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外包:吸引企业关注的巨大市场_项目外包论文

项目外包:吸引企业关注的巨大市场_项目外包论文

项目外包:招徕企业关注的一个庞大市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外包论文,庞大论文,项目论文,市场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资料表明:2004年全球外包市场达到6.3万亿美元,并且,此后将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10年将形成约20万亿美元的大市场。中国企业在其中有多少机会,又有多大的能力?

处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安排和资源共享条件下的企业组织对于市场环境的任何变动都会显得相当的活跃和敏感。当项目外包作为一种新的专业化分工形式被制造出来时,其所招徕的企业关注性目光正在与日俱增。

“康师傅”的心病

在不少专家学者看来,北方城市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繁荣绝对离不开“康师傅”的精彩衬托。之所以得出如此结论,是因为在全国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很难见到能像康师傅那样将自己几乎所有的配套企业能一股脑儿地都放一个地盘上的。当人们走进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时,负责包装材料生产的顶正印刷包材有限公司、负责面叉生产的顶盛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负责包装纸箱生产的顶信纸业有限公司、负责生产变性淀粉的顶峰淀粉开发有限公司、负责机械制造及安装的顶嘉机械有限公司以及负责物流配送的顶通物流有限公司等这些康师傅直接控股的“顶”字辈都会在眼前悉数排列开来。

大把“烧钱”投资如此众多的“星”公司对于康师傅来说也许实属无奈。13年前,当康师傅在天津的第一条碗面生产线正式呱呱落地、一次订货会就拿到了3个月的订单时,真的没有想到竟然会为找不到一家生产面碗的企业而犯愁。虽然当时康师傅向当时北京的一家公司下了订单,但对方却不能及时交货,结果让康师傅的生产线时走时停。在这种情况下,康师傅在内地合资成立了一个专门做面碗的工厂——育新塑料包装公司。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康师傅投资生产袋装方便面之后。由于康师傅不能忍受包装袋生产企业2-3个月的出货周期,康师傅又如法炮制,成立了顶正印刷包材有限公司。为了避免类似的故事再度演绎,康师傅打消了“事事求人”的念头。为了解决对脱水蔬菜大规模的需求,康师傅投巨资建立了顶芳脱水蔬菜有限公司:为了实现配送的准时和仓储的先进,康师傅自建了独资的顶通物流公司。

康师傅曾经很愿意把功劳记在“一体化经营”上。他们津津乐道以上那些无法找到市场交易对象的故事,并认为,康师傅能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与管理者从一开始就较好地从战略层面上解决了原物料的配套问题有很大关系。

然而,一切并不是处在不变之中。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英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在其名著《企业的性质》中写道,“企业组织和市场一样,都是指导决策的可选择的制度”,企业组织和市场在一定意义上是可以相互替代的。设立一个组织,通过行政权力来支配资源,可以节省部分市场交易费用。当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大导致市场交易费用升高时,企业组织无疑具有比较优势。而当企业支配的资源越来越多的时候,企业的规模就越来越大,管理的成本也就越来越高:对工人的监督就越来越困难,内部信息的传送则越来越不通畅,对市场信号的反应也越来越慢,等等。

面对着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康师傅开始为一体化经营而不安。因购买设备和建设厂房投入过大、国内方便面市场出现萎缩等原因,顶新集团在5年前就出现过资金断裂的危机,最后顶新不得不将康师傅控股33.14%的股份卖给日本第二大方便面生产企业三洋食品株式会社。不仅如此,曾经建立的配套厂如今已经暴露出了产能过剩的矛盾。康师傅控股连续两年的年报显示,“配套事业群”和“其他”事业单位对康师傅的营业额贡献大约为2%。管理中的难题也令康师傅如今感到十分棘手。拿印刷好的纸箱和包装袋来说,假若是外部供货商,如果产品一旦被定为次品,对方不仅要承受扣款的损失,而且还要打回去销毁,但以同样的顶新标准进行QA(品质保证)检查,如果问题发生在顶正和顶信的产品身上,往往不会特别严格地按照标准进行退货处理,通常是两边的台籍经理互通电话,最多扣款5%了事。因为,在这种“顶”字号“一家亲”的环境中,以合资企业上下级间森严的等级关系,很少有不开眼的QA经理真的敢“大义灭亲”,拿自己的职业生涯开玩笑。

作为康师傅之最大“天敌”的统一企业集团完全走了与对手截然不同的路径。统一是台湾的方便面老大,在当初起家时,统一并没有把让上游供应商做的事情收归已有。这种做法也延续到开拓内地市场上,因此,统一(中国)负责人曾经拍着胸脯对媒体说:“内地各方面发展都很迅速,我要什么,很多人都会来抢着做,有竞争,不用我自己背上那么重的包袱。”

的确,今天的市场环境已绝非当年康师傅第一条方便面生产线投产时的状况:目前中国仅包装行业的上市公司就有近20家,如南京中达制膜、长江包装、盛道包装等。同时一些知名的国际包装企业,如瑞典利乐公司、印尼金光集团也早已在国内落地生根。而顶正等康师傅内部配套商提供的包材与这些更具规模效应的专业化厂商相比是否仍有质量、技术、成本、时效方面的优势,就很值得打上一个问号了。在笔者看来,如果一切可以重来,康师傅肯定不会“事必躬亲”,而会像如今的许多企业一样成为“外包”方式的采购先锋。

打开“外包”之门

一体化的全球经济浪潮和精细化的专业分工方式已经使项目外包事实上成为了公司现代化的明显生态。美国现代营销学创始人之一的科特勒撰文指出:“2005年大多数公司的活动和需求中,有60%以上通过外包实现,少数公司甚至100%要靠外包,这使得它们实际上只拥有少数资产,但却赢得惊人的回报率。”

项目外包,其核心理念是“做你做得最好的,其余的让别人去做”,简单地说,就是把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环节交给其他企业来做,企业本身则专注于最具核心竞争力的那部分业务。在最初的时候,这样做可以节省大量的成本和时间。这种重要的企业发展战略和管理模式,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电信、IT、电力、建设、石化、制药、纺织、汽车、航天、航空、农业、零售业、金融、保险、会计、人力资源和政府管理部门等领域。

不过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项目外包已经不再是企业缩减开支需求的副产品,而是一个机构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转变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美国著名作家、达特茅斯学院管理学教授詹姆斯·奎因认为,项目外包是推动本世纪企业和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力量之一。外包项目对各个厂商的技术和资金要求达到较高的水准,与国内意义上的“来料加工”不是一个概念,进一步扩大了外包的范围和业务环节。可以说,全球化的经济催促国际项目外包市场近年来迅速扩张,由单个项目逐步形成了一个规模较大的市场,形成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较优组合。

作为九十年代末期被极度张扬的企业经营管理新理念,项目外包在为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企业普遍接受的过程中也不断获得了丰富的内容。从外包的范围进行划分,项目外包可分为现场项目外包、近域项目外包和离岸项目外包。而且全球离岸项目外包开支约占项目外包总开支的一半。从行业特色分,项目外包包括IT外包和商务外包两部分。而在商务外包中,商务流程外包(BPO)被业界广泛推崇。

BPO是将一个或多个完整的业务流程或整个业务职能的管理工作外包给外部服务商,其绩效主要与客户服务以及战略性商业价值挂钩。市场研究企业Gartner公司的一项研究表明,2004年美国公司海外发生的BPO市场达到了14亿美元。

在全球各国中,美国是外包业务最为活跃的地区。全球项目外包开支美国占了约2/3。而在美国的2600多万家企业中,用项目外包方式的企业大约也占了2/3。根据美国项目外包研究机构最近所做的一项调查,采用项目外包方式的美国企业总裁认为,无论是经济繁荣时期还是衰退时期,项目外包方式都已成为关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经营管理手段。经济衰退时期,运用项目外包方式可降低运营成本,增强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速度和灵活性:经济上升时期,可节约机会成本,集中资源发展核心业务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扩大经营规模,开辟新的市场。随着市场人士对美国经济2005年的乐观预期,Gartner公司也作出了乐观的判断,今年美国公司把企业商业流程包给国外公司的开支金额将增长40%。

不过,全球项目外包的“垄断”局面将被打破。国际项目外包全球年会主席、美国项目外包研究会主席及执行总裁卡伯特预测,在未来两年中,项目外包开支在欧洲将增长最快,其项目外包开支占全球总开支的比例将增至27%,而美国所占的份额将降到60%,亚洲则将保持10%左右的份额。卡伯特同时指出,全球项目外包开支的一半花在制造业、建筑业、后勤服务、人力资源发展等领域,而目前约占项目外包总开支10%的信息技术产业的项目外包将会出现加速度的增长。

作为外包榜样的IT

时间可以见证历史。项目外包与IT技术几乎同时出现在人类经济与管理的变革史上如今看来决不是偶然。信息技术出现所引发的一项根本性革命就是企业外部交易费用的降低,比较内部管理成本与外部交易费用,企业更倾向于把更多的业务外包出去。比如,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降低交易费用中的搜寻费用,改善信息不对称,从而造就了“虚拟企业”这样新的企业组织模式。企业除了保留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把生产、采购甚至财务和人力资源管理都外包给专业的公司。

国际IT跨国公司无疑是抢购项目外包的急先锋,而在许多传统企业看来充满着神秘感的项目外包放在IT巨头面前可能会变成一件十分平常的事。IBM、惠普、康柏、戴尔、摩托罗拉等,都是通过外包加工而成长起来的全球IT品牌。随着IT产品的日益标准化,市场准入的门槛越来越低,众多的IT巨头正日益依赖于那些专业化的IT产品“加工厂”。比如说,康柏只生产占营业额10%的高档服务器:惠普将所有打印机、计算机和低档服务器的生产外包:IBM将所有的台式机生产外包:台湾的大众并不为人所熟知,但在它的生产线上,一年会产出数百万台印着IBM、康柏、苹果、惠普、索尼、戴尔等几乎所有的著名品牌标签的笔记本电脑:美国伟创力公司年产手机近1亿部,贴上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等品牌。

为什么众多的IT巨头热衷于把自己的产品交给别人生产?有关专家指出,这是企业整合利用其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为企业谋取最大生存空间的一种企业战略。一方面,由于IT技术的高速发展,大规模生产时代正在逐步向个性化定制时代过渡,企业的关键资源也由资本转向信息、知识和创新能力。这样,企业能否真正获利,在于它组合资源能力的高低,很多企业都采用借用外部资源的方式来提高运作效率。另一方面,IT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产品单位价值高、资金占有量大、供货形势波动大、技术更新快等因素,对供应链管理有着更复杂的要求。同时由于IT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赢得市场竞争的第一要素就是时间。所以,供应链上的企业分工合作、协同预测、协同供应、协同研发,以最短的时间推出新产品,是企业生存之道。

对于那些有实力的IT大企业来说,外包出一部分的业务当然不失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并且外包市场的扩大,也吸引着这些大企业开始为别人做外包。而在这方面,惠普公司无疑是最大的胜利者之一。目前,日用消费品巨擎宝洁(P & G)公司宣布与惠普公司达成为期10年、价值30亿美元的IT外包合同。这一协议使一直希望在IT服务领域大展拳脚的惠普扬眉吐气。惠普将为宝洁在全球160个国家的运营提供IT基础设施管理、数据中心运营、终端用户支持、网络管理、应用开发和维护支持服务。惠普的一份资料说,这个合同将在10年内为宝洁节省大约10%-15%的IT成本。而同时,在宝洁全球各CBD部门,负责核心IT业务的IT经理仍是重要角色。

其实,与惠普一样试图抢食外包服务蛋糕的IT企业并不是少数。神州数码斥巨资向着IT服务转型、惠普和康柏合并后要与IBM在服务市场叫板,他们共同追逐的当然都是那个方兴未艾的外包服务市场。对他们来说,他们的客户有可能是大多数的企业(包括中小企业)和政府部门。

不过,在国外IT服务市场上斩获颇丰的大IT服务商,真正从中国本土企业口袋拿到大宗IT外包定单的记录还是非常地可怜。惠普、IBM、EDS等公司在中国的客户多是全球性定单中的在华部分。Gartner指出,2007年前,中国的IT外包不会是一个成熟的市场。但值得注意的是,跨国IT厂商已开始做出一些改变以进入国内IT外包市场。如惠普将自己设在北京的可支持中、英、日、韩多语种服务的亚太区IT电话响应中心与东软的本地化现场服务资源结合,进军国内中小企业IT外包市场。惠普公司中国区负责人认为,这是为国内用户提供“外包产品化,品质国际化,价格平民化”的特色服务。无独有偶,IBM前不久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的蓝泰科技,目的是开始尝试为开发区内的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外包服务。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外包的面纱被掀起,当外包如潮水一样的进逼,当越来越多的国际大型IT企业继续挖掘它的深度和广度,国内企业也许会在其视觉受到剧烈冲击时考虑“换一种活法”,去真正体验一下外包的魅力。

中国企业的机会与能力

资料表明,2004年全球外包市场达到6.3万亿美元,并且,此后将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10年将形成约20万亿美元的大市场。Gartner的研究报告表明,印度是国际大公司发送外包项目的最大受益者。据统计,2004年,印度仅在BPO的收入就达12亿美元,占海外BPO市场的67%。在软件方面,2004年,印度从外包中获益79亿美元。据预测到2008年,软件外包将为印度人提供220万个就业机会,吸引50亿美元的投资。与印度相比,中国企业所得到的外包收入就捉襟见肘。以建筑行业为例,中国近百家大型企业每年在国际项目承包中,仅占12亿美元,联合国每年近400亿外包项目中,中国建筑业很少有人问津。而据赛迪顾问公司的调查显示,2004年中国IT外包市场仅34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印度的一个零头。

失去的也许不会再来,但留给中国企业的机会仍十分丰厚。据统计,《财富》500强企业中已有近400多家将其生产网络扩展到中国,其中多为电脑、电子产品、电信设备、石油化工等制造商,国内企业在外包领域的机会随之增加。“中国将成为一个新兴的主要国际项目外包市场,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会把其生产、制造甚至设计、研发转移到中国”,国际项目外包全球年会主席麦克·卡伯特如是说。不仅如此,由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加上奥运、信息化、西部大开发等工程的建设,与之相关的项目外包使中国本身就很有可能成为世界较大的项目外包基地之一,因而麦克·卡伯特认为,中国有足够的能力,既能承接外包业务,又能提供外包业务。

专家普遍认为,尽可能多地参与国际项目外包,国内企业可以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成熟的管理经验,同时培养中国的本土人才。这样可以促进产业水平的总体提升,有利于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以金蝶为例,在成为国际软件巨头E5Systems公司的中国软件外包商后,金蝶在E5的协助下,将在三年内在深圳建成一个3000人规模的“软件工厂”,主要负责北美市场的软件外包业务。无独有偶,著名经济学家钟朋荣在考察了江苏、广东的企业后,认为这两地的企业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建立在业务外包基础上的产业链和企业群落的形成是一个重要原因。他进而把东南沿海企业发展的特点概括为“小狗经济”模式。所谓“小狗经济”,就是指一个企业的模式等于核心竞争力加外包。“无数小狗聚在一起能咬死一只老虎,这是中国的优势。”钟朋荣说。

不过,同国外外包市场一样,人们普遍寄予希望的还是国内的IT外包市场。专家认为,通过参与项目外包,原本落后先进国家10年左右的中国IT企业可以避免走国外企业走过的弯路,寻找一些捷径,加快融入国际市场,并在3年内就可以缩短差距。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有业内人士提出国内IT企业并不具备生产外包的资格,但客观事实可能会无情地纠正这种匆忙的判断。据悉,由于在欧美市场暂时敌不过印度,包括东软在内的中国软件企业把出口的目标市场瞄准了日本市场。印度软件公司的语言优势到日本也不太奏效了,在中国企业的这种努力下,很多日本公司的项目正在从印度向中国这方面转移,东软的5000名员工中就有很多人在从事来自日本的软件外包业务。与此同时,用友工程以离岸开发、现场服务的业务模式宣布进入欧美和日本市场,并提出了明确的目标:2006年成为亚洲管理软件的行业龙头,2010年跻身世界软件五十强。

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在为中国的企业参与项目外包提神打气。卡伯特先生指出:“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现在是全球生产总值的9%,到2015年将达到全球生产总值的25%,而且中国现在刚刚进入外包市场,在科技、商业流程甚至在制造业方面,中国是一个巨大的未开发的离岸外包服务场所。”Gartnet预测,就中国的IT外包业务来说,在未来的5-8年间将成为世界的三大市场之一。而在连续两年成功举办了首届中美国际项目外包商务发展年会和中国全球国际项目外包发展年会的基础上,2005年6月,中国首次以外包为主题的专业博览会“外博会”将在深圳举行。届时,将有来自世界各地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家专业展商前来参展,国内有近300家高质量的合同制造商和分包商进场展示。同时,预计有来自全国各地和海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人士与会,并参加发包洽谈。

标签:;  ;  ;  ;  ;  ;  

项目外包:吸引企业关注的巨大市场_项目外包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