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品牌的低成本成长之路_市场营销论文

弱势品牌的低成本成长之路_市场营销论文

弱势品牌的低成本成长之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低成本论文,弱势论文,成长之路论文,品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产品严重同质化时代,品牌是具有绝对优势的战略武器。要么成长为强势品牌,要么从市场上消失,这是大势所趋。

营销经典理论讲4P(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但4P要做出4F,才能让弱势品牌发展壮大。

产品给消费者“想要”的感觉 (Wished Feeling)

卖梳子给和尚,显然比卖袈裟给和尚难得多。营销的第一步,一定是产品。产品找对了,就会事半功倍。

大品牌做市场营销,常常是一系列广告及市场推广活动伴随产品铺货同步展开,这种大投入常常会掩盖产品的先天不足——有这种大手笔的资源投入,产品怎么卖都不会很差。

但是,计算投入产出比,恐怕就很难看了。若把眼光放长远,销量常常会随着市场投入的减少而明显下滑。正所谓:广告一响,黄金万两;广告一停,马上不行。这种现象恰是“先天不足”的明显征兆,此时,大量的广告投入并没有为品牌做加法。

很多时候,产品畅销与否,在产品诞生之初就已经决定了。这其中原因众多,我们称之为“畅销基因”。其特点就是给消费者“想要”的感觉,而检验标准就是产品的自然销售能力,即一个新品没有促销的情况下,俘获目标消费者的能力。

弱势品牌没有大手笔资源投放,所以创造畅销基因就尤其重要。

2003年,娃哈哈推出了一种含电解质、维生素的饮料,名为“康有利”,借娃哈哈强大的渠道、促销,价格也不贵,还有当时“非典”的东风,但很快就大败而回。

而乐百氏公司稍后上市的饮料“脉动”,同样是维生素水,价格还比娃哈哈的“康有利”贵,但一上市就卖火了,前期几乎没有广告投入就开始畅销,广告播出后更了不得——卖到断货!

而娃哈哈迅速克隆跟进的“激活”,同样卖火了。这其中的畅销密码,业界至今没有人能说透彻。有人说是包装,人说是口感,有人说是名字(脉动),有人说是市场机会……无论什么原因,总之以很低的成本,卖火一个全新的品牌,这就是畅销基因的威力。

价格让消费者有“超值”的感觉(Cost-efficient Feeling)

产品定价不是想当然,或用传统的成本定价法,而是要考虑消费者愿意付出的成本——顾客愿意出多少钱来买?

有人说,当然是越便宜越好。其实不然。很多产品价高反而畅销;价钱便宜,顾客可能反而认为是低档货、劣质货。

定价的关键,是让目标顾客有“超值”的感觉。从一定意义上说,“超值”比价格便宜更重要。

一件顶级奢侈品牌服装,放在乡村店铺里,100元未必有人买;放在与品牌匹配的顶级商场里,恐怕10000元也会有人抢着买。不同销售地点直接反映消费者的不同状态。产品要畅销,必须是合适的产品,以合适的价格,卖给合适的群体。

格兰仕做微波炉,早年几乎没有广告宣传(近几年也不过偶尔有些广告投放)。一个纯生产型的企业,没有任何品牌优势,面对“美的”、“LG”以及日本的强势品牌,将独一无二的总成本优势运用在市场营销中,将当时还是家庭奢侈消费品的微波炉,做成了寻常百姓家用得起的普通厨房用具。

当众多家庭都在用格兰仕微波炉、格兰仕微波炉成为世界第一的时候,消费者没有理由不信赖格兰仕品牌。一个强大的家电品牌在如此少的广告投入之下就这样炼成了。

这种不花钱做广告,靠价格做销量,靠销量创品牌的方式,确实值得众多弱势品牌研究、学习。但其难点在于让消费者有“超值”的感觉。

渠道让消费者有“流行”的感觉(Fashionable Feeling)

产品放在什么样的渠道销售,4C理论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便于购买的售卖点。在同质化产品供过于求的时代,任何产品的替代品很多,品牌忠诚度常因为购买不便而丧失殆尽。

然而,弱势品牌要达到这种渠道铺货要求,成本很高,而且,即使企业愿意付出高成本,也未必能达到强势品牌的渠道覆盖效果。做不到购买便利性,弱势品牌又输一阵。

怎么办?烟酒行业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那就是在一定区域内达到非常便利,营造出产品流行的氛围,从而使产品畅销。

烟酒行业的全国性品牌毕竟是少数,庞大的市场常常为区域流行品牌所占据,比如安徽皖酒王在深圳,北京红星二锅头在北京,遵义香烟在贵州等等。

在这些区域的任何一个相关渠道,你都可以买到这些产品。这种做到极致的便利性,会让你感觉到“流行风”。即使外地消费者到了当地,都会不自觉地消费起这些品牌,把原来钟爱的品牌抛之脑后。许多喝娃哈哈纯净水的人到了深圳,都改喝“益力”或“怡宝”;前几年“可采”眼贴膜在广州、上海创造了汉方养眼法的流行氛围,区域市场畅销无比,都是利用渠道创造“流行”的效果。

当流行氛围在一定区域的渠道内蔓延,产品想不畅销都难。

促销要让客户有“难得”的感觉(Hard-won feeling)

促销的使命是配合分销渠道大力促进产品销售,内容一般包括促销组合、人员推销、广告、试用以及公共关系等。说到底,就是与消费者保持充分沟通。

弱势品牌没有这么大而全的市场促销,因此,这里只探讨狭义的促销,即对渠道合作伙伴和消费者的直接促销。

直接促销的手法层出不穷,究其实质,无外乎降价、买赠,但为什么众多商家要搞出花样繁多、令人眼花缭乱的把戏呢?

说到底,就是希望通过变换花样,让客户迷惑,产生“难得”的感觉,从而产生冲动消费。

强势品牌价格坚挺,稍微让利促销,就能有好收成。弱势品牌影响力弱,但是找准触动消费者神经的让利幅度,同样能获得好的促销效果。

屈臣氏的自有品牌产品常常使用这一招:产品与强势品牌类似,打折促销后的价格只卖到人家的一半,甚至更低,往往卖得很好,就是因为让消费者有了“难得”的感觉。

许多产品在打折促销之初,效果不错,而后的促销效果逐渐递减,是因为“难得”变成了一种常态,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感。弱势品牌虽然在直接促销资源方面比较便利,但如果促销不能给消费者造成“难得”的感觉,促销将事倍功半。

澳宝集团的美发产品“焗分钟油”,在香港市场停止投放广告多年,但市场霸主的地位至今无人撼动。在成熟的香港市场,面对宝洁、联合利华、欧莱雅等国际巨头,澳宝成功的奥秘在哪里?

促销有诀窍。

众所周知,香港有影响力的零售渠道也就百佳、屈臣氏等两三家大型连锁。澳宝针对不同渠道,采取不同的促销组合策略和价格策略,严格控制货物数量和促销时间,火力猛烈,兵贵神速,既让零售渠道的采购们觉得“难得”,给出最好的卖场资源支持,也让消费者觉得“难得”,买起来一点都不手软。再加上产品使用效果好,顾客愿意重复购买,形成了良性的市场循环。

有效的促销不一定是大幅度让利,其精髓在于让客户及消费者有“难得”的感觉。这种局面形成之时,就是弱势品牌大卖之日。

[小结]

生产消费者想要的产品,让他们觉到这是超值的、流行的,促销的时候是难得的,产品一样能大卖。

产品大卖就是在为品牌做加法,这便是低成本的品牌成长之路。

标签:;  ;  ;  ;  

弱势品牌的低成本成长之路_市场营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