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语境下的大学生翻译能力建构论文

新时代语境下的大学生翻译能力建构论文

新时代语境下的大学生翻译能力建构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 肖士钦

摘 要: 翻译是发生在具体语境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涉及各种知识、技能和思维能力的综合应用。翻译能力的发展是一个多方面因素综合提高的过程。因此,在翻译能力的构成尚无定论时,我们尝试从翻译的这个本质属性出发,尝试在新时代语境下描写、考查大学生的翻译能力建构。

关键词: 新时代 翻译能力 描写

一、引言

翻译活动正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我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长期以来处于世界文化的中心位置,属于文化强势一方,对外来文化的需求和接受显然不符合这种地位下的文化优越感和自豪感。中国文化的这种地位和特点,决定了翻译文化通常处于整个民族文化系统的边缘位置。

近代以来,中国国门大开,与世界文化发生联系,由于国家实力和生产力低下,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系统中处于边缘位置,从文化的输出者成为输入者,但文化系统仍相对稳定。直到清朝末年,国将不国,大批仁人志士将救国图存的目光投向西方,发起了大规模的翻译活动。“不久,政治和意识形态的中心系统奔溃”,以西方文化为对象的翻译活动逐渐达到顶峰,翻译真正成为中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语言文化的原动力,翻译系统走到中国文化多元系统的中心。

20世纪中叶起,中国开始走上民族振兴的道路,国家意识形态、民族心理、社会文化等全面复兴,文化也开始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出现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并期待有所表现,大步向前。“毫无疑问,中国文化目前有一次面临转型的历史任务,史无前例的涉外规模及多元文化融合也必然给翻译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二、新时代语境

“在文化的一个范畴里碰到的现象,必须放在构成整体文化的现象中去观察,才能理解。”在我国,社会文化大语境历经变化,将影响翻译行为的多种社会文化因素纳入视野,才能做出全面的解释。因此,我们尝试对这个复杂概念的构成部分中影响和制约翻译活动的方面进行观察。

首先,意识形态的变化。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奋斗,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之林,正走在实现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在这个过程中,整个民族的忧患意识已被强烈的复兴意识所取代。“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提出说明,我们的文化自信大幅提高,这是新时期中国文学多元系统的转折点。此时,“源语地区推出(现当代中文小说)时希望将高水平的作品呈现于外域,弘扬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体现了翻译活动发起人的立场、意图,这无疑是主观、受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的。

最后,翻译职业化。翻译就本质而言是一种应用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它的职业化是可以预见的。在全球化趋势下,市场对翻译的需求不断增加,翻译这一古老的人类活动越来越职业化。自巴黎和会拉开口译职业化的序幕以来,各种跨国组织、活动对笔译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笔译也逐渐职业化。终于,国际译联在1963肯定翻译的职业地位。随着世界进入信息化时代,新技术大大改变了信息沟通与传播的形式,传统的文学翻译逐渐让位于非文学翻译,职业化翻译市场形成。

首先是要准确定位政策性农业保险。我国虽然有相关条例和规定体现了国家对农业保险的重视,但是对于长期发展规划定位并不明确,在一些细节问题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农业保险的未来发展。所以,政府要尽快制定符合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和地区特点的相关法律制度建设、明确政策性保险的经营原则、目的和定位。通过完善的法律制度规划,扭转目前的农业保险发展的不利局面。

从空间形态来看,这一时期的美术馆在建筑内部空间上,呈现出多元化和自由性特征,建筑平面形制彻底摒弃了传统美术馆建筑中的对称性和向心性,没有固定模式,总体呈现为匀致化空间布局,注重参观者漫游的体验感;在外部空间上与城市之间的联系则更为紧密,呈现出了显著的开放性特征;在功能上则趋于复合化,集多种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功能于一体,公共服务功能的比重也显著增加,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公共服务空间的面积达到了总面积的37%。以上变化使美术馆实现了从诞生初期的“国家叙事”向“日常叙事”的转变。“使短期的事件影响力转化为长远的日常影响力,是艺术博物馆建筑问化取向的重要方向标[13]。”

其次,中国文化自世界边缘走向舞台中心。从世界文化系统来看,中国文化经历了“位处边缘,自给自足”“走向世界的边缘”的阶段。这时候,中国文化经历了从不假外求、向域外辐射,到被迫与世界文化发生联系、主动接受西方先进文化的转变;翻译活动也从中国文化里的边缘位置,到主动参与危难时刻主体文化的重构,并且一直新中国成立。中国文化出现新的转折,使得相对独立的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联系起来,甚至成为其组成部分。

我们在这里只指出了国内语境的变化,但翻译活动从来就是跨文化的活动。因此,在合适的时候,我们应当把视线转向世界文化这个大系统,这也与我们当前文化走出去的诉求相呼应。

原理搞清楚了,还要考虑实际的可操作性,回归函数通常是未知的,回归分析的任务是根据数据去估计回归函数.很多情况下都是假设回归函数是线性的,更复杂的情况估计难度更大,例如也可能用形如a+bx+cx2的二次函数进行拟合,那样将涉及3个系数的估计.

从喊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口号之后,我们对翻译活动的认识、要求,从帮助引入世界先进技术知识,转变为中华文化以平等姿态向外传播的助推器。中国历史上的几次翻译活动高潮都有一个共同点,即翻译对象主要是外来文献。但是,如今我们愈发关注中国文献外译,让中国文化走出去。那么,我们的翻译能力是否能承担起重担呢?

翻译的概念内涵发生变化。我们过去更多关注翻译的技术层面,如直译与意译、归化与异化之争等,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左右,翻译研究发生变化,从单纯的语言层面扩展到文化层面,权力、解构、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概念进入到翻译研究的视角,极大地扩展了翻译的内涵。另外,翻译的对象、形式也发生改变——对象从宗教文献到文学经典,再到实用文献;形式从“书房到作坊”——说明随着社会文化的改变,我们对翻译认识程度不断加深。在我国,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翻译研究开始出现根本性的转折,这种变化从翻译学学科意识的觉醒、翻译研究理论系统化和视角多元化等便可以体现出来。西方翻译理论也自我国实现改革开放政策后,由国内外学者大量引入国内,如对等理论、语义翻译理论、多元系统论等。这些当代国外翻译理论的介绍和引入,加之跨学科研究如火如荼地开展,极大地扩大了国内翻译研究的视野,刷新了国内的翻译研究面貌。

如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不再是世界体系的边缘旁观者,中国文化迎来了走出去的历史机遇。但是,鉴于文化贸易逆差的情况存在已久,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目前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而在西方,“涵盖语言、文学、翻译、大众传播、流行文化等多种文化现象的文化研究,已逐渐形成一个炙手可热的、由多个相互关联而又互不隶属的(跨)学科组成的(超级)跨学科,而且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西方人文学术研究的中心系统”,那么我们要如何赢得竞争,走向中心呢?

三、新时代语境下翻译领域的变化

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预警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检查架空输电线路在空间产生的电场强度,通过算法计算出测量点与导线之间的距离。相对于入侵的物体,运行中的输电线路中的任意一相可以看成无线长直导线。架空输电线路的工频电场是一种准静态场,工频电场由电压产生。

翻译职业化的发展革新了人们对翻译的认知,翻译研究和教学出现转折。对职业化翻译而言,翻译与社会、经济、政治等关系愈发密切,不再是单纯的语言转换活动。当传统的文学翻译占翻译生产的份额降至约1%时,职业化翻译活动的研究必须紧跟形势,市场会要求翻译活动必须符合某些“经济原则”。新的问题产生,职业化下需要译者具备什么样的翻译能力?如何培养职业化的译者?职业翻译伦理如何构建?这些都不是以学术性为主的传统翻译研究能解决的。

四、新时代语境下的大学生翻译能力建构展望

1.翻译能力应该是多元化、系统化的

事实表明,基础的翻译能力是不足以胜任市场化的翻译活动的,合格的翻译能力必须是职业化的。在基本的语言转换能力以外,面对现代化的翻译过程,如团队协作、技术手段和职业道德等也是译者要具备的职业化翻译能力。另外,市场对翻译的需求大部分集中在专业化的知识,涉及各行各业,所以掌握专业领域的术语和知识也是适应职业化翻译时代的需要。

2.翻译能力应该是职业化的

就目前研究而言,翻译能力的构成尚无定论。但可以确认的是,它是有一系列相关联的子能力构成的。同时,对翻译能力的认识也是随着翻译认识程度的加深而加深的。过去的研究认为翻译能力主要由双语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转换能力构成。如今,我们认为运用策略解决问题和发挥心理素质和技巧的能力也应该位列其中。翻译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翻译能力的构成也是多元化、系统化的。

考察人类历史上的翻译活动可以发现,翻译存在于整个人类社会、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始终,对它的认识也与当时社会文化大语境下的认知理解水平相适应。

3.翻译能力应该是阶段性的、可成长性的

从前文的论述可知,翻译能力的构成非常复杂,各种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补充,但并不保证一者的习得能带动他者的提升,它们在各自语境下的发展是不同步的,并且重要性也不一致。所以,翻译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大学阶段,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的翻译能力在能够胜任真实场合的翻译活动之前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在大学阶段培养的翻译能力要保证学生对未来将面临的任务有一定的技术上的、策略上的准备,在旧基础上构建新知识,保证学生翻译能力不断发展的可能性。换言之,大学生的翻译能力应该是可成长性的。

4.翻译能力应该是立足本土、面向国际的

历史上,中国一直是作为译入国,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翻译文化接受环境,异域文化、意识形态、诗学规范等有足够的在其中有足够的生存空间。那么,当中华文化要走出国门,我们的文化、意识形态、诗学规范等,能否获得同样的生存空间呢?或许,译入与译出的失衡现象、国内名著经典国内外学者的译本海外接受认可度等事实说明,我们在译出方面还没有做好准备。在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大学生的翻译能力也有不同的要求,因为译入和译出是两个不同的方向,前者看重理解,而后者的表达是一个关键。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翻译能力的提高并不等同于译者能力的提高,后者更多的是具备一定翻译能力的主体在职业场合不断实践总结形成的面向翻译活动的职业能力,体现译者逐步形成翻译思维和素养。因此,通过提高翻译能力只是我们的初级目标,还需要通过实践提高译者能力,这也是我们大学英语翻译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同样,如果权利用尽规则不适用于这些产品的话,意味着这些产品经专利权人同意而售出后,在流转过程中上面仍然存在着专利权,该专利权最多只是默示许可给了买方及其下游买家。专利权人将对该商品保持着绝对权意义上的权利——即对该产品仍然享有专利权这种对世的无形财产权利,这显然不利于产品的流转和对其他买家有形财产权的保护。

五、结束语

Christina Schäffner认为翻译有以下特点:复杂性、异质性、近似性、开放性、创造性、情景性及真实性。翻译人才的培养归根结底还是翻译能力的培养。翻译能力的发展就是学习者从自身经验、能力出发,通过经验的不断累计,有意识地针对具体情形进行分析、规划。这一过程受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的影响,如意识形态的变化导致翻译方向改变和研究转向加深对翻译能力的认识等。所以,大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新时代语境的考量,这对我们充分认识翻译、提升翻译研究和人才培养质量,是一个先决条件。

参考文献:

[1]EVEN-ZOHAR,Itamar.Polysystem theory(revised)[J].Papers in culture research,2005

[2]谢天振.现行翻译定义已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对重新定位和定义翻译的几点反思[J].中国翻译,2015

[3]张南峰.文化输出与文化自省——从中国文学外推工作说起[J].中国翻译,2015

[4]穆 雷,仲伟合,王巍巍.从职业化角度看专业翻译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J].中国外语,2013

[5]黄德先,杜小军.翻译的职业化及对翻译研究的影响[J].上海翻译,2010

文章编号: ISSN2095-6711/Z01-2019-15-0234

(本文系2018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一般项目“应用型大学非外语专业翻译人才培养研究——基于非外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调查”,项目编号:18C1409)

作者简介: 肖士钦(1991—),男,汉族,湖南衡阳人,硕士研究生,湖南交通工程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大学英语教学

标签:;  ;  ;  ;  

新时代语境下的大学生翻译能力建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