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产品的发展趋势及认证分析论文_李蔚渠

家电产品的发展趋势及认证分析论文_李蔚渠

广东出入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一、现代家电的发展趋势

家电产品为用户提供一定的操作界面,跟传统机械化操作模式相比,现在智能化的家电更在乎用户的感受,通过人性化的操作系统可以更加便捷的控制家电进行相应的工作。家里用户也随着社会发展对家电产品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满足了基本的生活需要之后,用户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因此很多家电行业从标准化生产转变为个性化定制,甚至很多高端家电产品应运而生,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标志着未来家电的发展趋势。

(一)注重使用体验

从家电产品的设计上来说,主要是通过优化产品的外观设计来满足越来越复杂的客户需求,使得产品更加多样化,有着更加广泛的市常家电产品的外形是吸引客户的重要元素,同时家电产品的功能也越来越多样化,注重人机交互的使用体验。功能是家电产品的基础,因此将家电产品功能与外形设计相统一,使得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有良好的体验。家电产品的使用体验是指家电产品单方面提供的使用功能和使用效果,一个家电产品的使用体验通常包括产品所要实现的任务、功能特点、材料质量、工艺标准和使用方法等。这些物质属性是家电产品所必备的。消费者会通过家电产品的使用体验,来判断该品牌的家电是否值得购买。因此,家电生产企业应当充分考虑人们的消费心理,注重使用体验,优化家电的使用功能。

(二)注重感受体验

家电产品的体验不仅仅体现在功能方面,同时也会使得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的感受。消费者所产生的感受,往往会受到产品外观、安全性、噪音和耐久性等方面的影响,这些都属于家电产品的感受体验。从生理角度上来说,人类感知事物通常会通过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几个方面。而家电产品分别对应着画面、声音和触觉,会给消费者带来多方面的感受。从心理学角度上来说,人的心理变化也会随着使用过程而转变。家电产品的外观会给人带来主观上的影响,使用效果也随着时间发生变化。从外部环境来说,人类是使用过程中的主体,家电影响着人类的心理和生理感受。

(三)注重互动体验

互动体验是指家电产品以实用感受为基础,给人带来良好的心理感受。互动体验的设计应当满足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同时要兼顾产品的实用性和功能性。消费者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心理和兴趣会得到满足,思想和个性会被产品所激发。使用过程是参与者通过亲身经历产生的一系列心理活动。活动的主体是消费者与家电。因此注重家电的互动体验,会有效的提升家电的产品价值,满足人们个性化的消费需求,现在很多家电都朝着个性化、人性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将简单的功能逐步完善成人性化的互动,加强了消费者与产品之间的沟通,体现了未来产品的发展趋势。

二、家电产品认证分析

2018年, 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但是中国的家电行业依旧保持着健康发展。从整个家电出口额来看, 2008 年前四个月中国家电出口仍实现较大幅度的增长。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 2018 年 1~4 月, 家电累计出口额为 129.2 亿美元, 同比增长 30.5% 。目前北美, 欧洲仍然是中国家电出口的主要目的地, 而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度、巴西、日本等也有望成为中国家电出口的新兴市常

家电的产品因为跟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家电产品的安全性受到消费者的重点关注。家电产品在国内有着许多的认证标准,NEMKO作为国际性的认证机构,在家电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行业经验,针对国内家电主要关心的问题,NEMKO在家电产品的安全规定标准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JIS是日本标准化组织对合格产品所颁发的质量认证标志,CSA是加拿大标准委员会颁发给合格产品的认证标志,CAS是加拿大标准委员会的简称,它是加拿大最有权威性的质量认证机构,对各项产品的安全性进行全方面的检测和验证。AS是澳大利亚对合格电器产品颁发的质量认证标志,BEB是英国皇家电气审核局对家电类产品认证合格后颁发的认证标志,UC是美国保险商组织对合格家电产品颁发的质量认证标志,这一标志在全世界多个国家通用,具有很高的权威性。UL原为美国著名的保险业组织,现在也是美国国家认可的家电产品认证标志。NF是法国质量认证标志,通常用于各类家电产品,标志着产品的安全性和合格性。DIN是德国标准委员会对电器产品颁发的质量认证标志,其中电视机、冰箱、洗衣机通常都会贴有DIN的标志。CCIB是我国对进口电器商品经过质量检测所颁发的产品认证标志,按照我国的相关规定,凡是从正常渠道进口并销售的家电产品必须具备CCIB标志,后来CCIB标志逐渐被CCC标志所取代。

三、家电产品的设计方向

(一)创新设计理念,注重消费者体验

设计应当强调产品的互动体验,注重家电产品与使用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激发消费者的兴趣和探索欲,构建良好的人机交互氛围。未来家电的体验设计应当注重使用者的感官和心理感受,心理感受应当成为产品设计的重点。现在的家电产品不能仅仅停留在功能方面,还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延伸,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心理需求和生理体验。同时家电产品还应当具有思维方式上的自适应性,传统的思维方式成了我们对产品优化创新的障碍,因此在家电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应当创新设计思维,使得设计出来的家电产品能够发挥更大价值,有着更多样性的外观和功能特点。

(二)功能升级,实现产品的系统化

家电产品不再是简单的个体,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可以跳出产品的物质形态,升级到更高级的使用体验,要注重产品的交流能力,在满足基本的功能之后,产品应该具有特定的语言,设计者根据产品的属性将产品进行系统化设计生产,使得产品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让使用者根据产品性能打造智能家居系统,进行人性化的操作使用。

(三)注重产品的互动性

互动动态参与是主动性的,在虚拟联网中,有主观判断的人类和有智能系统产品。整个环境都是智能的,产品可以使用生物感知系统根据使用对象的特征而变化,人也可以感觉到产品的适应性的变化,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互动动态的参与环境。

四、结语

我们正处在初级的工业制造阶段,从产品"制造"到体验"设计",也是消费者的体验感受的要求,体验经济时期下,我们关注的更多的是消费者的体验感受,家电产品的设计也应该有所改变,应该更为强调多层次感官体验。从基本的满足需求上升到使用体验, 到最后的情感体验。将使用者的体验设计纳入家电产品设计中,是从使用者的切身体验和实际需求出发,唤起使用者的轻松愉快的回忆,或者让使用者感受到产品给他带来的完美体验。其主要的目的是不同的参与者可从各种不同的体验设计 中获得不同需求的满足,充分展现产品的个性化。在产品和使用者的互动中,能够更充分的把产品功能、外观、价值发挥到极致,这样的产品才能让使用者印象深刻,才是使用者真正需要的产品。

参考文献:

[1]郭慧婷. 我国低碳产品发展现状和规划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

[2]郑勤. 我国家电行业绿色贸易壁垒问题分析与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

[3].家电产品质量认证标志[J].电子质量,2018(09):11.

论文作者:李蔚渠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9

标签:;  ;  ;  ;  ;  ;  ;  ;  

家电产品的发展趋势及认证分析论文_李蔚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