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考英语书面表达训练“四步曲”论文_刘彦飞

刘彦飞

摘要: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剖析九年级学生在英语书面表达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着重阐述教师如何通过“四步曲”(赏析典范、感知规范;模仿写作、领悟语言;尝试创作、积累经验;展示作品,建立自信)来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帮助学生解决写作难题,提高书面表达的能力。

关键词:中考;书面表达;赏析;模仿;创作展示

一、前言

著名语言学家胡文仲曾说语言是应人类社会交际的需要而产生的,外语教学的终极目的在于使学生学到地道的语言并能够准确得体地进行交际。《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掌握听、说、读、写四种基本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读是输入,是理解的技能;说、写是输出,是表达的技能,是口、笔头交际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口、笔头交际能力是整个初中阶段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在这两种交际能力中,“写”这一技能又是一种较高的语言综合能力,是学生对所学语言知识的综合应用,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颇高,因此学生往往对写作感到力不从心。从近几年的中考书面表达评卷反馈获知,学生在英语表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基础薄弱,词汇贫乏;结构混乱,条理不清;内容要点遗漏,语言组织不当;受母语干扰,中文式英语痕迹明显等。其实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也是一种艺术,没有好的教学方法,是很难让学生对书面表达感兴趣的。

因此,为了改变这种“学生发怵,教师犯难”的局面,我们备课组一直在尝试和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总结出了写作训练四步曲,愿与各位同仁分享。

一、写作训练“四步曲”

写作训练“四步曲”指的是赏析典范、感知规范→模仿写作、领悟语言→尝试创作、积累经验→展示作品,建立自信。“四步曲”与“学生内部的学习过程”一致,此过程包括八个阶段,即:动机阶段、领会阶段、习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作业阶段和反馈阶段(P170,叶立群)。赏析典范、感知规范,使学生感知正面的、美的东西,从而引发一种想要学习、领悟的动机;模仿写作、领悟语言,是学生在前者基础上的“小试牛刀”,是进一步的感知规范,是对典范的习得与保持阶段;尝试创作、积累经验,是学生学习发展的“一大步”,是知识实现传承的一个重要步骤,是学生对识记的回忆和概括阶段;展示作品,建立自信,则对应于作业和反馈阶段,是学习的最终结果。桑代克认为,只有当反应对环境产生某种效果时,学习才会发生。如果反应的结果是令人愉快的,那么学习就会发生;如果反应的结果是令人烦恼的,那么这种行为反应就会削弱,这就是所谓的“效果率”(P155,叶立群)。总之,写作训练“四步曲”,是一个“知行结合”的认识过程,是理论-实践不断循环的认识过程。

第一步:赏析典范,感知规范

要赏析典范,感知规范,就要知道何为典范和规范。对于初中生来说,要想在中考英语书面表达中获取高分,就必须关注中考书面表达的评分标准。浙江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2015)书面表达评分标准把作文分成五个档次,即第五档(18-20分)、第四档(14-17分)、第三档(10-13分)、第二档(6-9分)、第一档(1-5分)及零分作文。关于前两档作文具体规定如下:

内容要点文章结构逻辑关系语言文字

第五档(18-20)包含所有要点;

完全完成了试

题所规定任务有清晰的

文本框架有效地使用了语句间的连接成分,使全文结构紧凑、行文连贯、表达清楚有较多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语言基本无误

第四档(14-17)基本包含所有要点;遗漏少量次要点;较全面地完成了试题规定任务有较清晰的

文本框架行文基本连贯,表达基本清楚比较多样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语言有少量错误

评分标准就是规范。根据上述评分标准,我们便可对一些英语作文进行分析、判断,并做出鉴定结果,以便做出不同的处理。下面是一篇中考作文:

77.MrChen就英语杂志栏目的设置,在校园网上征求学生意见。请你根据下面表格内容的提示,用英语写一篇短文回复,要求如下:

①介绍表中所提供的同学建议,可适当发挥,但不要逐字翻译;

②为杂志提供一个不同的栏目名称,并谈谈你的理由或做法;

③词数80~100。短文的开头已给出(不计入总词数)。

从以上四个方面,我们判定这篇范文值得收藏。可收藏指的是符合上文评分标准中的第四、第五档次作文。这篇文章使用了较多的语法结构,即:宾语从句(whatishappening…);定语从句(thatgivesthestudentsadvice…;Asyouknow,it’snoteasyfor…to…);Byreadingthecolumn…等,以及词汇notonly…butalso…;inmyopinion等等,希望学生反复赏读,仔细揣摩,做到面对此类文章“胸有成竹”。可探讨指文章的有些地方与评分标准有些偏差,我们和学生一起讨论问题所在,以扬长避短;可参考则是借鉴文章的布局或是衔接词或是其丰富准确的语言文字或是其观点或是其体裁、题材等等。

第二步:模仿写作,领悟语言

模仿写作,不一定全文模仿。在写作训练的早期阶段,我们指导学生模仿同体裁、题材美文的合理布局、各种各样逻辑关系的衔接词,如表示时间:now,then,afterwards,soon,fiveminuteslater,beforelong,justnow,justthen,meanwhile,when…表示顺序,动作过程:first,firstly,firstofall,second,secondly,atfirst,atlast,next,tobeginwith,tostartwith…表示转折:yet,but,andyet,however,although…表示因果:so,therefore,because…等等以及各种句式、从句、词汇;学生也可以模仿一个段落,同一题材不同话题;或者只换一换人称、时态等等。总之,让学生在赏析典范、感知规范的基础上,关注得仔细点、具体点,从而能够勇敢地迈出写作实践的第一步。

第三步:尝试创作,积累经验

在学生模仿写作,进一步领悟语言规范的基础上,即可进行“实地演练”。教师在评判学生作文时,可以先在大屏幕上和全班学生一起从内容要点、文章结构、逻辑关系、语言文字四方面进行分析,目的是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知规范,明白自己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当然,所选取的文章最好具有代表性。新课标关于教学方面的建议提出: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学生“胸有典范”,“身入实践”,让“典范”规范“实践”,让“实践”发现学生的不足,从而造就更多新的“典范”。对“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我设计了如下具体的训练目标,分阶段进行专项突破。

第四步:展示作品,建立自信

在九年级阶段,笔者每周抽1-2节课用于作文教学,留足学生课堂上写的时间以及教师的讲评时间。当然讲评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教师一一详批、面批,可以学生小组根据上述标准互评,最后每组选出本组最好的一篇作品以及一名口头表达能力最强的学生在大屏幕前为全班学生讲评本组的最佳作品,以接受全班同学的投票举荐。得票排在前十名的,将张贴在学习园地,供全班学生反复赏析,也可在班级之间传阅。教师也可以挑选出最经典的几篇给全班同学打印出来背诵;亦可以在教室里建立一个英语角,为每个同学留一个位置,看谁的位置上“上榜”的作品数量最多。迄今为止,最好的学生英语角的位置上已足有二十多篇文章。

经过三年的坚持以及写作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我所任教的学生非常期待英语写作课,他们写起文章来越来越得心应手。

三、结束语

通过九年级一年的强化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克服了写作的恐惧心理及厌烦情绪,学生能够在写作的过程中找到快乐,体验成就感,并建立自信。作为教师,我们也不断地探索和尝试更好的方法,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能在英语写作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叶立群,施良方.中学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岭市第九中学317520)

论文作者:刘彦飞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7月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30

标签:;  ;  ;  ;  ;  ;  ;  ;  

浅谈中考英语书面表达训练“四步曲”论文_刘彦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