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油缸泄漏故障及维修策略探析论文_贾方

液压油缸泄漏故障及维修策略探析论文_贾方

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机电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 宿州 234000

摘要:在工程机械中,液压油缸有较为广泛的适用范围,也经常由于泄漏故障对设备造成影响,并导致工程建设的延误。由此,文章从液压油缸产生泄漏的原因展开讨论,对其泄漏故障的的检测方法进行分析,并就密封部件、缸筒、活塞杆以及导向套等影响泄漏关键节点的维修方法进行深入探析,为强化液压油缸使用中的稳定性,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液压油缸;泄漏故障;维修方法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建设事业也在如火如荼的快速前进,为了保证生产建设过程中的连续性,必须对应用设备进行必要的管理,以期发挥出更好的实用效果,成为保证工程项目效率的基本前提。由此,必须对液压油缸设备的具体故障问题进行全面且深入的分析,尤其是对泄漏故障的成因展开思考,使其在准确定位的前提下,实现科学的维修。

一、液压油缸产生泄漏的原因

产生液压油缸泄漏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构件的材质、规格、使用磨损、环境条件等内容都会对其密封性产生影响,从而在不同的位置上造成液压油缸的漏油现象。

首先,在密封件的材质上,由于材料密度或是硬度不符合标准,都会造成密封性的缺失,过软时会使其受外力的影响而被计入密封的间隙中,而如果材质过硬则难以实现严格的密封[1]。其次,在安装与使用过程中,没有达到密封件的精度要求,或是使用时造成严重的磨损都会造成液压油缸设备的泄漏,同时,活塞杆的使用中,如果受到严重的冲击或是表面的拉伤,也会使设备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进而导致泄漏。另外,外部的环境问题也会对密封性产生影响,在高温的条件下作业,会严重的加速设备的老化,使其密封效果受到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密封元件失效。

二、液压油缸泄漏的诊断方法

(一)经验诊断法

在运行中,液压机械的泄漏故障通常是由液压缸异变以及装置位移量超标表现出来的。工作人员在进行检修的过程中,可以以自身丰富的工作经验作为诊断的方法措施,而具体的方法可以由“问”与“检”这两个字概括出来。

首先,在“问”的过程中,检修人员需向具体的操作人员询问机械产生故障的具体情况,既对液压油缸的使用过程进行分析,对主机的异常表现作出分析的同时,区分出“突发”与“渐发”的不同情况,以此展开进一步的分析。

然后,再对设备进行“检”的操作。对液压系统的工作状况进行系统检查时,应在液压缸运动到极限的位置点时,测量工作压力,在阈值不符合设备的标准数值,需对安全阀的压力进行调整,如果压力仍未发生变化,基本可以确定液压缸内测发生泄漏。

(二)试验检测法

通过试验法对液压油缸的泄漏情况进行检验,可以保证设备的完整,并在不对液压系统造成影响的条件下完成精确的检验工作,体现出方法的科学性。具体流程上,应在未拆卸元件的条件下,首先按操作的规范流程开启机械,然后通过对换向阀的控制,使液压缸的活塞运转至检测位置,并在完成操作后检查液压缸的回油腔管路,对油口进行检查即可分辨是否存在液压缸泄漏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试验法检验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型的液压缸,在方法上也有着细微的差异,以此,分别对叠加过载阀液压缸、叠加平衡阀液压缸、叠加双向锁液压缸三种类型进行分别讨论。

第一、对叠加过载阀液压缸进行检查时,应将换向阀的位置调整至极限状态,然后对回油腔管路进行检验[2]。第二、在对叠加平衡阀液压缸展开检验时,应先通过换向阀使液压缸的无杆腔产生一定的压力水平,然后将换向阀调整至中位,然后进行检验。第三、叠加双向锁液压缸的操作方法与叠加平衡阀液压缸,但在结果上会由于表现的不同而甄别出不同的泄漏点。在拆开进出油口后,如发现漏油现象,则说明设备液压锁在无杆腔方向发生不闭锁问题;如果活塞杆发生受载回缩的现象,并在出油口的位置发生泄漏,则说明液压内缸产生泄漏。

三、液压油缸设备的拆件维修

(一)密封部件

液压油缸的密封部件使防止其发生泄漏的主要元件,维修过程中必须重点对唇形密封的边缘进行检查,以防其磨损与机械损伤造成的密合不严而造成漏油现象。同时,在检查过程中,还需要对活塞与活塞杆之间的静密封圈的损伤情况进行检验。如果发现密封元件与导向支撑环之间产生密封缺陷,必须以设备密封件的构成形式为基础,使用材料与结构符合设备需求的部件进行更换操作,以此强化密封件与密封面之间的关联性,通过降低油膜的厚度水平来减少密封件产生泄漏的总量。

(二)缸筒维修

液压缸的内表面与活塞之间的密封情况,使导致液压油缸产生内泄的重要原因,一旦在缸筒内部产生纵向的拉痕,即便是活塞保持在密封的条件下,也难以保证有泄漏问题的有效排除。所以,在对故障进行检修的过程中,对设备的尺寸、形位公差进行技术核对,并检验其是否存在纵向的拉痕,对于缸筒的维修操作至关重要。

在处理方法上,针对已经产生的纵向拉痕,可以利用珩磨工艺或是镀层技术对其进行修复,填补纵痕产生的漏洞,保证内缸的完整性,并适当的对操作方法进行调整,以免造成二次损伤。如果内缸的表面产生较为严重的损耗,则应当与设备的生产厂家取得联系,使用适当型号的内缸元件对其进行替换。

另外,在新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可以采用TS311减磨修补剂对内缸进行适当处理。在方法上,利用合金刮刀在其表面剔出沟槽,并使用丙酮对沟槽进行清洗,然后使用TS311减磨修补剂,对完成清洗打磨的表面进行涂抹,确保压实与固化后,根据设备的具体型号进行剪裁,从而完成内缸的修补,防止再次产生液压油缸泄漏的问题[3]。

(三)活塞杆处理

活塞杆与导向套之间的相对运动,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磨损消耗,并由此引发相应的泄露状况。如果磨损情况较为严重,甚至会使活塞杆表面的镀络层产生剥落,并在运动的过程中对密封构建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在维修的过程中,必须对活塞杆的规格与弯曲度进行检验,如果无法达到使用标准,则应当立即按照设备尺寸在厂家定制并完成替换。同样,如果镀络层出现问题,也应当与供应商取得联系,进行重新镀膜的技术处理,以保证设备在运行中的稳定性。

(四)外部环境处理

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经常会由于外界环境中的灰尘侵入对设备的密封性造成影响,并直接通过暴露在外的活塞杆,对整体的系统造成影响,虽有导向套等防尘措施,但任然无法起到全面密封的效果,从而加剧内部构件的磨损,在长时间连续的工作条件下,势必会产生泄漏情况。同时,如果在相对较为潮湿的外部环境下,还会使水分进入系统,削弱液压油的润滑功能,并加速了元件的耗损。

所以,在控制液压油缸泄漏情况的同时,必须对设备的外部环境进行管理,从源头上遏制产生泄漏的可能,以延缓内部元件的耗损问题。在工作中,虽不能对具体操作环境进行转变,但可通过设备的定期维护以保证其工作状态的稳定。因此,操作人员应在液压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定期清理油缸表面的灰尘[4]。对油缸中的油质进行科学的化验,保持使用过程中过滤装置与邮箱的整洁度,使其与外界的污染源隔绝,并在此过程中,对温度条件进行适当的调节,使液压油缸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降低维修成本。

总结:液压油缸使用过程中,故障问题离不开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必须在维修过程中,降低使用环境对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同时,在密封部件、缸筒等关键技术节点的维修上,采用科学的方法与合理的技术进行渗漏维修,才能使液压油缸设备在使用中,发挥功能作用,为正常作业提供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刘伟星.煤矿井下液压支架油缸泄漏故障及维修探讨[J].机械管理开发,2017,32(10):173-174.

[2]闻源长,郭建斌,张晓康.基于贝叶斯推理机诊断液压油缸爬行故障研究[J].浙江水利科技,2017,45(04):33-36.

[3]林少凤.矿用液压支架油缸泄露问题及改善对策[J].技术与市场,2017,24(05):204.

[4]鲍志强,谷成林,管平安.缸体内壁盲孔粗加工工艺在液压油缸缸体内壁维修工艺体系中的技术及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03):235.

论文作者:贾方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7

标签:;  ;  ;  ;  ;  ;  ;  ;  

液压油缸泄漏故障及维修策略探析论文_贾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