顶部的需要属于成长型需要,主要是为了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就听障生自身而言,多数听障生没有真正了解为什么自己要受教育,学习不够积极主动,不了解自己对学习的需要。在自然界中,人类的天性最为柔弱,如果没有教育活动,人类就不能依靠本能生存下去。“狼孩”在婴儿期就隔离于人群,与狼等动物生活在一起,没有进行人类教育,回归社会后也无法生存,也不具备人的特性了。教育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是很多听障生意识不到教育的意义。

就家庭教育而言,家长对听障生的关心一般表现在吃、穿等物质方面。对高层次的需要,家长往往忽略了,认为残疾人能够衣食无忧就很好了,对其成长和发展的期望值比较低。因此,家长必须了解和重视听障生各层次的需要,提高对孩子的期望值,鼓励孩子体现自我价值。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也要把需要理论付诸实践,认识听障生的需要,尽可能保证学生对需要的满足,做好教书和育人工作。同时,还要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客观看待社会资助,教育听障生在接受社会资助的同时将来要回报社会,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的一份子理应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而不能一味地索取。

2.引导和培养听障生的喜好。喜好是个体对客观事物产生的主观感受。当学习活动不符合学生的喜好指向时,学生会对学习活动产生厌倦、烦躁等心理状态,从而产生逃避学习甚至放弃学习的行为。个体的喜好是在不断成长、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形成的,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家长和教师对青少年的影响作用是非常重大的。

在家庭教育中,部分家长由于自身文化程度低未能意识到,或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忽略了自身对孩子喜好的影响,忽略了榜样的作用。家长应注意和孩子沟通交流,注意自身修养和喜好,起到榜样的作用。

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学校主题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对听障生的健康喜好加以引导。青少年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初步形成时期,只有不断完善教育手段,提高教育水平,才能为听障生健康成长打好基础。

从“关心特殊教育”“支持特殊教育”到“办好特殊教育”,特教工作者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听障学生需要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他们需要像普通学生一样筑梦未来、实现自我。

参考文献

[1]王道俊 王汉澜 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陈爱璞 近年来非智力因素研究综述[J].河南社会科学,1996,(4),P39-40。

[3]邢占军 国外有关非智力因素的实证研究[J].心理学探新,1999,(3),P37-42。

[4]燕国材 非智力因素与学习[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P14-19。

论文作者:周艳春 刘红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10月总第27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5

标签:;  ;  ;  ;  ;  ;  ;  ;  

听障初中生非智力因素的分析与培养策略论文_周艳春 刘红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