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知识管理与网络信息知识服务_机构知识库论文

知识、知识管理与网络信息知识服务_机构知识库论文

知识、知识管理与网络信息知识服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识论文,知识管理论文,信息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知识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个人发展、团体讨论、组织学习还是国家经济增长都与知识紧密相连。随着全球经济从信息化向知识化方向发展,知识管理日益引起广泛关注并深入进行研究。如何利用知识管理理论指导图书情报实际工作,使图书情报部门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成为我们热切关注和努力探讨的课题。要想使图书情报部门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基础产业,就必须在知识管理理论指导下,利用其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网络信息知识服务,满足科技创新、企业竞争和组织学习的需要,进而达到最终实现知识服务产业化的目标。

1 信息与知识

1.1 信息与信息元

作为社会成员之一,我们每天都在不断地接触各种信息,而我们所关心的是那些对我们来说重要的、与我们密切相关的信息,如竞争信息、用户反馈信息、金融市场信息等。在信息时代,人们往往更多地注意所需信息的数量,认为多多益善,总是惟恐信息渠道不畅、掌握信息不足。

信息元是信息传播的最小单位,它可以不断地连接,形成新的组合。信息元这种无穷的组合能力可以不断地产生新的信息,以至于导致信息爆炸,形成信息烟雾。我们于是需要加速收集信息,深入研究信息组织方法,由此形成了众多的不断膨胀的数据库。但是在众多的信息面前,决策者们却感到决策更加困难,他们希望能继续收集更多的信息,结果是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资源,却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之中。为此人们开始研究知识管理,并使它成为打破这种恶性循环的有效模式。

1.2 知识与知识元

知识是被人脑接受、处理、吸收和利用的信息。它是将信息与资料化为行动的能力[1]。知识按照可表达程度分为不能明确表达的知识和能明确表达的知识两种[2]。不能明确表达的知识也称为隐性知识或默认的知识,是存在于个体中的私人的、有特殊背景的知识,它依赖于体验、直觉和洞察力。能明确表达的知识也称为显性知识或明确的知识,是在个人或组织间以一种系统的方法传达的更加正式和规范的知识,它通过语言、文字及其他沟通方式传达。有人把组织的知识创新看作是两类知识的交互作用。

还有的学者将知识分别看作是实体知识、过程知识和系统知识[3]。实体知识是将知识看作是一个实体,导致人们将注意力集中于数据库和其他存贮设备。过程知识是将知识看作是一个过程,将注意力集中于知识的动态方面,如对知识的共享、创造、适应、学习、运用和沟通。系统知识是将知识看作是一种复杂的、自组织的系统,是从组织的观点来看待知识。这三种观点可以说是反映了知识的不同侧面。

知识元是人的知识结构中的基本元素。笔者认为知识元的构成为:

知识元=信息元+经验+智慧+问题的解决其中,经验是个人独特的知识结构的一种外在反映;智慧是获得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它是连接知识与信息的引擎,只有通过它,才能使信息元转化为具有能动力量的知识元。可以说,知识时代的成功源于对智慧的掌握。

2 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

2.1 信息管理与数据库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的急剧增多,信息的失控也悄然而至。个人的信息收集、加工能力与社会的信息生产速度和数量相比,显得十分微弱。在这种背景下,信息管理受到广泛的重视,现代企业纷纷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加强信息管理,希望借此能把握变化迅速的社会发展脉搏,并利用它作出正确的决策。通过信息管理产生了各种类型的数据库。长期以来,人们投入大量的精力从事数据库的研究工作,希望将数据库规范化且易于访问。但是以分类、主题等设计的数据库往往不能反映知识的复杂性,如知识的整体结构、模式、关系等。

2.2 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

信息管理产生于部门型组织时代。随着上世纪80年代网络型组织的出现,仅仅靠信息管理已经不能满足其发展的需要了,由此知识管理应运而生。知识管理包括信息管理,但又不同于信息管理。信息管理是对知识资源中的显性知识进行管理,而知识管理除了日常的信息管理外,更重要的是对隐性知识的管理,并实现知识共享[4]。其目标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5]。

2.3 知识管理与知识库

知识管理是利用知识来找出如何把现有知识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生产力。在知识社会里,知识工作者拥有知识,并能带着他们的知识离开,知识由人员来体现。因此知识管理就是要研究人们共同工作的方式、共同学习的方式以及个体和集体的知识开发方式,形成一种有助于不断学习和共享的环境和文化氛围,以达到知识产生生产力的目的。

由于知识工作者总是完成多项工作,并且在不同的任务和工作组之间变换,因此传统的信息提供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利用知识库满足他们对知识服务的需求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知识是构建起来的信息,其构建方式就是信息之间的联系。但是这种联系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当我们对知识进行分类时,要为知识加上一些人为的框架,而知识往往不能很好地与之对应。随着知识的不断变化,这种人为的框架往往不再符合需要。知识库的构建基于信息簇。信息簇是信息元经过整合和重组转变而成。因此知识库就是将信息网织成各种关系的模式,如数据知识库、程序知识库、系统知识库等。

数据知识库是由经过加工、组织的信息构成的具有知识挖掘功能的数据库。知识仓库就属于这类知识库。程序知识库是由程序、规则、培训教程、操作标准等过程知识构成的知识库。目前还没有大规模的程序知识库出现,专家系统应属程序知识库的范畴。系统知识库是一种高级知识库,是信息分析、知识整合的产物,可反映知识的复杂关系,提供知识图表、竞争分析、国际形势等复杂知识产品。

3 网络信息知识服务

3.1 网络信息用户的需求特点

(1)从检索文献到解决问题。长期以来,图书情报服务的主流是资源依赖性工作[6],由于信息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和信息获取的困难性,文献检索与传递服务成为用户需求的关键性服务之一。然而随着网络信息环境的形成,传统的信息资源不均衡和信息获取困难得到极大改变,文献检索与传递服务在用户需求中正在逐步弱化。而用户日益关注并愿意花钱购买的已不再是简单地得到文献,而是从众多的信息中捕获和析出解决他们问题的信息内容,并能提供将这些信息融合和重组的相应知识或解决方案,即需要直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服务。

(2)信息需求社会化。图书情报部门传统的用户服务主要满足于部门用户的信息需求。而因特网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网络,它面向全世界、全社会,因此网络知识服务是为所有人的服务,其需求涉及内容广泛,用户知识结构差异大。网络信息知识服务必须从面向部门的信息需求向面向社会的知识需求模式转变[7],建立一种个性化知识服务体系,针对不同用户的知识取向,提供不同的知识服务。

(3)需要知识的讨论与共享。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的获取已不是最困难的事情,关键的问题是信息的分析,即能否在大量的信息面前判断和利用关键信息,解析出为我所需的知识。思考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思考就是力量。激发人脑积极思考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交流。通过交流和讨论,可以增加人们知识结构中知识元之间的连接,激发创造性思维,因此知识服务应立足于为用户创造一种有利于创新思考的讨论和共享环境。知识工作者的生产资料就是他们头脑中的知识,为了扩大再生产,他们必须不断地更新、补充、增加和创造知识。更新知识是保持其竞争优势的关键。对知识的传统认识是:知识等于力量,所以要保存它;现在知识管理的认识是:知识等于能力,所以共享它。组织内的知识共享通过协调性学习来实现,组织间的、社会上的知识共享则应由知识服务来提供。

3.2 网络信息知识服务的原理

(1)什么是知识服务?在CNKI知识仓库与知识服务平台标准(试行)中,将知识服务定义为:向用户提供知识信息、知识挖掘手段及问题解决方案的服务[8]。也有学者认为,知识服务是一种面向知识内容和解决方案的服务,是一种用户目标驱动的服务[9]。笔者认为,知识服务不仅是提供知识,解决问题的服务,还应包括知识的体验式服务,如通过用户讨论组、专家系统、交互式网上教室、多媒体实习、网上技能培训等多种途径为用户提供程序化、过程化知识。

(2)知识服务的宗旨与模式。知识服务应以“用户问题的解决”为其服务宗旨,但是网络用户千差万别,要完全满足每个人的知识需求是不可能的,因此可以采取服务宗旨分层模式。可将目标分为四层:为解决问题提供线索;为解决问题提供文献保障;为解决问题提供可供选择的程序化知识或过程;为解决问题提供方案。根据用户问题的解决程度判断知识服务的效果,亦可分为四层:没有解决;部分解决;接近解决;完全解决。

(3)知识服务的原则。笔者认为,知识服务应遵循三个基本原则:①知识整合原则。我们所看到的信息往往是零星地存在的,要想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必须对其进行归纳、整合,这样才能形成有价值的新知识。②信息析因原则。人们容易为表面的现象所迷惑,得出错误的判断。我们所看到的只是事物发展的结果,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寻找产生结果的原因,以及这些原因可能导致的几种结果。这样就能从中看到机会。③知识逼近原则。根据创新程度不同,可将知识工作者划分成三个区:核心区、中间区和外围区。核心区人员的创新能力最强,不断产生新的知识;中间区人员的吸收和利用知识的能力较强并不断产生反馈信息;外围区人员即所说的外行,每一个社会人都可能在某一领域为内行,而在其它领域为外行。在知识交流中,知识遵循价值递减规律。知识在核心区域传播时价值最大,在经济领域表现为新技术所创造的价值,在学术领域表现为创新知识人员学术地位的提高。通过产品、专利、论文及其它交流形式传递给中间区时价值衰减,到外围区时即为公共知识。因此要获得最有价值的知识必须接近核心区。

3.3 网络信息知识服务团队

我国目前的图书情报机构采用的是直线制组织结构[10],其形式如同一个金字塔。图书馆里处于金字塔最顶端的是一名有绝对权威的馆长,他将图书馆的总任务分成几块,然后分配给下一级负责,这些下级负责人员又将自己的任务进一步细分后分配给更下一级,沿着这条不间断的链条一直延伸到馆里的每一个人员。这种直线制结构符合传统的信息服务需要。它是图书馆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的有利措施,对那些重复性的服务工作是有效的。但是对于快节奏变化和富于挑战的知识服务来说,直线制结构则缺乏活力。面向问题和用户的知识服务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只有团队才能创造一种不断学习和尝试、相互信任和开放的气氛。知识服务团队中的广泛的知识包括正式的、非正式的交流和各种学习与知识共享。这种动态的知识服务团队可以有效地与不断变化的知识服务市场需求相匹配,并逐渐形成知识服务团队的核心能力和团队精神。

标签:;  

知识、知识管理与网络信息知识服务_机构知识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