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论文_周国辉

当前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论文_周国辉

湖北世海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 441200

【摘 要】随着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不断进步,岩土勘察工作者不仅要有厚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掌握新兴的勘察技术,提高工作质量。本文从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结合岩土工程分析,探讨了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存在问题

地质勘察对于一个建筑体来说是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的基础工作,充分的做好地质勘察对建筑工程质量和进度控制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勘察的技术手段比较单一。岩土工程勘察时需要采用多种手段进行地质勘察。然而目前从事岩土工程勘察的一些单位在进行勘察工作时,仍然按照老式的勘察手段进行地质勘察工作,并没有做到新老方法的有效结合,同时,勘察报告也只强调定性分析,却忽略了分析有关的定性评价数据。从而严重影响了勘察工作效果。

1.2 野外勘察工作质量有待提高。

一方面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有相当大部分的岩土工程勘察单位开始采用自负盈亏的经济制度,它们只想到了自己眼前的经济利益,却并没有注重勘察工作的质量,这样,最终导致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整体质量的下降,更严重的是,个别岩土工程勘察单位为了能够获得勘察任务,在做预算造价时故意压低价格,同时勘察单位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不得不把工作量进行缩减,必须或是应该进行的勘察工作不去做或者少做。而且,如果记录勘察工程资料人员的职业素质比较低,也会降低勘察结果的真实性。在实际野外勘察中,很多现场负责人为了减少工作量、减少工期,岩土样本没有按照规定进行采取,如样本量不够,不够代表性等,并且记录人员没有按照规定进行记录,数据错乱,负责人最后也不进行检查。这些没有职业素质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岩土勘察工程的最后结果。

1.3界面的划分问题和地质的形态问题及岩土的参数。主要按岩土体和岩石风化程度划分,不良地质体的地质界面以及地质构造和软弱结构面的判定等。有空洞、不明的地下物体和分布的状况、埋藏的位置深度的确定。主要是难于取到原状岩土样和难于进行室内、外试验的岩土层即风化岩、残积土和粗颗粒土等。

1.4勘察报告内容不完整,形式不规范。岩土勘察工作结束后,我们还要对勘察结果及整个过程进行总结,写一套完整的勘察报告。但是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很多公司的总结人员不具有岩土勘察工程的专业性,对岩土勘察工作没有系统的认识,使他们写出的勘察报告没有专业性,而且也不够详细。如有的勘查报告只写出了勘察结果,对于勘察过程和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没有写出等。而且由于许多工作人员工作没有条理性,摆放勘察结果及数据错乱不堪,这样也严重影响了勘察报告的书写内容。

2.岩土工程分析

2.1地基均匀性评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高层建筑地基均匀性评价按《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90之规定进行,但对一般建筑,GB50021-2001规定要求进行地基均匀性评价,但没有给出相应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许多单位参考高层建筑地基均匀性评价的方法进行评价,目前,许多专家认为这种评价方法不太合理,需要各地区定制相应的评价方法。

2.2基础方案的选择。在基础方案的选择上,勘察人员应同设计人共同分析研究,从多个可行方案中选取既经济又合理的方案。现大多勘察单位图省事,既不与设计协商,也不多考虑工程造价,仅提供单一的基础方案,设计方也不问原由,拿起就用,可能给工程造价造成很大的影响。另外,基础方案的选择应依据场地地层情况,并结合地区经验两方面综合分析,忽视任何一方面均可能造成错误。

2.3地震效应问题。对丙类建筑可依据地层值估算场地地层剪切波速,但对重要建筑必须进行波速测试。但有的勘察单位用一句“根据地区经验”来确定覆盖层厚度,判定场地类别,这将对工程的抗震造价有很大的影响。另外,地基处理后剪切波速、场地地基土类别及场地类别是否会发生变化呢,这在岩土工程评价中很少给予重视。对饱和粉土或砂土进行液化初判时,地下水位的选取应为设计基准期内年平均最高水位,也可按近期内年最高水位采用,但很多单位则采用勘探时量测的水位,这是不合理的。

3.探讨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3.1加强技术人员的能力。不断加强勘察技术人员的再教育以及技术培训,并且形成一种定期制度,促进人员知识的更新。勘察单位必须施行内部岗位轮换制度,促进勘察技术的交流和知识渗透,尽可能地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各种相关的学术活动、讲座,达到扩大勘察技术人员的知识广度和深度的目的,强调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以提高他们的技术综合能力。

3.2应用先进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改变岩土工程勘探技术的单一,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地质勘探。应用数字化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利用岩土工程数字化建模方法及利用基于GIS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等。

3.3加强特殊地段的管理。如果顶板破碎或过构造带,施工人员进入工作面煤壁工作时,必须先敲帮问顶并在工作地点上方用大板封闭好,防止矸石向下滚落。

3.4加强监督与管理,推行监理体制。要想做到对勘察市场的有效监督与管理,就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1)要严格审查和管理勘察合同和勘察纲要,避免越级和盲目勘察的现象发生;

(2)要对勘察的现场工作做好监督工作,避免打假孔或者不规范的编录试验;

(3)要加强审查工作,特别是对勘察报告的审查,要逐一审查勘察成果报告的勘察质量、数据分析等,尤其是对基础选型的论证过程、施工建设等,避免勘察成果报告中只有描述,没有深入分析的现象。因此,岩土工程勘察单位要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同时政府要加强对勘察市场的监督与管理,推行岩土工程的监理体制,保证勘察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3.5 妥善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对于岩土工程技术人员而言,扎实的理论和丰富的经验、良好的工程判断力均是尤为重要的。在学习和运用理论的过程,要注意隐藏在公式和规律背后的背景知识和真正实际内涵及其假定边界条件。而积累经验的过程可分为分析学习与预测→现场观测→对比分析、预测和现场观测结果、分析、评估和总结三大过程。总之,经验积累与理论是相辅相成的。岩土工程勘察中的理论与实践,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偏倚任何一方都将失之偏颇。

在多年勘察工作中实际遇到一些常见问题,在此列举意在能够提醒广大勘察人员,避免类似问题在日常工作中发生,给工程设计、施工提供详实、科学、准确的地质依据。全面掌握岩土工程的规章制度,仔细地开展勘察工作,不断积累工作经验。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问题,同时加强技术的创新,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姜明友.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

[2]李柬乐.岩土工程勘察[M].北京:黄河水利出版社.2004.

[3]王吉元.浅谈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存在问题与解决措施[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0年08期.

论文作者:周国辉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5

标签:;  ;  ;  ;  ;  ;  ;  ;  

当前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论文_周国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