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在地质勘探方面的应用论文_刘兆行,龙飞

GIS在地质勘探方面的应用论文_刘兆行,龙飞

云南南方地勘工程总公司 671000

摘要:地质勘探主要是用于地质自然灾害防护、地质找矿、工程建设等内容,因此其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与科学技术的进步,GIS技术在地质勘探方面的作用愈加显著。本文在此基础上,对GIS技术以及其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GIS技术;地质勘探;技术应用

GIS技术在地质勘探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GIS技术能够有效的实现地质信息数据的采集、分析以及管理与利用,借此能够为地质环境的勘探、施工等作业提供有利的数据以及技术支撑。

一、GIS技术概要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 Geo-Information system,GIS),又被成为“地质学信息系统”它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下,能够实现对地球表面的多数环境信息数据进行采集、分析、运算以及存储与描述等功能。相较于其他技术,GIS技术拥有更加严格的要求,同时其在地质勘测方面的精确度以及效率等方面的效果都更加显著,因此借助GIS技术能够有效的提升地质环境探测的时效性与精准性。同时在GIS技术的实际运用中也需要充分注重地质环境的特点,并对技术使用时存在的干扰进行排除,使GIS技术的应用环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由于GIS技术的实现主要依靠相关的设备来完成,因此在设备的安置过程中要严格的做好防潮、防尘等内容的处理。同时在GIS技术的实际操作中应当对设备间的连接与控制进行强化,对其质量以及细节问题进行有效控制,从而防止出现安全隐患。此外,由于地质勘探工作受限于地形、气候等外部环境,所以要求相关的操作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以及熟练的操作经验,并且在GIS技术的使用中要保证操作规范性,对各个环节的各项参数进行严格控制,使地质勘探的效率以及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二、GIS技术在地质勘探方面的应用

1.GIS技术在地质灾害勘探中的具体应用

1.1对地质灾害威胁性进行预测与评价

在地质勘探中,人们一般将地质灾害的威胁性从其产生的时间角度对其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潜在灾害威胁性,一种为历史性灾害威胁性。但在对地质灾害的实际勘探中,由于技术、设备以及知识等方面的限制,导致地质灾害的预测以及防范往往难以达到既定效果。而通过GIS技术进行地质灾害勘探能够有效的对地质灾害的威胁性因素进行捕捉,并通过GIS技术的功能对其威胁性的因素结构进行反映,并且通过数据分析来对其因素的威胁性贡献进行测算,最后通过对数据进行平均计算能够有效的反映出地质灾害的破坏性、易损性以及采取防范措施的工程建设评价等方面的内容,有助于提升地质灾害防治系统的构成以及完善,确保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评价、治理的科学性,从而保证地质灾害在发生前的信息发布及时性,并能够借此来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

1.2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的构建

GIS技术可以实现在对地质灾害进行监控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预测、预报以及评价等,通过这些内容能够构成简单的地质灾害预警系统。且GIS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对地质灾害影响因素之间作用性监控,以此能够有效的提高对地质灾害的监控效率,因此将GIS技术与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相结合能够有效的提高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的使用价值。并且借助GIS技术能够有效的帮助地质勘探部门构建地质灾害因素数据库,并以此来对因素之间进行堆叠的计算,并能够根据这些参数来进行地质灾害模拟,借此能够提高对地质灾害评价的质量,并为地质灾害预警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GIS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

2.1构建相应的数据库

为了使GIS技术在地质找矿作业中发挥出积极作用,需要借助GIS技术的优势来构建矿床形成的影响因素的数据库,这样便能够有效的构建相关的空间信息等内容模型。在通常情况下,多数矿床的面积在3Km2范围内,而多数地质找矿技术无论从大反为或者是局部范围都难以有效的为地质找矿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以矿床的产生因素角度分析,只有在诸多物质的共同影响下,通过一定的条件才能够形成矿床,所以通过GIS技术能够有效的将区域的大范围矿物分布组成结构借助图像的形式进行表现,借此能够有效的分析区域内的矿物含量等内容,并通过矿床内矿物质量等进行区分,如此便能够实现对矿床的精准判定。采用这种方式对矿床进行划分可根据系统的不同来进行,主要有(1)驱动成矿系统能源,(2)圈闭区与出流区,(3)矿质来源,(4)配位体地来源,(5)搬运通道,等内容。通过这些系统能够有效的对矿床成分以及量比等要素进行反映。

2.2借助GIS技术构建找矿数据库

为了在地质找矿作业中的质量以及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在进行找矿作业时需要结合多种地质学材料以及数据,同时在重点矿物勘探地区可采用GIS技术来进行,通过实际操作结果,可借助GIS技术构建一套具有高精确度、可行性的矿床衡量标准,通过GIS技术能够构建实用性更强以及更加合理的地质找矿数据库,并借此能够对采集到的的数据进行全方位的解析与计算,并将已经经过证实的成矿系统,通过相关的数据要素转化为可直观表现的数据图形后,能够统一的将这些数据进行融合到数据库系统中,并利用这些数据的存在能够提高地质找矿的效率以及对成矿因素等内容的解析效率。其前提便是需要在相关的原始数据库中再行构建一个专门的数据库系统,并在此数据库中添加专门的数据,这样便能够更好的对矿床的特征进行分析,比如对花岗岩体与断层间的边界分析等内容,同时也采用头肩用心缓冲的方式对不同距离的目标通过不同的特征进行测定,从而提高地质找矿的效率。

3.GIS技术在工程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3.1GIS技术在工程地质勘测中的应用

GIS技术之所以在地质勘测方面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其主要是因为GIS技术拥有强大的信息处理以及地质分析能力,而在工程地质勘测中,首先需要使用GIS技术对目标区域的位置信息进行收集,之后通过图像、文字以及视频的方式对其进行直观的展示,能够有效的提高人们对于地质信息的收集以及处理效率。此外,通过GIS技术能够实现将勘测区域的数据信息以及相关的报告通过二维图形或三维模型的方式进行展示,为专家学者对地质环境的演变过程进行研究提供了依据,并为工程地质勘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3.2GIS技术在工程地质勘察数据处理环节的应用

使用GIS技术在工程地质勘测数据处理环节的应用主要是借助其所具有的数据采集以及图像、模型生成功能来实现。上文以述,GIS技术能够有效的实现数据的二维图形以及三位模型展示,因此通过GIS技术能够直接对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如此,便大大的提高了地质工程勘察数据处理效率,使地质数据的利用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GIS技术在地质勘探方面展现出了优秀的特性,能够适应并满足各种环境以及各种地质勘探的需求。同时由于GIS技术所具备的强大功能,能够为地质探勘工作提供更加精确有效的数据支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地质勘测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自然效益。

参考文献

[1]吕洲,李江鹏,王守营.GIS测绘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9(17):227.

[2]郭建勇.GIS技术及其在地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9(07):109+111.

[3]宣利硕.论述GIS的地质勘探施工管理系统设计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7(41):227.

[4]刘兴武.GPS在地质勘探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化工管理,2017(07): 117.

论文作者:刘兆行,龙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6

标签:;  ;  ;  ;  ;  ;  ;  ;  

GIS在地质勘探方面的应用论文_刘兆行,龙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