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分析论文_林许青

小学数学课堂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分析论文_林许青

(苍南县新星实验学校,浙江 温州 3258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育部门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问题解决能力属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必须掌握的能力之一,也是锻炼和提升学生数学知识和能力的关键。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探究小学数学课堂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策略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当中,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教学,忽略了学生的基本能力的培养,导致很多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普遍不强。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积极改变当前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注重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自身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有效锻炼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数学素养,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1.小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开始实行新课程改革,教师在课堂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发生了不少的改变。但是,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教师对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视程度不高。与其他学科不同,数学的实践性比较强,很多数学知识都能在生活中得到有效利用,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十分重要[1]。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不高,也没有将问题解决能力培养渗透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导致学生自由思维得不到培养,创新意识与自主学习能力普遍比较差,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其二,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在传统教学模式当中,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教学,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当前很多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数学教学与问题解决能力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然习惯性采取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没有充足的思考时间,主动参与问题解决的机会也比较少,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升。其三,教师忽略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锻炼解决问题能力,也是有效解决问题的思维基础。但是当前很多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锻炼和培养,导致学生思维能力比较差,也没有形成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解题思路和方法均比较单一,不懂得变通,也不利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2.小学数学课堂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策略

2.1通过读题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新课程改革当中已经明确提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具有主体地位,因此,教师想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锻炼和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读题,让学生能够在读题过程中,学会独立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教师可以通过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读题,让学生充分明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充分锻炼学生的读题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一些低年级的学生由于自身因素的影响,认识的字词不多,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需要进行辅助,一步一步培养学生读题和解题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在解答应用题“学校举行跳高比赛,小名跳了1.3米,比小华多跳0.3米,小刚比小华少跳了0.12米,请问小华跳了多少米?小刚跳了多少米?”在这个应用题中,涉及到的人物相对比较多,学生很容易出现混淆的现象,因此,教师可以通过问答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读题,类似“小华跳高的米数与谁有关呢?”学生回答后,再继续问“那小华跳高米数应该怎么算呢?”学生再进行计算。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引导学生更好的读题,并且掌握相应的读题和解题技巧。

2.2通过鼓励让学生积极解决问题

小学阶段的学生本身年龄比较小,在这个年龄阶段,需要教师及时鼓励建立自信心。因此,当小学生掌握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后,教师还需要积极鼓励,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3]。尤其是针对那些平时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教师更应该给予更多的关键,让学生从解题过程中感觉到自豪感和成就感,从而更愿意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进一步锻炼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学习动机。

例如:在比较四位数“1666”、“4555”大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最接近的数,学生在回答过程中,答案多种多样,这时候,教师就需要及时肯定学生的想法,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解决问题。

2.3通过引导多样化教学帮助学生提升问题解答能力

在影响学生问题解答能力提升的因素当中,教学方式的单一属于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想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锻炼和破培养学生问题解答能力,还需要注重引入更多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问题解答能力的提升[4]。教师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解答习惯,让学生能够自主实践探究,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例如:在两位数的减法相关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将班上的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然后让小组长给组员们讲解两位数的减法,再通过讨论的方式,得出更多解题方法,从而锻炼学生解题能力。

3.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是小学重要的学科,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读题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通过鼓励让学生积极解决问题、通过引导多样化教学帮助学生提升问题解答能力等方式,锻炼和提升学生问题解答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乔咏树.小学数学课堂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6,15(1):121-121.

[2]桑园.小学数学课堂环境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关系探析[J].师资建设,2017,03(30):119.

[3]刘耀.小学数学课堂环境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关系[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 2016,25(8):20-20.

[4]程军祥.培养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解决问题能力[J].读写算:教师版,2016,17(37):99-99.

论文作者:林许青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课堂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分析论文_林许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