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民间公益慈善事业促进社会保障体系发展_慈善论文

支持民间公益慈善事业促进社会保障体系发展_慈善论文

扶持民间公益慈善事业 促进社会保障体系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公益论文,社会保障体系论文,慈善事业论文,民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我国进入老年期的人群已超过2亿,下岗职工数以千万计,孤儿数百万。1998年那场特大洪水,殃及10多个省、市、自治区,受灾民众多达1亿以上。在通常情况下,因病而无力支付医疗费用者,因贫困而辍学失学者,不知还有几何。怎样解决此类社会难题?仅以政府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面对这一切,难免力不从心。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党和国家正在形成以“小政府、大社会”为方向的新的运作机制。在社会生活领域,一方面建立由政府部门撑持的社会保障制度,另一方面给带有社会公益性质的民间社团留出发展的空间。我国众多的社会公益团体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和壮大起来的。

比如,中国红十字会、宋庆龄基金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国青少年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老龄协会和中华慈善总会等,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仅就中华慈善总会一家而言,在1998年春节前后的张北地震、夏秋之交的洪魔肆虐,以及去冬今春内蒙、新疆特大雪暴紧急救助行动中,募集的可计量款物就达7亿多元人民币。据统计,1998年抗洪救灾过程中,国家财政拨款48亿,而通过社会不同渠道募集到的款物总额为72亿。这一数据显示了社会公益机构和慈善团体存在的意义,也表明在社会各个层面蕴藏着丰厚的可供发掘的资源!

不过,放眼世界,无论是从宏观还是从微观角度看,我国现阶段社会事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都还有很大的差距。以美国为例,1998年非营利机构共有160万个,这些“独立部门”同年收入总额达6214亿美元,其中私人捐赠部分为1174.4亿美元。70%的家庭参与捐赠,平均额为1075美元。另有1.09亿人,即占成年人的56%,从事过志愿者(义工)工作。仅此一项,其贡献就相当于900万名全职雇员199亿个工作小时,创造了相当于2250亿美元的价值。

上述机构和义工,涵盖美国文化、教育、妇女儿童权益保护、老年人服务、消除贫困、安置就业、移民、预防犯罪、帮助少数民族族裔、社区改造、环保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和动荡,满足了各种不同的社会需要,改善了美国民众的生活质量。这种作用,在社区一级体现得尤为明显。实际上,美国的所谓“独立部门”,包括慈善组织,已经成为美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一条功能比较完备的纽带和防线。美国政府宁愿尽可能多地将其自身的服务职能分流给这些“独立部门”,每年还拨出巨款,以强化这条纽带和防线。被重重社会问题困扰的美国还能保持现有的状态,在相当的程度上恐怕有赖于此。

当然,基于国情的差异,任何国家的做法和经验,都不能照搬,但我个人以为,别人确有可借鉴之处。其实,借助全社会的力量和资源,去处理可由社会自身调和的种种矛盾,而给政府留下缓冲余地,当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治国之道。据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总体构想,在完善、健全由政府职能部门直接运作的社会保障机制,全面实施中央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部署的同时,进一步创造条件,推进以民间名义和形式出现的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形成以发掘社会潜在物质和精神资源为动力,面对各类弱势群体的覆盖面更加宽广的社会公益组织网络。确立以政府为主导,以民间社会公益机构为补充,以社区为基础的社会保障系统的格局。现在该是提出这样一个促进社会全面发展总体战略的时候了。

二、按照社会全面发展总体战略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既鼓励和支持兴办民间公益机构、慈善机构,又要加强管理,使其高度规范化,避免可能发生的流弊。为此,必须严格审批、审计和监督,着重把好接受捐赠资格的认定和实施捐赠税前扣除权的委托这两个关口。总的管理原则应该是分类指导、区别对待:一方面,重点扶持政治上可以信赖,能真正地“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在海内外有较高的声誉、较大的影响力的公益机构,并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发挥其典范效应;另一方面,警惕和防范那些假公益、慈善之名,行邪恶之实的团体和个人,以此作为窃取私利的手段,或实现某种政治图谋的工具。捐赠行为,应是一种崇高的行为,不容有不合情理的附加条件,更不容有政治上的附加条件;捐赠款物的接受和分配,特别是最后的去向,十分敏感,事关公益机构、慈善的形象和命运,因此,运作尤当公开、透明。对无视法纪、为非作歹者,更要严加查处。

三、从社会全面发展总体战略的高度,统一认识、协调步骤、修订已经出台,但却不适应进一步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要求的《捐赠法》、税法,把国务院最近制定的激励中资、外资企业和个人救济性捐赠行为的政策,即中外企业和个人用于慈善的捐赠,无例外地享受免税优惠待遇的政策,尽早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集中地体现在《捐赠法》、税法中,使全社会各界人士都充分了解这一立法的多重社会意义,增强普遍的社会责任感。

四、完善、全面地把握和理解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以德治国”的方略和“人道主义,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个道德规范”的论述,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倡导炎黄子孙根脉相连、血浓于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相互关爱之情,表彰善行义举,遏制市场经济在精神生活中的负面影响,增强社会凝聚力。1998年抗洪救灾的历史场景至今还令人难忘。李瑞环主席不仅把以“扶危济困、乐善好施”为特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看作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而且还视其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道德力量调节利益关系的有效形式。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这些有关论断,应该成为我们宣传工作的一种指导思想。

五、发展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不仅需要开发财力、物力资源,而且需要聚合人力资源,实现从事社会公益活动的专业队伍与志愿者(义工)队伍的结合——这是充分实现社会公益事业的服务功能的重要条件。这种做法在国外十分普遍,在我国实际上也已经这样做,只是不够稳定。为了给公益事业奠定更广泛的社会群众基础,应建立以机关、学校、企业、街道为依托和源泉,以公益、慈善机构为枢纽和轴心的网络,发动组织志愿者(义工),定期、定向地参与各类社会公益项目的活动。这不仅是可行的,而且对提高公民的社会责任感、陶冶国人情操,增强社会凝聚力,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标签:;  ;  ;  ;  

支持民间公益慈善事业促进社会保障体系发展_慈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