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护理干预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控制的效果评价论文_任思蓓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 重庆綦江 401420

摘要:目的 探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在使用术前护理干预后对干眼的控制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2-2018.2收治的84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护理1组与护理2组,42例护理1组采用术前护理干预,另42例护理2组采用常规护理。探讨实施不同治疗对泪腺破裂时间(BUT)、干眼症状评分及干眼症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护理1组BUT显著比护理2组高(P<0.05),在干眼症状评分上显著比护理2组低(P<0.05),而在干眼发生率上,护理1组(4.76%)与护理2组相比(21.43%)显著较低(P<0.05)。结论 将术前护理干预应用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时,能显著减少干眼症发生率,降低干眼症状评分,提升BUT,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白内障;术前护理干预;超声乳化术;干眼控制

白内障是一种由多因素导致的晶状体变性浑浊疾病,光线被混浊晶状体阻扰无法投射在视网膜上,患者常表现为视力进行性减退,以老年人为发病主体[1]。随着近年来我国逐渐迈入老龄化社会,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手术治疗时目前临床治疗中的主流方法[2]。但近年来研究发现,超声乳化术术后会出现干涩、异物感等症状,患者发生干眼症状合体征,本研究旨在避免影响患者康复及手术效果,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寻找一套适宜的临床护理模式,现我院展开研究,将2017.2-2018.2收治的84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价值,报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2-2018.2收治的84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护理1组与护理2组,42例护理1组病人男女比例为23/19例,年龄43-67岁,平均(54.63±5.27)岁;42例护理2组男女比例为24/18例,年龄44-68岁,平均(54.57±5.33)岁。组间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护理1组:分析患者病历资料,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对干眼症有无认识,评估患者认知情况,制定相对应的护理干预对策;向患者讲解术后干眼症的相关知识,并了解预防和控制的方法,积极配合治疗,加强心理干预,告知患者出现了干眼的情况不要紧张焦虑,引导患者正确认识术后干眼,缓解患者对手术的焦虑、恐惧情绪;对术前存在干眼症的患者,遵医嘱使用人工泪液;指导患者使用人工泪液的方法,嘱其尽可能多眨眼、多喝水,做好应对干眼症的措施,从而有效避免术后发生干眼症。

护理2组: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告知患者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术中的配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4d的BUT、干眼症状评分及干眼症发生率。BUT的正常范畴为15~35s,低于10s表示患者泪膜状态不稳定。干眼症状评分总分为10分,得分越低,症状越轻[3]。

1.4 统计学处理

对实验结果用统计软件SPSS19.0展开分析,用t检验计量资料,表示方法为(均数±标准差),用x2检验计数资料,表示方法为百分比,当P<0.05时代表组间数据无显著差异。

2 结果

护理1组BUT显著比护理2组高(P<0.05),在干眼症状评分上显著比护理2组低(P<0.05),而在干眼发生率上,护理1组(4.76%)与护理2组相比(21.43%)显著较低(P<0.05),参考表1。

3 讨论

白内障多以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较为常见,超声乳化术是治疗白内障的常用方法之一,但该术术后常出现的干眼症表现已严重影响患者后期康复及生活质量,因此,术前相关护理干预,减少干眼症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4]。

表1对比两组BUT、干眼症状评分及干眼症发生率(n=42)

临床上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通常采用常规护理,该护理方式虽有一定效果,但只是单纯按照护理流程实施护理,仅简单执行任务和做好常规性工作,并未对患者做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护理效果不佳,术后干眼症发生率高。曹克妮研究发现[5],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采取相关针对性护理干预后,能显著减少术后干眼症的发生,其发生率仅为4.00%左右。为证实该方法的有效性,我院现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干眼发生率上两组相比,护理1组显著较低(P<0.05),在BUT上两组相比,护理1组显著比护理2组高(P<0.05),在干眼症状评分上显著比护理2组低(P<0.05),干眼症是以患者的主观感觉为主,术前护理干预首先是评估患者关于干眼的认知状况,告知患者相关情况,指导人工泪液使用方法,积极疏导患者紧张情绪,为术中及术后提供保障。结合本次研究发现,术前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术后干眼症发生率,其发生率仅为4.76%,这与曹克妮研究相符,证实该方法的有效性。进一步发现,患者术后14d的BUT显著升高,干眼症状评分显著降低。本次研究中所存在的研究不足与局限性:(1)样本选取存在一定局限性,虽按相应标准进行了筛选,但所选取的标本是否合理有待商榷。(2)样本选取例数较少,临床可进一步扩大研究对象人数,提升准确性。

综上所述,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在使用术前护理干预后能显著提升BUT,降低干眼症状评分及干眼症发生率,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黄馨颖.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30):4406-4408.

[2]史永震.优质护理在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23):3223-3225.

[3]任凤杰,关玲.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的观察及护理[J].河北医药,2015,25(6):957-959.

[4]朱正香,李兰香,张存生等.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94例优质化护理配合[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13):1595-1597.

[5]曹克妮.程序化护理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1):2386-2388.

论文作者:任思蓓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  ;  ;  ;  ;  ;  ;  ;  

术前护理干预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控制的效果评价论文_任思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