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梯形练笔渠道,优化读写指导设计论文_孙美芝

创设梯形练笔渠道,优化读写指导设计论文_孙美芝

山东省栖霞市庄园中学 265300

随着校本研究的深入开展,长期以来,我们以实现新课标思想理念为目标,以注重提高作业的人性化水平为特色,创设梯形练笔渠道,优化读写指导设计,向创新要效果。

一、成长记录——日记本

生活是多彩的,人的内心是多彩的,尤其是正处在多梦季节的青少年,我们应让他们做更多的彩色的梦。进入初中后,我们便让学生将成长中的五彩缤纷用自己的笔记下,为自己做一份成长记录——日记本。而写日记又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最佳途径,许多学生有这个愿望,可是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坚持。

据此,我们给学生提了三种日记方法:

1.分类法。

即写人、叙事、状物描景、抒感。

2.插图法。

即在日记本中配一朵花、一片叶、一只小动物、一副漫画、卡通画等,还有灵活多变的字体标题。若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加以描绘,就更精美了。

3.自命题法。

这是魏书生老师总结出来的日记教学法,要求先拟好题目,言之有物,他认为每篇日记实际也是一篇作文,其中还包括了自我教育等诸多育人因素。这样,几年来,每位同学都积累了大本日记,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他们认为写日记是一件趣味盎然的事,从外部的大千世界,到个人内心的情感变化,成长的轨迹一点一滴地记录在日记本上,日积月累作文水平提高了,书法、绘画、编辑等方面也有了提高,魏老师说:“日记是道德长跑,每天坚持,使人心灵求真、向善、爱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课外练笔——操练场

课外练笔,是课内写作的有益补充,主要给学生以下两方面指导:

1.读写结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采取读写结合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选一些优美的篇章和段落,要求学生精读,赏析;注意修辞和表达方式,注意文章的写作方法,等等,在熟练基础上并尽可能让学生背诵,如此,学生领悟到文章为什么好,好在哪儿,并下笔依照,学习借鉴。

2.单项训练。

是针对某一体裁或强化学生作文能力的某一方面进行训练,如母亲节、教师节,我们不要求学生送礼物,而是给母亲和教师写一封信或写一篇文章;看完电影和优秀书刊,我们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写观后感和读后感;学生参加科技小品大赛,我们指导学生写科技小论文等,这些训练都使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得到写作锻炼,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等的训练,引导课外练笔。

三、作文集锦——个人集

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单凭几节作文课,时间是十分有限的,效果也不够理想。因此,我们指导学生利用充裕的假期时间,把自己平时的课堂作文和课外练笔进行整理,编成一部精美的个人作文集。

具体做法如下:

1.学生从本学期的课堂作文和课外练笔中,精选六篇较好的进行修改、誊抄,装订成册。

2.作为真正意义作文集,学生应给自己的集子起名、设计封面、编目录、写序言,并绘制精美的插图。

3.开学初举办一次作文集展览,让学生互相学习、交流,并将优秀作文集在班内悬挂、张贴。

四、自办刊物——文学社

在日记本、操练场、个人集的实施中,很多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致越来越高,正如于漪老师说:“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得钻进去,学习就会有成效。”为了稳固学生的这种写作兴趣,我们为学生成立了《甘草露》文学社,让他们成为文学社的主人,为《甘草露》浇灌施肥。

1.切入现实生活。

生活就是学习,语文就是运用,学生们为了办好刊物,了解社会热点,摘记新闻、社会调查、写游记散文等,都是以鲜活的生活为题材,感知生活、运用于生活。

2.增强操作性。

学生借助电脑、电视、刊物、名著等多媒体手段,借鉴吸收优秀刊物的创办样式,主动发展自己的创新才干,大部分学生仿照现代刊物的流行格式,把名言警句散落点缀于页眉、页角、字行之间,并以不同颜色的彩笔配以插图,生发出“如入芝兰之室”的效果,仿佛就是一件流光异彩的艺术品。

3.培养学生成就感。

为了办好刊物,每月出刊一期,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地将每周的课内作文进行精选修改,教师以朋友的身份,激情的散文诗语言,激励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向高难冲击、探索、创造奇迹。学生们写作文,不再苦恼、害怕,而是提高了自己的生活品位、文学品味;他们过足了编辑瘾,能力在编写中提高,素质在编写中完善。《甘草露》办得也很有特色,每一期学生们都争相传阅,这样学生们有了成就感,自豪劲也冲上了云霄,作文兴趣就更稳固了。在烟台市“初中生文学社刊读书笔记手抄报作文评比活动”中获一等奖。

台阶式作文教学减少了坡度,降低了难度,通过几年作文教学的尝试,效果良好。

论文作者:孙美芝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6月总第1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9

标签:;  ;  ;  ;  ;  ;  ;  ;  

创设梯形练笔渠道,优化读写指导设计论文_孙美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