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的痛苦--利率风险对保险公司的灾难性影响_国债论文

保险公司之痛——利率风险对保险公司的灾难性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保险公司论文,灾难性论文,利率论文,之痛论文,风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寿险公司面临巨额利差损

20世纪90年代中前期,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每年GDP增长率都在10%以上。伴随经济的高速发展,保险业平均每年30%以上速度快速成长,1993年到1997年期间我国寿险业的保费总量达到1400亿元,其中,期限较长的业务(5年以上)约占50%,共有700多亿元的保单预定利率在7.5%以上(见表1和表2)。

表1中国寿险市场发展规模(单位:亿元)

表2我国银行存款利率和寿险预定利率比较(单位%)

日期

5年期 3年期 1年期 寿险平均预定利率

1993.5.15

9.9

9.81 9.18

7-9

1993.7.11

11.1

10.99 

10.98

7-9

1996.5.1

9.9

9.02 9.18

7-9

1996.8.23

7.71

7.68 7.47

7-9

1997.10.23  5.92

5.86 5.67

7-9

1998.3.25

5.92

5.86 5.22

4-6.5

1998.7.1

4.75

4.72 4.77

4-6.5

1998.12.1

4.14

3.98 3.78

4-6.5

1999.6.10

2.88

2.70 2.25

2.5

2002.2.21

2.79

2.52

1.98

2.5

两位数的GDP增长率,在一段时间内不可避免地出现高通货膨胀率,随之而来的是利率大幅攀升,加之,当时国内保险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国有保险公司尤其是寿险公司为保持或扩大现有的市场份额,就用高利率的保单吸引投保人。特别是1994年,当时通货膨胀率在24%以上,实际利率降为负值,这样一来新的保单就根本卖不出去,还有大量寿险保单持有人纷纷退保,为吸引和留住投保人,寿险公司开出12%甚至更高预定利率的保单。

我国寿险资金长期以来主要是投资银行存款和购买国债。然而,随着我国经济进入平稳持续发展阶段,市场利率逐步降低。1996年以后银行利率就不断下调,从1996年以来已经连续降息8次,市场利率降幅达9%,保险资金的利息收入迅速下降。同时,我国寿险保单的预定利率调整滞后于银行利率的调整,并且调整的节奏慢,最大的时候一年期银行利率与预定利率相差4个百分点(见表2),这样银行利率与保单预定利率间存在利差损失。寿险资金的另一出路是投资国债。虽然国债发行利率高于同期的银行利率,但在利率下调后国债利率也急速下降,3年期国债的发行利率从1996年的11.79下降到2000年2.89,5年期国债从1996年13.06下降到2000年的3.24(见表3),国债投资收益明显下降。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下降明显,保险公司就面临严重的利差损问题了。从下面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利率对保险公司特别是寿险公司产生的影响。

表3 国债利率一览(单位%)

年份

3年期5年期

1993

-

13

1994

-

15.06

1995

14

15.86

1996

11.7913.06

1997

9.1810.17

1998

7.11 6.46

1999

3.23 3.60

2000

2.89 3.24

1994年4月某国有寿险公司售出一张利率为9.0%的保单,客户趸交1万元,保单有效期15年,则该保单在2009年月4月到期日的价值为36425元。为分析方便,我们不考虑保险资金运用的限制,当月寿险公司可将这1万元保费收入全部投资于1994年5年期国债(当时没有更长期国债品种),1994年5年期国债利率为15.06%(见表3)。1999年4月寿险公司投资的5年期国债到期,此时寿险公司获得本金加利息收入20166元。紧接着寿险公司将收到的20166元又投资1999年5年期国债。虽然我国利率是法定利率,利率水平受国家调控,其变化应当不很剧烈,但那几年我国宏观经济发生重大变化,国民经济通货膨胀进入通货紧缩,利率大幅下降,当时1999年5年期国债利率已降为3.6%,由于当时保险公司没有其他投资工具可供选择,还只得投资国债。2004年4月1999年5年期国债到期,寿险公司获得的收益是24067元。同样,接着寿险公司又用此笔收入投资于2004年5年期国债。现在2004年5年期国债发行多少和发生利率水平还未确定,我们假定2004年5年期国债利率上升为4.0%(去年我国GDP增长率达到9.1%,今年国民经济形势开局很不错,因此许多机构预测,今年利率水平将会上升),则到2009年4月寿险公司可收到保险资金投资所带的总收入是29281元。这时,投保人的保单也刚好到期,我们很明显地看出,寿险公司要亏损7144元(29281元-36425元=-7144元)。1994年4月全国寿险保险公司售出约10万份与上面相同的保单,到2009年4月寿险公司形成的亏损将会超过71.4亿元。

如果国家从解决财政赤字和支付已到期大量国债本息方面考虑,还将国债水平维持在低水平上,将2004年5年期国债发生利率定为3.0%,那么,到2009年4月寿险公司形成的亏损将达到85.2亿元。利率水平仅波动1.0%,而寿险公司的损失却增加13.8亿元(85.2亿元-71.4亿元=13.8亿元),可见,利率变化对保险公司的收益影响之巨。

高盛近期发布的《中国保险业——成长前景、创造价值的关键在改革》报告认为,中国保险业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仍是上个世纪90年代遗留下来的利差损问题,报告预计,中国人寿、平安和太平洋三大寿险公司的潜在利差损约为320亿~760亿元人民币。

毫无疑问,利率市场化后,利率风险管理在我国保险公司特别是寿险公司的资产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

利率风险对日本寿险业的影响

1997年以来,日本的寿险公司破产案例接连不断,比如1997年4月日产生命保险株式公社,1999年6月东邦保险株式,2001年东京生命保险相互公司等,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在经济泡沫时代出售了大量的高利率产品,当经济泡沫破灭,出现通货紧缩时保险资产的投资收益率持续下降,造成严重的利差损,导致偿付能力不足而破产。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寿险业的预定利率为4%。当时的资金运用以企业债券为主,约占总资产的24%,其次是股票和贷款,各占约17%左右。企业债券、股票、贷款的投资效益都较长期国债高,因而投资运用收益高于银行业的长期利率,高于寿险业的预定利率,整个行业没有利差损。

从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中,预定利率基本上维持在4%。到了80年代中期,日本进入泡沫经济时期,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日本的寿险业为了积聚资金,开始推出高预定利率的产品,大力发展储蓄性较强的险种,使整体的平均预定利率水平随之被拉高。到了1985年,10年期以下的新契约的预定利率曾达到最高点,高达6.25%。但是,日本银行业的长期利率自80年代后就开始下降,寿险业的投资运用收益在随后的几年也跟着下滑,再加上日元不断升值,使以外币结算的海外投资资产也出现了汇兑损失,这如同雪上加霜,导致寿险公司的财务收支急剧恶化。从1991年开始几乎所有的寿险公司都出现利差损。到1994年,大寿险公司的利差损已达2%,这是形成寿险业亏损的最主要原因。从1997年到2001年间,日产生命、东邦生命、第百生命、大正生命、千代田生命、协荣生命、东京生命七家寿险公司先后因受利差损的拖累而宣布破产。

标签:;  ;  ;  ;  ;  ;  ;  ;  ;  ;  ;  ;  

保险公司的痛苦--利率风险对保险公司的灾难性影响_国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