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分析论文_法加信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分析论文_法加信

法加信 山东省胶州市第二十八中学 266319

摘 要:本文主要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现状为主要依据,从“丰富教师知识储备、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加深对课程教材的研究、抓准课程融合点,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对教学方式进行灵活选择”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 融合

目前,在初中课程设置中,由于道德与法治课程和社会实践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工具,也是学校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途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对教学设计进行完善、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使学生可以获得真实的感知,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本文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进行深入分析。

一、丰富教师知识储备,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状态

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师生属于学习的共同体。因此,教师需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加强对该学科的认识,对学科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关联性进行钻研,从而对知识储备进行扩充,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并且,教师还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心理健康状态足够的重视,为学生创造一个平等、和谐、互助、有爱的心理适应条件,在保证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和洞察学生心理动态的基础上,多和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挑选合理的教学模式,激起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并且,教师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使学生可以凸显出自身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足够的关心、肯定、鼓励,进而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针对学生存在的心理波动,教师需要及时进行疏导,使学生可以以一个平复的心态,来面对生活和学习。

二、加深对课程教材的研究,抓准课程融合点

教材是学生和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并且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为教材的使用者,并且也是教材的开发者与建设者。道德与法治课程和其他课程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主要是把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作为重点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实际教学前,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认真解读,对教材进行整合,并尝试着驾驭教材,时刻关注学生的烦恼与需求,加强对知识的运用。灵活运用实际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对道德与法治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点进行发现。准确挑选教学的切入点。

比如,在教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守护生命》这一课时,教师通常把教学目标简单的布设为爱惜健康,拒绝不良生活习惯。但若是同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此课的教学目标需布设为爱惜身体、健康成长,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能够通过形象且真实的教学案例拓展学生视野,指引学生正确认识生命,体会健康的珍贵之处。在课上,教师需大力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若是他们遇到问题教师需要及时引导,帮助学生梳理探讨思路,进而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

三、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对教学方式进行灵活选择

初中生年龄较小,其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学生的心智还没有发育完全,虽然学生在自主性、自控性、自觉性方面发育得不够好,但是其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处于主导位置,学生只能被动的进行学习,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难以有真实的体验。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状态,利用多种教学模式,来影响学生的情感与心理。

由于道德与法治的课程主要是以学生的生活为主,其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开放性,因此在教学活动设计时,教师注意避免拘于形式。针对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其生活经验较少,教师可以利用学生书写的生活现象,进行情景的创建。并且,在进行生活常识的传授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使学生可以快速地融入和适应学校生活。针对中年级的学生,教师需要做好前期的铺垫,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小型的情景活动和群体活动以及小组讨论等。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针对高年级学生,由于其生活经验相对较为丰富、认识水平不断提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生活化的活动,使其在活动中进行自我感知与调节自身,从而形成良好的品质。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其实促进学生心身健康成长的关键,并且也是使学生形成良好人格品质的主要途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实际情况,通过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把心理健康教育巧妙融入到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通过对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以及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有效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使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参考文献

曾婷婷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18,(Z5),90-92。

论文作者:法加信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45总第3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  ;  ;  ;  ;  ;  ;  ;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分析论文_法加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