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频药物贴敷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论文_郝红颜

中频药物贴敷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论文_郝红颜

(甘肃省兰州市中医医院 甘肃兰州 730050)

【摘要】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儿科上较为多发的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持续咳喘,且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现阶段,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对患儿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而,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原因以及规范化治疗方法是临床上急需探讨的重点问题,本文旨在探讨应用中频药物贴敷对于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现作出如下报道。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哮喘;辅助治疗;中频药物贴敷

【中图分类号】R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3-0043-01

1.疾病认知

1.1 西医认知

随着临床病理研究的不断深入,西医方面已经认识到支气管哮喘属于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炎症病变的过程,有多种细胞和细胞成分的参与。在气道炎症学说建立之后,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现在的临床治疗,不再单纯追求气道平滑肌的解痉治疗来快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更加重视抑制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已经成为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主要手段。

1.2 中医认知

中医理论中,将支气管哮喘归为“哮症”的范畴。传统中医理论认为是肌体气机出纳紊乱,致使肺气失宣、失纳、失降而导致哮症发作。在众多的致病论述中,“多脏器关联理论”的认可度更高,该理论认为哮症反复不去,病程绵长,病久而体虚,久病而多瘀,病久而伤肾。肺属痰瘀之器,脾为痰瘀之源头,肾属痰瘀之根碎。小儿患哮症,多因肺、脾、深先天不足,痰瘀内生,痰气淤结,治则清肺健脾,温养肾虚。

2.中频药物贴敷辅助治疗小儿哮喘

2.1 治疗依据

中医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已经有着非常久的历史,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针灸、退南、贴敷等,其中临床上最常用的就是贴敷法。其具有简便易行,疗效显著的特点,受到众多临床医生的青睐。贴敷法源自我国重要的中医典籍《张氏医通》中的白芥子突发涂法。而中药穴位导入治疗仪经皮穴位给药治疗仪是将中医传统的针灸治疗方案与西医的热疗和电疗进行结合,在促进经络疏通,活血行气的同时,促使药物快速吸收,消炎、止咳、平喘、化痰的作用十分明显,是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一种先进而有效的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治疗方法构成

2.1.1电疗和热疗 采用电疗治疗手段,应用中频电流对患儿进行治疗,中频电流具有作用深、穿透力强的优点,可以有效兴奋神经,从而达到肌肉强烈收缩的目的,同时对病变位置的肌肉产生较强的刺激作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以及淋巴循环,提高皮肤表面温度,促进毛细血管以及小动脉的扩张,最终起到调节局部微循环的目的[1]。应用产热在37℃到42℃之间的局部炙疗以及热疗,从而改善患儿的血液循环,促进其局部毛细血管的扩张,提高患儿皮肤的通透程度,进而更好的对药物进行吸收。

2.2.2药疗 应用中药制剂,以贴敷的方式,贴敷在患儿的肺腧穴上,并应用治疗仪,让药物离子透过皮肤以及机体组织而对病变肺部产生作用,从而达到止咳平喘、宣肺解表以及理气化痰的作用,以达到治疗患儿肺炎的目的[2]。口服药物以及注射药物均会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且药物在经胃肠道降解之后,其疗效会有一定程度的损失,而重要制剂贴敷方式弥补了这些不足之处,进一步提升了药物的疗效。

2.2.3灸疗 治疗过程中,选择患儿的肺腧穴,可以到达止咳、平喘的治疗目的,在患儿的肺腧穴进行中频电流治疗,可以对穴位产生较好的刺激作用,从而帮助患儿活血化瘀、疏通经络。通过孔素平的相关研究可以得知,刺激肺腧穴可以起到改善肺功能的作用,通过张雪雁等学者的研究可以证实应用药物敷贴患儿的肺腧穴可以有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也进一步证实肺腧穴穴位疗法对肺部炎症的治疗有着较佳的治疗效果。

2.3 应用效果

电脑中药药物经皮导入治疗方法是目前临床上的一种新型技术,现阶段,已经得到了临床上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且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对于服用抗生素3天后的支气管肺炎患儿,王其政采用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对患儿进行5到7天的辅助治疗,其治疗效果较佳,和常规治疗方式相比较,患儿在治疗后咳嗽、肺部啰音以及肺部体征消失的时长相对较短,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从而可以得知中频药物经皮导入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缩短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的病程,且安全性较高,疗效显著。

3.讨论

虽然单纯的中医方法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有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这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首先,中西医对疾病的认知尚未统一,临床诊断和对症施治的标准难以统一。其次,中医治疗需要经验丰富的中医生支持,难以统一的方法论,并不适合广泛推广使用。最后,患儿对中药汤剂、外敷药物的异味容易产生抵抗,治疗过程存在困难。

相比之下,中频药物经皮导入治疗的效果得到了诸多学者研究的肯定,减少口服药物的同时,能够提高患儿治疗的依从性,且治疗安全性较高。但对于其具体的治疗过程和用药标准仍需要深入研究,便于在临床应用中进一步推广[4]。

探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应为今后临床研究的重要方面,在研究过程中,应提前制定更为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案,严格执行统一的诊断标准以及疗效评定标准,进一步提高研究的说服力[5]。同时应加强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方面的研究,贯彻中西并重、内外合治的理念,充分发挥中医治疗手段复发率低、病情控制良好的作用。不断加快中药剂型改革的进程,为患儿提供更多服用方便,且容易被接受的中药剂型,进一步降低哮喘的复发率,增强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6]。

【参考文献】

[1]王科武,蒋林,郭晶,等.电脑中频药物导入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9):146-146.

[2]万莉莉.三伏天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8).

[3]王其政.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联合西药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2):186-187.

[4]董帆.基层医院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药物治疗现状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76).

[5]周玉琴.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J].母婴世界,2016(20):28-29.

[6]陆依玲,陆凌君,施政.中频药物导入法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护理探讨[J].心理医生,2017,23(11).

论文作者:郝红颜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8月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3

标签:;  ;  ;  ;  ;  ;  ;  ;  

中频药物贴敷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论文_郝红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