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周永论文_周永

(河北省迁安市首钢集团有限公司矿山医院 064404)

【摘要】 目的 分析综合康复治疗法在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7 年1 月至2019 年5 月62 例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作为研究资料,随机平分为两组,31 例接受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31 例接受综合康复治疗,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FMA评分和ADL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54 %,对照组为80.65 %,P<0.05。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可有效提高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梗死;综合康复治疗;上肢;痉挛性偏瘫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spastic hemiplegia of upper limbs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between January 2017 and May 2019, 62 patients to the hospital for treatment of upper limb spastic hemiplegia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as research materials, random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31 cases of conventional therapy, as control group, 31 cases of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s observation group,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of upper limb movement function, daily life ability and therapeutic effect. Results FMA and ADL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P<0.05). The effective rate was 93.54 %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80.65 %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spastic hemiplegia of the upper limbs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has significant effect on improving the upper limb motor function and daily life ability of patients, 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 cerebral infarction;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Upper limb; Spastic hemiplegia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具有起病急骤、进展迅速、致残率和致死率高的特点,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大部分脑梗死患者接受及时的救治可以挽救其生命[1],但是治疗后患者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瘫,研究发现,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肢体肌力会自软瘫期始逐渐上升,约1 个月达到峰值而造成患者出现痉挛,而后肌力逐渐减弱,症状较轻的患者通常在3~5 个月后可以自行恢复,重症者会持续存在,因此如何纠正脑梗死患者肢体痉挛状态,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是临床康复治疗关注的焦点。基于此,我院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措施进行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临床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7 年1 月至2019 年5 月62 例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作为研究资料,随机平分为两组,31 例接受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31 例接受综合康复治疗,作为观察组,观察组中男性14 例,女性17 例,年龄49~75 岁,平均年龄57.29±5.54 岁,病程31~170 d,平均病程48.85±12.08 d,对照组中男性13 例,女性18 例,年龄49~77 岁,平均年龄58.62±5.13 岁,病程33~179 d,平均病程51.72±13.94 d,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即指导患者掌握上肢各个关节的被动活动方法,协助患者健侧手带动患侧手进行上举训练,同时取得患者家属的配合,在患者家属的协助、配合下完成患者的肩、肘、腕关节的训练和抗痉挛训练,每次训练30 分钟,每天训练1 次,连续康复治疗21 d。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措施,即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和推拿点穴治疗,① 心理干预 医务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通过聊天等方式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点,确定影响患者情绪的关键因素,并给予针对性、个性化的心理干预,告知患者脑梗死偏瘫的康复方法[2]、过程和注意事项,耐心、详细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解除患者心中的疑虑,向患者介绍之前成功治疗的案例,坚定患者坚持康复治疗的信心;② 推拿手法 患者取仰卧位,对患者的上肢采用㨰法按摩,选择痉挛优势侧的肌肉丰厚处或肌肤部,对上肢肌肉进行拿揉,自下而上对痉挛劣势侧进行掌擦,以患者肌肉发热为宜,而后于患者颈背部沿膀胱经和督脉实施按揉法和㨰法,对肩井进行提拿,自上而下对痉挛肢体劣势侧进行拍击;③ 点穴疗法 对患者患侧手井穴进行点按,而后选择上肢肩、肘、腕、手的经筋结点进行点按,对背部的腧穴和重要穴位进行按揉,其中心俞、风池、肾俞、肝俞和脾俞穴进行点按,天宗、风府、悬枢、大椎、命门等穴位进行按揉[3],对肩髎、内关、尺泽和合谷、十二井穴进行点按,患者在接受推拿点穴前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保持良好的情绪,维持患者平静、集中的心态和注意力,推拿点血治疗每次30 min,每天进行1 次,治疗结束后放松15 min,连续治疗21 d。

1.2.2 评价指标 以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治疗效果作为评价指标。其中上肢运动功能使用Fugl-Meyer量表(FMA)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说明上肢运动功能越优,日常生活能力使用Barthel指数(ADL)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说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优。治疗效果评价,显效:治疗后患者肌肉张力较治疗前降低2 级以上,有效:治疗后患者肌肉张力较治疗前降低1 级;无效:治疗前后患者肌肉张力无明显降低。

1.2.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软件对两组患者的各项评价指标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其中治疗前后FMA评分和ADL评分进行t检验,治疗效果进行秩和检验,α=0.05

2.结果

2.1 治疗结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54 %,对照组为80.65 %,见表1。

Z=-2.150,P=0.032,P<0.05。

2.2 治疗前后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的FMA评分和ADL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2。

3.讨论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脑梗死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脑梗死具有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痉挛性偏瘫是脑梗死最为常见的后遗症,部分患者由于肢体长时间的痉挛造成患者出现关节畸形、肌肉萎缩,进而导致重度残疾。早期给予患者康复治疗对于提高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具有重要作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接受综合康复治疗,通过心理干预,改善患者病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坚定患者坚持治疗的信心,同时辅以中医推拿点穴疗法,对患侧肢体进行推拿,推拿所产生的温热作用具有疏经通络、温经散寒的作用[4],有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进而改善筋脉失养所致的肢体痉挛,结合点穴疗法,达到行气活血、疏经通络、改善局部血供的目的,从而提升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后FMA评分和ADL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综合康复治疗可有效提高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冬娣,李有武,袁涛.平衡针刺法结合中药熏蒸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25 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 2014, 46( 8) : 57-59.

[2] 孙远征,姚启凤.拮抗针法配合康复治疗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5):36-38.

[3] 顾云龙,施婕妤,孙萍萍,等.推拿点穴疗法治疗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8,52,(6):50-52.

[4] 沈力,袁红玲,吴剑林.针刺经筋结点结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40 例临床观察[J].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4( 1) :66-69.

论文作者:周永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8

标签:;  ;  ;  ;  ;  ;  ;  ;  

康复治疗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周永论文_周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