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理解阳光心态--金钟坤教授谈教师礼仪_阳光心态论文

认真理解阳光心态--金钟坤教授谈教师礼仪_阳光心态论文

细解阳光心态——金正昆教授谈教师礼仪,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礼仪论文,心态论文,教授论文,教师论文,阳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有位哲人曾经说过:你要做多么大的事情,就要承受多么大的压力。在现代社会中,每一个人都承受着一定的压力,教师亦然。

在压力之下,每一名教师都存在着心态调整问题。孔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教师若能拥有阳光心态,于人、于己皆有百益而无一害。

所谓心态,指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它的具体表现,通常就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态度。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动物。每个人不仅需要独立地工作与生活,在此过程中他还需要适应社会、与别人和睦相处,这就要求其心理状态必须尽可能地自我平衡。

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说过:要有光明,仅仅依靠太阳的光线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拥有心灵的光明。所谓阳光心态,指一种良好的、健康的个人心理状态。它的基本标志是:高高兴兴地生活、快快乐乐地工作、自我定位正确、人际关系融洽。

对教师而言,拥有阳光心态的基本前提是:摆正位置、端正态度。

一、摆正位置

在教育工作中,广大教师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理念问题是;自己应该如何与学生摆正相互之间的位置,并且如何端正自己对待对方的态度。

有道是: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倘若这一理念问题不能有效地解决,则教师在具体工作中的心态必受影响,其人际关系必受牵制,其积极性、主动性难以获得发挥,其生活与工作的实际质量甚至也会为此而大打折扣。

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所处的具体位置。了解自己所应占据的位置,不但可以令自己适得其所,而且还可以提高自己生活与工作的质量。反之,则往往会劳而无功,甚至还会因此为他人所诟病。

这一要点,对广大教师实际上也是不言而喻的。教师若忽略了这一点,非但可能干什么不像什么,而且其个人心态也会因此而大受影响。

具体而言,在工作岗位上要求广大教师摆正位置,主要是要其必须明确下述两点。

(一)服务于人

教师必须明确地意识到:不论自己从事何种具体的教学工作,其本质都是服务于学生的。

进而言之,教师的基本工作性质,就是为学生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国家服务、为我国的改革与开放服务、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

所谓服务,其实质就是为别人工作。它的本质要求是:处处以服务对象为中心,时时有求必应、事事不厌其烦。认识不到这一点,教师要恪尽职守、做好本职工作,则根本无从谈起。

广大教师如欲做好服务工作,主要需要从以下两个具体方面着手。

(1)强调人际交往中的互动

过去,中国人生活于传统的农业社会之中。农业社会的一大特点是:生活上自给自足,交往上自我中心。受此束缚,不少中国人包括广大教师在内,在其人际交往中大都推崇我行我素,往往喜欢自以为是,而往往不在乎自身行为的实际效果,即不善于进行互动。实际上,人际交往的具体效果如果不佳,交往本身往往就会变得毫无意义了。

(2)坚持以交往对象为中心

进行人际交往,正确的方式应当是始终坚持以交往对象为中心。换言之,就是不允许凡事我行我素、自我中心。在人际交往中,尤其是在具有鲜明服务于学生性质的教学岗位上,如果不能够坚持做到凡事以交往对象为中心,教师根本就不要指望其做好本职工作。

在教学岗位上,要求广大教师凡事以交往对象为中心,实际上就是进一步要求其明确自己的具体位置,就是要求其更好地、全心全意地做好自己为学生服务的工作。也就是说:教师的工作,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

(二)换位思考

在日常性的具体工作中,每一名教师都必须充分地认识到:自己所面对的广大学生不仅仅男女有别、长幼有别、性格有别、教养有别、民族有别、宗教有别、家庭背景有别,不仅仅内外有别、中外有别、外外有别,而且人人有别、事事有别、时时有别、处处有别。因此,教师要大力提高自己所从事的教学工作的质量,就一定要善于进行换位思考。

日常生活与工作的实践早已充分证明:一个人所处的时间、空间、地位不同时,其所作所为往往大相径庭。而具有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教育、家庭,民族、宗教背景的人们处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同一位置时,其个人感受通常也难见“众口一词”。

既然人与人之间多有不同,既然做好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以学生为本”,那么每一名教师在其具体工作中,都必须积极而主动地进行换位思考。

教师进行换位思考的主要要求是:与学生打交道时,尤其是当服务于对方时,必须主动而热情地接触对方,必须善于观察对方、了解对方、体谅对方,必须令自己认真站在对方的位置上来观察思考问题,从而真正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对方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以求更好地与之进行互动。

二、端正态度

广大教师在其实际工作与生活中,要想真正地摆正自己与交往对象之间的位置,首先必须认真加以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必须端正自己的态度。

在人际交往中,心态通常决定一切。只有调整好心态,才能够做好事情。每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与工作。教师的个人心态如果调整得不好,在其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如果不能真正地端正自己的态度,前面所要求的教学工作“以学生为本”,根本无从谈起。

具体而言,要求广大教师端正态度,主要需要其关注如下三点:

(一)接受他人

教师在其具体工作之中,尤其是当其与学生进行接触时,首先必须在内心里真心实意地接纳对方。这一点要是不明确或者做不到,“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便难以真正实施。

所谓接受他人,就心态而言,主要是要求教师在接触学生时,尤其是在服务于对方时,不要主动站在对方的对立面,不要有意无意地挑剔对方、捉弄对方、难为对方、排斥对方,不要不容忍对方,不要存心与对方过不去。简言之,就是要容纳对方、善待对方,而不是排斥对方。实践证明:与其他人打交道时,接受对方是双方交往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做不到此点,交往成功往往就是一种奢谈。

在教学工作中,要求教师接受对方必须明确以下两点:

(1)意在尊重

在教学岗位上,接受对方,意在表示教师对学生的高度尊重。在教师礼仪的具体操作中,必须始终强调“尊重为本”。在教学岗位上,尊重学生是教师礼仪对教师所提出的基本要求。就其操作层面进而言之,在教学岗位上,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实际上就是要求其尊重对方的一切合乎情理的选择,而不允许随意对其越俎代庖、横加干涉。

由此可知,接受对方,本是教师礼仪自身的应有之义。

(2)宽以待人

在教学过程里接受学生,并非表示教师需要完全认同自己的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双方在社会地位、专业训练、文化素养、生活习惯、民族特征等方面多有差异,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乃至思维方式、形式规则等等必然多有不同,因此二者的所作所为必然往往相去甚远。必须肯定的是:在教学岗位上,要求教师接受学生,并非要求我方对对方的一切来者不拒,百分之百地予以认同。

我方接受对方,主要出自正确而健康的心态。它的本意是:要促进彼此之间的交往,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并非厚此薄彼,自我否定。

我方接受对方,主要是要求教师宽以待人,并且尊重学生、善待学生。

宽以待人并非要求教师对学生处处肯定、来者不拒。当对方的所作所为有违法律道德、有辱国格人格、有损公共利益,有害于学校形象,或者不符合学术规范与教学要求时,教师仍需对其据理力争、针锋相对、毫不退让。

(3)“和而不同”

江泽民同志在他于美国所发表的演说里,正式提出了“和而不同”的交际理念。他明确指出:在各种交往中,只有坚持“和而不同”的理念,才能真正地端正态度、做好工作。

“和而不同”交际理念的基本要求是:必须维护世界的多样性,必须尊重世界上所客观存在的一切差别,必须承认世界上各种事物相互依存。与此同时,还应当坚持在交往中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在交往实践中奉行“和而不同”科学理念,对广大教师做好其教学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工作中要具体贯彻“和而不同”的理念,主要需要教师做到以下两点:

(1)尊重多样性

必须承认:世界是多样的。世界的多样性,本质上在于各国文明的多样性。只有尊重世界的多样性,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各种文明才能和谐相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得益彰。真正承认了这一点,教师就容易理解别人、尊重别人。

(2)承认相互依存

今日世界,不仅是一个多样性的世界,而且也是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应该而且可以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所谓“教学相长”从本质上看,教师和学生自然也是相互依存的。如果教师不接受、不容忍学生,非但其本职工作难以做好,而且其本人的工作与生活也会失去意义。

在具体谈及有关“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新构想时,胡锦涛同志曾反复强调“有容乃大”。他的观点,实际上从另一个侧面强调了在人际交往中“接受别人”的重要价值。

(二)重视他人

每一位有良好教养的人,都会实心实意地重视交往对象。在对待学生时,教师则更是应当如此。

重视学生,是教师对学生表示善意的具体化,同时也是其为人处世“有容乃大”的重要体现。它主要应当表现为认真对待学生并且主动关心学生。总而言之,是要通过为学生所提供的服务,使对方真切地体验到自己备受关注、备受尊重,在教师眼中自己永远都是非常重要的。

与此同时,教师对于下列三点重视学生的具体方法,亦应认真地学习和运用。

(1)牢记学生的姓名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姓名都是自己百听不厌、百看不烦的最美妙的词汇。教师牢记学生的姓名这件事情本身,就直接意味着对对方重视有加,另眼相看。反之,连一个常来常往的学生的姓名都记不住,恐怕是难言重视的。

教师要牢记学生的姓名,主要有以下两个问题必须注意:

一是千万不要记错了学生的姓名。

平时,教师绝对不可以将学生的姓名张冠李戴,否则无疑会使对方感到尴尬。

二是绝对不要读错了学生的姓名。

汉字实在太多了,教师所不认识的字和多种读音的字,少不了会在学生的姓名中出现。像“冮”(gāng)、“仉”(zhǎng)、“幺”(yāo)、“蹇”(jiǎn)、“毋”(wú)、“逄”(páng)、“遆”(tí)、“折”(shé)、“綦”(qí)、“万俟”(mòqí)、“澹台”(tántái)、“颛孙”(zhuānsūn)一类较为少见的姓氏。或许不少教师就不一定都能读对。万一将学生的姓名读错了,不但会失敬于对方,而且还让自己十分难堪。所以,在有必要称呼学生,而又拿不准对方姓名的正确读音时,宁肯采用其他称呼方法变通一下,也绝不要冒冒失失去乱叫对方的姓名。

(2)善用学生的尊称

对学生表示尊敬的一种常规做法,就是要对其采用尊称。教师在面对学生时对其采用尊称,早已约定俗成。

在应当采用尊称时而并未这样做,例如,直接把自己的学生唤作“哎”、“五号”、“七班的”、“下一个”,自然都不会让被称呼者感受到教师的尊重之意。

应当指出的是:教师在以尊称称呼自己的学生时,首先必须准确地对对方进行角色定位,力求使自己对对方所使用的尊称可以为其所接受。不然的话,即使采用了某种尊称去称呼对方,也不会令对方高兴起来。例如,以“兄弟”去称呼一名男生,以“美女”去称呼一名女生,等等,都很可能会弄巧成拙。

(3)倾听学生的要求

当学生提出某些具体要求时,教师最得体的做法是要认真倾听,并尽量予以满足。从某种意义上讲,耐心倾听学生的要求,本身就会使对方在一定程度上感到满足。

所谓倾听,是指在他人阐述见解时,专心致志地认真听取。由此可知,倾听的实质,就是对于被倾听者最大的重视。

“少说多听”,不但是常人须知的处世之道,而且也是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巧。当学生提出要求和意见时,教师耐心地予以倾听,除可以表示对对方的重视之外,也是教师行业的工作性质对教师所提出的一种基本要求。因为唯有耐心地、不厌其烦地倾听了学生的要求或意见,才能充分理解对方的所思所想,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任何的三心二意,都会让学生不快。

教师在倾听学生的要求和意见时,切忌弄虚作假、敷衍了事。一般来讲,当学生阐明己见时,教师理当暂停其他工作、目视对方,并以眼神、笑容或点头来表示自己在洗耳恭听。如有必要的话,教师还可以主动与对方交流。

(三)赞美他人

在师生交往中,教师有必要恰到好处地赞美其交往对象。也就是说,教师要学会赞美自己的学生。

所谓赞美学生,实质上就是要欣赏学生,就是要善于发现对方的长处。这一做法,既是对对方的接受和重视,也是对对方的肯定。从某种意义上说,赞美他人实质上就是在赞美自己,就是在赞美自己的虚心、开明、宽厚和容人。

从心态上讲,当自己真正地欣赏别人时,身边的每一个人都会变成天使,生活与工作往往会因此变得美丽、温馨、可爱;当自己经常地挑剔别人时,身边的每一个人都会变成恶魔,生活与工作往往也会变得丑陋、乏味、悲哀。

从心理上讲,所有的正常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别人的欣赏与肯定,而且别人对自己的欣赏与肯定最好是多多益善。获得他人的赞美,就是对自己最大的欣赏与肯定。一个人在获得他人中肯的赞美之时内心的愉悦程度,常常是任何物质享受均难以比拟的。

赞美学生,具体而言,主要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要善于发现对方之所长,并且及时地、恰到好处地表示赞赏、肯定、称赞与钦佩。这种做法的最大好处,是可以争取学生的合作,使教师拥有美好的心情,并且使师生双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和睦而友善地相处。

有些时候,教师即使需要婉转地批评一下学生,或者是有必要否定对方的见解,适当地辅以一些对于对方的赞美之词,恐怕收效就要好得多。因此,有人早就明言:“进行七分批评时,往往也需要加上三分赞美。”

教师在有必要赞美学生时,要注意以下三点,否则自己对对方的赞美往往便难于奏效。

(1)适可而止

虽说赞美可被视为交际过程之中一种有效的人际关系润滑剂,但是教师在具体对其运用时,必须有所控制,并限量使用。若是教师对学生所讲的每一句话都是赞美之词,使赞美充斥其整个交往过程之中,不但会令人觉得肉麻,而且也会使赞美本身贬值,令其毫无任何实际的意义。

所以说,教师对于学生的赞美,不可以一点儿没有,也不可以过度泛滥。点到为止、适可而止,赞美学生时须把握分寸。

(2)实事求是

教师必须明确:赞美与吹捧是有所分别的。真正的赞美,是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之上的,是对于他人所长之处的一种实事求是的肯定与认同。所谓吹捧,则是指无中生有或夸大其词地对别人进行恭维和奉承,就是为了讨好他人而成心要给对方戴高帽子。

显而易见,教师对于学生的赞美假如背离了实事求是这一基础,从根本上就背离了教师行业“诚实无欺”的宗旨。发展到了极端,就是哄人、骗人、蒙人,因此绝对不可取。

(3)恰如其分

教师对学生赞美要想被对方所接受,就一定要了解对方的情况,赞美对方确有所长之处。例如,赞美一位字写得甚佳的学生时,说他“擅长书法”,一定会让对方非常高兴。可要是用这句话去赞美一位字写得甚差的学生,自然就令人匪夷所思了。

尤其需要注意,切勿自以为是地用他人不爱听的话语去进行赞美。例如,赞美一位大学生口才好,可以说他“妙语连珠”、“十分幽默”,但要说他“真能侃”、“讲话跟说相声一样”,没准在对方听起来就如同辱骂他、讽刺他一样了。

(教师礼仪规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标签:;  ;  

认真理解阳光心态--金钟坤教授谈教师礼仪_阳光心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