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融文化”基础下小学语言文字创建工作实践探究论文_苗二朝

基于“融文化”基础下小学语言文字创建工作实践探究论文_苗二朝

河北省石家庄市国际城小学 050000

在经济与信息多元化发展的时代,作为一个个体,如何用适合的理念、心态、眼界、行为去和不同的人共处和交流,是所有人应该思考的问题。老子所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表明了万物融合的意义,只有将万物融合,才能使人和谐交流,才能推动社会发展。“融文化”应运而生。

作为一所现代化小学,我校在实践中确立了“融文化”的定位,提出“融会中明智、融入中立德”的办学理念。通过“融会教学与融入教育”的办学特色,把“培养通识与乐群的现代少年”作为育人目标,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树立全面育人的质量观,最大限度地为不同能力的学生创造良好的发展平台。在“融文化”的基础下,注重学校内涵发展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推动语言文字工作的开展,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使学生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学习生活。

一、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注重文化理念与环境建设的融合。我们将传统文化与校园环境建设工作相结合,注重语言文字的使用规则。步入我校大门,抬头可见学校的办学理念——“融”,书写规范美观,给人以美的享受;进入校园,圣贤孔子、数学家华罗庚、音乐家贝多芬的雕像给人以精神引领;走在石板上“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求理于吾心”等书法用不同的字体印刻在地板上,给学生以文化的滋养与积淀。

注重推普活动,营造良好氛围。每年的推普周,学校都会精心规划、科学组织,开展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师生中深入宣传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相关知识,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演讲、征文、讲故事等系列活动,并将活动落实到每一位学生身上,通过评选奖励等措施,使学生增强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培养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固定的宣传标语牌、电子屏、宣传橱窗、黑板报、广播站、校园微信平台等载体大力宣传语言文字工作,初步形成了多形式、全方位的宣传活动网络,搭建起师生学习、交流、展示语言文字的自由平台,创设良好的用语用字氛围。

二、健全规范组织机制,树立责任管理意识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坚持“三纳入一渗透”,将创建工作纳入到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纳入到学校常规管理,纳入到师生技能训练,渗透到德智体美和社会实践等教育教学活动中来。学校全体教师统一认识,形成良好的工作局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们十分重视语言文字管理制度的建设,为此专门成立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学校——中层处室——年级组——教师——学生”五级管理网络,确保责任到人。规范常规管理,制定《教师上课制度》,规定教师上课使用标准的普通话,书写规范,字迹工整;在《教职工聘任制度》、《考核制度》等方面做出具体的语言文字要求,严格实行教职工全员持证上岗制度,领导班子带头提高普通话水平,教师必须做到口语与日常教学工作相结合,自觉努力与监督措施相结合。

三、重视教师培训工作,提升全员综合素养

教师是学校推广实践语言文字工作的主力军,提升学校教师语言文字运用整体水平是学校发展的主要工作。为此,我们组织开展专项培训,提升教师的话语水平。每年对全体教师进行普通话专项培训和测试,要求教师的普通话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提倡语文老师和青年教师进行二次测试达到一级乙等。并且积极选派优秀语文教师参加省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观摩学习,向全省优秀语文教师学习;组织语文教师参加朗诵专题系列培训,提高朗诵技巧;参加真语文石家庄站的系列活动;选派优秀教师参加真语文大赛,学真语文理念,教学生真语文,做真语文老师。

四、开展特色校园活动,全面促进学生发展

我校以融文化为引领,在融入教育与融会教学的实践中力求开展综合性特色活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如:启动中华好诗词大赛,将传统古诗词文化融入到语言文字工作中,进一步提高师生的诵读水平,陶冶师生的道德情操;举行开笔礼活动,让孩子们对于中华汉字的热爱融汇于心;加强家校合作共融,举办“书香校园,亲子共读”活动;开展全校范围的汉字听写大赛、课文朗读比赛,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颁发一、二、三等奖,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新活动方式,利用课前三分钟进行演讲、成语故事、朗诵经典美文等各种形式的说话训练;中高年级开展读书笔记、编辑小报的活动,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文章片段摘抄编辑。经常浸润在这些文质兼美的作品中,学生的语言文字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规范化训练,运用能力也有所提高。

五、充分发挥课堂作用,注重培养学生能力

课堂是语言文字学习的主要阵地,我们充分发挥各学科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加强对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

注重语文课堂的听说读写教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规范化的语言文字教学、训练,引导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重视各年级段学生的朗读训练,要求教师把语文课文作为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载体、工具,加强对语音、语调、语速、节奏等的指导与示范。同时,加强作文教学中语用能力的培养,在作文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字应用能力。

六、结语

在“融文化”的基础上,我校的语言文字工作开展顺利,先后获得全国传统文化教育示范校、省首批“践承国学精华、创新育人模式”研究实验学校、石家庄市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实验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今后,我们会坚持以“融文化”为引领,在推动语言文字工作开展的同时,提升全体师生文化素养,创建翰墨飘香的品牌校园!

论文作者:苗二朝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7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  ;  ;  ;  ;  ;  ;  ;  

基于“融文化”基础下小学语言文字创建工作实践探究论文_苗二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