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电机损坏原因分析及检修策略探讨论文_孔庆瑜

高压电机损坏原因分析及检修策略探讨论文_孔庆瑜

(山西临汾热电有限公司 山西临汾 041000)

摘要:电动机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维护和使用不当,如频繁启动、长期过负荷、电机受潮、机械性碰伤等,都有可能使电机发生故障。当电动机运行中发生事故及异常现象时,运行人员应根据事故现象,迅速正确地判断故障性质及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防止事故扩大,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因此,本文对高压电机损坏原因分析及检修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压电机;损坏原因;检修策略

通常把额定工作电压达到1000V以上的电动机称为高压电机。当前高压电机的种类有很多,例如同步式高压电机、异式高压电机、鼠笼式高压电机等等,其中鼠笼式三相异步电机是最受人青睐的一种。但是鼠笼式三相异步电机一旦出现问题,就必须要检修人员进行现场维修,并且有时候还要送往比较专业的维修厂进行处理,这样不但要花费大量费用,还要花费很多的时间等待维修厂进行处理。

1高压电机损坏原因分析

1.1线圈故障

发电厂的发电机使用的时间一般都比较长,当使用一定年限后的发电机会比较容易发生定子线圈绝缘击穿和绝缘水平下降的故障,当线圈的绝缘部分出现故障,很容易导致发电机出现故障并造成严重的损失。发电机中的线圈是发电机最为核心的零部件之一,也是发电机在使用过程中使用最频繁的部件。因此,在发电机长时间的工作中,应该做好发电机的维护检修工作。当定子线圈的绝缘层被破坏的时候,会导致高电压击穿甚至是烧毁事故的发生,对于这种情况则应该在平时的发电机保养的时候要注意对绝缘层的清理工作,防止一些可导性物质进入到绝缘层中。

1.2高压电机定子故障

电动机制造过程中少数静子线圈引线头(段)残留严重缺陷,电动机拖重负载以及启动频繁的转动机械时,电动力较大,它引起静子线圈的连线与极相之间联线的强烈振动,促使静子线圈引线头残留的裂纹或裂口逐渐扩展。结果是线匝缺陷处未断裂部分的电流密度达到相当大的程度,该处铜导线遂由于温度的上升而引起刚度陡降,从而发生烧断、飞弧。单根铜导线绕制的线圈,当其中一根发生断裂后,另外一根通常是完好的,所以尚能启动,但是随后的每次启动先断裂铜导线断口距离只要在可以起弧的距离以内,均可能飞弧烧伤相邻的另一根已经增加了相当大电流密度的铜导线。

1.3高压电机转子故障

国产中型以上高压双鼠笼感应电机启动笼在结构上存在问题。一般是:短路端环托于全部外笼铜导条,与转子铁芯间距较大,端环内周围与转子铁芯不同心;短路端环穿铜导条的孔眼多为直通空眼形式;转子铜导条与线槽的间隙过小,铜导条在运行中振动幅度较大。

1.4冷却系统故障

目前高压电机冷却方式有两种,一是自行通风防滴式,二是是全封闭水冷式。而自行通风防滴式电机只要进出风口不被堵塞,基本上不会出现冷却系统故障;全封闭水冷式电机的冷却系统分钢质循环冷却散热管和铝质循环冷却散热管两种。水冷式电机主要有一下故障:第一,电机外部冷却管路损坏,冷却介质流失导致冷却能力减小,引起电机温度上升;第二,因冷却水变质,冷却水杂质腐蚀管道,冷却通道堵塞,导致电机过热;第三,对散热要求高的电机的冷却散热管,要求有良好的导热性,故采用特制的轧有散热片的铝质循环冷却散热管。经过多年的运行,空气中的粉尘、水中的杂质和矿物质使电机的铝质循环冷却散热管扩口铆压结合处严重氧化、锈蚀,加上电机振动造成铆压处松动,冷却水渗入结合处产生孔洞,造成循环冷却散热管漏水,直接滴在电机的定子上,以致造成电机“放炮”事故。

2高压电机检修策略

2.1设立严格的检修制度

企业应该设立严格的检修制度,明确规定检修工艺的标准和检修纪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方面,要做好重点检查,对常见的高压电机故障部位进行重点检验,尤其是电机的定子绝缘、线圈绝缘和轴承等部位。另一方面就是要加强全面检查。企业应该定期组织对高压电机的全面检验,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而且,对于检验,要做到及时记录,落实相关责任,严格监督检验过程,明确检验报告。此外,为了更好地提高检修效果,企业也要加强对设备的预防性检验。对于一些很难观察到的安全隐患,可以通过预防性的实验加以判断。

2.2检修过程严格执行工艺标准和规定

通过对电机损坏原因的分析,要防止高压电机的损毁就必须做好如下工作:通过机组的大修和小修对电机的定子绝缘重点检验。加强预防性质的检验;很多设备隐患难以通过简单的观察来排除,只有反复的试验才能得出可靠结论。提高设备的绝缘性;要在大小修时对易发生电晕现象的电机定子线圈绝缘表面涂刷非线性的半导体漆,防止电晕保护电机。严格按照工艺规程进行轴承的检修;要注意更换轴承时要使用相同型号的轴承。保证电机转子和负载转子的中心在一条中心线上;保证电机轴承在运转时不受外力影响。

2.3加强设备的技术改造

通过设备的技术改造,是提高检修策略效果,提高高压电机工作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比如对于操作过电压的影响,就可以在开关下口设置避雷器,这样就能实现消除过电压的效果。同时,也可以通过安装电压保护器来解决操作过电压的问题。企业应该积极学习大型公司的电机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引进新技术和优秀人才,以提高本公司的技术能力。通过技术改进和设备改造,对提高电机质量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可以引进最新的诊断技术加强对高压电机的检测。比如,采用先进的科技诊断技术对设备进行在线检测,就可以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并将这些隐患及时消除。通过先进诊断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小人工检修的成本,并能提高检修的效率。

2.4提高高压电机操作检修人员的素质

搞好高压电机管理工作的关键就在于要大幅度提高高压电机操作检修人员的素质,以此来降低事故发生率。第一,要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更新观念,时刻保持警惕性,对于高压电机的运行变化应该按照管理制度的规定来细致入微地检查。第二,应该不断更新员工的知识,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来定期进行员工培训,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鼓励相关工作部门的交流,以此来提高员工的素质。

2.5严格进行购进设备的质量检测

对新购入的设备等,要严格对照相应的检查标准进行分解、实验、验收,对不符合质检标准的设备要坚决拒收,特别是相关设备的主要零件,由于市场上存在大量翻新轴承,稍有疏忽让翻新轴承进入生产环节,就会导致电机运行的安全隐患;课件设备的安全稳定必须以严格的质量把关为前提。

2.6加强设备预防性试验

很多设备隐患仅凭观察是难以发现的,只有借助于一些试验,才能发现问题。如在机电动给水泵电机检修中,解体检修时发现端部线圈发生熔焊故障,试验时发现三相直流电阻不平衡,反复测量得出相同的结果。根据试验数据反复研究分析,断定为部分绕组发热后造成熔焊现象,于是联系厂家帮着解决,经厂家工作人员的进一步检查、试验,肯定了故障,并进行了处理。由于发现处理及时,确保了设备的安全运行。

结束语:

在修理的过程中,通过不断总结修理经验,改进工艺,其高压电机故障可以有效的减少与控制,防止突发性事故的发生,为提高设备完好率和运行周期奠定基础,为企业多创经济效益提供可靠保证。

参考文献:

[1]邹建华.对高压电机常见故障的分析与处理[J].黑龙江科学,2015(7)

[2]梁宇.高压电机损坏原因分析及检修策略[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5(S1)

[3]华杨熹.高压电机损坏原因分析及检修策略[J].科技展望,2016(5)

论文作者:孔庆瑜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31

标签:;  ;  ;  ;  ;  ;  ;  ;  

高压电机损坏原因分析及检修策略探讨论文_孔庆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