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湖南长沙 410100
【摘 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引产安全、无创性要求日趋提高,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并取得满意效果,本文回顾了原长沙县计生技术服务站2009年8月至2011年1月全部108例中期妊娠引产病例.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临床疗效,将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对照组50例用利凡诺羊膜腔穿刺引产。研究得出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可缩短中期妊娠引产时间,成功率高副作用少,方法简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孕引产;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
1.绪论
中期妊娠引产多指由于某种原因妊娠13~24周要求终止妊娠而采取的措施.有多种引产方式共选择,以往以水囊或利凡诺羊膜腔穿刺引产等为侵入性操作,孕妇出现恐惧,引产时间长,腹痛明显,产时出血较多,术后感染等.1993年Bugallho等首次报道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诱导11周以后的妊娠流产,开创了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妊娠的时代。近年来对引产安全、无创伤性要求日趋提高,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诱导中期妊娠引产日渐增多,因其属于非侵入性操作,缩短了引产时间和住院天数,出血少,副作用轻,并发症少,用药次数及剂量均减少,引产成功率高,简单、安全有效,而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我站采用该方法用于中期妊娠引产,临床效果满意.
2.研究的资料和方法
2.1研究的资料
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1月在我站因计划外孕要求终止妊娠的患者108例,年龄20—36岁,孕周l 8-25周,初产妇43例,经产妇65例。入院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等)均正常,无使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药物禁忌症,无剖宫产手术史,平素月经正常,无明显子宫肌瘤,无严重的药物过敏史,白带检查正常,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8例,对照组50例。
2.2方法
观察组:口服米非司酮50mg,早晚各一次,服药前后2小时空腹共两天,第三天早晨空腹口服米非司酮25mg,间隔2小时后阴道后穹窿置米索前列醇200ug,并口服600ug,无明显宫缩者每隔2小时阴道后穹窿置米索前列醇200 ug。对照组:用利凡诺l OOmg羊膜腔内注射。
2.3观察指标
用药前常规检查,观察宫缩情况,阴道流血情况,胎儿、胎盘娩出时间,有无胎盘残留及副反应。
2.4效果评价
引产成功:胎儿胎盘排出,无或部分胎盘胎膜残留。失败:服药后未见规律宫缩。
2.5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 2检验。
3.结 果
3.1用药对象
3.3副作用
观察组中发现有宫缩过频或过强的症状,有3例自觉恶心、轻微腹泻、 脸部发热、手心不适,不需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对照组有4例低热,因剧烈腹痛而恶心,亦不需特殊处理。
4.讨 论
中期妊娠引产由于子宫及胎儿较大且骨骼形成,比早期人工流产要困难得多,并且发生严重并发症也多,为确保安全,必须在有一定抢救技术和设备的医院进行。米非司酮通过与孕酮受体结合而起到阻断孕酮的作用,引起蜕膜和绒毛变性,从子宫壁分离,导致出血及体内HCG水平下降,使宫颈胶原纤维分解,张力下降,促进宫颈成熟,使内源性前列腺素被释放。前列腺素在促宫颈成熟中起主要作用,米索前列醇具有前列腺E的作用,使宫颈纤维软化,胶原分解,改善宫颈条件,宫口变松弛,引起子宫平滑肌收缩,增强子宫对内源性前列腺素敏感性,促进胎儿胎盘娩出.本文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成功率为100%,利凡诺引产成功率仅为88%,前者引产时间明显短于后者,特别是两者胎盘胎膜残留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5.结 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可缩短中孕引产时间,成功率高、副作用少、方法简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对肝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存在一定毒副作用。其应用于中孕引产中应注意以下情况禁用:高敏体质,合并心、肝、肾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者、青光眼、哮喘等。国内外均有发现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导致子宫破裂的严重并发症及阴道大出血合并症。所以用药必须在有急救条件和技术设备的医疗单位密切观察中进行。
参考文献:
[1] 张中芬.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医学论坛杂志,2004 25(13):50-52.
[2] 周永慧.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观察.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4,5(4):294—295.
[3] 赖玉华.不同剂量米索前列醇用于10-1 5周妊娠1 25例观察.社区医学杂志,2014,3(2):6-7
作者简介:
阳丽玲,1977——,女,湖南省安仁人,长沙县妇幼保健院主治医生
论文作者:阳丽玲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2
标签:前列论文; 胎盘论文; 长沙县论文; 宫颈论文; 阴道论文; 子宫论文; 羊膜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