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与实践”,不容易爱上你--以八年级文言文阅读单元为例_八年级论文

“研讨与练习”,想说爱你不容易——以人教版八年级文言文阅读单元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你不论文,文言文论文,为例论文,以人论文,八年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后面的练习题数次变脸,最近20年经历了从“思考”“练习”到“理解·分析”“揣摩·运用”“积累·联想”,再到“练习”,又到“研讨与练习”的变化。从文言文阅读后的“研讨与练习”看,习题数量减少了,一般都维持在三个大题的数量,且练习的难度也大幅度降低,题目基本上都是围绕整体感知与把握、基础知识与技能、课外拓展设计练习。应该说,这样的设计思路是符合课标精神的,也是新课程理念的具体体现。但在实际教学中,针对教材后面的练习题,以下问题萦绕脑际,挥之不去:文言文课后练习有没有规律可寻?课与课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有没有科学的训练序列?文言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取向是否该在练习中有所体现?同类同质的古诗文在练习设计上为何存在较文差别?……诸多问题梳理不清,就不免让人产生“研讨与练习”随意、粗疏、刻板的印象,也很难让学生在“研讨与练习”中感受古代经典文化的魅力并引起情感共鸣,更不能让学生明白“我学习这课到底要掌握些什么”。以下笔者仅对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文言文阅读单元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作初步分析,提出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一、忌讳概念术语

例:八年级上《桃花源记》“研讨与练习四”。

下面各加点词语的意思跟现代汉语里的不同,试做解释。

很明显,这四个句子中的“交通”、“妻子”、“无论”、“不足”都是“古今异义”词,为便于学生理解与运用,教师直接讲“古今异义”这个概念并无不妥,因为这个概念学生并不难理解。但教材为了避免使用概念术语,就说成“意思跟现代汉语里的不同”。试问,学生今后再遇到类似问题,他该怎么说?这样浅显的语言现象他们该怎么表述?这不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吗?

二、乱编新名词

例:八年级上《桃花源记》“研讨与练习三”。

1.在括号里填入被省略的人称词。

(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这个题目中所省略掉的都是名词,需要学生结合前后文本补出表示人物的名词,比如“村中人”“渔人”等,但练习题偏要说成“人称词”。我查找了几套现代汉语书,均未找到“人称词”这一概念。教材一方面在尽量避免使用概念术语,一方面又在生造概念术语,并且是学生和老师都难以找到依据的概念术语,这不是太随意又是什么?如果要用“人称词”,还不如用“表示人称谓的名词”,可能更容易让学生理解。

三、前后说法不一致

例一:八年级上《短文两篇》“研讨与练习三”。

“之”有时相当于“他(她,它)”“这(那)”,有时相当于“的”,有时却只有表示语气的作用,没有实际意义——这后一种用法往往凭语感就可以察觉到。试用此法辨析下列各句中的“之”字哪些属于这种用法。

为了避免使用概念术语,题中没有出现“代词”“助词”等概念术语,只解释了“之”字的用法及意义。但题目中“只表示语气的作用,没有实际意义”的“之”,我们通常解释的是结构助词,要么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2、3题中的“之”,要么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如4题中的“之”,怎么就说成“表示语气”了呢?是表示的什么语气呢?我们姑且认同这样说法。可再看下例:

例二:八年级下《满井游记》“研讨与练习三”。

下列三组短语中的“之”字,有的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的”;有的表示限定关系,可译为“以”;有的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试加以辨析,并说说这些用法现在是否还在用。

一室之内 脱笼之鹄 倩女之面 郊田之外曝沙之鸟 髻鬟之始掠

在这个练习中,虽然仍旧没有提到概念术语,但表示“修饰关系”和“限定关系”比例一中的相当于“的”要好理解得多,可“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如“倩女之面”中的“之”,与“只表示语气的作用,没有实际意义”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的“之”有什么不一样?这两种说法如有区别,其区别在哪里?如果没有区别,为何有这样两种说法?再有,“取消句子独立性”学生能理解吗?如果不能理解,老师不讲相关的古汉语知识行吗?这样前后教材的不一致,我们教师该如何取舍?

四、“背诵”与“背诵并默写”无标准

八年级的文言文阅读单元,多数诗文都要求“背诵”,有的还是“背诵并默写”,那么,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要求学生“背诵”或“背诵并默写”的依据是什么?以八年级教材为例统计,课后要求“背诵”的课文有《核舟记》《大道之行也》《杜甫诗三首》《三峡》《湖心亭看雪》《与朱元思书》《五柳先生传》《马说》《送东阳马生序》《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共12篇;要求“背诵并默写”的有《陋室铭》《爱莲说》《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诗四首》(《归园田居》《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诗词曲五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赤壁》《过零丁洋》《水调歌头》《山坡羊·潼关怀古》)共4篇短文和9首诗词曲。罗列这些篇目后,我们就会发现以下问题:《诗五首》(《饮酒》《行路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己亥杂诗》)既不在“背诵”之列,也不在“背诵并默写”之列;《杜甫诗三首》只要求“背诵”,而不要求“并默写”。当然,通过以上的归纳,可以看出凡是要求“背诵并默写”的诗文都短小,都考虑到了学生的负担问题,但诸如《饮酒》之类的诗歌未必算在长之列吧?《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岳阳楼记》等名篇中的重点语段让学生默写下来有什么不好?毫不客气地说,哪些课文需要“背诵”,哪些课文需要“背诵并默写”是随意了些,搞得教师云里雾里。

五、什么课文才有资格“把课文译成现代汉语”

课标版教材也许是考虑到学生的负担,也许是考虑到文言文的特点,课后练习中很少有翻译课文的题目。文言文需不需要翻译,这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可中考、高考考翻译的又特别多。考试指挥棒的神威逼迫老师要求学生每课都要翻译,并且还要规范翻译,因为考试是抠得分点的。既然这样,语文教材的“研讨与练习”为什么要求翻译的课文是少之又少呢?八年级教材共计有20篇古诗文,其中有不少是非古诗词,而要求“把课文译成现代汉语”的仅有《五柳先生传》。如果说《五柳先生传》是经典,那为什么又不要求“默写”呢?如果说它的难度大,不易理解,《大道之行也》就特别容易理解吗?

六、分析“词的意义和用法”与“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有什么区别

例一:八年级下《送东阳马生序》研讨与练习二”。

例二:八年级下《岳阳楼记》“研讨与练习二”。

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

比较这些加点的词,不同的“问法”,我们能给出不同的答案吗?未必“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就不是“解释加点的词的意义或用法”吧?如果有不同,到底不同在哪里?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中这两个题的答案是完全一样的回答方式。既然这样,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说法?再则,《岳阳楼记》课后的6个习题如果非要从“用法”的角度解释,这些加点的词又有什么“用法”呢?“乃”作“就”讲,“属”是通假字,“观”作“景象”讲,“去”当“离开”讲……这能称为什么“用法”呢?既然教材都在淡化概念术语,教师还敢给学生讲诸如“动词作名词”“古今异义”之类的古汉语知识吗?既然是“不讲”或“少讲”,那为什么在练习中又要问“用法”呢?

七、精读与略读课文,孰轻孰重

例一:八年级下《醉翁亭记》后共有三个练习题。

一、朗读并背诵全文,(注意文中连用的21个“也”字……)

二、作者到底都在“乐”些什么呢?请仔细找一找,画出有关的语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三、下面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改写《醉翁亭记》而成的一首词,名为“瑞鹤仙”。你喜欢《醉翁亭记》还是这首词?写一段文字,简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原词略)

很明显,这三题中,一题侧重于学生的朗读,是要学生感知“也”的妙用。二题侧重于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明白作者是怎样“与民同乐”的。三题是比较鉴赏,难度很大。

例二:八年级下《满井游记》后也是三个习题。

一、这篇游记写初春景象,抓住了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特点。如“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一句,写出了柳枝初展的神韵。熟读课文,试找出几处这样的景物描写,略加分析,想一想,作者在这样的描写中渗透了怎样的感情。

二、本文在记叙描写中多处运用比喻,比如,作者将初春旷野中的自己比做“脱笼之鹄”。你能从文章再找出几例吗?结合上下文体会其表达效果。

三、(见上)

这三个题目,一题侧重于让学生品味生动传神的词语,体味“白描”手法的妙用。二题侧重于让学生品味文章修辞的表达效果,体味修辞的神效。三题侧重于让学生专题训练“之”的用法。从语文的角度看,这三个题的质量明显优于《醉翁亭记》课后的三个题,特别是在“语文味”上,学生的收获一定大于前者。因为《醉翁亭记》课后的三个题目,让学生感受“也”的韵味,要真正在“嘴”上表现出来,并不容易。二题是训练整体感知。三题是很难的比较鉴赏。实际上,《醉翁亭记》需要学生从语言的角度去领会并运用的词句并不少,诸如写景的方法、议论抒情的方法、词语的运用等。而这些也许才是学生更应该多加训练并掌握的。《满井游记》是略读文章,从后面的练习看,学生的收获一定胜于前面的精读文章《醉翁亭记》。这是为什么?精读与略读文章后面的“研讨与练习”有没有区别?精读与略读课文,到底孰轻孰重?

八、问题偏难

例一:八年级下《醉翁亭记》“研讨与练习三”。(见上)

对于初二学生来讲,于“词”而言,他们能有多少积淀?他们懂得多少“词”的基本常识?他们又能从哪些角度去思考?不要说学生,我们教师又能比较出什么来?

例二:八年级下《诗五首》的“研讨与练习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歌行体”诗,形式自由,语言流利,格调奔放。请从句式、叙事、抒情等方面说说这两首诗的异同。

什么是“歌行体”?“歌行体”有哪些特点?如果“形式自由,语言流利,格调奔放”是其特点,也许“形式自由”好理解,而“语言流利,格调奔放”又如何让学生从诗中读出来?从“句式”看,这两首诗似有不同,而从“叙事、抒情”方面去看,学生谈什么?特别是“叙事”的“同”,学生真还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如果说新课标的“研讨与练习”是从降低难度或减轻负担角度而编制的,那这些题目明显背离了课标的意旨。如果以为减少题量就是减轻负担,以上两个题目就是不一般的重负。

以上问题引起了笔者对“研讨与练习”的深深思索。兹录于后以请教方家。

其一,学生最需要的“研讨与练习”是什么。

不客气地讲,目前人教版文言文阅读课文后的“研讨与练习”是不受学生喜欢的,是不能激发学生“研讨与练习”兴趣的,更不可能让学生产生“研讨与练习”的激情。许多题目是让教师做的,而不是鼓励学生做的;一些题目就连教师看了都不知所云,更遑论学生说出个子丑寅卯;有的题目太大太空,指向不明,让人读了之后根本不明白它想问什么。课后的绝大多数“研讨与练习”题目样式陈旧,语言刻板冷漠,指向模糊含混,训练怪异生涩,学生一看就不喜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要让学生在品味了文本之“大观”后再添“览物之情”,就必须要认真研究作为学生学习文本后愉悦之情的又一波澜的“研讨与练习”,就必须研究学生最喜欢什么样的“研讨与练习”,他们心中最感兴趣的“研讨与练习”有哪些形式与内容。笔者曾在学生中作过问卷调查,排在首位的是“激发兴趣”,然后依次是“享受美感”“巩固课堂”“归纳小结”“引起思考”等,如果这样来比照,现今的“研讨与练习”还相差甚远。

其二,“研讨与练习”该不该有一个科学的序列。

严格地讲,文本后的“研讨与练习”应该是科学的训练,是符合学生认知心理规律的科学序列,是尊重学生主观需求和客观实际的科学体系。它是文本的微观剖面,是文本的断臂之美,是文本精髓和核心的转换,是文本宽度和高度的延伸,因而它应当始终是微笑的、呼喊的、开放的。但当今的教材,仅就八年级后的“研讨与练习”来看,无论怎样去梳理与归纳,都很难找到它的序列与体系,重复、零散、冷漠是其最大的特点。当然,一提到序列与体系,就让人联想到“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句话,会让人产生序列与体系是不是有悖于课标精神的疑问。但是,我们必须要回答的问题是:学生为什么要学文言文?学习文言文仅就是为了让学生获得中华文化的情感熏陶吗?每册教材的文言诗文到底是要学生获取什么?每篇文本是否都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目标?每篇、每册、每年级的文言诗文是否该呈层级性的序列?如果是因文因篇而异,那三年或者六年后,学生大脑中会有什么样的文言知识积累?学生又凭什么能自行“阅读浅易文言文”?如果这些问题需要回答,如果从培养学生传承中华文化能力着力,“研讨与练习”还是应该有一个科学的序列为好。

其三,“研讨与练习”为何不经“考”。

这是所有学生和老师的心声,也是为什么当今很多老师忽视甚至放弃文本后“研讨与练习”的原因,也是许多教师另编“练习”或让学生另购“练习册”的重要原因。表面上看,文言诗文后的“研讨与练习”题量大为减少,一般只有三个大题,且似乎难度也较低。实际上,也正是因为这样随意粗疏乃至冷漠的“研讨与练习”,逼迫教师和学生另寻“热情”的“训练”。就当今学生参加的各种阶段性考试以及中考高考来看,试卷设计题目的长度、宽度和高度远远大于教材文本后的“研讨与练习”。词(实词与虚词)的用法、句子的翻译、内容的感知与理解、朗读与默写、赏析与评价是必考的内容,甚至变换方式考学生的古汉语知识。这样一来,课后的“研讨与练习”已不能完全适应学生考试的需要,当学生感到仅掌握了文本后的“研讨与练习”无法应对各种考试时,就会对那些训练题产生反感。当然,肯定有人会说,教材才是教学的导向,中考高考不是教学的导向。这种观点从理论层面讲是正确的,可从实际看,恰恰中考高考才是教学的导向,社会教育价值取向体现为对中考高考的看重,是教师和学生无法左右的,只有听任中考高考的摆布。在中考高考导向与课标导向的博弈中,也许人们更加关注中考高考导向,从而质疑课标导向的产物——“研讨与练习”。我们不可能让教材去适应中考高考,不可能让教材围绕中考高考转,但不经“考”的“研讨与练习”,必遭师生的冷遇。

其四,“研讨与练习”的质与量由谁评价。

分析人教版教材八年级文言文单元每课后的“研讨与练习”,质量是参差不齐的,有的偏易,有的偏难,有的简明,有的含混,有的生涩,有的晦暗,有的面孔古板,有的通俗平易。多次变脸的“研讨与练习”的质量由谁评价?是编者主观臆断,还是学生说了算?是课课“各自为政”,还是每册每年级都有体系?是师生选择使用,还是必须使用?诸如此类的问题,恐怕都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说法。实际上,“研讨与练习”并不是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摆设,它不仅是对课内知识的温习,更是学生课堂学习能力的迁移,是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和效率的最好检测仪器,是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引路者,是学生学习兴趣及情感的引发者。因此,从某种角度看,“研讨与练习”的作用与意义不亚于文本本身,它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并得到情感熏陶的重要桥梁。正因为如此,对“研讨与练习”应该高度重视,应该有科学的评价体系,应该由使用教材的师生给予评价,尊重师生的意愿和学习实际。当然,也有人说有“众口难调”的问题,有地域、区域或学生差异的问题,但绝对不能因此而让“研讨与练习”成为摆设,被师生认为是可有可无的多余。而就某一具体课文而言,应该有一些基本的东西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就某一单元、某一册书而言,也应该有一些系统的东西提醒学生理解运用。也就是说,文本中所隐藏的共性东西是什么,必须明白告诉学生,通过“研讨与练习”来掌握并形成能力。

“研讨与练习”是人教版语文教材的软肋,不同程度的问题降低了它的信度和效度。要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要呵护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就必须认真研究“研讨与练习”,努力改进,使其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有力帮手。

标签:;  ;  ;  ;  ;  ;  ;  ;  

“讨论与实践”,不容易爱上你--以八年级文言文阅读单元为例_八年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