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的临床护理探讨论文_李巧玲,李艺婷,沈远凤,李桂清,高燕香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医院脑外科 362400

【摘 要】目的:探讨不同临床护理模式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018年我院收治的96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层分组法将96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专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和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而并发症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ADL评分更高,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专科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自理能力,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护理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神经外科;重症监护;临床护理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临床致残率和死亡率极高,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除实施积极的急救措施外,还应介入科学、高效的临床护理干预,以此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和改善预后。为此,本文将优质专科护理措施应用于临床中,现将应用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96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69例,女27例,年龄在32-68岁之间,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96例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或家属均自愿参加本次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48例,男35例,女13例,平均年龄为(55.3±7.3)岁,原发疾病中重型颅脑损伤17例,高血压脑出血15例,原发性脑干损伤9例,脑挫裂伤7例;对照组48例,男34例,女14例,平均年龄(52.9±4.7)岁,重型颅脑损伤16例,高血压脑出血16例,原发性脑干损伤9例,脑挫裂伤7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提供优质专科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包括:使用床旁多功能监护仪,中心静脉压检测,血液动力学检测仪等监护装置严密观察患者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和以及24小时动态监测,医护人员应注意意识及瞳孔的观察,降温毯的及时使用,气管切开护理,肢体运动和感觉功能观察,肺部感染、意外拔管以及心理护理等[1]。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和预后情况。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压疮、血栓、发热及切口愈合不良等,通过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评价不同护理模式对手术安全性的影响。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治愈及好转患者的预后情况,两组患者预后效果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进食、大小便、行走、上下楼梯等十个评价维度[2],评分越高说明日常生活能力越好,根据量表总评分将日常生活能力分为三级,I级表示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正常,II级表示日常生活活动部分依赖帮助,III级表示日常生活活动大部分甚至全部依赖帮助。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分别采用t检验和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治愈或好转患者47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7.9%(47/48),对照组治愈或好转患者40例,临床总有效率为83.3%(40/48),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有3例出现肺内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6.25%(3/48),对照组患者有13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27.1%(13/48)。对照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

随访6个月,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术后ADL量表评分更优,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预后分级比较(n,%)

3讨论

3.1危险因素 医院病患种类复杂多样,人流量大,不能保证医院内空气的洁净度,空气中病菌混杂,加上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易通过呼吸感染治病革兰阴性菌,导致出现肺部感染。此外,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行气管切开术概率高,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气管、支气管直接与外界空气相通,病菌不经过口鼻咽喉的过滤直接进入肺部,增加肺部感染率。所以优质的专科护理要求护理人员有夯实的理论基础,敏锐的观察力,快速判断反应能力及娴熟的护理技巧等。

3.2护理要点 为避免误吸的发生,应及时清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医护人员可依医嘱予以气道湿化剂。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定期(每3小时)翻身拍背,避免患者用力排便和剧烈咳嗽。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高热属中枢性高热,患者出现脑疝或者高热,提示立即使用降温毯或其他降温治疗,避免高热对脑组织产生的不可逆的损伤,缓解脑水肿,保护血脑屏障,能有效的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预后水平[3]。此外,要注意保持患者口腔清洁,及时清除患者口内分泌物和积液,定期使用清洁剂清洗口腔。

3.3意识及瞳孔的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改变,正确判断患者有无意识障碍以及障碍的程度,如清醒,嗜睡,昏迷等。每2小时观察患者有无瞳孔散打,缩小,形态改变和瞳孔对光反射情况,以便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对紧急情况能做出及时的判断与治疗,保障患者生存率[4]。

3.4气管切开术后护理 每日3次定时清洗患者的内套管并更换套管外的纱布条,敷料及纱布应确保干燥、无菌。为有效抑制厌氧菌在切口处繁殖增长,采用氧疗法处理切口,使切口处氧气充足,从而降低患者的病菌感染率。同时,医护人员还需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避免患者因烦躁、不适,自行鲁莽拔管。

3.5心理护理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因发病突然,病情危重,容易出现消极情绪及神经管能症状,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正确评估,因教适宜,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心理疏导。

参考文献:

[1]李艳艳.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医药,2017,12(36): 179-180.

[2]倪志宏,顾彩萍.基于个案分析的针对性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肺部感染预防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20):1867-1868.

[3]徐鹏.血管内降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及护理工作量的影响[J].天津护理,2015,23(02):95-96.

[4]赛旋,王彩虹.全面护理在预防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08):61-62.

论文作者:李巧玲,李艺婷,沈远凤,李桂清,高燕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5

标签:;  ;  ;  ;  ;  ;  ;  ;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的临床护理探讨论文_李巧玲,李艺婷,沈远凤,李桂清,高燕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