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动态能力下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论文_倪丹龙

浅析动态能力下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论文_倪丹龙

(大金(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摘要: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中小企业不仅在创造GDP、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也是推动技术创新的活跃力量。如何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技术创新战略,使得中小企业实现集约型、内涵式发展就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课题。本文以企业的动态能力理论、技术创新战略理论和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动态能力 技术创新战略 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以创新谋求发展已成为当今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2003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重新界定了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使我国更多企业被纳入到中小企业范围内。中小企业不仅在创造GDP、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也是推动技术创新的活跃力量。现代企业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相对封闭的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经济发展的要求,在高速变革的环境中,具有更高适应性和动态性的技术创新系统才能有效利用各种创新资源,为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的培育与发展提供保证。目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着由粗放型、外延式增长向集约型、内涵式发展的转变,促成这一转变的有力杠杆就是技术创新。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1企业动态能力理论概述

企业能力的概念最早出现在战略管理研究中。国外对企业能力的研究大体上分为两大分支:一个分支是从外部市场、产业环境出发,研究企业定位,这一派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另一分支则认为,企业的内部条件对于企业占据竞争优势具有决定性作用,试图从企业的内在层面探寻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本质和特征。现代企业的动态能力理论,采用演进经济学的思维框架,认为企业的成长过程必须均衡进行,必须在企业生存与拓展新事物(创新)之间进行协调和平衡,企业最优成长战略是静态资源和动态技术创新的平衡。企业是知识和能力的集合体,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可以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企业的异质性来源于知识积累的随机性和路径依赖性质的影响。具备很强动态能力的企业,能够使资源和能力随时间变化而改变,并且能利用新的市场机会来赢得新的竞争优势。可见,动态能力理论,秉承了熊彼特的“创造性毁灭”思想,认为企业只有通过其动态能力的不断创新,才能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在动态环境中,动态能力崇尚建立开拓性学习能力,目的在于长时间为内向企业提供新的战略观念而进行的侧重于变革的学习。动态能力还强调将企业现存核心能力与外部资源和战略互补资产相结合,对企业现存核心能力进行重组、再定向、转换、集成,以应对迅猛变革的外部环境。

2不同技术创新战略的分析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是指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总的谋划,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主要解决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原则、根本目标和主要规划等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一些带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方向性的问题。著名经济学家安索夫(Ansoff)、弗里曼(Freeman)等人认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主要分为以下三种:领先创新战略、跟随创新战略和模仿创新战略。(1)领先创新战略就是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率先开发出某一新产品,并在市场中一段时期内保持领先优势,即取得较大的市场份额和较高的垄断利润。采用领先创新战略的企业一般都有很强的综合实力,因为这是投资大、风险大的战略行动。(2)跟随创新战略即企业跟随同一产业主导企业开展相应的技术创新活动,其主导方式是对主导型企业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加以选择、改进和提高,并在降低制造成本和拓展市场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这类企业同样具有很强的技术开发力量,采用跟随创新战略可以把市场风险留给领先者,同时把研发成本降到最低,而且,采用跟随型战略的企业也可以避免走弯路,减少失败与缺陷,从而具备“后发优势”。(3)模仿创新战略即企业自己不进行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而是靠购买专利技术进行仿制,这种战略投资少,获得技术的速度快,比较适合那些技术开发能力薄弱而制造能力相对较强的企业。模仿创新战略需要模仿企业有较强的设计、工程生产能力;模仿创新要求企业有一定的研究开发投入,模仿企业需要对产品做出适合本地环境或消费习惯的再创新或二次创新,行之有效的方式是模仿尚未市场化的创新科研成果。另外,按照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是否与外界合作,技术创新战略可以分为内部管理型战略和外部合作型战略。前者是整合调动企业的资源在企业内部实现资源的重新组合配置,即技术创新的内部化;而后者则是通过与外部组织合作,引入外部资源来实现技术创新。相比较而言,内部型战略是完全依靠自身实力走自主创新之路,而外部合作型战略通过与竞争企业、与有供需关系的上下游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合作等不同方式,在合作中取长补短,提高创新能力。因此,被认为是迅速增强和获取核心能力的有效途径。

3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分析

中小企业是最活跃的创新群体,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主力军,它们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较高水平的技术创新常常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这些企业以高度的灵活性为特征,正是这种灵活性使它们能够迅速以较低的成本利用新技术机会,并且可以生产出可以在市场上销售的创新产品。在美国,雇员少于1000人的企业在1953-1973年间几乎占美国创新的一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中小企业在长期重大创新方面也较为成功,尽管大企业承担了大部分渐进性创新,但在重大创新方面它们高度依赖于外部的创新者和中小企业,甚至在工艺创新方面亦是如此。中小企业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技术创新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1)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经营者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意识,与用户保持密切接触,善于捕捉和开发市场上急需的产品,创新成果更易被市场所接受;(2)中小企业创新体制和机制灵活,易于激发技术创新的活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速度快、效益较高;(3)经济全球化及信息化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带来更多机遇。由于中小企业资金不足,R&D投入能力有限,技术人才短缺,因此,中小企业多集中于周期较短的产品创新。中小企业力量单薄、产品单一,在进行产品创新时适宜采用合作创新战略。中小企业在选择创新战略时,首先应考虑降低风险,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相比较而言,模仿创新由于回避了研究开发的风险,而选择了市场成功这一具有一定兼容性的主攻目标。其次,模仿创新战略强调在创新链的中后环节投入主要技术力量,在工艺、批量生产、质量控制、市场营销等方面建立自己的核心能力,这种技术资源向创新链中下游相对集中的配置方式可以大大缓解中小企业技术人才不足的矛盾。因此,模仿创新战略是一种投入少、风险低、温和型的创新战略,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上多采用此战略。

4基于动态能力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

生命周期法由亚瑟•利特尔咨询公司提出,并被战略管理学界所接受。本文在分析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选择时,采用企业生命周期法和企业动态核心竞争力生命周期法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分析。企业动态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萌芽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解放阶段和跃进阶段,分别和企业的生命周期相对应。考虑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共性和不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区别(可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强弱划分为:强、中、低、差四种类型),同时结合各阶段核心竞争力发展的不同要求,分析中小企业在核心竞争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应采取的技术创新战略。

4•1企业孕育阶段企业孕育阶段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萌芽期,在这个阶段,对于技术创新能力很强的中小企业,要善于捕捉和开发市场上急需的产品,采用自主创新战略进行产品创新,在培育企业能力的目标下,有效整合技术资源,初步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

4•2企业发展阶段企业发展阶段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时期,对于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中小企业,要将技术资源向创新链中下游集中,在工艺、批量生产、质量控制、市场营销等方面建立自己的核心能力,为了要在竞争中站稳脚步,立于不败之地,可以继续采取领先或跟随战略。对于技术创新能力中等的企业在这一阶段除了采用模仿创新战略,也有可能进一步选择跟随创新战略。如苏州万达集团万达汽车内饰件厂在目前中国汽车行业处于发展阶段时期,正是采用了这一技术创新战略,对国内外先进技术加以选择、改进和提高,并且产品与同类产品相比,价格相对便宜许多,于是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这个原本只有一个小车间的工厂发展成为江浙一带数一数二的企业。

4•3企业成熟阶段企业成熟阶段对应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发展的成熟期。这时企业的技术能力到达完善状态,借助完善的技术能力,企业生产出的产品也达到成熟阶段,市场的竞争变得非常激烈,技术创新战略主要是对企业的日常问题提供技术解决方案,或者是发展一些互补性技术来促进企业市场的发展。企业开始小规模对另外的技术领域进行拓展,目的是谋求新的能力突破。在这一阶段,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企业为在市场中内保持领先优势,应选择领先战略或跟随战略,加大工艺创新力度。技术创新能力中等及以下企业,宜采取模仿战略,以工艺创新为主。

4•4企业衰退阶段企业的衰退阶段对应核心竞争能力发展的第四、五阶段———解放阶段和跃进阶段。在该阶段中,企业新能力将要产生,旧能力要被破坏,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上阶段技术创新战略的创新和独立发展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新能力,从而对企业现存经营战略所依赖和运用的旧能力产生破坏作用,也就是企业“破坏性创新”的前奏。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应采取领先战略或跟随战略,加大技术创新在新领域的力度,更新企业能力,产生新的能力发展规划,选择产品创新战略等。技术创新能力中等的企业可采用工艺创新改善产品的质量或增加新功能,开辟新市场。

5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要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只有通过其动态能力的不断提升才能实现,为此,企业必须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依据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而采取不同的技术创新战略,各种创新战略并不是互相排斥的,企业可配合使用多种战略,以产生最好的创新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祥国,汪蓉,蒋元涛.基于技术创新战略的企业发展战略决策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11):109-112.

[2]袁宇涛,刘云.基于动态能力的企业技术创新评价体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04):59-63.

[3]陈玥希,蔡建峰,郭鹏.基于行业生命周期的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J].科技与管理,2005(03):106-108.

作者简介:倪丹龙,(1992年1月17日)男,本科毕业于江西农业大学,浙江省长兴县洪桥镇橡树下村汤牛角村人,现居苏州,在职研究生,专业为企业管理,工作单位是为大金(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论文作者:倪丹龙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9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  ;  ;  ;  ;  ;  ;  ;  

浅析动态能力下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论文_倪丹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