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利浦3.0T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论文_姚鸿欢

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常熟 215500

摘要:目的:探讨飞利浦3.0T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例前列腺癌患者(24个病灶)以及11例前列腺增生患者(16个病灶)作为研究对象,对28例患者飞利浦3.0T多b值的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b值-信号强度值以及图像数据。结果: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b值-信号强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的Slopeb-signa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患者的Sde与ADCstandard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飞利浦3.0T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能帮助临床医师鉴别诊断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区别,提高定量指标。

关键词:飞利浦3.0T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癌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男性疾病,对老年男性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临床上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诊断主要采用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或者手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常规磁共振成像诊断能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定位,但对于肿瘤体积较小的患者来说,采用此种方式进行检查缺乏特异性,并且也无法区别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常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能有效地鉴别出前列腺良恶性结节,但一次扫描仅仅只能获得一个扩散敏感系数b值图像,临床上缺乏对患者采用一次扫描进行飞利浦3.0T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检查资料。因此,本文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例前列腺癌患者(24个病灶)以及11例前列腺增生患者(16个病灶)作为研究对象,对28例患者飞利浦3.0T多b值的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b值-信号强度值以及图像数据。现将具体研究内容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例前列腺癌患者(24个病灶)以及11例前列腺增生患者(16个病灶)作为研究对象。前列腺癌患者年龄55-87岁,平均年龄(68.56±8.26)岁。前列腺增生患者年龄64-85岁,平均年龄(73.56±7.59)岁。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组织确诊为前列腺癌或前列腺增生;②患者手术时间与磁共振成像诊断实践间隔在2w之内;③所有患者行磁共振成像检查前未采取任何治疗。

1.2 一般方法

1.2.1 检查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飞利浦3.0T磁共振扫描仪,梯度场强设置为40mT·m,切换率控制在150T/ms。患者在采取仰卧位姿势后将体线圈作为射频来对线圈进行发射,接受圈为8通道腹部相控阵线圈。所有患者在检查前需要饮用适量的水,确保其膀胱属于中度充盈状况,将患者的盆腔置于线圈内,并将线圈的中心对准患者耻骨联合的上缘,采用横断面进行扫描,扫描的范围包括患者的前列腺以及精囊腺。将飞利浦3.0T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参数设置为:横断面采用二维扫描,层厚及层间距分别为5mm、1mm,矩阵为96128;视野控制在40cm40cm左右,回波时间控制在4000ms左右,重复时间为96ms,翻转角为90°;激发次数为8次,b值范围在0-2100s/mm2之间,间隔控制在300s/mm2,b值分别为0s/mm2、300s/mm2、600s/mm2、900s/mm2、1200s/mm2、1500s/mm2、1800s/mm2、2100s/mm2,扫描时间控制在260s左右。

1.2.2 病理学检查

16例前列腺癌患者及11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在切除部分或全切前列腺后,将标本采用浓度为10%的甲醛溶液进行固定,切开经患者尿道前列腺部相垂直的横断面,采用2位病理医生定位和诊断患者的病变状况。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方差()表示,组间距对比采取t值进行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b值-信号强度值

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b值-信号强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弥散加权成像在实际情况下,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并不会如理想状态下会随着b值增加信号而出现逐渐降低。因此在临床诊断上需要进行多次扫描来获得多个b值弥散加权成像,但会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扫描时间。随着飞利浦3.0T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的应用显著地提高了图像质量,并且可以同时进行多个b值的图像采集。本次研究中,在260s时间的扫描中一共可以获得8组图像,不仅能缩短扫描时间,也能更好地对患者的病变区信号进行观察。除此之外,前列腺癌患者的Sde与ADCstandard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由于前列腺癌患者细胞内的含水量要高于细胞外间隙含水量,随着b值的增加,前列腺癌患者细胞内的水分子比重高于前列增生患者,由于缺乏对弥撒的敏感性,因此前列腺癌患者的Sde明显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癌患者细胞增殖的速度较快,体积要小于正常的前列腺细胞,明显降低了患者的ADC;而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水分子含量较高,因此ADS值相对较高。

综上所述,飞利浦3.0T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能帮助临床医师鉴别诊断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区别,提高定量指标,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孙美玉,刘爱连,宋清伟,张龙敏,魏强,徐斌.3.0T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3,04(23):349-354.

[2]章绪辉.3.0T磁共振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09(22):126-127.

[3]骆众星,郭宁,谢斯栋.多b值DWI在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03(33):5-8.

[4]雷鹏.前列腺癌诊断中核磁弥散成像及ADC值的应用价值[D].新疆医科大学,2014,22(36):147-148.

[5]杨磊,张凤翔,袁建军,卢东霞,陈少林.3.0T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癌与前列腺良性增生鉴别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7(26):3045-3047.

论文作者:姚鸿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

标签:;  ;  ;  ;  ;  ;  ;  ;  

飞利浦3.0T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论文_姚鸿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