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言语内化的教学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内化论文,英语论文,言语论文,教学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凸显了言语技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的重要性,强调语言知识的呈现和学习都应从培养学生的言语技能的角度出发并为其服务。二语习得领域的语言学家Rod Ellis也认为:“学习知识,形成相应的技能,这才是真正习得的发生。”内化,即形成新的认知结构正是习得发生的纽带,它使言语技能在与语言知识的螺旋式互动中得以不断地增长。
一、呈现逻辑性的材料
1.“支架”的呈现
所谓“支架”,就是联系已学的相关知识,为新知识的出现做好铺垫。这是知识得以内化的基础。如:
在教单词first,second,third,...和相关的句型“When's your birthday? My birthday is on the...”时,我用已学过的句子“What day is it today? It's...”导入,然后说出“The date is...”,进而引出句型“When's your birthday? My birthday is on the...”,然后引导学生加入已学过的语句进行语段练习。例如,“A:Would you like to come to my birthday party? B:Sure.What would you like as a...?”
搭支架能帮助学生更快地找到储存新知识的链条,使内化更快地发生。
2.“语块”的呈现
通过提供给学习者现成的块状语(“语块”),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吸收,因为这些块状语可以作为不需要分析的整体被记忆。
(1)以丰厚的语言背景呈现单词
教usually时,我出示了一个小对话:“What does he usually do on...?He usually...What does your mother usually do...?She usually.”再如,教welcome时融入句子“Welcome to my home.”中。
这样,学生就会以句为单位记住单词,便于他们内化时拆分和再匹配。
(2)以句型的形式呈现句子
T:Which...do you like best?
S:I like...
T:Why?
S:Because...
学生可匹配为:
A:Which season/skirt do you like best?
B:I like spring/the red one.
A:Why?
B:Because it's warm/beautiful.
二、扩展学生的认知策略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并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外语学习的成功内化,在于学生用自己独特的理解和产出语言的策略去习得外语。
1.在教法中演绎学习策略
教师在教授新的言语内容时,应当把教法和学法融为一体,启发、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去帮助自己理解掌握新授的内容。如:
在教读bird前,先复习girl,skirt,T-shirt,通过观察和比较,让学生试读新单词。再如,教会学生运用联想进行记忆,如教sunday前出示sun和day。
通过以上方法,学生不但内化了新的言语内容,而且领悟了“联想”这一学习策略的重要性和意义。
2.在互动中渗入学习策略
在与学生进行言语互动时,可教给学生交际策略。如:
T:I often go swimming(边做动作).How about you?
S:...
T:Oh,I have got a stomachache(边做动作).Can you get a chair for me?
S:...
教师运用肢体语言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让学生明白了肢体语言作为辅助工具在言语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三、设计交际输出的过程
1.铺陈材料背景
(1)以意义为线索
意义教学就是教师把输入的新知嵌入在学生已经习得的知识或情境中。如:
T:What animal/colour/fruit/food do you like?(联系已学句型)
S:I like dog/...
T:(教师出示课程表)I like Art.What subject do you like?(引出新单词subject和句子“What subject do you like?”)
S:I like English/...
T:You have seven subjects today.They are Chinese,English,Science...(以今天的课程为情境,继续以在学的句型“You have...They are...”为线索,教授新单词English,Science...)
教师把新授内容嵌入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中,扩展了学生相关的知识结构。
(2)以内容为中心
以内容为中心的教学就是把语言和主题材料的学习相互结合,它能有效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如:
笔者教学《牛津小学英语》5B Unit 3 Hobbies Part C的片段。
A:Do you have any hobbies?
B:Yes,I do.I like...
A:Does he/she like...too?
B:Yes/No.
在师生问答后,我让学生采访并完成下表。为了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于意义上,鼓励他们大胆表达,我允许他们对不会的词运用求助策略。
这时,学生认真地互相询问,有效地内化了所学的句型,让语言真正成为了交流的工具。
2.设计话轮转换的方式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交际。通过交际,学生能习得言语的内容和方式,形成交际策略并在交际互动中内化为言语能力。
(1)以学生为中心
在教学中教师要理解、尊重学生。当需要得到满足,学生才会产生学习的需要。如:
在教学后,设计任务:自选朋友和旅游路线,在目标语外可任意添加内容。
A:The… is coming.I would like to go...How about you?
B:I'd like to go… I would go by… And you?
A:I'd go to Beijing by….
有的学生添加了后续的活动:Telephone me please./Tell me the delicious food in…
这样,让学生自主地选择交流对象、内容和方式,尊重学生的需要,促使他们愿意进行言语交际。
(2)以效度为基点
教学中应多做言语练习,在每一项新知输入后就跟进相应的言语练习及运用,从复用到活用,从单一到整合,要由易到难,层层扩展,同时注意练习的效果。如:
单词:apple,pear,banana,noodle,vegetable…(接龙操练)。
句型:Can I help you? I'd like some…(Pair work,小组交流)。
拓展句型:How many kilos? Anything else?(情境对话,练习活用)。
只有进行足够的言语练习和运用才能达到言语内化,形成言语技能。复用和活用是达成目标的必要条件。
总之,必须经过内化才能实现英语言语技能与语言知识的互动生成。教育家杜威说:“教学要深入到学习更深层的意义——深入到表层以下,发现事物的联系。”言语内化正是深入到言语学习的本质中去。根据言语内化的过程设计教学,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言语技能,达成新的课改目标: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改变过去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言语技能与语言知识的双赢。这,正是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