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护理分析论文_薛会梅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护理分析论文_薛会梅

大庆市第四医院 163712

【摘 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12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后患者疗效、生活质量水平及护理满意度等,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分别91.07%、73.21%,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价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症状,增强生活质量水平,提高对护理的认可度,利于增进护患关系,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护理效果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nursing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elderly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Methods:112 elderly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March 2015 to March 2017.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56 cases in each group.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were carried out respectively. The curative effect,quality of lif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after nursing were observed. Intergroup comparison was made. Results:The effective rat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91.07% and 73.21%,respectively.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evalua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 < 0.05). Conclusion: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model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can further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patients,enhance the quality of life,improve the recognition of nursing,and promo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 It has high clinical value.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Elderly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Nursing effect

肺炎作为临床常见且具有发病快、发展快、并发症多和预后差等特征的临床疾病,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逐渐发展为重症肺炎,会对多个器官功能造成危害[1]。老年患者由于抵抗力差,其发展为重症肺炎后死亡率明显高于年轻人,因此需注重对该类患者的治疗。而在治疗期间,患者的配合度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可从心理改善、生理改善等方面增强患者对医护方案的认可,密切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对提高疗效有一定的作用[2]。本次研究对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了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12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经临床、X线、实验室等检查确诊重症肺炎患者,且满足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分会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3]。均符合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并出现了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无精神和认知障碍。排除标准:排除不能够积极配合此次研究的患者;妊娠和哺乳期女性排除。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男34例,女22例;年龄62~82岁,平均(72.26±4.25)岁;其中右肺感染44例,左肺感染6例,两肺感染6例;其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4例,合并肺脓肿10例,合并支气管扩张9例。观察组:男36例,女20例;年龄60~82岁,平均(72.71±4.46)岁;其中右肺感染45例,左肺感染6例,两肺感染5例;其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5例,合并肺脓肿11例,合并支气管扩张8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此次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且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包含吸氧、强心、镇静等常规治疗,注重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加强抗生素治疗和营养支持,并实施生命体征监测、注意事项告知、用药指导等常规护理干预。

1.2.2 观察组 在上述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设立综合护理小组,接受护理前教育培训,实施护理方案如下:(1)环境护理。患者入院后主动引导其熟悉医院环境,并为其提供温馨干净的病房,调节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线,并保持良好通风;帮助其熟悉病房各设备、设施的作用,告知相关注意事项,主动询问其对环境设施的相关需求,尽量满足,以确保其安心住院;在护理期间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如使用一次性手套、防护服,加强室内消毒、空气消毒等,减少感染的发生[4]。(2)心理护理。肺炎症状所带来的不适感会给患者心理状态产生强烈影响,尤其是住院后环境变化会进一步加重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入院时通过与患者的主动交流、病历资料等评估心理状态,制定针对性心理疏导,需鼓励和安抚其情绪状态,随后进行系统性健康教育,告知肺炎属于高发疾病,比较常见,且可治愈,让其安心,同时详细讲解治疗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不仅增强其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还可转移注意力,有效改善心理状态[5]。(3)饮食指导。指导患者科学健康的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增加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等食物,禁止或减少油腻、生冷、辛辣等食物,以促进恢复[6]。(4)基础护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严格控制呼吸机机械通气时间,做好呼吸机内部管路的清理,减少细菌感染;密切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评估病情,应尽早停止使用呼吸机;为保持良好通气,应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注重皮肤清洁,定期翻身,避免皮肤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老年患者本身免疫力低下,且受疾病影響,进一步减弱,此时需注重对其的营养支持,如利用肠胃营养和静脉输液方式,补充营养和液体容量;必要可采用血管活动药物改善机体微循环;定期进行分泌物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适宜抗生素治疗。(5)排痰护理。加强监测,若患者SpO2低于90%,且出现气道压力升高,需进行吸痰处理;对于气管插管患者,需提前利用无菌石蜡油、1%呋喃西林麻黄素液等进行处理[7]。(6)出院指导。对于即将出院的患者需做好健康指导,如出院后需严格依据医嘱用药,维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和健康饮食,并嘱托其加强活动锻炼,增强体质,尤其告知若出现不适感,做好及时回院就诊[8]。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疗效判断标准:(1)显效,为治疗后患者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基本消失,且酸碱平衡,经检查动脉血气参数改善,X线正常;(2)有效,为治疗后患者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明显改善,且酸碱平衡,经检查动脉血气参数部分好转,X线改善;(3)无效,为症状无明显变化,未达到上述标准。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生活质量采用健康状态调查问卷(SF-36)进行评价,从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和社会功能等项目进行评价,各项目满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护理满意度采用笔者所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价,由患者及家属在医院时主观评价,满分100分,分数越高,满意度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07%、73.21%,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价比较

观察组生活质量(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及护理满意度评价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研究可知,肺炎主要是由于机体受到细菌、真菌等感染而引发的疾病,表现出头痛、咳痰、食欲减退、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严重甚至会出现神志模糊、嗜睡、昏迷等症状,需及时进行治疗[9]。该疾病在老年群体中发病率较高,而老年患者由于抵抗力弱,病情发展较快,发展至重症肺炎后,可能引发呼吸衰竭,甚至威胁生命安全[10]。在开展相关治疗期间,做好护理干预是进一步改善预后的有效措施,需结合患者疾病特点,实施有效的护理服务,具有一定的护理难度。而综合护理干预作为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针对患者心理、生理、社会等开展全面的护理服务,以实现综合改善病情和心理状态的目的[11]。在不同阶段需实施相应的护理服务,如早期需注重对症治疗,加强感染预防,做好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确保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治疗配合度[12]。为患者提供优质舒适的病房,确保病房光线柔和、安静,并加强消毒,预防感染。所有医护人员均需接受教育培训,针对肺炎、治疗方法等相关知识、医疗技能等进行培训,通过组建综合护理小组开展护理工作;必要时可设立监督小组针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差错进行评价和改正[13]。在治疗期间,很多患者需采用机械通气治疗,但很容易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继而引起呼吸衰竭,此时需加强对并发症和危险因素的预防护理,如严格实施无菌操作,通过药敏试验合理应用抗生素等。此外需注重对患者不良生活習惯的调整,如为其制定健康适宜的运动方案,控制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增强体质,禁止吸烟、酗酒等,确保进一步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康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07%、73.21%,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价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可进一步提高疗效,促使患者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消除,恢复正常呼吸状态,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改善情绪状态,而且该护理工作体现“以人为本”获得患者的高度认可,给予高度评价,利于改善护患关系,提高医院形象。

综上所述,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治疗期间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是改善患者不良症状,不良情绪等有效措施,利于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宁红梅.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J].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17,38(1):80-82.

[2]张丹.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重症肺炎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21):85-86.

[3]钟晓莉,赵天霞.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重症肺炎中的作用[J].医学信息,2015,28(7):87-88.

[4]张俊英.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5):237-238.

[5]李春艳.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3):154-155.

[6]李永华,阿美娜·阿不都许库尔.护理干预对老年重症肺炎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8):239-240.

[7]杨玉梅.护理干预对老年重症肺炎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疗效观察[J].当代临床医刊,2015,28(6):1778.

[8]邢彩霞,刘荣君.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5):150-151.

[9]孔凤.102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6):271-272.

[10]张真真.综合呼吸道护理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呼吸道炎症及治疗效果的影响[J]. 系统医学,2016,1(12):155-157.

[11]刘珺.集束化护理干预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甘肃科技,2017,33(3):84-85.

[12]吴焕荣.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2):2287-2288.

[13]李智艳.全面综合护理在重症肺炎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5):222-223.

论文作者:薛会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3

标签:;  ;  ;  ;  ;  ;  ;  ;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护理分析论文_薛会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