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和功能论文_李昊哲

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和功能论文_李昊哲

李昊哲 河南省郑州一中1804班 450000

摘 要:本文对微信公众号的现状及其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微信公众平台的使用情况作了分析,并在此分析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使用微信公众号的时候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微信公众号 移动学习 功能

一、什么是微信公众平台

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为公众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通讯方式,丰富了公众的日常生活,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源,为学习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成为生活的新潮流。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让移动学习成可能。由于互联网的全球性,通过网络学习拓宽了知识面,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和老师所能提供的学习资源,而是可以同全世界的人交流,拓宽了公众的视野。网络也能为公众提供一个虚拟的平台,这个平台可以帮助他们实现一些在实际当中无法实现的想法。这几年微信的迅速崛起,为网络学习又增添了新的色彩,微信公众号成为大众亲睐的对象。使得学习方式从电脑端转移到了移动端。这一方式的转变,使得网络学习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能够进行网络学习的人群也随之扩大。

微信公众平台,简称weChat,曾命名为“官号平台”“媒体平台”,最后命名为“公众平台”。微信在开通公众平台时就已经有了上亿的用户群体,通过对自己用户价值的挖掘,能够为这个新的平台增添更加优质的内容,创造最佳的服务,最终形成一个全新的环境,这是作为平台发展初期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公众平台也可以作为自媒体活动的平台,也就是进行一对多的媒体活动。商家可以通过申请公众微信服务号,在服务号平台展示商家的信息,如微官网、微会员;或是展示商家的一些活动,如:微推送、微支付、微活动、微报名、微分享、微名片活动。这样的方式已经形成了一种主流的O2O互动营销方式。

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在微信基础平台之上新增加的功能模块,于2012年8月23正式上线。在这个平台上,任何个人和企业都可以打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并可以在微信平台上向特定的用户群发文字、图片、语音等信息,与任何一个用户及用户群体进行全方位沟通、互动。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可以最大化实现对微信的应用,充分展示自已的特点,甚至使自己的特点发展成为一个新的品牌。

二、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历程

微信公众平台2013年6月新增自定义LBS数据功能,2013年10月19日微信LBS图文回复是可以由商家自主设置店铺位置显示,用户提交当前所在的位置后,就可以找到周围最近的商家店铺。开启此功能,发送位置就会回复自定义的LBS数据,根据设置的标签,还可以输入“附近+标签(关键词)”看查询结果,还可以输入“附近300米+标签(关键词)”看查询结果等。

微信公众平台主要是面向名人、政府、媒体、企业等机构推出的合作推广业务。在公众平台里可以通过相应的渠道将商品等推广给线上的平台。微信公众平台在2012年08月23日正式上线,之前称之为“官号平台”和“媒体平台”,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形式,形成一个不同的生态循环。用户在某个App中看到了一些精彩内容(比如一篇文章、一个视频,一首歌曲等),如果他想转发给好友,点击“分享给微信好友”,好友就会收到相应的信息,点击就可以查看信息,当然也可以使用相应的App来查看发送的内容(如果没有安装App的用户系统将会提示下载安装)。另外,用户也可以把自己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里,只要点击“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就可以把刚才看到的内容分享出去,好友就可以在朋友圈看到你所分享的内容了,操作非常简单。

微信在2013年8月5日从4.5版本升级到了5.0版,同时微信公众平台也做了很大的调整,微信公众账号分成了订阅号和服务号两种。服务号主要是为组织(比如企业、媒体、公益组织)运营的,订阅号主要是为组织和个人运营的,但是个人不能申请服务号。

三、微信公众平台的影响

微信公众号的内容推送一般都是定时的,如果关注一个公众号的时间久了,就会形成一个一到某个时间就去看这个公众号内容的习惯。比如:关注了几个不同的公众号,这几个公众号每天推送内容的时间有所不同,这样在不同的时间可以看到不同的公众号推送的内容,在这几个固定的时间里就会形成阅读的习惯,每天到了这个时候就自然会打开公众号阅读里面的文章。

公众号的内容的另一个特点是短小精悍,阅读一篇文章并不会用太长的时间,内容也是通俗易懂的,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去研究其中的内容。利用一些零碎的时间就可以完成阅读任务,充分利用了各种碎片时间。平时我们也很难抽出大量的时间去阅读,零碎的时间反而有很多,公众号的这种经营模式正好满足了我们的需求,因此大学生对公众号的关注度也在不断上升,成为了公众号的主力军。

四、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及使用时的注意问题

1.微信公众平台的优势。

微信公众平台操作简单,推送的内容丰富,交流起来方便,消息的专业化程度高,所以特别符合青年群体,比如在消费理念、生活、交流方式上,尤其是大学生中,深受其追捧。

有以下几个特点:

(1)操作的便捷性。用户只需要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扫描平台的二维码或是直接搜索平台的微信号即可马上关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推送内容的的丰富性。普通的微信公众号只可以发送文字、图片、语音这三种内容;而认证之后的平台则拥有更多的权限,可以发送更丰富多彩的内容,包括单条信息,单条信息可以是专题也可以是多图文信息,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推送信息的高度集成。

(3)消息推送的精准性。微信公众账号通过后台可以对用户进行分类统计,根据不同的用户推送不同的信息,使信息更加精确。

(4)线上推展活动。微信公众平台可以通过在后台用编程的方式进行控制,开展一系列的微活动。例如发送优惠券、开展刮奖活动、用积分兑换商品等。并且也可以分期开展不同主题的活动,用户可以反复参加,并可以推荐给朋友一起参加,提高平台的关注度,形成更好的宣传效果。

(5)极强的学习新模式。利用微信的即时通信技术,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接收信息,为移动学习提供平台支持。教师可以把相应的学习内容用文字、视频、语音的方式发送给学习者,也可以用链接的方式把答案上传到另一个相关的页面,方便学习者的学习,这样学习者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

2.通过微信公众号获取丰富的内容。

微信可以关注公众号,这是微信很重要的一个功能。公众号的内容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电影、图书、旅游等。这些公众号一般每天推送三四篇相关内容,更新即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性地关注自己喜欢的公众号,通过公众号每天能了解到最新的消息。这对于课余时间相对比较多的大学生来说更是一项福利,他们可以通过这些公众号推送的消息了解最新的电影,也可以看到一些精彩的影评,或者看一些对时事新闻的最新看法,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层面和深度,同时也可以了解到一些更加专业的人士看待问题的方法。

另一方面,大学生经常会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这个时候也可以关注一些引导大学生创业或是励志的故事,随时为大学生们加油打气,增强自信心。能够充分利用到微信公众号的这一功能,将会极大限度地拓宽大学生的眼界,丰富他们的知识与胸怀,即时地了解到当下最前沿的信息,所以微信公众号深受大学生的喜爱。

3.群发消息。

群发消息是公众号最重要的功能之一,不过在群发消息时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内容质量。在这里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版权问题。为了保护原创内容,微信官方于2015年1月22日针对微信认证的媒体号推出原创功能,可群发带有“原创”标识的文章。不久后微信又针对原创作者推出了原创文章管理的功能,在微信后台就能查看文章被转载的次数和已经转载的公众号,并且直接在后台就能进行批量举报。所以在发转载文章时一定要分清楚哪些是可以转载的、哪些是需要授权的。一般来说以下几种类型的文章是可以转载的:

(1)专业团队拍摄的短视频和网友自拍娱乐的短视频。

(2)公益性质的文章。

(3)有标明可转载的文章。

(4)网络上已经流转已久的文章。

以下类型的文章是一定要与作者进行沟通,经过作者的同意才可以转载的:

①微信中标识为“原创”的文章,微信后台的内容匹配系统很容易识别,哪怕是引用其中的一段也会被识别出来。针对这种情况,为了满足原创公众号与转载公众号之间各种不同的转载需求,公众平台新增加了授权转载功能,也就是白名单功能。原创公众号可以给予某些账号修改文章和不显示转载来源等转载权限。

②专业性的文章。比如:IT行业的一些技术文章。

③知乎、豆瓣等一些网站上的内容。知乎甚至成立了一个维权小组,专门来举报在微信公众号上抄袭内容的公众号。

④小说、杂志等各种期刊上的文章。

如果需要转载上面类型的内容,一定要先与原创作者进行联系,并在得到许可的情况下才可以转载。特别是微信中有“原创”标识的文章,这种文章一定要慎重转载。

4.微信公众号也为公众提供了更多的创业机会。

微信公众号是一个属于自己的平台,而且这个平台是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平台,也是一个门槛相对较低的平台。公众不仅可以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公众号,更重要的是还可以申请属于自己的公众号,利用公众号做属于自己的品牌,比如可以做一个专门为用户提供游戏的微信公众号,并利用这些游戏来增加公众号的粉丝量。目前当公众号的粉丝量达到一定的数量之后就可以获得运营的广告费收入。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游戏的关卡中设置一些收费关卡,或是设置一些收费道具,都可以作为营利的方式。利用微信公众号的这一特点,公众完全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特长,把公众号作为一个创业的基础,为以后的创业之路提供一个创业方向。

参考文献

[1]傅钢善 李婷 3G时代基于专家系统的移动学习模式[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0:6。

[2]袁磊 陈晓慧 张艳丽 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学习研究——以“摄影基本技术”课程为例[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4-7。

[3]刘建设 李青 刘金梅 移动学习研究现状综述[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07:5。

[4]庞文英 微信公众平台从入门到精通[M].百度:百度阅读电子版制作。

论文作者:李昊哲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2月总第26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0

标签:;  ;  ;  ;  ;  ;  ;  ;  

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和功能论文_李昊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