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方案选择及效果分析论文_李妮璟 杨明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方案选择及效果分析论文_李妮璟 杨明

李妮璟 杨明( 北京市顺义区木林镇卫生院 101314)

【摘要】 目的:通过探讨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方案,进而分析不同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2年到2015年间收治的偏头痛患者中随机选取160例,然后再随机且均匀地分为中医组和对照组。中医内科治疗组采取辨证治疗方案,而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方案,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然后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结果:160例患者经过治疗,统计得出中医内科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1%,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的78.8%,而且对比两组数据发现,其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方案的效果更好,可以比较迅速地缓解患者症状,而且治疗效果比较明显,更重要的是治疗费用较低,深受患者以及家属的欢迎,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中医内科;偏头痛;辨证治疗方案;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6-0165-01

偏头痛是一种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疾病,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它的临床症状是患者头部单侧出现中度或者重度的痛感感觉,主要是由患者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的。它是一种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具有周期性、难愈性的特点,因此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近几年我院结合实际的临床治疗方案,终于制定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中医内科治疗方案,根据辨证分型的方法,采用内科药物治疗,而且治疗效果也比较明显。本文为探讨分析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方案及临床效果,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到2015年间收治的偏头痛患者160例进行临床治疗与愈后访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2年到2015年间收治的偏头痛患者中随机选取了160例,将其分为中医组和对照组各80例。在中医组中,其中男性患者有38例,女性患者有42例,男性患者中最大年龄为68岁,最小年龄为24岁,平均年龄为38.7岁,女性患者中最大年龄为66岁,最小年龄为24岁,平均年龄为40.3岁,病程为2个月至8年,平均病程为3.7年;在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39例,女性患者有41例,男性患者中最大年龄为68岁,最小年龄为25岁,平均年龄为39.6岁,女性患者中最大年龄为67岁,最小年龄为24岁,平均年龄为38.3岁,病程为2个月至8年,平均病程为3.6年,其中160例患者检测均符合国际偏头痛的检测标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既符合《偏头痛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的诊断标准,也要符合关于淤血头痛辨病辩证依据,对于年龄为18岁以上的患者,要向其透露治疗研究的情况。排除标准:精神病患者、对所用药过敏患者、妊娠期妇女以及由于脑卒中、颈椎病等导致头痛等。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方案;而中医内科治疗组是采取辨证分型的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需要多种中药共同使用,其中主要的药物有山药、土茯苓、枸杞子、熟地、丹皮、天麻、山茱萸,赤芍、红花 、生牡蛎等,而且在抓取时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否则会使疗效减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治疗过程中,若患者头前部(额头)疼痛则是出现阳明经头痛的现象,就要根据病情在药剂中添加适量的生麻、葛根;若出现后头痛连颈部疼痛则是太阳经头痛,那就在药剂中加入适量的川芎、羌活;若是巅顶头痛就是厥阴头痛,就需要在药剂中加入适量的藁本;如果出现侧头痛则是少阳经头痛,那就加入适量的柴胡。这些药剂在熬制过程中要用大火并且需要用水淹没,后用小火煎服,每天1剂,要分2次服用,1疗程为一个月。值得注意的是,病人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饮食,避免辛辣和刺激性食物,同时还要注意禁止烟酒,保持患者心情愉快。

1.4 治疗效果判定标准 治愈:在连续治疗30天后,患者的偏头痛症状全部消失,且随访3个月均未复发;显效:在治疗30天内,患者的偏头痛症状消失,随访1个月内未发作;有效:在治疗30天内,患者的偏头痛症状明显缓减,而且随访1个月内发作频率降低,次数减少;无效:在连续治疗30天后,患者的偏头痛症状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采用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对所得数据处理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通过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中医内科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1%,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的78.8%。试验的数据结果如下:中医组治愈25例,有18例是显效,30例是有效果的,仅仅有7例没有得到治理效果;而对照组治愈15例,有30例是显效,18例是有效果的,有17例没有得到治理效果。本文选取的患者都是通过采取了有效的治疗方法,使他们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最终获得良好的恢复。

3 讨论中医理论认为,偏头痛是一种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女性的发病率要高于男性,可能会受到遗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近几年偏头痛的发病率比较高,但临床治疗效果却不明显。根据数据表明,西医治疗只能缓解偏头痛症状,不能彻底去除病根,而且患者容易复发。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主要是以辨证分型为基础,针对患者的情况切实治疗,一般疗程为30天左右,患者及其家属易接受,临床效果比较好。

本次探究结果表明,中医内科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1%,有25例(31.25%)患者被治愈;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8.8%,治愈率远远低于中医组,仅为18.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O.05).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优势主要是针对性强,根据患者的发病特点,辨证治疗,充分发挥出中医疏络理气的作用。首先利用中药,如川芍,缓减患者的症状,既可以减少发作次数,还可促进微循环;接着利用其它中药,如天麻、丹参,增加患者的血管弹性。在下一步的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治疗,根据病症加减方剂的种类和剂量。要密切注意患者的具体表现,对症下药,这也有助于预防和控制临床症状,避免病情反复发作。观察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等一系列情况,必要时需立刻停药。

结语综上诉述,偏头痛患者的身体机能及神经系统能力较差,采用中医内科疗法治疗偏头痛患者,既可以调节人体的机能,而且治疗效果也比较显著,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 张德琼,钟炜,杨寰. 偏头痛的中医内科疗法研究[J]. 当代医药论丛,2014,12(4):157-159.[2] 王涛. 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体会[J]. 甘肃利技. 2014,30(12):115-117.[3] 滕忠华,高占标,崔静. 针药并举治疗偏头痛43例临床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3);61-65.[4] 杨大红. 中医内科疗法对偏头痛的治疗效果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22):276-277.

论文作者:李妮璟 杨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8月第1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4

标签:;  ;  ;  ;  ;  ;  ;  ;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方案选择及效果分析论文_李妮璟 杨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