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检查在脑血管畸形诊断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王蓉 郑清铎 邓春兰 刘伟 张镭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目的 探讨MR检查在脑血管畸形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9年6月期间100例脑血管畸形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选患者均接受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MR)检查,同时本组患者采用CT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2种诊断方法的检查进行总结和探讨。结果 病理诊断结果显示,本组患者57例动静脉畸形,24例海绵状血管瘤,19例静脉畸形;MR检查检出病例78例,病灶数量158个,其中常规MRI检出63个,SWI检出95个,MRI检查可见扩张迂曲异常血管团影,SWI检查可见条状、斑点状迂曲低信号影;CT检查检出病例22例,病灶数量48个,大部分边界不清,部分患者混杂密度影。结论 MR检查诊断脑血管畸形,效果显著,能够提高病灶检出率,其总体应用效果明显优于CT检查技术,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MR检查;脑血管畸形;SWI检查

引言

脑血管畸形是颅内常见疾病,发病部位可分布在颅内任何位置,一旦发生脑血管破裂,则会增加出血风险,进而出现脑内血肿,若位置特殊,则会直接压迫到神经系统,造成神经功能损伤,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均带来严重影响。基于上述分析认为,对于脑血管畸形患者而言,加大研究力度,深入分析其诊断方法和效果,对明确疾病,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帮助。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00例脑血管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临床诊断情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所在医院100例经病理学诊断证实为脑血管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对资料中内容进行提取,为本次调查研究提供便利。所选患者均符合本次研究调查纳入病例的标准,本组患者中,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龄28-77岁,均值(58.52±4.52)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头痛、头晕症状,部分患者出现中风症状,5例患者合并癫痫发作情况。纳入标准[1]:(1)有法定监护人且签署治疗同意书;(2)临床资料完整者;(3)符合诊疗标准;(4)无全身性感染或其他全身性疾病者。排除标准[2]:(1)合并其他内外科严重病变者;(2)诊断依从性较低或中断检查者;(3)合并其他精神障碍性疾病者;(4)合并可预见诊疗风险者;(5)合并MR及CT诊断检查禁忌症者;(6)合并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

1.2诊断方法

(1)CT检查方法:选用GE 公司提供的256层螺旋CT扫描机,为患者行CT扫描检查,所选患者均接受颅脑平扫,主要参数:层距6.0mm,层6.0mm,,螺距1,FOV设为(240*240)mm。

(2)MR检查方法:选择西门子公司向本院提供的1.5T磁共振扫描仪,扫描过程中采用8通道头部线圈,使用SE扫描序列,全切面平扫,层厚与间距均wie1.0mm,矩阵144*256,扫描条件T1W1、T2W2、FLAIR、MRA,必要时行增强扫描,做好观察和记录。

1.3观察指标

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本组100例患者MR和CT诊断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并加以对比分析,对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进行计算,同时总结影像学特征,加以分析和探讨,说明MR诊断技术的应用效果。

1.4数据统计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值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病理诊断结果

病理诊断结果显示,本组患者57例动静脉畸形,24例海绵状血管瘤,19例静脉畸形,详见表1。

3讨论

脑血管畸形往往是指先天性脑血管发育不良情况,在临床诊疗中比较常见,根据脑血管畸形患者的临床情况及总体特征,可对畸形状况进行划分。一般认为,多数合并脑血管畸形的患者,其多伴有脑出血,可加重病情,增加死亡风险[3]。在现代医学诊断工作中,根据脑血管畸形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相应指标变化情况,对患者做出明确诊断,在患者诊疗中发挥重要作用[4]。CT和MR均为目前临床诊断脑血管畸形的常见方法,CT技术辐射小、诊断速度快,临床应用更为广泛,但是CT脑血管成像图像而言不够清晰,对临床判断患者病情带来一定影响。MR在诊断脑血管疾病中具有广泛应用,该技术分辨率更高,可对脑血管畸形早期病理改变加以观察和分析,同时也能扫描到颈内动脉细微部位,提供立体三维血管图像,可及时观察到病灶及分布位置,并且明确病灶波及范围,揭示患者脑部组织变化状况[5]。

本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病理诊断结果表明,本组患者57例动静脉畸形,24例海绵状血管瘤,19例静脉畸形;其中,MR检查检出病例78例,病灶数量158个,其中常规MRI检出63个,SWI检出95个,MRI检查可见扩张迂曲异常血管团影,SWI检查可见条状、斑点状迂曲低信号影;CT检查检出病例22例,病灶数量48个,大部分边界不清,部分患者混杂密度影。上述研究结果与文献[6]报道内容基本相同,进一步说明本次调查所得结果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同时也提示临床,与常规CT检查技术相比,MR检查技术诊断脑血管畸形,临床效果更为明显。但是,多年临床实践经验认为,MR诊断技术虽然应用效果明显,且诊断更为准确,但是MR诊断方法检查时间相对较长,同时需要较高的检查费用,针对急性脑血管破裂患者,需要为其寻找更加快速的诊断检查方式,以明确诊断,为临床制定诊疗措施提供更多便利。而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则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尽量为其制定安全、高效且准确的诊断方式,为其节省医疗费用。

综上所述,MR检查诊断脑血管畸形,效果显著,能够提高病灶检出率,其总体应用效果明显优于CT检查技术,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曹航涛,江黎.探讨CT与MR检查在脑血管畸形诊断中的临床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6):158-159.

[2]王红杰,黄建业.脑血管畸形致猝死的法医病理特点价值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4):43-44.

[3]李依明,李玉舟,隋愿,等.CT与MR检查在脑血管畸形诊断中的临床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28(04):815-816.

[4]陈晓光.CT联合MRI诊断隐匿性脑血管畸形的价值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39(18):2158-2159.

[5]冯奇.常规MPI及MPA结合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对脑血管畸形诊断的价值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7):32-33.

[6]陈月洁,黄砚玲,丁泽,等.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脑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5,32(01):97-98.

论文作者:王蓉 郑清铎 邓春兰 刘伟 张镭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4

标签:;  ;  ;  ;  ;  ;  ;  ;  

MR检查在脑血管畸形诊断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王蓉 郑清铎 邓春兰 刘伟 张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