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学“徐州经”研究初探_汉朝论文

两汉徐州经学探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徐州论文,经学论文,两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徐州的两汉文化内涵繁富、成就卓著,其中儒家学术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历两汉四百年中,徐州经学昌明、大师辈出,学派林立,著述众多,在古代文化史上留下辉煌的一页。然而岁月沧桑,学术历变,加之历史记载的残缺,当年地方儒学的盛况,久已湮而不彰。因此本文勾稽史籍,探赜索隐,庶几能对汉代徐州儒学作较详尽的考论。正如一代学人张元济所说:“睹乔木以思故家,考文献而爱旧邦。”〔1〕回顾和研究汉代地方文化历程,对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促进两个文明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现实意义。

一、汉代以前儒学在徐州的传播

儒学是先秦一大学术流派,它策源于东方邹鲁、历春秋战国传播于海内,罹秦火而衰,至汉兴而复振。自孔、孟至荀卿,历时三百年,其学术重心,凡历三变,孔子至子思即春秋至战国早期,儒学中心在鲁都曲阜;战国中期孟、荀先后游齐,儒学中心当在齐都稷下;战国末,齐衰鲁亡,儒学传人荀卿在楚为兰陵令,传经授徒并以此为归宿之乡,是时中心在兰陵。值得注意的是,孔子之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孟、荀亦曾周游列国,但儒学因“拙于进取”,不适应天下力争的环境,故传播受到阻力亦大,司马迁云:“战国儒术既黜焉,然齐鲁之间学者犹弗废。”〔2〕儒家人才的集中地域,还是在齐鲁。

先秦儒文化的传播,在泗水流域造成一个文化区域,可以称为“泗水文化圈”。它包括了鲁、邹、滕、薛、宋、郯、鄫等地,相当于《汉书地理志》划分的鲁、宋两个分野,从古文化渊源看为商、周两大文化的孑遗之地,而徐州亦处其中。

处于今徐州市西部的彭城,丰沛,自周代起属于宋,“今沛、楚皆宋分也”,东部的下邳、司吾自战国以来分属于齐鲁,“鲁地、奎、娄之分野地,南有泗水,至淮,得临淮之下邳,睢陵、僮、取虑,皆鲁分地。”〔3〕其中僮、取虑,即今徐州市东南地区。徐地与鲁之间,隔古滕国相望,战国中世宋暂时强大,并吞了滕,从此与鲁接壤。公元前286年,齐灭宋。前284年,沛、彭城地入楚。前255年,楚灭鲁, 古鲁地与徐地并为楚国版图。上述可知,汉以前徐地与齐鲁毗邻,或共辖于一区。从文化传播理论来看,就地域而言,首先与距离文化中心的远近有关;其次,又与邻近地域的文化特质有关。而这两个方面,徐州均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地理因素上,这里可谓近水楼台,处于鲁文化辐射的泗水文化圈和儒风南渐的首当其冲之地。就民风论,鲁地“其民有圣人之教化,其民好学,上礼义、重廉耻”,而沛、楚等宋地,“其民犹有先王遗风,重厚多君子,好稼穑。”〔4〕这种情形自然易于容纳鲁国儒文化。所以到了西汉,儒家人才除了齐鲁两地之外,便数徐州为多了。

先秦儒学在徐地传播,因年代久远,资料所限,已难述其详。概略言之,有以下数端值得注意:

(一)孔子曾率弟子过徐地,观吕梁洪,事见《庄子·达生》、《说苑·杂言》等。

(二)孔子曾南之沛地,会见老聃,事见《庄子·天运篇》。

(三)孔子弟子可考国籍者中,宋国有四人,即宓子贱、司马耕、郑邦、颜祖。楚国三人,公孙龙、任不齐、秦商〔5〕。 这些宋楚人士中,很可能有来自徐地者。因为孔子弟子大多数来自鲁国和距离鲁城较近的邻国,而徐地与鲁近在咫尺,投学者必定有之。至于孔门三千弟子中,徐地籍贯者则必不在少数,至秦朝时沛人刘交赴鲁地习《诗》,正是这个传统的延续。

孔子有不少弟子,在后世被加以封号与其师配享从祀,其中冉求为徐侯,奚容蒧为下邳伯、冉公为彭城公,司马耕为楚邱侯、公西点为徐城侯,这些封号把孔门先哲与徐州诸地联系在了一起。

(四)孔子之后,其孙子思以“昭明圣祖之学为己任”,为孔学嫡传。他一度去鲁之宋,并在那里作《中庸》,事见《史记·孔子世家》:“子思尝困于宋”,“作《中庸》”。《论语》载孔子云:“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这段话也见于《中庸》,谓:“吾说夏礼,杞不足征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把“宋不足征”改为“有宋存焉”,这是为宋讳。正是子思于宋作《中庸》的明证。子思生活年代在公元前483—前403年的战国年间,其时宋已迁都彭城,可知子思曾在徐地著书传道。

(五)孟子是继子思之后的孔学传人,生活在战国中期。曾在宋王偃(宋末代之君,前318年称王,34年后亡国)称王时, 游历传播儒学来彭城。《孟子》原书中有孟轲与宋国臣子如戴不胜等人的对话可证。

洎乎秦代,儒学继续在齐、鲁、徐地传播。《史记·孔子世家》:“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祀孔子冢,而诸儒亦讲礼、乡饮。大射于孔子冢……至于汉二百余年不绝。”(从孔子逝年至建汉,约270 余年)据《汉书·儒林传》、《盐铁论》,战国末年荀卿在兰陵讲学,包邱子与李斯俱事荀卿。至秦朝时,包邱子隐居不仕,沛人刘交、鲁人申培、白生等受诗于其门下。包与浮相通,《左传》隐八年经“浮来”,《谷梁》作“包来”是其证,故包邱子即浮邱伯。至秦季世焚书坑儒,禁儒学之业,刘交与申培等“各别去”。陈胜吴广起兵,孔子七世孙孔鲎与诸儒执礼往归之,孔鲋为涉博士,转战于楚宋故地,“卒死于陈下”。〔6〕西楚建都彭城,受到儒士的拥护,刘邦击败项羽引兵围鲁,鲁人犹为项羽守城,鲁城中诸儒尚讲诵习礼,弦歌之音不绝。〔7〕高帝十二年,刘邦过鲁,接见了大儒浮邱伯,是时申培复就学于其师,以弟子从师见于鲁城南宫。〔8〕刘邦并以太牢祭孔, 成为历史上第一位谒祭孔子的皇帝,遂开炎汉王朝尊儒传统的先声。〔9〕

二、两汉徐州的经学流派和人物

经秦火以及项羽火烧咸阳,汉初,儒家典籍曾一度罕见于世。史称:“汉兴,去圣帝明王遐远,仲尼之道又绝,法度无所因袭。时独有一叔孙通略定礼仪,天下唯有《易》卜,未有其他书。”〔10〕经汉初数代朝野共同努力,情况才有了改观。当时儒家经典的传述“厥有三途”,其一曰传之故老,二曰发自孔壁,其三曰得之民间。于是,汉初出现了一批艺专治并传授某经名家的经师:“汉兴,言《易》自淄川田生,言《书》自济南伏生,言《诗》于鲁则申培公、于齐则辕固生、燕则韩太傅,言《礼》则鲁高堂生,言《春秋》于齐则胡毋生,于赵则董仲舒。”〔11〕

从上述史实可以发现,汉初儒经的整理传述成为儒学存在发展的形式,这就是儒学经学化,因而汉代儒学可以纳入经学中考察。而且在儒学倍遭秦政摧残之后,其硕果仅存仍然分布在儒家传统最深厚的齐鲁地区,如马宗霍所论,“故汉代传经之儒,不出于齐,则出于鲁。”〔12〕因此,当汉初儒学以经学形式传播时,又出现了与二百多年前儒学初创时代颇为近似的现象,即仍旧以齐鲁为传播源向周围区域再度播散,当然,这时传播的儒经已融入当下汉代经师们的时代视界和崭新诠释。这个历史的螺旋形重复运动,也给具备地理优势的徐地儒学带来新的发展和机遇。

高帝六年(前201年)楚元王刘交封于彭城, 自此至其子夷王郢客卒于位止,饱受儒学教育的这两代楚王父子,在封国内倡导儒学,稽古礼文,长达近三十年之久,为儒学在徐地的传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中间虽有楚王戊等个别昏庸封王摈斥儒学,但总体上看,两汉徐地的历代楚王、彭城王、下邳王及有关守相,绝大多数都是循规蹈矩,奉行尊儒倡学政策的,其中,不乏治经学出身的王侯守相。从王朝文化政策来看,高、惠、文、景时期兼容并蓄,允许儒学的传播发展。武帝“抑黜百家,表彰六经”,开创西汉儒家官学和儒家政治的格局,这成为徐地儒学崛起必不可少的大环境。

因此在诸多成因的推动下〔13〕,徐地经学历两汉四百年一直兴而不衰,形成了蔚为大观的地方儒学文化。以下按照汉代今文五经及古文经典的学术分野,对徐地经学人物和流派逐一考论〔14〕。

(一)徐地的《诗》学

今文《诗》学分为鲁、齐、韩三家。《鲁诗》创始于鲁人申培。据《汉书·儒林传》,申公年少时“事齐人浮邱伯,受《诗》”。“浮邱伯,孙卿门人也。”

徐地《诗》学,当首推楚元王刘交。刘交字游,沛人,刘邦同父少弟,好书多才艺,少时受诗于荀卿门人浮邱伯,后随刘邦起事反秦。汉六年,刘交立为楚王,是为元王。元王好诗,并缀集解说,著《元王诗》自成一家,班固称东汉时“世或有之”〔15〕,因乏后学而湮灭。从其学术师承看,当与申公鲁诗派相去不远,故可置于鲁诗学派中。

传《鲁诗》的申公,可视为徐地经学人物,因其曾多年仕于彭城传经。史称“元王既至楚,以申公为中大夫”〔16〕,文帝时离开彭城应召去长安为博士,后失官,返楚国“复为中大夫”。前178 年郢客即位为夷王时,以申公为太子戊傅。“戊不好学,病申公”。前155年, 楚王戊与吴谋叛,申公谏,被惩罚为胥靡(刑徒),“申公愧之,归鲁返居家教”,“弟子至远方受业者千余人”。〔17〕

前195年刘邦过鲁时申公曾从师谒见, 故知申公应元王之召来彭城当在前195年之后,文帝前179年登位,而前178年至前174年夷王在位,故知申公在京师为博士时间不超过5年。据此推算,申公先后在徐地仕官传经35年以上,为《鲁诗》在徐地的传播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于申公的著述,《汉书·楚元王传》称申公始为《诗传》,号鲁诗。但《史记·儒林列传》:“申公独以诗经为训以教,无传。”《汉书·儒林列传》亦云独以诗经为训故以教,亡传”。《艺文志》班序称:“鲁申公为《诗》训故,而齐辕固燕韩生皆为之传,取春秋,采杂说,咸非其本义,与不得已,鲁为最近之。”《艺文志》录有申公著《鲁故》25卷,《鲁说》28卷,申公的师法即寓于其中。“训故”与“传”的性质不同,前者是依经文字句作解释,后者则是广征博引,“推诗人之意”以立言,可知《元王传》记载非是。

汉初,徐地治《鲁诗》者,还有穆生、白生和刘郢客。穆生、白生皆鲁人,早年与刘交一道师事浮邱伯,后仕于楚国为中大夫。至楚王戊时失礼于穆生,遂谢病返鲁。郢客,元王子,与申公同赴京从浮邱伯受学。元王薨,太子辟非早卒,文帝乃以宗正郢客嗣,是为夷王,在位四年。《汉书·元王传》载,刘交诸子皆读诗,其他是平陆侯刘礼(刘戊参与七国之叛自杀后,刘礼袭位为楚王)、休侯刘富,沈犹侯刘岁、宛朐侯刘艺、棘乐侯刘调,从郢客治学情况推断,所习《诗》亦应是鲁诗。

元王孙刘辟疆,字少卿,刘富之子,亦治鲁诗。昭帝时为光禄大夫,徒为宗正。

申公的再传后学中,有原籍彭城的韦贤。韦贤五世祖韦孟,彭城人,为楚元王、夷王和王戊傅。韦贤治《鲁诗》,师事博士大江公及许生,宣帝时官至丞相。自韦贤起,世传《鲁诗》,位至三公。宗族至吏二千石者十余人。〔18〕韦贤著有《韦氏章句》,又称《鲁诗章句》,创立了《鲁诗》的韦氏学。

申公三传弟子中的徐地学者,有沛人褚少孙,楚王傅唐长宾,任教于楚的薛广德,三人皆师承王式。褚少孙,宣帝时为博士,续《太史公书》。唐长宾,东平人,“宣帝时博士”。楚王刘延寿继位于武帝天汉元年,宣帝地节元年谋反诛,时在宣帝初年,唐长宾即使在宣帝初立之年为博士,按照汉代仕进的晋升规律,亦不至于马上被任命为诸王太傅。宣帝后期徒其子刘嚣为楚王,嚣在位28年之久,唐长宾所傅楚王当是刘嚣。褚少孙和唐长宾分别创立了《鲁诗》的褚氏学和唐氏学。薛广德,沛郡相人(今淮北市附近),以《鲁诗》教授楚国,至萧望之为御史大夫,提拔薛为属吏。

萧望之任御史大夫在神爵三年,可知薛在彭城教授《鲁诗》年代,当在宣帝前期。薛广德后为博士,参与石渠阁经学会议,位至三公,以直言谏诤闻名。

申公四传弟子中,有楚国龚胜、龚舍。当时人号称为“楚两龚”,皆师承薛广德受《鲁诗》。本传载“楚王聘舍为常侍”,“舍固辞,愿卒学,复至长安”。薛广德于神爵三年去长安,龚舍当即随其师去京完成学业。刘嚣要到某露三年才徒为楚王,所以聘舍的楚王为刘延寿。龚舍后为博士官至谏大夫(哀帝时),数次辞官,归乡里楚国武原“以《鲁诗》教授”,卒于王莽居摄时。龚胜曾三举孝廉,一举茂才,哀帝征为谏大夫,历光禄大夫,渤海郡太守。王莽秉政,龚胜归老乡里。龚胜在任时多次秉《鲁诗》经义谏政议政。及新朝建立,强迫龚胜出任太子师友,讲学祭酒。胜秉持儒家一身不事二姓的气节,绝食而死。“所居彭城廉里,后世刻石表其里门”。〔19〕

元王四世孙刘向,官谏大夫,成帝时受诏“领校中《五经》秘书”〔20〕,亦兼治《鲁诗》。所著《列女传》中大量征引《鲁诗》说,但刘向《鲁诗》学师承不详。

在徐执教《鲁诗》的学者,还有会稽大儒包咸,新朝末年在东海立精舍讲授。包咸师承右师细君,后为东汉明帝师,官至大鸿胪。

徐地的《齐诗》学。《齐诗》创始于齐人辕固,景帝时以治《诗》为博士。徐地下邳翼奉为其三传弟子,元帝时为谏大夫。翼奉以阴阳五行说《诗》,提出“五际六情十二律”的理论。比如他援引《小雅·十月之交》篇,以地震日蚀诸天道解说,藉以论证为政得失。著有《风角要侯》十二卷,书已佚。战国时齐地邹衍之学最盛,创立阴阳五行之学,故齐之儒者多承其余绪,翼奉作为齐学传人,以天道言《诗》的治学途径,反映了《齐诗》学的特点,在徐地几成绝响。

徐地的《韩诗》学。《韩诗》创始于燕人韩婴,文帝时为博士。东海人发福为其七传弟子,西汉末“至大官,徒众尤盛”〔21〕,其余事迹不详。

徐地的《毛诗》学。赵人毛苌传《毛诗》,为河间献王博士,未立于学官。东海人卫宏,字敬仲,师从九江谢曼卿受《毛诗》,曼卿承师不明。卫宏著有《毛诗序》,善得风雅之旨,东汉光武时为议郎。

(二)徐地《书》学

今文《尚书》渊源于济南伏生。其七传弟子有沛人唐林,字子高,师事九卿许商,许商号门人唐林为德行。所习之学,为大夏侯学(夏侯胜所创)中分化出来的许氏学。唐林在新朝时官至九卿,时许商已死,自表上师许氏之墓,“大夫、博士、郎吏为许氏学者,各从门人,会车数百辆”〔22〕,可见新朝时许氏学的煊赫。

八传弟子有沛人唐尊,所受为小夏侯学(夏侯建所创)中分化出来的张氏之学,其师张无故所创,张无故“善修章句,为广陵太博”〔23〕,唐尊官至新朝的太傅。

西汉成帝时,徐州刺史王尊,字子赣,事师郡文学官,治《尚书》修通大义,《两汉学案》以为宗派不详。考本传王尊治狱征引《欧阳尚书》义,知其学承《欧阳尚书》派。西汉末彭城人龚胜亦治《书》,传伏氏欧阳派尚书学,系欧阳生五传弟子。

东汉明、章时,下邳令张禹,字伯达,事太常桓荣,习《欧阳尚书》,在徐地任上且有政绩,开蒲阳陂造福一方,后官至太尉。当时彭城人刘恺亦治《欧阳尚书》,与张禹同师桓荣,后官至太常,论议常引大义,诸儒为之语曰“难经伉伉刘太常”。

东汉章帝时,彭城令杨统治《尚书》,承小夏侯学派。善推阴阳,朝廷灾异多以访之,著《家法章句》、《内谶》二卷解说,官至光禄大夫,为国三老。

《古文尚书》传自西汉孔安国,西汉后期祖籍沛人的刘向父子治此,刘向“以中古文校欧阳大小夏侯三家经文”,著《五行传》、《尚书稽疑》。哀、平间,刘歆请立古文经于学官,其中包括《古文尚书》。东汉东海人卫宏治《古文尚书》,撰《尚书训旨》,已佚。

徐地治《尚书》而师承、派别不明的学者,还有西汉楚国人陆贾、东汉彭城人严畯。

(三)徐地《礼》学

汉代今文《礼》学,即《仪礼》。汉兴,由鲁高堂生传播。五传弟子中有沛人庆普,沛人闻人通汉。通汉字子方,以太子舍人参议宣帝时石渠阁会议,官至中山国中尉。庆普字孝公,师承后仓,创《礼》的庆氏之学,著《礼记》。庆氏学是否立为博士,记载不一。《汉书·艺文志》称庆氏与大小戴三家皆立于学官,但《汉书·儒林传》只提立大小戴博士,不及庆氏学,《后汉书》所记今文十四博士中,也没有《庆氏礼》,所以庆氏礼是否立为博士,颇成疑问,现存史料尚不足以得出最后结论。庆氏礼学后世影响很大,如《开元礼》、《政和五礼》及唐宋诸家礼,大都本诸此。

高堂氏六传弟子有沛人庆咸,为庆普族侄,受学于庆普,成帝时官至豫章太守。

东汉末彭城人射慈、严均治《礼》,射慈字孝宗,治高堂氏派《仪礼》,又治大小戴礼,撰有《丧服变除图》、《礼记音》。严字曼才,兼治三礼(《仪礼》、《周礼》、《礼记》)。

古文《周礼》,本名《周官》,来源较复杂,后人说法很多。东汉马融《周官传序》称:“武帝开献书之路,既出于山岩屋壁,复人于秘府,五家之儒莫得见焉。”《周礼》的传播,与祖籍沛人古文学派首创者刘歆有重大关系。史称“刘歆继承父业,校理秘书,始得列序,著于录略”。唐晏认为,“汉代治此经者极少,以非时王之制也。唯自王莽篡据,莽好依据古文以附会今事,刘歆乃始治之。”〔24〕东海卫宏亦治此,著《周官解诂》。

(四)徐地的《易》学

儒家今文《易》学传自田何。三传弟子中有沛人施仇,字长卿,师从砀人田王孙。拜为博士,宣帝时参与石渠阁会议,创《易》学的施氏之学,著《周易章句》。

四传弟子中,有沛人戴崇,字子平,师事施仇。又有沛人翟牧,字子兄,师从东海孟喜。元帝时为博士,创翟氏之学。

六传弟子有沛人邓彭祖,字子夏,师从五鹿充宗。治梁丘贺学派,创邓氏之学。元帝时官至真定王太傅。东海人殷嘉,亦是田何易六传弟子,官至郎。

西汉平帝时,有沛人戴宾治施氏《易》,梁孝王后裔刘昆师事之。清惠栋考为戴崇的后人〔25〕。施氏《易》学,在汉代影响较大,至西晋永嘉之乱时亡佚。

西汉又有沛人高相治《易》,“其学无章句,专说阴阳灾异”。师承说法不一,“自言出于丁宽”,考丁宽受学田何,著《易说》三万言,训诂举大谊,高氏学与之不类。唐晏云“丁氏之学最古,非阴阳灾异之说也”〔26〕。《隋书·经籍志》载高相师事王璜,是汉初费氏《易》(东莱人费直)的第三代传人。高相创立高氏《易》学,但历两汉未尝立于学官。高相又传子高康,高康以明《易》为郎,王莽时遇害。高氏《易》亦亡佚于西晋。

孟氏《易》(西汉兰陵人孟卿创),在徐地亦有传人,东汉明、章时楚郡太守袁安,字邵公,祖父袁良习孟氏《易》,安少传良学。在守任上,平反坐楚王之狱者四百余家。又有东汉下邳国相甘容治孟氏《易》,事迹不详。

成帝时楚国内史何武,字君公,治《易》,后迁沛君太守,为博士,“在楚时厚两龚(龚胜、龚舍),在沛郡厚两唐(唐尊、唐林),官至三公”〔27〕。何武治《易》师承派别不明。沛人刘向及其长子刘伋、少子刘歆均兼治《易》,刘伋并以《易》教授,官至郡守。但其家族治《易》派别不明。

(五)徐地的《春秋》学

西汉初《春秋》有三家流传下来,即公羊、谷梁、左氏。其中,左氏为古文。

《公羊春秋》的作者,《汉书·艺文志》记为齐人公羊子,唐颜师古据纬书注为公羊高,唐徐彦疏为公羊寿,已难详考。《公羊春秋》属齐学,在汉代的承传授受,大多出于董仲舒,故学者认为“西汉儒者仲舒为大宗”。

董仲舒的三传弟子,有徐地下邳人严彭祖,字公子,师事睦孟,在睦孟弟子百余人中出类拔萃。睦孟子死后,严彭祖专门教授,著有《春秋公羊传》十二卷,《古今春秋盟会地图》一卷,由是《公羊春秋》有严氏之学。宣帝时彭祖为博士,论石渠,历河南、东郡太守、左冯翊,迁太子太傅,为政廉直不事权贵。公羊严氏之学风靡两汉,直至东汉末年渐衰。

仲舒五传弟子有东海人马宫,字游卿,曾任楚国长史,后任丞相司直,青州、九江太守,光禄勋,成帝时为大司徒,新莽时为太子师。

东汉下邳人严沂,治严氏《春秋》,当为严彭祖后裔,官至祝县长。〔28〕

章帝时下邳令谢夷吾,字尧卿,会稽山阴人,治《公羊春秋》,学风角占侯,但不详公羊家宗派,为官清正,长于决狱。司徒第五伦曾嘱班固撰奏议向章帝推荐,因任太守不重威仪被贬任下邳。东汉末年东海人糜信,字南山,治《公羊春秋》,师承不详,撰《春秋说要》,官至乐平太守。

《谷梁春秋》的作者,汉代学者的通行说法是鲁人谷梁赤。相传荀卿传谷梁学于浮邱伯,然后传于汉朝。

汉代徐地的谷梁学者,首推楚人陆贾。清戴彦升等注意到陆贾《新语》一书中,有《辨惑》、《怀虑》、《道基》、《至德》等多篇征引《谷梁》传义〔29〕,其中《至德》篇凡三引《谷梁》,故唐晏指出,陆生固谷梁大师也。

陆贾何以能习得《谷梁》?戴彦升以为,荀卿乃谷梁之初祖也,浮邱伯从受此学,陆贾当闻于浮邱伯。近人余嘉锡进一步推断,高帝过鲁时,陆贾方以客从之定天下,居左右;吕后时邱伯与陆贾同在长安,何为不可以见《谷梁春秋》乎?安知不从之问《春秋》大义?那么《汉书·儒林传》叙谷梁学派为何不载陆贾?余氏认为:“特贾非专门名家,故不列其名耳。”〔30〕

当代学者王利器亦赞同上说,考出《新语》中有不少可以印证荀子之处,如《术事》、《不苟》、《非相》、《王制》、《明诫》等篇,认为陆贾私淑荀子,传《谷梁》。当然从《新语》来看,其学术不专主孔氏,又受黄老之学影响。

徐地《谷梁》学的正宗始师,是仕宦楚国的申公。其学渊源于荀卿,师事于浮邱伯。

申公三传弟子中,有沛人蔡千秋,字少君,千秋师事荣广、皓星公,“为学最笃”。宣帝即位时,千秋为郎,召见,与公羊家学者并说,宣帝善《谷梁》说,擢千秋为谏大夫,历任平陵令,郎中户将,并选郎十人从受。宣帝欲立谷梁博士,会千秋卒,乃征江公之孙为博士。

四传弟子中,有楚国申章昌,字曼君,元帝时为博士,位至长沙王太傅,徒众尤盛,创立《谷梁》申氏之学。祖籍沛人刘向亦属四传弟子。邀帝时奉诏“受《谷梁春秋》于博士江公,大明习”〔31〕。甘露年间,宣帝安排公羊、谷梁两大学派辨学术是非,以名儒萧望之等裁议,两派每方五人,公羊派以博士下邳严彭祖为主,谷梁派有刘向等,结果望之等多从谷梁,由是谷梁之学大盛。

《左氏春秋》的承传,可推源至汉初的张仓、贾谊等。徐地儒者兼治左氏者,有严彭祖,其学说中除公羊外,亦有左氏的影响,撰有《春秋左氏图》十卷,但师承未详。祖籍沛地的刘歆专治左氏,“略从尹咸、翟方进受,质问大义。歆治左氏,引传文以解经,转相发明,由是章句义理备焉。”〔32〕刘向父子治《春秋》宗派不一,“歆数以难问,向不能非间也,然犹自持谷梁义”,传为学术史佳话。刘氏家族“尤珍重左氏,教授子孙,下至妇女,无不诵读者”。〔33〕

彭城人龚胜亦兼治左氏,曾引左氏之义议朱博大不敬罪。东汉末彭城人张昭,字子布,从白侯子安受《左氏春秋》,徐州刺史陶谦辟召,昭不应,遂被执拘。后渡江从孙策为长史,孙权时拜辅吴将军,封侯,著《春秋传解》。〔34〕

东汉徐地人治《春秋》,但宗派不详的,有和帝时彭城靖王刘恭的两任国相:赵牧,字仲师,修《春秋》,师事乐恢(乐恢师承博士焦永,焦永师承不明),后坐诬陷罪入狱,遇赦〔35〕;张皓字叔明,张良九世孙,少游学京师,治律、《春秋》。〔36〕

(六)徐地的《论语》、《孝经》之学

《论语》、《孝经》在汉代末置博士,但也备受重视,至东汉与五经并列为七经。刘向父子作《七略》,在六艺之后即排列《论语》、《孝经》。班固作《艺文志》,将两者列入六艺类,同属经学范畴。汉代经学家多兼治之,但专门名家者少。《论语》在汉初即有齐鲁两家之说,后又有孔壁所出古文。《孝经》亦有汉初今文和孔壁古文之分。

西汉徐地治《鲁论》的,有祖籍彭城的韦贤(师承不详),韦玄成(师从其父),客居楚国教授的包咸(师承右师细君)。

东汉有彭城人张昭,撰《论语注》。

治《孝经》的有下邳人翼奉,撰《孝经翼氏说》。沛人刘向亦治《孝经》。东海人卫宏建武年间官给事中议郎,校鲁国所献古文《孝经》。东汉末彭城人严畯治《孝经》,著《孝经传》。

除以上专门研治某经见长的经学家外,徐地又有不少博习群经,或记载笼统未详其专攻的经学人物,他们的事迹和著述也反映了西汉地方学术的轨迹,故择要述之于下:

西汉时沛籍人刘向是通经类人物,撰有《汉石渠五经杂议》七卷,《五经通义》八卷等。

楚王刘嚣后裔刘般,字伯兴,彭城人,建武八年至洛阳,“修经学于师门”,次年封为菑丘侯,后以国属楚国,束修至行,朝廷以为诸侯表率。其子刘恺,亦精于经学。

彭城令杨统,章帝时在任。“习图谶学,天文推步之术,作《家法章句》、《内谶》”二卷解说。〔37〕

陈留名儒范冉(又作丹)字史云,桓、灵时不仕朝廷,遁身于梁沛之间十数年。范冉曾师事马融,“学通五经,悦《书传》,尤笃《易》与《尚书》。”〔38〕

徐地兼治谶纬的学者,还有楚国广戚人姜肱,字伯淮,“博通五经,兼明星纬,士之远来就学者三千余人”〔39〕。朝廷征召不至,潜身精舍治学,后隐身青州界中,历年乃还。桓、灵时彭城令魏朗,字少英,从博士郤仲言学春秋图纬,又曾在“太学教授五经,李膺之徒争从之”〔40〕。后死于党锢之祸,海内列名党人八俊之一。

东汉末,有沛国丰人张陵,字辅汉,“本为大儒,晚学长生之道”〔41〕。下邳人裴玄,“有学行”〔42〕,后仕东吴至太中大夫。

及黄巾起事,齐地通经大儒郑玄与门人避地徐州,述夫子之志而注《孝经》,徐州牧陶谦接以师友之礼。谦死,刘备为牧,亦尝以师礼事之。

汉末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徐地首当其冲,城落丘墟,学术凋零。文人儒士纷纷南渡,经学也随之南移。

注释:

〔1〕张元济《印行四部丛刊启》。

〔2〕〔6〕〔7〕《史记·儒林列传》。

〔3〕〔4〕《汉书·地理志》。

〔5〕其国别亦有不同说法。

〔8〕《汉书·高帝纪》。

〔9〕《汉书·刘歆传》。

〔10〕《史记·孔子世家》。

〔11〕〔17〕《汉书·儒林传》。

〔12〕马宗霍《中国经学史》。

〔13〕有关原因的背景,拙文《汉代徐州文化探论》述之较详,载《汉文化论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14〕徐地经学人物的认定和收入,有两个原则,一是地方籍贯的经学人物,二是仕宦、教授客居于徐地的经学人物。

认定人物的地方籍贯,原则上以今日徐州行政区相应的地域范围为取舍。由于古今行政区划分不完全迭合,加之许多人物籍贯记载只笼统到某封国或某郡,所以人物的考证、认定只具有相对准确的意义。即使记载详细到县,也有古今政区不迭合的问题。

鉴于西汉东海郡、沛郡等郡,东汉的东海国、下邳国等郡国有部分版图在今徐州辖区内,故凡上述郡国人士而不明其县籍者,一般酌情收入,已明当时县籍而在今政区之外者则不收入。

〔15〕〔16〕〔21〕〔22〕〔23〕〔31〕《汉书·楚元王传》。

〔18〕《汉书·韦贤传》。

〔19〕《汉书·龚胜传》。

〔24〕〔26〕唐晏《两汉学案》。

〔25〕王先谦《汉书补注·儒林传》引。

〔27〕《汉书·何武传》。

〔28〕《隶续》卷二。

〔29〕戴彦升《陆子新语序》。

〔30〕余嘉锡《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辨证》。

〔32〕《汉书·刘歆传》。

〔33〕桓谭《新论》,《太平御览》引。

〔34〕《三国志·吴志·张昭传》。

〔35〕《后汉书·孝明八王列传》。

〔36〕《后汉书·张王种陈列传》注引《益都耆旧传》。

〔37〕《后汉书·苏竟杨厚列传》。

〔38〕《后汉书集解·独行列传》注引《陈留耆旧传》。

〔39〕《后汉书·独行列传》。

〔40〕《后汉书·党锢列传》。

〔41〕《太平御览》卷662引《真诰》。

〔42〕《三国志·吴志·严畯传》。

标签:;  ;  ;  ;  ;  ;  ;  ;  ;  

汉学“徐州经”研究初探_汉朝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